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多中国:中国未来的财富机遇与投资逻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华尔街是如何通过资本影响政治的?

在电影《大而不倒》中有这样一个桥段:2008 年,金融危机下的美国经济摇摇欲坠,时任财政部长亨利·保尔森决定拿出1 250 亿美元,为深陷“垃圾资产”的美国九大银行注资,而正是后者,在过去的几年中“吹大泡沫”,引发了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

在与银行代表沟通的联席会议上,财政部既出钱又出力,几乎答应了华尔街银行家的所有请求,只为了让他们乖乖收钱,以防止任何一家银行因信用崩溃,而引发更大的挤兑风险。

华尔街的银行家到底有什么底气,能让财政部长“求”着给他们送钱?作为世界金融中心的华尔街,在现代金融和资本市场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华尔街是如何“割”全球“韭菜”的?又是如何通过资本影响政治的?

这些问题的答案,大到影响全球金融体系和国家经济安全,小到影响普通人的投资和理财收益,尤其对于想要在这个大时代中分一杯羹的投资者来说,搞清华尔街内部的关系,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华尔街——美国资本集团的代名词

作为一条位于美国纽约曼哈顿区的狭窄街道,华尔街附近汇聚着纽约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纽交所”)、纳斯达克交易所、高盛、摩根大通等交易所和国际投行,对全球的金融市场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它也因此超越了街道的概念,成为美国资本集团的代名词。

关于华尔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荷兰殖民时期,在美国建国的时候,华尔街的企业主就已经是一股不容小觑的财阀势力,至1861 年南北战争打响时,华尔街甚至已经有了决定国家走向的力量。

华尔街的商人大量兜售小面额的国债,发行战争债,为北方筹集到了巨额的军费,以农业主为代表的南方根本不是以工商业和金融业为代表的北方联邦的对手。战后的华尔街也借着在战争中赚取的大量利润,一跃成为仅次于伦敦的全球第二大金融中心。

但这时的华尔街资本还处在内生发展阶段,仅仅在自身发展和对外殖民活动中,逐步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勉强赶上了欧洲的发展步伐。美元要想取代英镑的世界货币地位,还需要一场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变局,不过这个机会很快就出现了。

华尔街的黄金时代,与美联储互为表里

时间来到 20 世纪初,欧洲开始陷入巨大的危机,不到 40 年时间打了两场世界大战,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逐渐衰落。此消彼长,到二战结束,美国已经掌握了全世界 3/4 的黄金储备,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由此开启了属于华尔街的黄金时代。

这个时代有一个最重要的标准,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我们把它称为美国的金融霸权 1.0 时代。这套由美国主导建立的货币金融体系,对二战后的世界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简单来说,这个协定就是美国倚仗强大的国力,对全世界做出承诺:各国货币挂钩美元,而美元锚定黄金,实际上就是金本位制。

然而,金本位制有一个致命的缺陷:黄金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它的增长量必然受到开采能力的限制,而战后各国生产力水平高速发展,黄金储量的增长速度远远跟不上商品生产的增长速度。早在 1966 年,市场上流通的美元数量就已经超过了美国的黄金储量,美元的含金量开始缩水,金本位制陷入危机,但美国依然在靠着国家信用维系着这个危险的平衡。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金融统计数据库(IFS)的数据,到 1971 年 8 月,美国的剩余黄金储量约为 8 597.2 吨,与此同时,美国正深陷越战的泥潭中,已经烧掉了数千亿美元的军费。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意识到风险,第一个发难的是法国,带头兑换了超过 20 亿美元的黄金。其他一些外汇盈余国纷纷效仿,庞大的挤兑压力,直接导致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1971 年 8 月 15 日,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停止履行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以可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随后美元对黄金贬值。这是美国人对世界的一次背信弃义,同时也宣告金融霸权 1.0 时代的终结。

然而,就在短短两年之后,美国卷土重来,推出了金融霸权的2.0 版本。1973 年 10 月,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接受了美国的条件,宣布全球的石油交易必须用美元结算。

在那时的国际社会,石油是无可争议的硬通货,号称“工业血液”“液体黄金”,让美元傍上石油的“大腿”,是美国人最精明的一招。从此,黄金不再能拖美元的后腿,通过控制石油的产量,美联储可以随意“印钞”,至此无人再能撼动美元的霸权地位。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时代,美联储学到了一条最重要的教训,就是不能无节制地印钞,而是要节制,可节制后手中没有美元了怎么办?

它想出来另外一套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就是发行国债。美联储一手印钱,一手发债,让输出的美元重新回到美国,周期性地调控汇率,控制资本的流向。

在这套设计完美的资本循环中,印钞能赚钱,借债也能赚钱,以钱生钱,金融经济比实体经济来钱快得多,谁还愿意花大力气去从事附加值低的制造业、加工业等实体经济呢?

于是,从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成立,要求低到几乎没有的准入门槛,随之而来的科技浪潮席卷华尔街,英特尔、微软、苹果等公司应运而生,媒体津津乐道的是科技公司的巨大前景、华尔街的财富神话,与之相对应的却是实体经济的不断萎缩。美国由此开始逐渐变得轻实体经济转而重视发展虚拟经济。

根据BEA(美国经济分析局)数据,2019 年,美国的GDP已经突破 21 万亿美元,而实体经济为其GDP的贡献不足 1/5,剩下的大部分来自虚拟经济,而美国虚拟经济的核心,毫无疑问就是华尔街。

华尔街与美联储,实际上是互为表里的。在美联储通过石油奠定了新的美元霸权地位之后,一手印钱,一手发债,调控着汇率,控制着美元的流向。而华尔街则手握着大量的资本,一听到美联储的发令枪响,就伺机而动,收割全球财富。

利用硬通货美元,让全世界为它买单

“镰刀”已就位,第一茬“韭菜”从哪里开始“割”呢?最先遭殃的便是美国南边的几位邻居。

在美元指数走低之后,以华尔街为首的国际资本携带着大量美元去到了拉丁美洲,投资对经济的拉动效果立竿见影,直接促成了 20 世纪 70 年代拉美的经济繁荣。

这段宽松期持续了 10 年左右的时间,直到 1979 年,美联储计划开启紧缩周期,华尔街随即响应,大量国际资本开始返回美国。拉丁美洲本来因为获得了大量的美元投资,正在欣欣向荣地发展,突然之间投资被减少,出现了流动性枯竭,造成大量企业资金链断裂,社会经济矛盾频发。

与此同时,美元走势开始趋强,美联储看时机已到,立刻宣布对美元加息,加息后的美元加快了资本撤出拉美的步伐,拉美经济一片狼藉。

从拉美撤出的资本几乎全部回到了美国,去追捧美国的三大市场(债市、期市、股市),给美国带来了美元与黄金脱钩后的第一个大牛市,华尔街资本在此期间左右逢源,赚得盆满钵满。

然而鸣金收兵并不代表攻势结束,牛市之后的华尔街并没有就此停手。华尔街的投资者拿着牛市赚来的钱,趁势重回拉美,去购买那些价格已经跌到谷底的优质资产,其中尤以资源型企业为甚,狠狠地“割”了南边邻居的“韭菜”。至此拉美经济结构被破坏殆尽,彻底沦为美国攫取自然资源的“后花园”。

“割韭菜”这种事情,如果只发生一次,可以说它是偶然,但如果反复发生,那就一定是有意为之。

接下来,尝到甜头的华尔街又将枪口对准了亚洲。20 世纪80 年代最火的概念是什么?“亚洲四小龙”和“亚洲四小虎”,那是属于亚洲发展的黄金时代。

1997 年,正值亚洲经济发展欣欣向荣之际,美联储故技重施,在持续了 10 年的宽松之后,再度开始减少货币供应,美元指数反转走强。接受了美元投资的众多亚洲企业流动性骤然枯竭,经济活力显著减弱,亚洲开始出现经济危机的前兆。

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依然来自华尔街,上百家华尔街基金公司,像狼群一样盯上了亚洲经济最弱的泰国,准备做空泰铢获得暴利。而众多基金公司中为首的,就是由国际金融投机家索罗斯带领的量子基金。

索罗斯是怎么做空泰铢的呢?原理说起来很简单:先从银行大量拆借泰铢,然后在市场进行抛售,泰铢汇率随之暴跌,泰国彻底爆发金融危机,民众的财富被洗劫一空,而做空泰铢的索罗斯却赚得盆满钵满。

唯有强大的资本市场,才是应对美国资本冲击的法宝

泰国经济的崩盘,让金融危机在亚洲快速传开。春风得意的华尔街“狼群”并没有收手的意思,他们打算以中国香港为目标,故技重施。

然而,同样的剧情没有再次上演,因为他们碰上了神秘的东方力量。

记得那一年,我刚进入期货市场没多久,还是个新兵,也算是比较直观地感受到了金融风暴对亚洲经济的冲击。东南亚各国仿佛是一夜之间,从歌舞升平到哀鸿遍野。幸运的是,1997 年的中国资本市场还处于从无到有的起步阶段。市场尚未完全开放,各种玩法都没有与国际接轨,加上相对严格的外汇管制,反而成功地将危机阻隔于国门之外。

华尔街资本刚在泰国春风得意,却在中国香港丢盔弃甲、大败而归。华尔街对香港金融市场的进攻,实际上是两个大国在金融领域的第一次交手。

美国由此开始正视中国这位强大的对手,中美两国在这之后还有更加频繁且激烈的交锋,一直持续到 20 多年后的今天。美国各种招数层出不穷,中国见招拆招,应对得越来越从容。

但我们还是要明确一点,“贸易战”“科技战”背后的“金融战”同样不容忽视。

如今的美国,实际上就是一个金融资本的集合体,哪里有钱,哪里有机会,它就会把手伸向哪里。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它在全世界收割了一圈,比如,控制了我国第一代互联网企业,分走这些互联网企业成长的第一波红利;又比如,美国打压中国概念股(以下简称“中概股”),给其带来了巨大风险,影响了中国企业的正常运作等。

这种钱生钱的快感,已经把美国拖入了产业空心化的深渊,它需要实体经济的回流,需要更多的资源来支撑美国人的享乐,所以它把目标转向了中国。

在美国人眼中,中国无疑是一块巨大的蛋糕,因为这里是产业资本的先驱,代表着全球经济避虚就实的大风向;这里有改革开放 40 多年经济发展的累累硕果;有全球首屈一指的产业链闭环;有十几亿人口的庞大消费市场……

然而,美国打错了算盘。

如今,中国已经从资本市场上的小白,成长为一个任谁都无法忽视的强者。虽然目前我们的资本市场依然相对弱小,但从战略层面来说,国家已经空前重视资本市场的发展,更多的金融改革和更大力度的金融开放是大势所趋。用一个强大的资本市场,去应对来自美国金融资本的冲击,可能是目前我们能选择的最佳方式。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在中国人的集体意志面前,没有什么困难是无法战胜的。属于美国资本的时代即将落幕,中国的资本大时代正在开启,这是历史的必然,更是每一位投资者需要铭记于心的铁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