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阅读:《绝句四首》的内容和基调
现在我们言归正传,来讲一讲杜甫的这首《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公元764年春天,杜甫在成都草堂写了《绝句四首》,这首诗是其中的第三首。
在学习这首诗之前,我们须先注意一点:杜甫为什么要写这首诗?他要表达怎样的主题和意图?
如果完全按照诗歌的字面意思来解析,就有背离诗人原意的可能。而目前很多人解读古诗文,惯用的正是这种“不求甚解”的路子。正确学习和理解诗歌的方式,是尽量迹近作品和作者本来的思想情感。我们主张以忠实于诗人本来思想情感的路径去理解作者和作品,在准确把握其思想、情感的基础上,对作品进行深入探究,发掘诗人创作的审美特征,并用于指导我们今天的审美实践。
正因如此,我们对诗人杜甫的人生历程做了详细的描述,旨在关注杜甫的生活状况和价值关怀。这样,我们在理解杜甫诗歌时,才不会背离杜甫的思想和生活实际。
《绝句四首》其三是一首很美的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色——黄鹂、翠柳、飞翔的白鹭、蓝蓝的天空、远处的雪山、门前的舟船。写景写得还很美,还很通俗,不需要过多解释就能明白,非常适合中小学生学习。但是如果没有将我们个人的生活、生命体验和审美体认与唐诗建立内在的联系,我们就不能深入感受这首诗中的诗意和美,不能与这首诗融为一体。
理解这首《绝句》,就要将它放在杜甫生活的那个时代,体会杜甫当时的心境。要明白:这首绝句与其他三首是有机关联的一个整体。
这四首绝句是这样的:
(一)
堂西长笋别开门,堑北行椒却背村。
梅熟许同朱老吃,松高拟对阮生论。
(二)
欲作鱼梁云复湍,因惊四月雨声寒。
青溪先有蛟龙窟,竹石如山不敢安。
(三)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四)
药条药甲润青青,色过棕亭入草亭。
苗满空山惭取誉,根居隙地怯成形。
这组诗的第一首,写的是杜甫回到草堂后的邻里社交生活。
“长笋”的“长”要读为“长短”的长(cháng)。跟下一句的“行(háng)椒”的“行”是对应的。“行椒”是一行行的椒树1。“笋”,是竹笋,也就是竹子的幼芽。四川自古就盛产竹子。竹子繁殖力极强,蔓延开来,就得费力修剪拔除。“长笋”不能理解为“生长的竹笋”,而要理解为“长长的竹笋”。
草堂广种了“笋”“椒”“梅”“松”。763年,安史之乱结束。764年春,他得知好朋友严武又被任命为成都的最高长官,就打消了从阆州东归的打算,决定返回成都。
他在回成都途中作了《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寄送严武,表达了对草堂“松竹久荒芜” “荒庭春草色”的顾虑。其中的第三首说:
竹寒沙碧浣花溪,菱刺藤梢咫尺迷。
过客径须愁出入,居人不自解东西。
书签药裹封蛛网,野店山桥送马蹄。
岂藉荒庭春草色,先判一饮醉如泥。
担心草堂草深难行,菱刺尖长,藤梢缠人,诸物尘封,荒凉破败,不堪久居。第四首说:
常苦沙崩损药栏,也从江槛落风湍。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许斩万竿。
担心当年种植花药的围栏、临江的栏杆被水沙冲坏。杜甫是带着这样的担忧再次回到成都的。“新松”指杜甫在草堂培植的四株小松树。竹子的生长比较有侵略性,蔓延很快,所以,杜甫称其为“恶竹”。杜甫久未在草堂居住,回成都途中,一是盼望小松树长高,二是希望竹子别疯长。他在别的诗里还有“舍下笋穿壁,庭中藤刺檐”(《绝句六首》其五)、“只须伐竹开荒径,倚杖穿花听马嘶”(《中丞严公雨中垂寄见忆一绝,奉答二绝》)、“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人行。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三绝句》其三)的句子,对竹子将“柴门密掩”而“断人行”是感慨万千的。
竹子又是“岁寒三友”之一,文人很喜欢竹子,把竹子虚心、正直、凌寒长青不凋等生物特征人格化,赋予它虚心、正直、有气节的内涵,杜甫也不例外。虽然他担心竹子疯长,却还是要在庭院里栽种竹子。在他的诗里频频出现松树和竹子。如:
但使闾阎还揖让,敢论松竹久荒芜。(《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一)
入门四松在,步履万竹疏。(《草堂》)
四松初移时,大抵三尺强。别来忽三岁,离立如人长。(《四松》)
杜甫还有《觅绵竹》《觅松树子》等诗。除了竹子和松树,他还很在意他的五株桃树,如《题桃树》:“小径升堂旧不斜,五株桃树亦从遮。”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我们的诗人杜甫堪称 “五桃先生”。
“梅熟许同朱老吃”,这个“梅”指的是什么呢?
如果你以为是梅花。那就错了。为什么呢?
我们知道,梅花开在冬日或早春,到了暮春时节,梅花就过季了,所以这里的“梅熟”,不是梅花盛开的意思。而且用“熟”来形容梅花,也是不恰当的。杜甫这样精于字词锤炼的诗人,断然不会这么不讲究。能说“生”“熟”的,只能是果实一类的食物。我们可以说桃子熟了、莲子熟了,而不能说桃花熟了、荷花熟了。
杜甫在这里说的“梅”,其实是指南方的水果“杨梅”。杜甫还有“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其五)的诗句,也是明证。垂下来的一团葱绿是风吹折的竹笋,耀眼火红的是雨润的杨梅。清代的倪璠注庾信《春赋》引沈莹《临海异物志》曰:“杨梅大如弹丸,正赤。五月中熟,熟时似梅,其味甜酸。”2
杨梅一般4到5年即可挂果。我们可以推算一下,杜甫759年建草堂时栽种了杨梅,到了764年,有4年多了,杨梅即将挂果,所以才有“梅熟许同朱老吃”的诗句。杜甫有一首诗叫《诣徐卿觅果栽》,记述向朋友求果树栽于草堂的情形:“草堂少花今欲栽,不问绿李与黄梅。石笋街中却归去,果园坊里为求来。”可知他希望多栽种一些绿李与黄梅一类的果树,而不是梅花。他还有诗《凭韦少府班觅松树子》:“落落出群非榉柳,青青不朽岂杨梅。欲存老盖千年意,为觅霜根数寸栽。”说的是求松树来栽种,但是也提到了“杨梅”,也能佐证他栽种的果树也有杨梅。
杜甫多病,久病成医,精通医理,在草堂广种药材。中医认为笋能清热化痰、益气和胃,适用于浮肿、腹水、脚气足肿、急性肾炎浮肿、喘咳、糖尿病(消渴症)等。《本草纲目》就说笋味甘、无毒、主消渴、利水益气、可久食。“椒”是花椒,又名蜀椒、川椒。果皮可做调料,并可提取芳香油,还可做药用。《药性论》就说花椒能治恶风、四肢顽痹、口齿浮肿摇动。椒与兰都可用来做香精、香料,古代文人常将椒兰并称,指代高洁的情操。当然,杜甫种这些植物,不单单是为了彰显其高洁的情操,同时还有实用的目的。有人说杜甫在成都种的是辣椒。但史料记载,辣椒是明代以后才传入中国的。而在《诗经》时期,中国就有了花椒。由此可以推断,杜甫种的是花椒,而不是辣椒。
“阮生”是当地姓阮的儒生,“朱老”是一个有威望的长者或者一个年长的隐士。杜甫有一首《过南邻朱山人水亭》:“相近竹参差,相过人不知。幽花欹满树,小水细通池。归客村非远,残樽席更移。看君多道气,从此数追随。”这个“多道气”的南邻“朱山人”跟这首诗里“梅熟许同朱老吃”的“朱老”有可能是同一个人,是一个令人敬重的高人。杜甫乐意与乡邻交往,这首诗写的是他的杨梅快要成熟了,打算约朱老先生一同品尝;松树也长高了,准备约阮姓的儒生来谈诗作文。后世因此常用“阮生朱老”或“朱老阮生”来指代至交好友。这里“论”读lún,它是“谈论”“讨论”的意思。《论语》的“论”就读lún。“论”做动词读为平声(lún),做名词读为去声(lùn)。
这首诗写的是竹笋丛生,挡住了草堂的院门,需要另外开个门才能进到院子里来;成行的花椒树长得太密,把草堂的院子与旁边的村子隔开了。
竹笋疯长、椒树成行、杨梅将熟、松树渐高,有收获的期待,也有庭院久未打理的荒芜杂乱。所以,这里的景象不全是喜悦,还有一种淡淡的伤感和凄楚。这是这首诗的情感基调。
我们再来看《绝句四首》的第二首。
第二首绝句提到的“鱼梁”是拦水捕鱼的设施,用木桩、竹木的枝条或者网状物在水流中做成栅栏,拦捕游鱼。杜甫想在溪水中做一个鱼梁来拦鱼,但是安置鱼梁的时候,突然天上的云像湍流一样翻涌起来,这让杜甫心里有点犯嘀咕了。
杜甫曾经在成州同谷县(治所在今甘肃康县,安史之乱后被吐蕃占据)住过一段时间,作过《同谷七歌》,其中的一首《万丈潭》里写道:“青溪合冥莫,神物有显晦。龙依积水蟠,窟压万丈内。跼步凌垠堮,侧身下烟霭。”仇兆鳌注杜诗,曾引《方舆胜览》:“万丈潭,在同谷县东南七里,俗传有龙自潭飞出。”3《荀子》就有这样的话:“积水成渊,蛟龙生焉。”这里有深潭,自然也有蛟龙。“冥莫”指广阔无边的苍天。蛟龙是传说中能呼风唤雨、招致洪水的龙。小者名蛟,大者称龙。传说蛟龙能显能隐、能小能大、能短能长。春分的时候飞升天空,秋分的时候潜入深渊。王充《论衡》说:“蛟龙见而云雨至,雨至则雷电击。”蛟龙伴随着云雨雷电,给人的感觉神秘而可怖。杜甫这首《万丈潭》,写的就是他对这个深潭的印象。当地肯定有许多关于这个万丈潭的传说,自然少不了蛟龙上天入地、忽隐忽现的故事。地上的“青溪”,跟云笼雾罩的天空是声息互通的,那种神秘的“神物”,可能在天上,也可能在水里,可能显现出来,也可能隐藏起来。
所以,杜甫建造鱼梁的时候,看到天上的云突然翻涌变色,看到草堂边的溪水急流,会想起万丈潭这类或许会隐藏“神物”的神秘水流,马上想到春分过后,这溪水里的蛟龙升天,我在这里建鱼梁会不会惊扰了天上的蛟龙,云层才变得不安起来了呢?想到这里,虽然他筹备的竹木石头堆积如山,可是他却不敢继续动工建设了。从这一首诗看出,连个鱼梁都不敢建,这让杜甫感到担忧,又有点沮丧。“不敢安”的不仅仅是“鱼梁”和所有改善生活的建设项目,也包括他想在草堂安居乐业的心愿。了解了这些,我们就可以知道,诗人回到草堂后并不是快乐无忧的,他有隐忧在其中。4
在讲完第二首绝句之后,再来说说第四首。
第四首诗写的是他的药圃。杜甫懂医术,是一个种植药材的能手。他在长安期间就常打理药材,在后来离开成都东归的路上,为了维持生计,他还曾摆摊卖药。
明代文学家王嗣奭的《杜臆》里说:“公多病,故常种药,‘种药扶衰病’,公诗也。”5杜甫《江村》诗也说:“多病所需惟药物,微躯此外复何求。”所以杜甫在草堂除了种松树、桃树、竹子、杨梅,还种了很多药材。他在《高楠》诗中写道:“楠树色冥冥,江边一盖青。近根开药圃,接叶制茅亭。”“茅亭”也就是《绝句四首》其四里“药条药甲润青青,色过棕亭入草亭”的“草亭”。这两首诗里都写到了药圃。
“药条”就是药草的枝条。《说文解字》:“条,小枝也。”“条”的本义是细小的树枝,引申泛指长条形的物体。
“药甲”是什么呢?解读杜甫诗句的人们对这个词的解释很少,也很含糊,没有给出明确的解释。
研究杜甫也好,讲解唐诗也好,都需要做大量深入细致的探究工作。我们就来做一个深入的探究。
“甲”的小篆字形,像草木生芽后种子外皮裂开的形象。《六书故》:“甲象草木戴种而出之形。”其本义为种子萌芽后所戴的种壳。首先长出来的叶芽破壳而出,为甲;引申开来,出类拔萃、比赛获第一的,称为甲。汉代科举分甲乙丙科,最好的一等为甲等;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十个天干之首。所以 ,“甲”又有第一、初始、优秀等意思。我们常说“洛阳牡丹甲天下”,这个“甲”就是名列第一的意思。理解了这个字的意思,不仅能够理解跟这个字有关的很多字词,还能够准确、深入理解跟这个字有关的诗句。
古诗里把初生的蔬菜的叶芽叫“菜甲”。如:
自锄稀菜甲,小摘为情亲。(杜甫《宾至》)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白居易《二月二日》)
秋月庵居春也豪,药苗菜甲满西皋。(冯延年《秋月庵春暮作》)
菜甲怒生见英挺,梅花古致在萧疏。(胡蕴《杂诗》)
可见,用“甲”指称植物初生的叶芽,在古诗里是很常见的,只是我们现在不常用,感到陌生了。
蔬菜的初生叶芽叫“菜甲”,药材的初生叶苗,便是“药甲”。“药条药甲润青青”,意思就是所种的药材的叶芽受了雨水的滋润,青翠欲滴。“润青青”翻译为“青翠欲滴”是比较恰当的。什么是“润”?《广雅》说:“润,饰也。”这个字左边是“氵(水)”,右边是“闰”,“闰”的意思就是添加的“余数”。历法纪年和地球环绕太阳一周运行时间的差数,多余的叫“闰”。多余的月就叫“闰月”,有“闰月”的那一年称为“闰年”。农历三年一个闰年,五年两个闰年。这个“润”字用一个成语来形容的话,就是“锦上添花”。“润青青”,是说这些药材的幼苗枝叶温润青翠,就像丝织品上添加的绿色一样美丽。所以这首诗里的美感,需要意会和想象。这里已经将景物与绘画、丝绸染色工艺等融为一体了。我们形容人类艺术的精巧瑰奇,往往用“巧夺天工”这个词,人类手艺赶上自然之美了,才能证明人类手艺之高超。达到艺术最高境界的途径是什么?是“师造化”,就是向自然万物学习,以自然万物为师。这是不矛盾的。一个“润青青”,就蕴含着丰富的美。
杜甫种植的药材很多,从第二句诗能看到从棕亭到草亭一片葱绿,富有生机。这个棕亭和草亭,都是他在草堂旁边建的亭子。在亭子旁边的空地上,杜甫种的都是药材,可见杜甫不是一个只知道附庸风雅的人,他也考虑到了实用价值和生计。
这首诗的第三句说“苗满空山惭取誉”,正因为种了这么多的药材,所以赢得了“苗满空山”的称誉。要知道他是在当时离成都七里之外荒凉的西郊盖草堂的,这里以前是荒地空山,他拓荒盖房种地,异常辛劳,所以人们才称赞他。但是杜甫对“苗满空山”的赞誉感到羞惭,这是为什么?
最后一句诗说:“根居隙地怯成形。”这些药在荒凉干裂的地上,胆怯地扎根,不敢成形。植物没有情感思想,这里的“怯”,不是药草在“怯”,而是诗人杜甫在“怯”,未来不可知,他担心在漂泊动荡的乱世里,这些药材不能在这里扎根成材,即便看似茂盛,其实还是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如果自己在草堂生活不长久的话,这些药材又怎能扎根成形呢?“苗满空山”就是一句空洞的名不副实的赞誉,只会让自己面对这些药材感到惭愧。这样的担心,也只有历经乱世漂泊的人,才能写得出。我们再对照他第二首诗里的“竹石如山不敢安”,可以看出,他对能否在草堂安居乐业,是心里没底的。
杜甫住在同谷县的时候,写过一首《发同谷县》:“贤有不黔突,圣有不暖席。况我饥愚人,焉能尚安宅?”就表达过对能否“安宅”的担忧。安稳活着、安居乐业,是杜甫最低的生活理想,可就是这么难以实现。
杜甫到了成都草堂仍然有这样的担忧。765年,他决定离开成都东归,走后不久,得知他的好友严武突然去世,对于成都,他再无牵挂留恋。他这一走,他种下的那些药材,更是难以“成形”、成活了。成都草堂,从此废弃,一直荒凉到200多年后韦庄到来……
我们从他的这几首绝句里能看到,他对安定生活的向往、对稳定环境的渴望,是如此强烈。但是他也有隐忧,隐隐感觉到这些都是奢望。所以,我们说杜甫是一个清醒的现实主义者,也是一个带有理想和爱心的现实批判者。
总而言之,这几首绝句,写的是杜甫重新回到成都草堂,看到草堂的景色后的心情和感慨。梅子快熟了,松树长高了,想安置鱼梁了,药材满园了,但是,杜甫的心里还是满怀忧惧,害怕局势再次动荡,害怕再次流离失所。有人把这几首诗理解为杜甫闲适、安居之作,显然理解偏了。
我们用了这么大的篇幅来梳理杜甫的这几首绝句,就是因为它们跟我们要讲的第三首是一个整体。对整体的内容和基调有了准确的认识以后,才可能对其中一首有准确的把握。
1 [明]王嗣奭云:“‘行椒’谓游行椒间。”(《杜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1版,第147页)认为“行”意为“游行”。这是不对的。
2 [北周]庾信撰,[清]倪璠注,许逸民点校《庾子山集注·卷之一》,中华书局,1980年10月,第1版,第76页。
3 [唐]杜甫著,[清]仇兆鳌注《杜诗详注·卷之八》,中华书局,1979年10月,第1版,第701页。
4 [明]王嗣奭认为这首诗是“以蛟龙比势豪。而蛟龙必有云雨随之,势豪必有恶少助之,故‘竹石不敢安’,以谨避之耳”(《杜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1版,第147页)。草堂地处荒郊,地方势豪自然不会觊觎,加上杜甫的好友严武为成都最高军政长官,地方势豪自然也不敢公然加害杜甫,所以此说过于牵强。
5 [明]王嗣奭《杜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1版,第148页。王嗣奭对杜甫这首绝句的理解也是有偏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