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古代麻类纤维的初加工技术
大麻、苎麻和葛麻的韧皮是由植物胶质和纤维两部分组成的。为了剥取纺织用纤维,必须先把外表的胶质去掉,使纤维分离出来。这种分离和提取麻纤维的加工过程即现代纺织工艺中所说的“脱胶”。中国古代利用麻类植物韧皮层的方法,大致有四种:一是直接剥取法不脱胶;二是沤渍脱胶;三是水煮脱胶;四是灰治脱胶。
一、直接剥取
直接剥取是先人获取麻纤维最初使用的方法。河姆渡出土的部分绳头,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纤维均呈片状,没有脱胶痕迹,说明就是利用这种方法制取的。剥取用的器物,考古发掘中也曾发现。在距今一万年至四千五百年的中国台湾省大坌坑文化遗址中,就出土过敲砸植物制取纤维的石质器物——打棒[注]。直接剥取的植物纤维,因没有脱胶,粗脆易断,沤渍法出现后这种方法就不再采用了。
二、沤渍脱胶
沤渍脱胶是通过沤渍使麻类植物的胶质部分脱落。它大约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河南荥阳县青台村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麻织品纤维和浙江钱山漾出土的苎麻织品纤维,经观察,都有脱胶痕迹,说明纤维很可能是经过沤渍的。用沤渍法分离和提取纤维的过程,即是现代纺织工艺中的“脱胶”。其原理是:麻类植物茎皮在水中长时间浸泡过程中,分解出各种碳水化合物,这些碳水化合物成为水中一些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养分,而微生物在生长繁殖过程中又分泌出大量生物酶,逐步地将结构远比纤维素松散的半纤维素和胶质分解掉一部分,使茎皮中表皮层与韧皮层分开,纤维松解分离出来。经沤渍的植物纤维,用于纺织较直接剥取的纤维柔软、耐用。据推测,沤渍技术的出现是人们受客观现象的启发,即倒伏在低洼潮湿地方的植物腐烂后纤维自然分离出来之现象,才开始有意识地将植物茎皮放入水中,通过一段时间的沤渍,使纤维分离出来。通过观察自然现象,进而仿效自然现象发明的沤渍植物制取纤维的方法,推动了纺织技术的进步。沤渍法既简单,又有效,自新石器时代出现起一直沿用到近代。
沤麻,看似简单,其实对水温、水质、水量和浸沤的时间、程度都有讲究。古代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自西周开始,历朝历代对这些沤渍条件都有一些精辟的总结。《诗经·陈风·东门之池》云:“东门之池,可以沤麻”;“东门之池,可以沤苎”;“东门之池,可以沤菅”。对此《毛诗注疏》的解释是:“东门之外有池水,此水可以沤柔麻、草。使可缉绩,以作衣服。”这显然是源自沤渍的长期实践经验。利用池水沤麻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池面一般不会很大,水也不会很深,池水基本不流动(即使流动也很缓慢)。在阳光长时间照射下,水温会提高,促进了水中微生物的繁殖,而微生物在繁殖过程中又会大量吸收沤在水中的植物胶质,促进了植物纤维的进一步分解,使纤维变得柔软。另外,各种植物纤维的长度及胶质的含量均不相同,采用的沤渍时间自然亦是不同,《诗经》将大麻、苎麻、菅草的沤渍分开描述,可见当时对不同纤维的沤渍时间和脱胶效果认识是相当深的。关于沤渍的起始时间,西汉《氾胜之书》明确指出:“夏至后二十日沤枲,枲和如丝。”夏至后二十日这时气温最高,细菌繁殖速度快,便于分解纤维上的胶质和半纤维素,加工出的纤维也十分柔韧。关于沤渍水质和浸沤的时间,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明确指出:“沤欲清水,生熟合宜。”注曰:“浊水则麻黑,水少则麻脆。生则难剥,太烂则不任。”用清水不用浊水主要是为保持纤维的色泽;用水量不能太少,否则没浸没的茎皮接触空气氧化,纤维脆而易断;沤渍时间要适当,时间过短,微生物繁殖少,不足以分解足够的胶质,纤维不易分离,时间过长,微生物繁殖量大,除去过多胶质,纤维长度和强度均易受损。此外,贾思勰还特别提到冬天用温泉水沤麻,剥取的麻纤维“最为柔韧”。另据元代王祯《农书》记载,元代以前,无论南北,都采用沤渍法。差别是北方将麻割下后,立即放入池塘中浸沤;没有池塘的,砌砖蓄水,以作沤所。南方则不是立即浸沤,而是随剥随沤。而到了清代,南方有的地区将浸沤法改为水浇法。如福建福州府地区所用的方法是,在溪旁挖一个坑,将麻大捆放入其中,上面压以石块,再浇水。经过一两个小时后即开始剥条。这种方法可称为石压水浇剥麻法,主要特点是比浸沤法(图2-1)缩短了时间,加快了生产周期。
图2-1 和林格尔东汉墓后室南壁画中的沤渍操作
三、水煮脱胶
水煮脱胶是把新割下的麻类植物(带皮的)或将已剥下的韧皮放在水中沸煮,使其脱胶。当胶质逐渐脱掉后,捞出用木棒轻捶,便可得到分散的纤维。这种方法最早大概是用在葛纤维上,因为葛的单纤维比较短,大部分在10mm以下,如果完全脱胶,单纤维在分散状态下就失去纺织价值,只能采取半脱胶的办法。采用煮的方法,作用比较均匀,且易于控制时间和水温。水煮脱胶出现的时间也很早,但最早的记载是见于《诗经·周南·葛覃》:“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为绤,服之无。”诗文描述了葛的加工过程。大意是说葛藤被割下之后,便可放在水里煮练,濩即沸煮。在达到目的之后便可进一步纺织成粗细不同的葛布。其后三国时期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有如是记载:“苎亦麻也,……剥之以铁若竹,刮其表,厚皮自脱。但得其里韧如筋者,鬻之用缉。”表明秦汉以后水煮法又被广泛用在苎麻的脱胶上,其技术水平也越来越高。明末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的一种水煮苎麻脱胶方法是:先将苎麻放入稻草灰或石灰水中煮过,然后放入流水中反复漂洗、日晒,直至纤维变成极白色。
四、灰治脱胶
如果说浸沤属于细菌脱胶法,那么灰治则属于化学脱胶。灰治脱胶的实质与现代练麻工艺中的精练工艺大体相同,是把已经半脱胶的麻纤维绩捻成麻纱,再放入碱性溶液中浸泡或沸煮,使其上残余的胶质尽可能地继续脱落,使麻纤维更加细软,而能制织高档的麻织品。其起源也可以追溯至秦以前,最早的记载见于《仪礼》中的“杂记”和“丧服”。所用的“灰”,楝木灰或蜃蛤壳烧成的灰,即石灰水等碱性物质。元初编成的《农桑辑要》中载有一种加工麻纤维的方法,基本上是这种方法的演绎。近些年出土的一些汉代麻布,如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精细苎麻布,绝大多数纤维呈单个分离状态,而且麻纤维上的胶质只残留很少一部分。湖北江陵凤凰山西汉墓出土的麻絮,纤维表面附有较多的钙离子。据此分析来看,这些出土文物,采用的脱胶方法极可能就是上述的两种灰治法。由于这两种灰治法非常有效,所以自它们出现时起,一直盛行于世,甚至在今天的夏布生产中仍在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