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读书生活
作为妻子,卓琳非常了解邓小平的生活习惯和爱好。邓小平有“三爱”:即爱看书,看马克思、列宁著作,中国历史经典书籍和中外文学名著;爱吃辣椒,连汤里也要放辣椒;爱打麻将牌、桥牌。因此,卓琳平时很注意收集、借阅邓小平喜欢看的书籍。
邓小平5岁开始读书,先入私塾发蒙,7岁转入新式小学,高小毕业后考入中学。他学习勤奋、刻苦努力。无论寒冬酷暑,道路泥泞,从不间断一次课。因而,他总是班里学习成绩最优秀的学生。据说,邓小平少年时代,聪颖过人,书读三遍即可背诵。
然而,动荡的岁月和多变的社会,迫使邓小平不能“一心只读圣贤书”。16岁那年,邓小平踏上留法勤工俭学的旅途。初到异国土地,首先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语言不通,无法与人交流。为攻克语言关,邓小平付出了极大的努力。清晨,在茂密的法国梧桐树下经常出现他手捧书本,轻声朗读法语的身影;白天,他前往巴黎公学补习法语;夜晚,利用做工的时间着意倾听法国人之间的谈话。由于一天到晚生活在法国人中间,有较好的语言环境并且有较大的压力,特别是由于有刻苦、用功的学习态度,在不长的时间之内,邓小平的法语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自熟练地掌握了法语之后,邓小平很快地适应了在法国的学习生活。
经组织安排,22岁的邓小平来到十月革命的故乡——苏联,进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开始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统学习。
在这里,他充分利用良好的学习条件,阅读了大量的马克思、列宁的书籍,系统学习了中国革命运动史、通史、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经济地理、列宁主义等重要课程。
邓小平认真学习,刻苦钻研,政治理论素质提高得很快。他经常参加一些自由辩论或学生讨论会,以增强论辩能力。参加辩论时,邓小平力求语言简朴有力,切中要害,常驳得对方理屈词穷,无言可对,因而,被同学们称为“小钢炮”。在莫斯科的学习生活,奠定了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
从苏联回国后,在战争岁月中,邓小平的工作虽然很繁忙,但仍然抽空读书,并且帮助身边的工作人员提高文化素质。为参加培训革命骨干训练班的讲课工作,邓小平在油灯下熬夜编写教材。讲课时,他深入浅出,循循善诱,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使课堂生动活泼,很受学员们欢迎。
邓小平对书有着特别的感情。打仗行军时,组织上分配给他的马,他舍不得骑,却把书和文具驮在马背上,自己宁可步行。
抓紧时间读书,是邓小平在战争年代的一大爱好。
1946年4月的一天,曾克来到邓小平的住处,向邓小平、刘伯承、张际春等上级领导汇报工作。曾克进屋后,邓小平离开桌子同他打招呼。然后,走到门外让警卫员去请刘伯承和张际春副政委。曾克注意到,在屋里靠近窗旁的一张方桌上堆满了书和杂志,一本打开的外文书摆在桌子的正中间,看得出来,自己刚进来的时候,邓小平才把书放下。曾克为无意中打扰了邓小平读书而感到不安。
刘伯承、张际春进来后,曾克忙从书包里拿出了晋冀鲁豫边区创办的综合性的文化刊物——《北方杂志》给他们看。刘伯承、邓小平看后十分满意。此后,这种杂志经常摆放在邓小平的书桌上。
随着岁月的流逝,邓小平对读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读书,不仅能增长知识,还能给人以精神寄托。
邓小平曾说:现代人的生活是充实的。在业余时间里,不仅有养花饲鸟、湖边垂钓等趣味活动,也有摄影、集邮、书画等艺术鉴赏活动,更有跳舞、旅游等准体育活动。虽然这些活动给生活增添了丰富的色彩,但我们每个人都不应放弃读书这一有益心智的消遣活动。
邓小平的这些话不是没有道理的。
从医学的角度看,读书是一种涉及全身多个器官、组织的活动。它不仅要有视觉、听觉和其他感觉的参与,还涉及反射意向活动。通过读书,人们不断获取新知识、新信息,保持着与飞速发展的社会的联系,使日常生活变得更为充实。故饭后茶余能读读书,是一项很有收益的休闲健康活动。
心理学研究表明,读书学习能使人精神振奋、情绪乐观、思路开阔、朝气蓬勃、积极向上,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每当人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之时,常常会兴趣盎然,甚则如痴如醉。由于读书学习能带来欢乐和情趣,故爱好读书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不会出现那种郁郁寡欢、精神沮丧的心情,更不会自暴自弃、悲观失望。即使身患某种疾病,也能泰然处之,以顽强的意志去战胜病魔。读书学习对人的身心健康的确大有裨益。
读书健康的意义具体表现在:
(1)延缓大脑衰老。
大脑是遵循“用进废退”的规律,越用越灵敏、越发达,不用则退变、显迟钝。科学研究表明,人脑内约有140亿个神经细胞,到了20岁以后,每天将递减10万个,随着脑细胞数量的减少,大脑对人体基本活动能力的控制力也逐渐降低。如果能经常用脑,则输入大脑的血液和氧气充足,脑细胞发育就好,活力也强,其衰老和递减的速度就慢。英国的神经生理学家认为,人的大脑受训练越少,衰老也就越快。大脑开始工作的时间越早,持续的时间越长,老化进程就越慢。
日本医学家也发现,勤学好思的人,脑内的血液循环较好,有助于防止脑细胞萎缩,可以延缓大脑细胞的衰老。故对于养生爱好者来说,要充分利用休闲时光,多读书,勤用脑,以永葆大脑青春。邓小平年近90岁仍能进行南巡,发表重要讲话,思维敏捷,谈话准确,这也是他多年用功读书,多用大脑的结果。
(2)提高文化涵养。
经常读书学习,在不断获取新信息、新知识的同时,还能丰富内心世界,提高文化涵养。书,犹如一位博识沉默的朋友,你可以随时与其进行心灵交流。它不会因你的不同观点与你争辩,也不会因你的感情流露而讥笑你。它只是默默地敞开自己宽广的胸怀,让你随兴寻觅,让你尽情获取。
1969年,邓小平被下放到江西监管劳动。经过批准,他把自己在北京的书逐步运往江西。每天劳动之余就伏案读书,有时一直读到深夜。这个时期,他最喜欢的是《史记》这部书,几乎百读不厌。
1970年的一天,报纸上登载出人民文学出版社即将出版一批古典名著的消息,这对当时文化生活处于饥渴状态的中国人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
身在江西一隅的邓小平也高兴地看到了这则消息。
他找江西省革命委员会党的核心小组办公室的秘书赵子昌,请他代为购买这批书籍。赵子昌跑了很多地方,终于将全套《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西游记》共11本买了回来。
邓小平接到这套古典名著,非常高兴,抚卷凝思。
这套新书散发着油墨的芳香,在邓小平最困难的时候,给了他精神安慰,给他单调的生活增加了色彩。
邓小平的女儿毛毛,熟知父亲读书的爱好,她后来在文章中这样回忆道:
“在那谪居的日子里,父母抓住时机勤于攻读,特别是父亲,每日都读至深夜。那几年中,他们读了大量的马列著作,读了《二十四史》以及古今中外的其他书籍。对他们来说,能有时间如此坐下来读书,确也是难得的机会。我们到江西探亲时,父亲常给我们讲一些历史典故,有时还出题考我们。母亲也时常给我们讲述、议论一些书中精辟之处。在读书中,他们抚古思今,收益不浅。我父亲为人性格内向,沉稳寡言,50多年的革命生涯养成了临危不惧、遇喜不亢的作风,特别是在对待个人命运上,相当达观。在逆境之中,他善于用乐观主义精神对待一切,并用一些实际工作来调节生活,从不感到空虚与彷徨。在江西那段时间,他就主要用劳动和读书来充实生活,陶冶精神。”
在邓小平的革命斗争生涯中,有两个人对他的读书生活影响最大,一个是毛泽东,博古通今,谈吐中用典贴切,妙趣横生,意境深远;另一个是刘伯承,对知识孜孜以求,戎马倥偬仍书不释手。邓小平也是博览群书,学而不倦。
进城以后,每天上午9时至10时许,他都会在书房读报,或听秘书读国内外报刊新闻摘要,每当听到一些有兴趣的新闻时,他会叫秘书重读一遍。在读书看报中,邓小平掌握了丰富的知识和国际国内的大量信息,这无疑是他聪慧睿智的一个重要原因。
正式离休以后,邓小平心里仍时刻挂念、关注着祖国的前途和命运。每天在家中,他最主要的事就是读书看报。这成为他了解掌握国际、国内动态的重要渠道之一。
无疑,邓小平的读书生活对他的革命生涯和日常生活都发生了重要影响,也为之增添了多彩的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