中国五大宗教知识读本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南北朝佛教的持续高涨

1.梁武帝与南朝佛教

南北朝(公元420~589)时期,佛教的发展速度很快,这与历代统治阶级的扶植有重要关系。在支持佛教的方式上,南朝和北朝的统治者略有不同。南朝比较重视发展佛教义学,鼓励佛学研究;北朝比较偏重于兴办福业建造,鼓励禅行。南朝佛教基本上是平稳发展的,到梁武帝时达到鼎盛。

梁武帝萧衍(公元502~549)不仅是南朝的崇佛代表,也是整个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崇佛帝王。他幼年接受儒家教育,废齐建梁之后,在思想方面提倡儒学和佛学。他原来信奉道教,即位后下诏舍弃道教信仰,改奉佛教,并且规劝群臣信奉佛教。梁武帝大力提倡和支持佛教的措施很多,不少措施在佛教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一,在宗教信仰领域把佛教放置于比儒教和道教更高的地位。梁武帝认为,儒教和道教只不过是讲世间的善,佛教却超越了世间的范围,能够使众生脱离三界的痛苦,达到最终的解脱。当然,梁武帝称佛教是“正道”,并不意味着他要完全排斥、压制儒教和道教。对于儒家的纲常名教,他是一贯倡导的。他的目的,在于宣扬佛教比儒教和道教优越。

第二,广建寺院,大造佛像。梁武帝在位期间,敕建了许多规模宏大的寺院。例如,普通元年(公元520)于钟山为其亡父建造了大爱敬寺。这座寺院中有三十六院,各院都有池台环绕。从中院到寺院的大门,长达七里。寺院中建造了无数金铜佛像,还建有七层塔,常年供养了一千多名僧人。根据文献的记载,这座寺院创造了塔包岩壑的奇观。在梁武帝的带动下,王公、后妃以及门阀士族也纷纷建寺塔、造佛像。梁代有寺院2846所,僧尼82700人,都是南朝的最高数字。特别是僧尼人数方面,仅次于梁代的刘宋才有僧尼36000人。

第三,除了优待僧人、鼓励佛学研究、举行盛大的法会之外,梁武帝还亲自撰写佛教方面的著作,亲自讲经说法,参与法会。梁武帝的佛教著作有许多种,现存的约有十余种。例如,《立神明成佛义记》、《摩诃般若忏文》等。

第四,以“皇帝菩萨”自居,并且“舍身为奴”,以便激发各阶层信徒对他个人和佛教的虔诚宗教感情。梁武帝曾先后四次舍身同泰寺“为奴”,每次都由朝廷群臣拿出巨额钱财将他赎回。这在中国历代帝王中是绝无仅有的。他这样的做法,加剧了寺院经济的膨胀。

第五,严格佛教戒律。梁武帝在位48年,本人按照在家佛教信徒的规定修行,而且要求僧尼严格遵守戒律。他下令僧尼不仅不能饮酒,而且不能吃肉,否则将以国法、僧法惩罚。此前佛教戒律规定,僧尼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吃肉。梁武帝的禁令影响很大,此后僧尼素食成为中国佛教的定制。

梁武帝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崇佛帝王,所以,在佛教界和民间,广泛流传着关于他与佛教僧人的众多故事,其中最有名的是关于他与禅宗祖师达摩的故事。当然,这些都是后代附会的传说,并不是历史事实。

2.北朝的灭佛事件

与南朝佛教的平稳发展相比较,北朝(公元420~581)佛教呈现出大起大落的态势。北朝大多数帝王支持佛教,促使佛教迅速发展。同时,佛教也与儒教和道教发生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僧团与国家及世俗地主阶级也发生了政治、经济利益方面的冲突。北朝出现的两次“灭佛”(国家武力镇压佛教)事件,就是这些矛盾综合作用的结果。

北魏太武帝(公元423~452)的灭佛,是中国佛教史上第一次国家镇压佛教事件。北魏太武帝原来信仰佛教,也尊敬僧人。但是,他逐渐看到佛教的大发展,与国家发生了经济方面的严重冲突。因为,僧人不负担兵役、徭役,不缴纳租调,所以必须控制僧人的数量。在这种情况下,魏太武帝继承前代的政策,重用儒者,尊崇儒家学说,以便争取汉族地主阶级的支持,巩固自己的统治。同时,他又接受司徒崔浩的劝告,改信寇谦之的天师道,奉寇谦之为“天师”,建立天师道场。他还亲自登坛受符书,改元“太平真君”。太平真君五年(公元444),太武帝下诏限制佛教,认为佛是外国的神灵,所讲的道理是荒诞的,无益于政化,并且禁止王公和百姓私养沙门。公元446年,他出兵经过长安,发现一所寺院中私藏兵器,怀疑沙门与起义军通谋,下令诛杀寺里的僧人。后来又在寺中发现酿酒器皿,财物和洞窟藏匿妇女等,于是听从崔浩的劝说,颁布取缔佛教的诏书。灭佛的措施非常残酷,不仅不分老少坑杀所有沙门,对于信仰佛教,制造泥、铜等各种佛像的人,也要屠杀。因此,经过这次灭佛运动,北魏境内的大量僧尼遭诛杀,寺院经像被焚毁。

六年后(公元452),太武帝死,文成帝即位。文成帝认为佛教讲的是正确的道理,有助于国家的治理,有益于人们仁智善性的增长,于是解除了佛教禁令。此后在历代北魏帝王的支持下,佛教在北方又获得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

到北周武帝(公元561~578)统治时期,北方佛教势力急剧膨胀,僧尼人数达到200万,佛寺3万多所。由于僧尼享受免税赋徭役的特权,武帝要富国强兵以统一北方,就必然采用“求兵于僧众之间,取地于塔庙之下”的措施。周武帝首先消减僧尼和寺院,此后多次召集名儒、名僧、名道,讨论三教优劣。建德三年(公元574)下令禁断佛教和道教。这次灭佛与上次有几点不同。第一,北魏太武帝只取缔佛教,对道教予以保护,北周武帝则是对佛教和道教都予以禁止。北周武帝原来打算保存道教,但是道教和佛教之间的斗争很激烈,对朝政有危害,所以采取两教并废的措施。第二,虽然毁坏了一些寺院,焚烧了一些经像,但是并不屠杀僧尼,而是迫使他们还俗为民。对于有些地区的寺院,并没有拆除,而是分别赏赐给王公,作为他们的住宅。第三,设立“通道观”。从佛教和道教名人中选取120人为学士,让他们讲《老子》、《庄子》和《周易》,目的是会通三教。显然,让佛、道两教人士会通三教,在于强调儒家的重要性。

建德六年(公元577)北周灭北齐,周武帝又下令在原来北齐境内禁断佛教和道教,促使许多僧人逃往南方,境内僧尼奉佛也只能在秘密状态下进行。宣政二年(公元578)周武帝死,宣帝、静帝相继在位,朝政由外戚杨坚把持,下令允许佛教流行。到杨坚废周建隋,开始大力发展佛教。

此后,唐代的武帝、五代后周的世宗,也分别有灭佛之举。历史上把这四次国家镇压佛教事件称为“三武一宗灭佛”。这四次灭佛运动,对佛教势力消长变化的影响都比较短暂,但对佛教思想的演变影响比较深远。

3.佛教学派

南北朝时期,以著书立说、聚众讲学为主要形式的佛学研究已经广泛展开,并且得到帝王和士大夫群体的广泛参与和直接支持。佛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南北各地兴起许多学派。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涅槃、三论、毗昙、成实、地论、摄论、楞伽、法华等,构成了隋唐时期佛教宗派的先导。

这些学派一般在侧重弘扬一部经或论的基础上,兼习多部经典,提出新的佛教观点。涅槃学派的主要代表竺道生就是一个比较突出的例子。竺道生(公元355~434)原是竺法汰的弟子,后北上从学于鸠摩罗什。东晋末年回到南方,刘宋初年与慧严、慧观为朝野所重。竺道生精通般若中观学,又比较早地接触了法显译的六卷本《大般泥洹经》。他在贯通佛教不同派别、不同经典学说的基础上,提出许多新见解。其中,他的佛性说和顿悟说,在佛学史上很有影响。

第一,一阐提人有佛性。六卷本《大般泥洹经》一方面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有佛性,学得成佛”。也就是说,一切众生都有成佛的内在根据,都有成佛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此经又明确讲“一阐提”(指善根断尽的人)除外。竺道生认为,“一阐提”既然属于众生,那么他们也同样具有佛性,也有成佛的可能。由于他的观点在经典中找不到直接依据,受到佛教界的批评,甚至一度被逐出僧团。据说,他曾到今天苏州的虎丘山,为一堆石头讲《涅槃经》。在讲到一阐提人有佛性时,他向群石发问:“如我所说,契佛心否?”群石都点头表示同意。稍后,北凉昙无谶所译的30卷本《大涅槃经》传到南方,该经中有一阐提人也有佛性的说法。于是竺道生受到僧众的敬佩,其佛性学说也得到更多人的承认。

第二,顿悟说。竺道生认为,真理(“理”)作为整体,是不可分割的,平等无差别的,所以,证悟(“悟”)真理也就没有阶段划分,没有中间状态,只能是“顿悟”。这就是说,对“理”的掌握,要么是完全地掌握,要么是完全没有掌握,不可能是掌握了“理”的某一部分。所以,竺道生的顿悟思想是建立在“理不可分”的真理观基础上的。他的这种“顿悟”学说,对以后的华严宗、禅宗思想都产生了影响,并且间接影响了宋明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