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王的困境
嘉靖皇帝有八个儿子,其中五个儿子早夭,熬到成年的只有次子朱载壡、三子朱载垕、四子朱载圳。嘉靖十八年(1539),嘉靖皇帝立朱载壡为太子,朱载垕为裕王,朱载圳为景王。十年后,也就是嘉靖二十八年(1549)三月,载壡太子去世,谥号庄敬。按照嫡长制度的继承原则,太子的位置该给裕王朱载垕了,偏偏嘉靖皇帝认为册立太子是一件不吉利的事,所以就耽搁下来。当时得宠的道士陶仲文又提出二龙不能见面之说,因为皇帝是龙,太子当然是小龙,所以嘉靖皇帝索性不立太子,裕王、景王也看不到他们的父亲。在太子的地位没有确定以前,裕王、景王都是有力的竞争者。于是这个悬念一直保持着,可是裕王终究命更加硬气,也更加耐熬,熬着熬着,到了嘉靖四十年(1561),景王归藩,四年后景王也去世了。但是从嘉靖二十八年到嘉靖四十年(1549—1561),裕王的地位始终充满着变数。
可是不知什么原因,首辅严嵩对待裕王相当冷淡。裕王应得的岁赐,一直拖欠了三年。他当然不敢和父亲嘉靖皇帝提起,并且也没有什么机会,只得由左右先送银一千两给严嵩的儿子严世蕃,才能获得补发的岁赐。
严世蕃居然还不断向人夸耀:“天子的儿子尚且要给我送银子,谁敢不给我送银子?”
可是严嵩对于裕王,还是很不放心。一天严世蕃对裕王讲官高拱和陈以勤两人说:“听说裕王殿下对于我家大人有些不满意,是怎么一回事呀?”
幸亏陈以勤的反应足够敏捷,立即平静地回答:“国本久已决定了。裕王殿下的讳字,从后从土,明明是土地之主,这是皇上命名的意思。亲王讲官,旧例只有检讨,但是裕王讲官,兼用编修,和其余诸府不同,这是宰相的意思。殿下常说唯有首辅才算得社稷之臣。请问不满意的话从何而来呀?”
陈以勤的回应相当得体,并且听起来又无懈可击。这一席话,打消了严嵩的顾虑,保全了裕王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