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门一世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序:北京之门的巡礼

北京的门是这座城市的一道风景。

北京的门有特别大的,譬如正阳门,甭说汽车,火车都能进;有特别小的,譬如胡同里的小门楼,仅能推着自行车出入。但是,它们都是风景,北京的门是那么多姿多彩,每扇门的后面都隐藏着谜一样的生活,您要是在北京细细盘桓过,心里会怦然有所触动。

北京的门是有讲究的,大的小的都不能乱来,也没人乱来。想当初清光绪时候,内务府大臣俊启在城里建了所宅子,这所住宅极其宏大,大门坐东朝西,有三间厅那么宽阔,对面是一座大型八字影壁。大门内从西向东是三套大院,院与院之间由过厅连接。全院游廊环绕,池沼假山,巧楼玲珑。然而树大招风,有人就向朝廷使了坏,告他什么呢?逾制!

逾就逾在大门上。

这所宅子是大门三间,按大清规矩,三间大门是王爷的规格,俊启纵然是内务府大臣、粤海关监督,但也没有资格使用这种大门。那么怎么办?慈禧下令:查办。消息传到,俊启吓得一命呜呼,就在家人举办丧事时,官府来抄家的兵丁到了。

事实上,这样的情形是不多的,因为像俊启那么颟顸张狂的人能有几个?大家都按自己的身份和财力营造房屋,大门作为一院之“标志性”建筑,最宜合乎规矩。但也正由于它的“标志性”,北京的门是极为讲究的,它们在一定规矩之内挥洒自己最大的美的可能性,甚至走“曲线”道路去实现理想。譬如,按照帝制时代的规矩,民居是不可以用彩绘的,雕梁画栋只有在皇家建筑中才会出现。那么,民居的门扉就没办法“打扮”自己吗?办法是有的,这就是促成了砖雕的普遍使用和争奇斗妍。

皇家建筑的门、商贾铺面的门、百姓民居的门,每一类都有着共性,让你一眼就能识别出那是一个什么所在;而在共性之中,一座具体位置的门又有着自己的个性,这个铺户和那个铺户、这户人家和那户人家,有着显见的不同。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构成北京丰富多彩的门的风景。

佛语说:一花一世界,借用此意,在北京,可谓“一门一世界”。

老北京遗存至今的建筑弥散着当年的主人和工匠们的审美追求与自由创造力。在约定俗成的规则内,人们在门楼上尽力地展示自己,犹如漂亮女孩对自己容貌的妆扮。走进北京古老胡同的深处,在那些少有人行的静谧街巷里,往往深藏着令人惊异的往日芳华。它们是最后的迟暮美人,失去它们,我们将再也领略不到前人凝聚在建筑上的智慧和手艺。特别容易让人忽略的是以往那些建筑的自由性,在一条街上,每幢房子、每座门楼以至每副门联,都是彼此不同而呈现个性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它们当初都分属不同的主人,而并非“集体出生”。它们是自然而然产生的,高低错落,繁简不一,各擅胜场,顾盼生姿。

北京的门,是那么井然有序,又那么异彩纷呈,它们是千百年来磨合形成的独特的建筑艺术,弥足珍贵。

一座门,是一所建筑的“脸面”,蕴含着主人对人生的寄托,它也像面对客人奉上的一盘菜肴,应该是拿手好戏。所以,品鉴一座门,就是品鉴人;品鉴一座城市的门,就是品鉴这座城市的全部底蕴。

现代建筑中,门的地位严重降低,堂皇大厦注重的往往是外立面的风格效果,人们看到的情形是:楼很威严,门却只是个出入口,大部分是由旋转门担当着,至于美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至于居民楼,高档一些的是数字识别防盗门,普通的则干脆有框而无门,本该有门的地方无遮无拦。

门的艺术充分体现于传统建筑中,然而,传统建筑近年在大踏步消失。本书作者遗憾中的幸运是在大拆迁之际拍摄到大量北京传统建筑影像,很多建筑连同它们的门楼一同消失于无形,每每看到如今仅仅存在于照片中的影像,那些精美得令人赞叹连声的门楼便又复活起来,令我们陷入当初真实地面对它们时的感受之中。它们中有些经历了上百年历史,还是清朝时候的遗物。你看这样的门联:“圣代即今多雨露,诸君何以答升平”“中心为忠,如心为恕;柔日读史,刚日读经”“道为经书重,情因礼让通”,那份百年前的儒雅扑面而来。再看胡同拐角处那间卖杂货的小铺,早已脱漆的木雕风韵犹存,俨然“粗头乱服,不掩国色”。说起商铺,它们的门面让人一望而知是经营什么行当的,面铺、当铺、煤铺、银店、旅店、酱菜园、药铺、香蜡铺、饽饽铺……各有各的样子,各有各的大门。对了,作者还拍到北京城最后一处棺材铺的门面,前檐板上精雕着一长串抑扬顿挫的广告词,书法极为精湛。那家棺材铺距离菜市口刑场不远,这让人又生出许多联想。

每座门里都深藏着人生故事和世事变迁。它们是一种无言的诉说,却像一道道谜题,等你破解。网上的论坛里有个帖子说北京的谜,其他地方的谜,发帖者都解释了,只有一处,即紫禁城的东华门上的门钉为什么是横八竖九,而不是像其他城门那样横九竖九?

这是有缘由的,整个北京城,从皇家到百姓,四九城里所有的门都是有说法的,它们严格按照中国最古老、最神秘、最深幽的阴阳五行说《易经》的哲学理念和《周礼·考工记》《营造法式》的操作方法一一安排,各守其位,各得其宜。

关于五行,人们平常以“金木水火土”的顺序言说,但历史上它们的顺序不是这样的,按照中国最早对五行的文字记载《尚书》中的表述,应该是“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尚书》中指出五行的特质为:“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然而,如果按照“相生”顺序,应该是“金水木火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按照“相克”顺序,应该是“金木土水火”,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五行又与五方、干支及象征物相匹配:东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中央戊己土、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

本书以“土”为述说之始,因为“土”为最重要的中央之位,“土”又是承载万物、繁育生灵的厚重之地。

中国阴阳五行思想可以追溯到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阴阳五行说作为中国传统哲学的最高范畴,深刻影响了中国民众生活的诸多方面,最为显见的便是中医和建筑,中医讲阴阳、讲寒火,将五行与五脏相匹配,而建筑则以阴阳五行定位置、论布局、划规格,生出“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规矩,常守不违。

阴阳五行是中国古代的天文学成果,阴阳概念由地球自转得来,由此而有昼阳夜阴;五行概念由地球公转得来,由此而有一年四季之春夏秋冬,东为春、南为夏、西为秋、北为冬,最早时候,分为“五季”,中为长夏。在这套系统中,时间、空间、方位实现了地球与天宇的立体对应,是中国古人“仰察天文、俯察地理”而得来的宝贵体认和卓越思想。中国古代对彗星和太阳黑子的观察和记载在世界范围遥遥领先,绝非偶然。

整个老北京城都是依据阴阳五行思想所营造出来的。阴阳五行思想无言地潜伏在这座古城中,让人浑然不觉,然而愈是浑然不觉,愈是体现了建筑与人意的契合,愈是体现了无为之道。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人大。可以说,中国古代先民立于田亩之间,仰望苍穹茫茫,与天地对话,向群星问诘,感悟出的并非人类之渺小,而是彼亦一世界,我亦一世界,万物俱循“道”而行。我们今天所常说的“天人合一”,其实质除了指人与大自然相携不悖、共生共存,还指人与外物都在遵循同一规律,并行宇宙。

中国先民是谦逊的,又是自信的。六千年前,中国先民仰察天文,发现了二十八宿对北斗七星形成的拱卫之势,同时发现二十八宿稳定而北斗七星在四季中是转动着的,所谓“斗转星移”。北京在元大都时代的谋划和营造,首先就确定了北斗天轴在地上的投影为大都的中轴线,二十八宿的“金木水火”分列四方,从而成为与上天对应的煌煌帝都。

几百年的时间消逝了,然而,历史的痕迹留在那里,砖瓦木件构成的史书,大美不言,证明着从古到今的中华文化的传承。

这里,我们遵循着古老的方式,做一次北京之门的巡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