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机构投资者一样思考:散户逆向投资策略实战指南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1 投资者如何从资产价格泡沫中获取财富

著名的投资经理乔治·索罗斯(George Soros)曾说过:“市场永远是错的!世界经济史是一部基于假象和谎言的连续剧。要获得财富,做法就是认清其假象,投入其中,然后在假象被公众认识之前退出游戏。”其背后的含义就是每个繁荣的经济,其实本质上都是人为制造的泡沫,要想从中获利,就必须在通货膨胀的初期进场并及早离场;在泡沫破裂时安然落地,并准备进场收拾。

如图2.1所示,根据霍夫斯特拉大学吉恩-保罗·罗德里格(Jean-PauL Rodrigue)教授对泡沫的解释,他认为泡沫的形成通常分为四大阶段:潜伏期、意识期、狂热期、破灭期。

图2.1 吉恩-保罗·罗德里格教授的资产泡沫周期图

2.1.1 潜伏期

在这个阶段,会有聪明资金(Smart Money)向某一类别资产投资,其方式通常是隐蔽而谨慎的。这个阶段资产价格会出现上涨,但还不会引起公众的广泛注意。

那些理解新的基本面情况的投资者会意识到某一种新兴资产的投资机会,这种资产通常有实质性的上涨预期,但是要冒一定的风险,因为这些假设都是未经证实的。这类投资者通常信息灵通,对于宏观经济环境可能引发资产价格上涨的理解也更为透彻。随着资产价格的上涨,其投资的资产类别持仓增加也会越来越多。

2.1.2 意识期

这一阶段中,许多投资者尤其是机构投资者,开始意识到该类资产的冲量,于是将更多资金投入,推动资产价格进一步上涨。一些投资者获利后可能会出现短期的抛售阶段,这时又到了聪明资金入场的时候了。该阶段的后期,新闻媒体开始注意到泡沫的出现,但通常以积极的方式呈现在公众面前。

2.1.3 狂热期

这个阶段,基本上每个人都能够意识到价格的上涨,公众纷纷开始入场。该资产价格的上涨可以说是板上钉钉的事了。然而这个阶段的价格走势无关乎逻辑,而是与心理息息相关。大量资金涌入,公众试图抓住这场狂欢的机会,但与此同时,聪明资金和机构投资者通常会慢慢将资金抽出并出售资产。这时,依然有越来越多的常规投资者在入场,导致基本面越来越模糊,表面上看,狂欢的气氛丝毫没有减弱。加上杠杆和债务等因素,价格会越飙越高。如果这个泡沫还伴随着宽松的信贷环境,那么其持续的时间还将很长。但随后的某个时间点,会有声明警告触顶信息,泡沫破裂在即。

2.1.4 破灭期

这是导致泡沫最终破裂的那个导火索到来的阶段。基本上所有人都在这时意识到情况已经发生变化了。当然也会有许多对市场有信心的人出来表态,称这只是暂时性回落。有些投资者就会被迷惑,但时间不会太长。许多投资者开始抛售资产,但几乎没有人接盘,每个人都预计未来该资产价格会下跌。资产价格下跌的速度远远比当时上涨的速度要快,泡沫的破裂速度当然也比其膨胀的速度要快。过度杠杆化的资产持有者就破产了,导致更多轮的资产抛售。这时甚至有可能出现长期的投资机会,在这个阶段买入,等待未来一段时间之后的回归正常。但这个时候,公众一般都会认为这已经是最糟糕的投资选择了,而聪明资金会趁此机会以低价入场。

通过上述的描述,基本可以理解泡沫形成的过程及每个阶段的特征。对于投资者而言,了解投资的资产处于泡沫的哪个阶段至关重要。此外,也可以看到泡沫并不是什么坏事,聪明资金和机构投资者正是通过价格泡沫获得了大量财富。

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跟随聪明资金及机构投资者。在意识期进场(在一些投资者短期抛售的下降行情阶段)最为合适,风险低而回报高。除上述描述的特征外,在意识期内,由于方向并非十分确定,行情可能会反复徘徊,但是由于前期风险已大量释放,因此下行的动力已减弱,此阶段在宏观上伴随着信贷扩张外部影响,在风险释放完毕后,上升趋势越发明显,该资产价格将会迅速攀升,同时也是聪明投资者获利出逃的开始。

A股投资实践虽然比理论要复杂得多,但理论与实践整体上仍然是一致的。以2017年蓝筹行情为例,在潜伏期,A股在2015年经历了3波连续下跌,同时在第2波和第3波下跌中,国家队资金也介入进行逆势调控;如图2.2所示,2016年1月发生熔断之后,市场近乎绝望,交易量大幅萎缩,而与此同时政府施行了供给侧改革,在2016年下半年以钢铁、煤炭、水泥为代表的周期性行业的产品价格开始大幅上升,这些企业的经营状况明显改善,以上述大型相关国企为代表的上证50指数在2016年6月份已开始缓缓上涨,走势明显要好于中小创。在意识期,通过跟踪沪深港通数据,可以看到北上资金在这期间开始大幅增持上证50指数的成分股,如保险银行、消费类龙头及煤炭钢铁企业。在狂热期,媒体开始大势报道供给侧改革带来周期性行业的国有企业的业绩改善,市场也开始推崇以蓝筹股为方向的价值投资,上证50指数的一些成分股突破了2007年的高点,而与此同时,数据显示国家队资金及机构投资者在2018年第1季度大幅减持。在破灭期,周期性行业上市公司业绩达到顶峰,供给侧改革效应开始减弱,以国有企业为代表的上证50指数的结构性行情结束,随着中小创下跌。

A股的投资者如果在2016年12月至2017年5月期间跟随聪明的机构投资者在意识期的假熊回调阶段买入上证50,同时在狂热期卖出,收益率可达40%,当然这是事后诸葛亮,况且这期间的震荡周期也达到了近6个月,怎么判断当时是意识期呢?这就需要大家结合更多的方面去验证上述的判断,如聪明机构投资者的买卖数据(北上资金在买入蓝筹股)、政府的政策导向(政府供给侧改革同时对中小板个股炒作的监管趋严)、整体市场流动性的情况(严格的监管使大市值个股的流动性好于小盘股)以及上市公司行业及公司本身的情况(蓝筹个股估值低同时业绩受益于供给侧改革)。

图2.2 上证50 2016年7月至2019年1月走势图

【图片来源:万得(W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