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蟾蜍的生态习性
一、野生性
蟾蜍喜静,怕惊扰,一受惊吓,就会以跳跃、潜水或钻洞等方式躲藏。其感觉灵敏,能察觉相距十几米甚至二十几米远的声响。蟾蜍每到一个新环境后,就会分散、寻洞、跳跃、攀爬欲逃。在人群围观下往往不吃食,在喧闹的环境下往往难以抱对、产卵或排精。这些都表现出蟾蜍的野生性。因此,人工养殖蟾蜍要注意保持环境安静,尽量减少人为干扰,并设防止外逃设施。
二、水陆两栖性
蟾蜍为水陆两栖动物,所谓两栖就是蟾蜍的生活需要水域(淡水)和陆地。蟾蜍无交尾器,抱对、产卵、排精、受精、受精卵的孵化及蝌蚪的生活都必须在水中进行。变态后的蟾蜍才开始营水陆两栖生活,但其结构和机能只是初步适应陆生生活。陆栖生活的成蟾,喜湿、喜暗、喜暖,需要生活在近水的潮湿环境中。白天活动较少,喜欢栖息于石下、草丛、沟塘、稻田、水渠、沼泽、土洞、山间等阴暗潮湿的地方,以及池塘、江河岸边的草丛中。傍晚至清晨出来活动、觅食,夜间活跃,阴雨天活动频繁。
三、冷血变温性
蟾蜍不具备恒温调节的结构与机能,代谢水平较低,自身的体温调节能力弱,为冷血变温动物。其体温及生长发育、繁殖等各种活动明显随季节、温度的变化而改变。蟾蜍的体温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体温受环境温度的制约。在高温条件下的体温调节机制是依靠皮肤蒸发散失水分带走过多热量,当环境温度由常温上升至高温的初期,其体温随时间的增加而上升,然后相对稳定,此阶段其皮肤保持湿润,生理机能处于正常状况。当在高温中暴露时间延续到一定时间后,皮肤开始干燥,体温出现上升或下降趋势,其生理机能出现紊乱,进入此期后,开始出现死亡。在低温时,蟾蜍体温随环境温度下降而下降。当气温低于10℃时,蟾蜍进入冬眠状态。
四、食性
蟾蜍在蝌蚪期的食性和鱼类相似,刚孵出的蝌蚪依靠卵黄囊提供营养,2~4天后蝌蚪的口张开,食物随水一起进入口腔,随即闭合口腔,将进入口腔的水经鳃孔排出体外,食物通过咽部和食管进入胃肠道。蟾蜍蝌蚪期对动物性饲料(如水蚤类)、植物性饲料(如藻类)和人工饲料(如鱼肉粉、蛋黄及豆渣、米糠、玉米粉等)都能摄食,只要食物能进入其口腔并吞咽得下。但在自然状态下,蝌蚪孵出后喜食浮游在水中的蓝藻、绿藻、硅藻等植物性食物,随着蝌蚪长大,也喜欢吃草履虫、水蚤、轮虫、小鱼、小虾等动物性食物,具有杂食性。人工饲养时,对刚孵化3~4天的蝌蚪可供给肥水中的藻类,5~6天后可投喂豆浆、豆饼粉、麦麸、切碎的动物内脏,7天后可投喂用动植物原料配制的配合饵料。
蝌蚪一旦变态成蟾蜍后,改为只捕食活动的动物,尤其喜食小型动物。蟾蜍摄食时,往往是静候在安全、僻静之处,蹲伏不动,当捕食对象运动至附近时才猛扑过去,动作迅速而准确,很少落空。食物进入口腔内并不被咀嚼,而是囫囵吞下。研究发现,蟾蜍食性很广,能捕食大量危害农作物、牧草、森林、建筑木材和有害人类健康的多种动物,在地面和近地面的昆虫和其他小动物几乎均可被捕食,其捕食动物范围4纲、12目、48种以上。其中以昆虫最多,出现频率高达94.67%,如蚱蜢、蝼蛄、叩头虫、玉米螟、象鼻虫、棉铃虫、小地老虎、蚜虫、谷盗、金龟子、蚁类、蛆、蚊等,以鞘翅目、双翅目、同翅目等有害昆虫为主要食物。
因为成年蟾蜍眼距大,不能形成双目视觉,看不见静止的物体,而对活动的物体敏感,只捕食活动的动物。正因为蟾蜍有此习性,人工养殖蟾蜍,饵料的投喂成为一大难题。可将人工配合饲料混杂于活饵中或被动运动(如捏成小团人工抛撒)等让其摄食,经过驯化后的幼蟾和成蟾也摄食膨化颗粒饲料。在人工饲养条件下,若坚持定时、定位投饵,蟾蜍会按时到喂食地点进食。蟾蜍贪食,食量很大。
五、生殖的季节性
两栖类动物一般在春季和夏季进行繁殖,但对温度的选择则因种类不同而显著不同,大多数种类一般选择较高的温度,常在晚春开始繁殖。蟾蜍的产卵时间因种而异,即使同一种类也因地理分布不同而有所不同(表1⁃1)。如中华大蟾蜍在辽宁北镇的产卵期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在江苏徐州则提前到2月底至3月中旬,表现出由北至南,逐渐提前的趋势。不同种类的蟾蜍所选择的产卵温度不一样,具有种的特异性。在繁殖季节,蟾蜍抱对,雌蟾蜍产卵的同时雄蟾蜍排精,在水中完成受精作用。
六、变态发育
在蟾蜍的生活史中,蝌蚪必须经过变态才能成为幼蟾。蝌蚪的变态一般发生在自由生活3个月之后,变态期间蝌蚪体内、体外出现一系列的变化,实质上是各种器官由适应水栖转变为适应陆栖的改造过程。最显著的外形变化是成对附肢的出现、两颌角质喙及角
表1⁃1 常见蟾蜍的繁殖时间
质唇齿连同表皮一起脱落、尾部的萎缩消失等。内部器官也相应变化,当蝌蚪还在以鳃进行呼吸时,咽部就已经长出肺芽,并逐渐扩大形成左右肺,最终完全替代鳃。在呼吸器官由鳃转化为肺的过程中,心脏发展成两心房一心室,而血液循环方式随之由单循环转变为不完全的双循环。完成变态后的幼蟾已能离水登陆营两栖生活,并且演变为吃动物性食物,消化道由螺旋状盘曲转变为粗短的肠管,同时胃、肠分化也趋于明显(图1⁃5)。
图1⁃5 蟾蜍的生活史
七、冬眠
两栖类动物对恶劣环境温度采取的最有效对策是休眠,降低新陈代谢水平,进入不食不动的昏睡状态。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温带,生活于我国的蟾蜍所面临的恶劣温度环境主要是冬季低温,它们采取的越冬措施是冬眠。秋末之后,气温逐渐下降,蟾蜍活动变弱,摄食量也减少。当气温降到10℃以下时,蟾蜍便蛰伏穴中或淤泥中,双目紧闭,不食不动,呼吸和血液循环等生理活动都降到最低限度,进入冬眠。至来年春天气温回升到10℃以上时即结束冬眠。生活在不同地理区域的蟾蜍,冬眠的起止时间有所不同,如生活于扬州的中华大蟾蜍有3个月左右的冬眠期,而生活于长沙地区的中华大蟾蜍冬眠期为2个月。中华大蟾蜍的冬眠场所一般在池塘水底。花背蟾蜍多数在沙土洞穴中过冬,少数在杂物堆下过冬。花背蟾蜍的越冬洞穴有两类,少数是利用鼠类丢弃的洞穴;多数是个体自己打洞过冬,打洞时头部向下,前肢扒土,后肢将土推向洞口周围,并形成一个中央有孔的小丘,其洞穴结构较简单,洞口尺寸平均为2.5厘米(短径)×4.7厘米(长径),垂直深度在7~16厘米。冬眠期间蟾蜍有群居的习性,如中华大蟾蜍在冬眠期间大多是雌雄相互拥抱成对沉入深水区底部越冬,同性之间即使相抱后也会马上分开。蟾蜍群居冬眠的生物学意义可能在于有效地利用新陈代谢所产生的热量保持一定的体温,降低个体抵御寒冷所需的新陈代谢水平,减少体内物质的消耗,有利于安全地度过漫长的冬眠期。我国除南方亚热带常年气温在10℃以上的地区外,大部分地区冬季气温都低于10℃。例如长江中下游地区,从11月中下旬到次年3月中旬约有4个月气温低于10℃;华北平原一般从10月下旬到第二年4月中旬,长达半年之久的日平均气温低于10℃。因此,在我国养殖蟾蜍的大部分地区都有一个越冬管理的问题。
冬眠期间,蟾蜍主要靠体内积蓄的肝糖和脂肪来维持生命。为此,蟾蜍进入冬眠前,往往有一个积极取食的越冬前期,为越冬贮存养料,如花背蟾蜍在这段时间内白天和晚上都进食,而在其他时间白天一般不进食。因此,人工养殖时,每年秋末即冬眠前必须加强饲喂,促其储备营养,以利安全越冬,提高成活率。冬天可利用地热水、工业无害废热或安设保暖防风设备,使蟾蜍不冬眠或缩短冬眠期,既延长其生长期,又促其提前产卵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