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柴喻视界
“意义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以语言为载体,依赖于思维传达的有关客体观念内容或信息,即主体在以语言为中介把握(认知和评价)客体的过程中凝结在语言中的观念内容或信息,其中既包括关于外部世界属性、特征和运动规律的客观内容,也包括主体对客体所做出的价值评价。”22人们以符号的方式即以体验的方式把世界据为己有。20世纪80年代开始,莱考夫和约翰逊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构建了隐喻的“映射理论”(the Mapping Theory),即隐喻是源域到目标域的一种转换,进而提出“隐喻能让我们从另一经验域来理解某一经验域”23。维柯在《新科学》中也强调,隐喻是主体对客体所做出价值评价的最主要也是最基本的方式。“最初的诗人们给事物命名,就必须用最具体的感性意象,这种感性意象就是替换(synecdoche,局部代全体或全体代部分)和转喻(metonymy)的来源。”24谚语是人类于各时代所积累下来的实际观察以及日常经验的成果,是对世界的一种隐喻体验方式,具有影响人们精神生活的文化功能,直接影响了人们精神世界的形成。汉语的含柴谚语、含柴成语以其非常独特的形态,蕴含了百姓的生活经验,寄寓了人们某种精神品质或抽象事理,记录了汉族人民对人生的思索,反映了人们在思维方式、心理习惯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特征,充满着人民群众的智慧和经验,极富哲理性。
不同语言的隐喻模式是有差别的。“在英语中,将爱情理解为旅途是许多日常表达的基础,人们不仅用旅途概念来谈论爱情,也用其思考爱情”,隐喻则是“用旅途域来理解爱情域的一个一般原则,该原则可以说明为:爱人是旅途中的旅伴,两人共同的生活目标是旅途的目的地。两者的关系是他们追求共同目标的交通工具。只要这种关系能让他们朝着共同目标前进,就可被认为他们正在实现自己的目标。旅途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途中有阻碍,有时必须就前进方向及是否继续一同前行做出决定(十字路口)”25。而汉语中,日常生活事象如柴米油盐酱醋茶却成了隐喻常用的模式。就柴而言,薪柴不仅仅是燃料,汉语中以薪柴为题材的词语以其非常独特的形态,还被赋予了远远超过其物用价值的文化含义。“砍柴砍小头,问路问老头”“打柴问樵夫,驶船问艄公”成了人们的经验之谈。《乡言解颐》中写道:“乡言七事中有关乎世情者,如打了一冬柴,煮锅腊八粥,与有柴一灶,有米一锅,俱诫浪费者也。热灶一把,也要冷灶一把,为专趋炎势者也。吃得筵席打得柴,言穷达因时者也。柴米夫妻梁伯鸾,胜似朱买臣矣。穷灶门,富水缸,曲突徙薪免致焦头烂额矣。”26这些熟语借助于柴薪蕴含了百姓的生活经验,表意恰当,形象生动,浓缩了人民群众的智慧和经验,寄寓了抽象的事理哲理和民族的精神品质,所以深受百姓喜爱。
(一)柴薪喻理
柴薪是百姓日常生活的基本资料,因此成为家家户户的寻常之物,人们对柴薪的样貌、性质、用途烂熟于心,在语言中用柴薪作比来描述现象、说明道理可谓信手拈来,浑然天成。
1.好柴烧火没得烟
林木可燃,柴薪来源于木材,用于燃烧消耗原本没有什么好坏之分,但人们根据柴薪的易燃程度、燃烧后烟火大小等生活经验,把柴薪分为好柴和废柴。贵州谚语“好柴烧火没得烟”,讲的就是燃烧后烟气较少的柴被认为是好柴,这句谚语常常被扩展为“靓石磨刀不用水,好柴烧火没得烟”,或者“好柴烧火没得烟,好马过桥不用鞭”,用于比喻真正厉害的人物无须等待和依赖外部条件的创造,通过自身努力就能做得很好。南宁谚语中有“好柴不流母猪湾”,其中的母猪湾是南宁浥江比较偏僻的一段,整个谚语的意思是浥江上游发水,冲来的柴火、木棍不等流到母猪湾,就被人们挑拣打捞完了;也比喻有能力的人比较抢手。潮州谚语中也有“好柴无浏(流)到三利溪,好人无行到城隍前”,三利溪不通韩江,平时没有好木材可打捞,只有人们丢弃的烂木杂柴而已,而府县城隍在乌暗树下,阴森脏臭,历来是乞食病娼住宿之处,好人通常是不到那里去;就是去拜城隍,也是因为干了坏事。谚语有“朽木难有鸾凤栖”之意。上述谚语都用“好柴”类比有能力的人,可称得上是人才。
同为木材,相对用于器物建筑等加工制造的上好材料而言,柴薪仅仅用于燃烧消耗,虽有易燃与否、烟火大小的区别,但基本功用的实现几乎没有什么条件上的要求和限制,只要是木质的,就可以当柴烧,所以好木材当柴烧了就被看作大材小用。歇后语中常有此类意思的表达,如“一丈五尺五的大柁劈成烧柴——糟蹋贵重材料儿”。“柁”指的是房架前后两根柱子之间的大横梁,是房屋建筑结构中起到支撑固定作用的最重要的部分,可以用作“柁”的通常是一整根粗细均匀、长度足够的原木,常常可遇不可求,因此把柁当柴烧掉就是极大的浪费,因此说是“糟蹋了贵重材料”。刘绍棠《豆棚瓜架雨如丝》:“芝罘聪明过人,见景生情,过目不忘。土里刨食委屈了他;我想等他个子长高一头,送他到野台子班学戏。‘依不了你!’老虎跳捶着船板吼道,‘一丈五尺五的大柁劈成烧柴,花梨紫檀打猪食槽子,你这是糟蹋贵重材料儿。’”与此语义接近的歇后语还有“沉香当柴烧——不识货”,也作“沉香木当柴烧——屈了材料”“沉香木当柴烧——用材不当”“檀香木当柴烧——大材小用”,也作“檀香木当柴烧——真不识货”“檀香木当柴烧——好歹不分”。这里提到的“沉香木”“檀香木”都是可以入药或制造香料的,特别是“沉香木”偶然因病变开始结香,需要经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漫长的生长期,产量极少,十分珍贵。歇后语里出现的把沉香木、檀香木当柴烧,绝对称得上是大材小用、暴殄天物。
与“好柴”相对,汉语里还出现了“废柴”一说。废柴,来自粤语,原本为詈骂语,多指无用之人,相当于“蠢材”“草包”“脓包”等,可用于形容人或者物件没用甚至一无是处,带有强烈的鄙夷色彩,现在成为十分流行的网络用语,人们自嘲时也会自称“废柴”。
2.独柴难引火,蓬柴火焰高
柴薪聚集,才能保证火焰不断,持续燃烧,单根柴薪,很快就被烧完,火焰难以为继。据此,汉语中形成了“独柴”“孤柴”“一根柴”的概念,用来说明势孤力单难成大事,众人团结才有力量。体现为谚语如“独柴难引火,蓬柴火焰高”,也作“独柴难引火,蓬柴烧满天”,通过“独柴”和“蓬柴(大量柴薪交叠成堆)”的对比,告诉人们要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把事情办成、办好。与之相类似的谚语类表达有:“独树难挡风,独柴难烧红”“独柴难烧,孤人难活”“孤柴难烧,孤人难熬”“柴无三根火不着”等,以及“一根干柴顶不住门,一人独干翻不了身”“一根木柴不起火,一沟清水不成河”“一根木柴难起火,柴多火苗高过天”“一根木头难成排,一根稻草难捆柴”“一根劈柴难起火,单门独户困难多”等。对集体主义的推崇和强调是通过上述“独柴”“孤柴”“一根柴”的概念从反面表达完成的。
3.薪火相传
独柴虽不能燃起熊熊烈火,但只要相互接续,就能使得火种不灭。汉语中有成语“薪火相传”,语本《庄子·养生主》:“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唐代成玄英疏:“为,前也。言人然(燃)火,用手前之,能尽然火之理者,前薪虽尽,后薪以续,前后相继,故火不灭也。”也作“薪尽火传”“火传穷薪”,意思是前一根柴刚烧完,后一根柴紧跟着烧着,火永远不会熄灭,原比喻形骸有尽而精神不灭,后也用来指学问和技艺代代相传。师生传授,学问、技艺一代一代地流传。清代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虚集斋学古文》:“当日开献书之路,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遣求书之使,收拾余烬,火传穷薪,辛苦而有之,以遗后人。”“薪火相传”也省作“薪传”或“传薪”。
另有成语“以荷析薪”,语本《左传·昭公七年》:“古人有言曰:‘其父析薪,其子弗克负荷。’”原谓父亲劈柴,儿子不能承受担当,后以“以荷析薪”比喻继承父业。《南齐书·张冲传》:“冲故吏青州治中房长瑜谓孜(冲子)曰:‘前使君忠贯昊天,操逾松竹。郎君但当端坐画一,以荷析薪。若天运不与,幅巾待命,以下从使君。’”这条成语与薪柴传火无关,但经引申之后,也有了继承传承之义,与薪火相传形成近义关系。
4.扭纹柴、泡桐柴、老干柴、茅柴火、柴火妞
人们还喜欢根据柴薪的不同性质特征类比人的性格特征。汉语里有“扭纹柴”“泡桐柴”“老干柴”“茅柴火”“柴火妞”的说法,分别指特性特征突出的一类人。
“扭纹柴”本义指纹理扭曲、不够顺直而不易劈开的柴火,后来用作惯用语比喻思想顽固、极难开导的人。周民震《甜密的事业》:“我们队里的唐二婶呀,真像根扭纹柴,怎么也劈不开。”与此意思相近的还有“榆木脑袋”或“榆木脑壳”,榆树木质坚硬,不易解析,因此也用于指思想顽固不化、难以开导变通的人。谷峪《新事新办》:“你娘不是那榆木脑袋!娶亲不坐轿,这年头净这么办,俺也赞成。”还有“柴头脑壳”,也指头脑不够灵活变通,或指愚笨的意思。
“泡桐柴”本义指从泡桐树上劈下来的柴火,因其木质疏松,落水会完全漂浮在水面上,所以人们常用“泡桐柴”来比喻作风不够踏实、轻浮的人。有歇后语:“泡桐柴——比较漂(飘)”,其中“漂”谐音“飘”,意谓根基不稳,轻飘飘。
“老干柴”本义指放置晾晒了很久,早已没有水分、十分干燥的柴火,后引申指衰老的人。如刘绍棠《大青骡子》:“你爹妈都是六十开外的老干柴了,不是照旧下地受累……”
“茅柴火”本义指易燃易熄的茅草柴火,也用来比喻有的人脾气不好,但这些人虽易发火,劲头不长,霎时间就能消散。
“柴火妞”亦称“柴火妞子”,妞指女孩子,“柴火妞”比喻行为举止不当、穿戴打扮不时尚的乡下年轻女子。俗语里还有“柴火妞上不了台面”“柴火妞难登大雅之堂”的说法,则是带有歧视性的贬义指称。
5.肋底下插柴——自稳
肋,人体从腋下到腰上的部位。稳,与“忍”音近,元时相通。“肋底下插柴——自稳”指人有痛苦说不出,只好深藏心底忍耐着。元代关汉卿《救风尘》第三折:“我为甚不敢明闻,肋底下插柴自稳。”元代无名氏《神奴儿》:“我见他两次三番如丧神,早难道肋底下插柴——自稳。”
(二)打柴喻理
在物质奇缺的年代,人们一日三餐离不开柴草,因此搂柴、打柴是生计所迫,是一种具有生存意义的劳动。一把柴火不拾——烧什么?中国老百姓论事议理,常常喜欢用打柴的处所、对象,打柴的行为,打柴、搂柴、捆柴、担柴、挑柴的工具为题材作为思想的陈述、评判对象,形成了许多饶有趣味的谚语、成语和歇后语。
1.若要冬天暖,须得早打柴
古代社会,人们吃饭、取暖、照明都离不开烧柴,柴火是日常生活中一日都离不开的必需品,家中有足够的柴火积蓄,才会让人觉得日子过得安稳无虞。常言道:“若要冬天暖,须得早打柴”,虽然讲的是多打柴为过冬取暖积累燃料,事实上是在积累生活基本资料,指出家家户户为了生计需要尽早打算,充分准备。民间还有谚语“出门不弯腰,进屋没柴烧”的说法,而谚语“八十岁的公公打藜蒿,一日不死要柴烧”,更是以略显夸张的方式表达出柴火是生活必需品,而打柴是过生活的基本方式之一。打到了柴火,解决的是生活中的大问题,正所谓“家有三百柳,烧柴不用愁”“家有千棵柳,吃烧件件有”“家有千棵柳,斧把不离手,钱柴自然有”,因此也有谚语“砍倒大树有柴烧,抱住粗腿有饭吃”,用来比喻找到个好的依靠,生计无忧。
2.砍柴上山,捉鸟上树
薪柴大小不同,但都是由树木砍伐得来的燃料。木材资源丰富的山林是人们获取薪柴的主要场所。谚语“砍柴上山,捉鸟上树”,反映了进山林砍柴、到树上捉鸟的现实生活场景,同时也比喻做事情要找准方向。谚语“山大砍来自有柴”讲的是山大林木多,柴自然是砍不尽的,比喻只要广开资源,自有生财之路。
与进山打柴语义表达接近的打柴类谚语还有“打水要到井边,打柴要到山巅”“打鱼的不离水边,打柴的不离山边”,也有从反面说明找不对地方砍不到柴这个道理的歇后语:“打柴的走向海边——不对路”。
3.到什么山上打什么柴
打柴自然要上山,但是什么时候上哪座山,根据什么判断,到哪里能打到又多又好的柴,这些都要靠打柴人经验的总结。谚语“上山砍柴先看树,拉马赶车先看路”“上山砍柴先看树,下海经商先看路”,是用“砍柴看树”“赶车看路”“经商看路”类比,来表达做事情之前要对相关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情况如果变化了,做法自然也要有所改变。谚语“到什么山打什么柴”讲的是上山打柴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思考选择,也比喻时间、地点、条件变了,人的思想方法和生活习惯也要跟着灵活变通。
“到什么山打什么柴”有多种大同小异的说法,如“到哪山,砍哪柴”“到什么山,砍什么柴;进什么林,打什么鸟”。
4.吃得筵席打得柴
《乡言解颐·物部》中有:“‘吃得筵席打得柴’,言穷达因时者也。”这里的“吃得筵席打得柴”是一句俗谚。筵席指酒席,古代人席地而坐,铺在地上的竹制品称“筵”,如果铺两层,上面的那层称“席”。因古人亦于筵席上饮食,故成为酒宴的代称。贾公彦疏《周礼·春官·司几筵》:“凡敷席之法,初在地者一重即谓之筵,重在上者即谓之席。”《礼记·乐记》:“铺筵席,陈尊俎,列笾豆。”《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大张筵席。”谚语“吃得筵席打得柴”,指既能当风光无限的座上客,也能做痴心受苦的打柴汉,形容人既耐得住富贵,又经得起清贫。
人生总是免不了起起伏伏,少有人能一帆风顺。得意时骄傲、失意时颓废显然并不是聪明的处世之道。有筵席时淡然赴宴,需砍柴时坦然前往,在一高一低、一富一贫中保持中立的心态,这大概也是中华文化里中庸之道的体现。“吃得筵席打得柴”,用“吃筵席”和“打柴”做对比,来喻指人生中得意和失意之时。贫富一体两面,同为人生考验。贫穷时考验人的意志,富有时考验人的心态,财富的得失是检验一个人品性与格调的重要标准。
5.众人拾柴火焰高
打柴、砍柴需要花大力气,算得上重体力活儿,拾柴、搂柴则相对轻省些,在山林间或者平日经过的大路小道上,捡拾搂扒零散的柴草,一天下来也会有不少收获,因此汉语里也常见“拾柴”一说。谚语“众人拾柴火焰高”,说的是大家一起拾柴添火,即便不花大力气,也会聚少成多,把火烧得越来越旺,常用来比喻人多力量大,办法多。与此表意相同的谚语还有:“众人搂柴火焰高”“十指合力抱成拳,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人不如二人好,众人捧柴火焰高”“一人拾柴火不旺,众人拾柴火焰高”。
“众人拾柴火焰高”也用来比喻人多智广。周骥良《吉鸿昌》:“有道是,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想法儿吧。”这里的“众人拾柴火焰高”相当于集思广益,表示人多智广之意。蔡天心《大地的青春》二卷四十四章:“大家一块想办法解决,不管怎么说,大伙拾柴火焰高,办法总是有的啊!”
和拾柴相关的还有歇后语“拾柴打兔子——两不耽误”,也作“拾柴打兔子——两得其便”“拾柴打兔子——一举两得”。拾柴还可以顺手干别的事情,或者干别的事情时顺便就拾了柴火,这都说明柴火的积累是生活中的头等大事,任何时候只要有机会能做多少就做多少。歇后语“傻子捡柴火——就认准这条道儿”,指拾柴只知道死盯着一个地方,引申为认定一条路走到底,不回头。如鲍昌《庚子风云》:“阎老福急眼了,他破口大骂说:‘合着你把自己卖给洋人,是傻子拾柴火——认准这块地了。好,今天咱们就见个分晓,不是你一枪打死我,就是我把你碎了,碎尸万段。’”谚语“砍柴容易下山难”与担柴下山有关,指上山到树林里砍柴比较容易,担柴下山却很吃力、费劲,比喻做事越到后期越难。余小沅《商鼎》:“吴天问来到凤凰山就拣比较容易砍的松树枯枝砍,不大一会就砍了足足一担,捆好就朝山下挑。俗语说,砍柴容易下山难,这是确实。因为担柴下山不但肩上吃劲,脚上还得挫上劲,防止人朝前栽。”
6.磨刀不误砍柴工
刀斧是砍柴的必备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刀斧不利,极大地影响砍柴的效率和成果。谚语“磨刀不误砍柴工”讲的就是不要担心磨刀费时而耽误了砍柴,刀斧磨利,事半功倍,比喻花点时间做好准备不但不会影响工作,而且可以加快工作进程。冯德英《山菊花》:“以后有得说,你先想想,你打石头要不要先打好工具!什么叫磨刀不误砍柴工?现在,咱们要开饭了。”“磨刀不误砍柴工”也作“磨刀弗误斫柴工”“磨镰不误打柴工”。
与打柴工具相关的谚语还有:“砍柴方知斧头钝”,比喻通过实践才能检验出品质优劣。“软绳可以捆硬柴”,如胡祖德《沪谚》:“‘软柴可捆硬柴’,即柔能克刚。”意谓处理问题时,使用柔软的手段,往往能够制服强硬的对手。张家港《多一点“南风效应”》:“和风细雨式的批评帮助,往往比急风暴雨式的更能使人接受,更有效应。俗话说‘软绳可以捆硬柴’,这话有一定道理。”
7.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汉语中常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使用生活中最朴素的山林和柴火的关系来比喻只要保存了根本,就不用担心没有希望或出路,其他问题都会得到解决。语出明代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七郎)劝母亲道:‘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虽是遭此大祸,儿子官职还在,只要到任所便好了。’”又见明代沈受先《三元记》十六:“二叔,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不可短见。”“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也作“留得青山在,何愁没柴烧”“既有青山在,何愁没柴烧”,又作“留得山在,不患无薪”“留青山不断柴”。
图1-6 留得青山在,勿怕没柴烧(来源:《图画日报》)
青山是柴火的基础和保证,有山就有柴,所以谚语也说“靠山吃山有柴烧”“靠河吃水,靠山烧柴”“靠山的不怕没柴烧,靠水的不怕没鱼吃”“靠着大河有水吃,靠着大树有柴烧”,这些谚语还可以引申出依靠有权势的人,就能得到某种利益。梁斌《播火记》:“冯大有慑起眼睛说:‘哪里?我也姓冯,靠着大河有水吃,靠着大树有柴烧,冯家大院有个财主,我冯大有吃了什么亏了?’”伍爱芳《舅家》:“那时候,舅家穷得揭不开锅盖。别人劝他,既然有个前辈在城里做大官,‘靠着大树有柴烧,靠着大河有水吃’,何不靠着他?但舅舅硬是不去。”
图1-7 门前大树好遮阴(来源:《图画日报》)
尽管依靠山林,柴草源源不断,但人们依然认识到不能因此挥霍无度,如谚语“靠山不可枉烧材”。刘绍棠《荆钗》:“只因阎小蕙儿是妇女主任,靠山吃山有柴烧,能够克扣和贪污生育指标,想生多少都方便。”谚语“砍下小树当柴烧”则是通过比喻,批评做事只图眼前得利,不思将来。
其实,中国古代就有朴素的自然保护思想。《管子·八观篇》:“山林虽近,草本虽美,宫室必有度,禁发必有时。”即根据森林生长规律规定砍伐和禁伐的时间,并且对砍伐量也加以限制。特别是正当林木滋长的春天,严禁入山砍伐。《逸周书·大聚篇》:“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国语·鲁语》:“山不槎蘖,泽不伐夭。”不但春天不准砍伐森林,就是平时砍伐也不能伤害天然更新的幼树。古人的这些保护措施和保护思想与老百姓耳熟能详的谚语完全一致。
(三)樵夫喻理
古代对打柴人有多种称呼,如“樵夫”“樵者”“樵人”“樵客”“樵父”“樵甿”“樵仆”“樵民”等,其中以“樵夫”为常。与打柴人相关的熟语在汉语中十分常见,“明知山有虎,故作采樵人”“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柴人”“丢了砍柴刀打樵夫——忘本”等为老百姓们耳熟能详。
1.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柴人
这句指想要知道山中的事情,就去问在这座山中打柴的人,即想要知道自己未知领域的事情,就去问那个领域的行家。
图1-8 樵夫图(来源:《营业写真》)
“实践是智慧的源泉”“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挨着铁匠会打钉,挨着木匠会拉锯”“岸上学不好游泳,嘴里说不出庄稼”,一切认识都是从直接经验出发的,经验是一个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积累起来的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人生成功的阶梯。向有经验的人求教既是一个人的修养和美德,也会让自己得到帮助,受益匪浅。《论语》中有这样一段:“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其释义如下:一次,孔子来到周公庙,每件事情都发问。有人便说:“谁说叔梁纥的这个儿子懂得礼呢?他到了太庙,每件事都要向别人请教。”孔子听到后,便说道:“不懂的地方就问,这正是礼呀。”孔子是在担任鲁国司寇时说的这些话,此时他已到知天命的年龄了,他的知识、为人,那时早已闻名遐迩。他并不是对太庙的一切一无所知,其所以“每事问”,恰巧表现了孔子处处谦虚、虚心好学、不耻下问的治学精神。“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柴人”用浅显、简洁、精练的形式表达了“每事问”这样的文化精神,堪称汉语谚语的典范。
“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柴人”这一俗谚在百姓们的口语中有不少大同小异的说法,如“欲知山中事,先问打柴人”“欲知山中事,请问打柴人”“要知山中事,须问砍柴人”“欲知山中事,常问打柴人”“欲知山中事,去问打柴人”,以及“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樵人”“欲知山中事,须问砍樵人”等。除此以外,还通过类比的方式派生出了“打柴问樵夫,驶船问艄工”“砍柴砍小头,问路问老头”等俗谚。
2.明知山有虎,故作采樵人
打柴为樵,割草为苏。樵苏生计十分艰辛,无乐可言,有时甚至还有危险。明明知道山里面有虎,故意不避危险去山里面砍柴,分明就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明知山有虎,故作采樵人”也作“明知山有虎,故向虎边行”“明知山有虎,故作砍樵人”。
古人修身讲求勇敢坚毅。水行不避蛟龙者,渔父之勇也。陆行不避兕虎者,猎夫之勇也。白刃交于前,视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明知山有虎,故作采樵人”是打柴人的境界和品格的写照。
3.一个打柴的,一个放羊的
打柴的和放羊的彼此间生存生活方式完全不同,打柴入山林,放羊走草滩,没法同路而行,因此也说成“打柴的不能跟放羊的走”“打柴的陪不住放羊的”,比喻是两个世界的人,道不同,不相为谋。每个人的处境和资源都不一样,让不同的人做同样一件事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要明白自己的处境和资源,要认清自我,而不是人云亦云,亦步亦趋。
4.河边千株杨,不用打柴郎
“高山独我打柴郎,一捆干柴进灶烘。”打柴郎是以打柴为生的。“屋旁千株柳,不用满山走;河边千株杨,不用打柴郎”“种上千棵树,不用打柴郎”,指多植树就可就近获得柴火。与此相近的谚语有:“眼前富,挑粪土;长远富,多栽树”“要得聚宝盆,荒山变绿林”。
(四)劈柴喻理
在树下或田野里捡拾些枯枝细叶可以直接燃用,而上山砍伐树木后获得的薪樵,特别是树木或硬杂木,往往要用斧头劈开。《五灯会元》卷第八:“问:‘僧甚处去来?’曰:‘劈柴来。’师曰:‘还有劈不破底也无?’曰:‘有。’”高深的禅师还认为“劈柴担水,无非妙道,行住坐卧,皆在道场”,可见劈柴还融入了佛法。
汉语中劈柴喻理的谚语特别多,也特别生动。“柴经不起百斧,人经不起百语”告诉人们,哪怕是柴再硬或者是再多,也经不起斧头不断地去劈;而人也经不起被别人说一百句话。“好斧不怕疙瘩柴”,比喻有本领的人不怕困难。是啊,连再粗再硬的柴都能劈开,生活中还有什么困难劈不开呢?
1.拿斧的得柴火,张网的得鱼虾
刀斧是劈柴的专用工具,和劈柴联系紧密,因此谚语有“拿斧的得柴火,张网的得鱼虾”,说明在专业的领域里出力,就能获得专属的利益,也比喻付出什么劳动,就会有什么收获。陆地《瀑布》三章:“凡是为学堂立过功、出过力的,都不会被漏掉。”而歇后语“马蹄刀劈柴——不是个家伙”,意在说明工具不对,结果就无法实现。马蹄刀是状如马蹄的半环形刀,古籍修复就有专用的马蹄刀,它也指厨师必备的一种刀法,可以把原料剁成碎末,但均与劈柴无关,因此这句歇后语用来比喻工具不对路数,或方法不对头。
2.只有不快的斧,没有劈不开的柴
利刃可断金。刀斧锋利与否,直接影响劈柴的难易程度和效力。谚语有云:“只有不快的斧,没有劈不开的柴。”讲的是只要斧头够锋利,就没有劈不开的柴。这句谚语也常常用来比喻只有能力差的人,但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李伯屏等《黄海红哨》:“难是难。可世上只有不快的斧,没有劈不开的柴。”刘江《太行风云》:“韩湖把嘴往两腮帮里一呲,说:‘啊——!只有不快的斧,没有劈不开的柴!猴子不上竿,是锣鼓打得不紧!’”
这条谚语还有许多相近的说法,如“斧快不怕木柴硬”“斧利不怕扭纹柴”,比喻只要本领大,就能够战胜困难或强敌。黎汝清《万山红遍》:“(谷敬文)想起了一句谚语:‘斧快不怕木柴硬。’对了,为了劈开那些硬木柴,我要把斧子磨得更快!”此外还有“斧利不怕柴纹皱”“斧利不怕扭丝柴”“斧利不怕松老头”“斧利不怕松头老”“斧头不怕硬丝柴”“斧头砍在柴里”“斧头劈柴——一开两片”,说的都是同一个道理。
3.三斧头劈不开
与上句谚语寓意相反,这句谚语讲的是柴硬,斧头难劈。它主要用于抽象喻理,比喻一些人思想极其顽固或性格十分倔强、保守、固执,难以沟通。古立高《初恋》:“后妈就说爸爸是榆木脑袋瓜子,三斧头劈不开。”“三斧头劈不开”的意思也常常以歇后语“榆木脑袋瓜子——三斧头劈不开”的形式来表达。
与“三斧头劈不开”喻理方式相同的还有“柴经不起百斧,人经不起百语”,字面义指柴虽硬,但经不起百斧劈砍,常用来比喻人虽固执倔强,但经不住多人百语劝说,只要耐心劝告解释,终可打动人心。
4.劈柴看柴势
“只有不快的斧,没有劈不开的柴”“斧利不怕柴纹皱”,指的是斧头锋利就不怕木柴的纹理不规则,进而比喻本领强,工具好,不怕困难。但是,用斧劈柴,除了要“斧硬”“斧快”“斧利”,还需要“看柴势”“看纹理”,找对纹路,才能劈得开,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王杏元《绿竹村风云》:“俗话说:‘劈柴看柴势。’劈得中柴势,一劈就开脱。”谚语“劈柴看柴势”,意谓劈柴要顺着柴的纹路走势,不仅容易劈开,还会省时省力。做事情有困难不怕,怕的是没有科学的做事方法。深层次上比喻处理问题,必须找到根源,才能使问题得以彻底解决。它有时也比喻做事要找窍门,要掌握规律,不能盲目蛮干或指为人处事要审时度势,随机应变。
“劈柴看柴势”还有许多变体,如“劈柴看柴势,入门看人意”“劈柴看木纹,打铁看火候”“劈柴看纹,行动看路”“劈柴看丝,打石问绺”“劈柴看纹路,说话凭道理”“劈柴看纹理,讲话凭道理”“劈柴看纹理,为人凭道理”“劈柴看纹理,做事说道理”“劈柴要看纹理,做事要找窍门”“劈柴要顺茬,教子要得法”“劈柴片看丝流,讨老婆看阿舅”“劈柴要看绺,讨亲要看舅”。
“刀利不怕韧牛皮,火烈不怕生柴枝”,“柴”虽难劈,但只要工具锋利,修炼本领,磨炼毅力,并且善于“看柴势”,找对方式方法,终可“斧到柴破”。
汉语中与“劈柴看柴势”意义相反的惯用语有“乱劈柴”,泛指做事不合规矩。《镜花缘》描写投壶:“紫芝走来,两手撮了一捆箭,朝壶中一投道:我是‘乱劈柴’。逗得众人好笑。”与“乱劈柴”意义相关的歇后语有:“床底劈柴——回回撞板”“床底劈柴——难免磕磕碰碰”“床底劈柴——上下都碰壁”“床底下劈柴——撞大板”等。
“乱劈柴”也作“劈柴势”。《野叟曝言》第六十回:“次及秋香,提着剑,横七竖八的乱砍。素臣大笑道:‘这是那一家,真个劈柴势了!’”
5.人长千年总是死,树长千年劈柴烧
这句谚语说的是人活千年还是要死的,树活千年还是要劈成柴火的,通过人的生死辩证、树木柴火的形态价值辩证,来说明一种豁达洒脱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人生需要达观通透,不应汲汲于名利之间。
(五)燃柴喻理
在古代,柴是主要的热量来源,是饮食、照明活动的基础,是一切烹饪活动达成的条件,是生米煮成熟饭的关键,就连最简单的烧水也需要柴。每当烧火做饭时,燃起柴薪,灶房里总是烟雾腾腾的。往灶膛里添把柴火,火越来越旺,火焰红里带着金黄,甚至白亮,屋里散发出阵阵清香,让人感受到的是亲切的乡间气息和浓浓的人间烟火味。汉语燃柴谚语“千日打柴一日烧”“柴多火旺,水涨船高”“柴多火焰高,人多办法好”,所蕴含的就是民间的智慧、民间的味道。
1.干柴烈火
干柴遇火一点就着,是燃柴的最佳状态。汉语中经常用干柴烈火喻义说理,形成如“干柴烈火”“火烈柴干”“干柴遇烈火,越烧越旺火”“干柴烈火,一拍就合”“干柴碰烈火”“干柴遇不得烈火”“干柴见不得烈火”“干柴近不得火”等谚语的多种表达,意思相同的歇后语还有:“干柴遇烈火—— 一点就着”“火种掉进干柴堆—— 一点就着”“烈火干柴—— 一触即燃”“干柴碰上火—— 一下子烘(哄)起来了”“干柴烈火——没个不着的”“干柴见烈火——烧得昏天黑地”等。
干柴与烈火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表示的是某些条件相互作用,就会带来某种结果之意。民间故事传说《朱元璋火烧庆功楼》:“朱元璋和徐达走后不久,庆功楼下便着起了熊熊大火。俗话说:‘干柴烈火,龙王难救。’转眼工夫,门窗都烧着了。”这里的“干柴烈火,龙王难救”就比喻事态已经发展到十分紧张危急的地步。王厚选《古城青史》:“谁知两个人干柴碰烈火,扯着脖子,瞪着眼,像黧鸡似的,谁也不肯相让。”这里用干柴与烈火指两人的怒气,稍一触动,就会爆发。
根据干柴烈火之间的因果联系,人们还总结出了谚语“趁火添把干柴”来比喻乘机火上浇油。单学鹏《燕岭风云》:“一明儿,她送走梁彪,梳洗完毕,饭也没做,就来到街上,见三三两两的人往枣场去,她心里便猛地一动,暗想:‘嗯,何不趁火添把干柴呢!’”“趁火添把干柴”有时作“油锅内添上一指柴”,意谓使事态更加严重。明代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景先与夫人商量道:‘儿子已得了病,一个媳妇,还要劝他分床而宿,若张氏女子再娶进来,分明是油锅内添上一把柴了。’”
“干柴烈火”还有情绪激烈之意,指的是人的情感碰撞激烈,由此引申出了男女情感炽热,多指男女之间的爱欲浓烈。这种意义的用法最早出现于明代冯梦龙《醒世恒言》:“(乔太守援笔判道)弟代姊嫁,姑伴嫂眠……移干柴近烈火,无怪其燃;以美玉配明珠,适获其偶。”现代这种用法也很普遍。张贤亮《龙种》:“一个守了二十年空房,一个睡了十来年冷炕,干柴烈火,没个不着的。”贾平凹《白夜》:“宽嫂说:‘哎,你和夜郎到底咋回事嘛?这么长时间了,好像不冷不热的,多少男女都见过了,谁个不是干柴见烈火,烧得昏天黑地的……’”其中的“干柴烈火”都是意谓互相爱慕的男女或气味相投的人一接触,就会结合在一起。
2.湿柴难烧
与“干柴烈火”表意相反,谚语还有“湿柴难烧”,本义指的就是湿柴不易燃、不好烧。在老百姓看来,烧干柴是过上好生活的标志之一,谚语“宁遭严公严婆,不遭湿柴烂锅”表达的是妇人最怕遇上的情况就是湿柴烂锅。与此类似的表达还有歇后语:“湿木头——点不起火”“湿柴难点头把火”“湿柴火点火——冒烟了”“湿灶烧湿柴——有火发不出”“湿木柴塞进火炭——越煨越有气”等。
汉语还有“湿柴不燃,娇子不孝”“湿柴难烧,娇子难教”的谚语,喻指娇生惯养的子女如同湿柴一般难以再教好而且不懂得孝顺。另外,“湿柴难点头把火,软路难闯新车辙”,用来比喻没经受过锻炼,生手干不好事。歇后语“一块湿柴——再点也烧不起来”,有“烂泥扶不上墙”之意,比喻由于能力差或水平低,成不了气候,或见不得世面。此外,谚语“心越急,柴越湿”“性越急,柴越湿”,指越是急着想把事情办好,越是会碰到种种麻烦、困难或阻力,以致不能顺利地达到目的。谚语如“恶人纠纷多,湿柴烟雾多”“坏人难训,湿柴难烧”“坏人必做恶事,湿柴必起浓烟”,则用燃烧湿柴就一定会起浓烟,来喻指坏人因其本性之“恶”而一定会去作恶,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湿柴除了作为与干柴相对的表示其“不易燃”“不好烧”的词义之外,后来也作为一个粤语词汇出现,用来指代“无用的东西”。在粤语里,起初是用湿柴来指代零钞的,这是源于国民政府在濒临崩溃前,滥发大钞,导致通货膨胀,币值狂跌。当时流通的金圆券的面额从一元增到千万元,使百姓生活中的花销动辄就要千百万元。百姓深受其害,怨声载道,所以用“湿柴”作为金圆券的代名词,表示其难以燃烧。在国学大师陈寅恪的《哀金圆》这首诗里就曾写道:“赵庄金圆如山堆,路人指目为湿柴。湿柴待干仍可爨,金圆弃掷头不回。”陈寅恪的诗后自注曰:“粤俗呼物之无用者曰湿柴。”后来粤语里“湿柴”就是指“无用的东西”。
3.火大无湿柴
湿柴难烧,但是“难烧”绝不代表“不能烧”,条件的转化对于“烧湿柴”是至关重要的,而火(尤其是大火、猛火、烈火)就是这个重要的条件。“火大无湿柴”,可见无论是干柴还是湿柴,只要火足够大就不怕柴薪湿。大火是使难烧的湿柴烧起来的关键条件,多数谚语通过大火这一条件使得湿柴得以燃烧的表达,来比喻好的条件对改变人或物的巨大作用。如谚语“火大没(无)湿柴”“湿柴靠猛火”“湿柴怕猛火”“猛火无湿柴,湿柴无猛火”“烈火不怕湿柴”,就是指大火、猛火、烈火对湿柴得以燃烧的巨大推动作用。而谚语如“火大无湿柴,功到事不难”“远道没轻载,大火没湿柴”,则用大火使得湿柴能够燃烧这一现象,来喻指下苦功对于成事的重要性。还有谚语用以喻指勤劳勇敢的人是不畏惧困难的,如“火旺不怕湿柴,好汉不怕困难”“火大没湿柴,就怕懒汉子弄不来”。这些谚语都是指在大火熊熊的条件下,湿柴也可以燃烧,这是一种对自然规律的发现和认识,它可以使人们懂得事物互相转化以及转化需要一定条件的道理,从而指导人们创造条件促使事物进行转化的实践活动。同时富有教育意义,包括对自然对社会和社会生产的一定的规律性认识并指导实践。湿柴的燃烧除了好的条件对其有转化作用外,好的环境也对“烧湿柴”有直接的影响,如谚语“热灶不怕湿柴”“湿柴挡不住热灶”等,是指热灶温度高,湿柴也能燃烧,也借由湿柴在高温环境下可以更好地燃烧,来比喻本领高强的人不怕任何人寻衅。
“火大无湿柴”也作“火大没湿柴”“火大没湿柴,功高无对手”“火大没湿柴,人多把山抬”“火大无湿柴,功到事不难”“火大无湿柴,就怕懒汉整不来”。
4.爱火不爱柴,火从哪里来
俗话说“柴多火旺,水涨船高”“柴多火焰高,粪足田禾好”“柴多火焰高,人齐山也倒”,都说明柴火充足,火焰势大。“柴”是因,“火”是果,“火”靠“柴”点燃,无“柴”也就无“火”,所以有谚语“爱火不爱柴,火从哪里来”,比喻没有条件,孤立地追求结果,无法实现。郑秉谦《碧海缘》:“你再大张旗鼓,刷新旧业,那不就是大开财源了吗?中国有句俗语,叫作爱火不爱柴,火从哪里来。”谚语“省柴锅不滚,饭熟米汤生”讲的是相同的道理,心疼柴火,不舍得多用,火势不足,自然锅不滚饭不熟。也作“省了柴草,吃了生饭”“省了盐,坏了酱,省了柴,凉了炕”,都是用来比喻做事不能因小失大。
相反,如果条件充分,结果就能得到保证。谚语有“火到猪头烂,钱到公事办”的说法,出自《醒世恒言》卷十三:“自古道好:火到猪头烂,钱到公事办。凭你世间稀奇作怪的东西,有了钱,哪一件做不出来。”也常用来形容钱能通神,不管办什么事,都必须用金钱打点贿赂才能办成。《金瓶梅词话》四七回:“常言道:‘火到猪头烂,钱到公事办。’且说西门庆、夏提刑已是会定了。次日,到衙门里升厅,那提控、节级并辑捕、观察,都被乐三替苗青上下打点停当。”旧社会的官衙,贪污受贿成风,应该办的事情,不花钱就办不成,花了钱才能办成。这就像煮猪头一样,火候不到就煮不烂,火候到了就烂了,而办公事的火候就是钱。以“火到猪头烂”比喻“钱到公事办”,十分形象,并带有尖锐的调侃和讽刺意味。民国年间,颜二民在他的《扬州方言韵语》中收录了“火到猪头烂,钱到公事办”的俗语,意思很明了,钱花到了,事情就办成了;火候到了,猪头就煮烂了。这样的比喻十分形象。有道是:“天下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舍得斗量的金银,就不怕天大的官司”,在那金钱万能的时代,钱可通天,钱可通神,只要舍得使钱,塌了的天都可补上一块去。
当然,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柴多火焰高,人多声音大。但有时候柴多了不一定是好事,所以谚语有“柴多憋死火,药重吃死人”“柴多入灶塞死火,药量过重吃坏人”“柴多塞死火,肥多壅死禾”的说法。
5.因风吹火,用力不多
汉语谚语有“生柴不着火,全凭四面风”或“生柴不灼火,全靠四边风”,说的是客观环境因素对人的活动有积极作用。《五灯会元·南院顺禅师法嗣》中还有这样一条谚语:“因风吹火,用力不多”,是说借着风力去吹火,既省力气,又能把火吹旺。这是一条比喻意义很强的谚语。《荀子·劝学》里有这样的话:“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是说你站在高处向人招手,并不是你的臂膊加长了,可让远处的人看得清;你顺着风力向人发出呼叫,并不是你的声音加大了,可让远处的人听得清,而是因为借助于客观有利形势的力量。因此,荀子得出结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6.烧火棍
“烧火棍”原指烧火做饭时用来拨火的铁棍,比喻没有大能力的人。汉语以“烧火棍”为题材形成了许多歇后语,有着多种多样的比喻意义。如:“烧火棍撑大梁——不够料”,转喻人没什么本事,干不成大事;“烧火棍吹火——一窍不通”,指什么都不懂;“烧火棍当电线杆子——材料不济”“烧火棍盖房子——小材大用”,比喻使用不当,浪费人才;“烧火棍量白布——抹黑”,比喻使蒙上耻辱;“烧火棍虽短,强似手拨拉”,比喻聊胜于无;“烧火棍扎鸡毛——什么掸(胆)子”,“掸”谐“胆”,形容人胆子非常大;“烧火棍子当枪——打不响”,形容形同虚设;“烧火棍子碰灶火门儿——又得碰,又离不开”,比喻在一处生活,矛盾难免发生,却又彼此分不开;“烧火棍子——一头热乎”或“属扒火棍的——一头冷来一头热”,比喻一件事情,只有一方愿意,一厢情愿;“烧火棒头,越烧越短”,比喻越来越有危机。
和烧火有关的说法还有“烧火剥葱,各管一工”“烧火剥葱,也算一工”,或“烧火剥葱,也当一工”,指的是烧火、剥葱这样的小事,也有价值。“守着一个灶门烧火”形容人呆板、不灵活,从反面对比人们常说的“人挪活,树挪死”。
7.釜底抽薪
成语“釜底抽薪”指撤去锅底下燃烧着的柴火,就止住了汤水的沸腾。语出北齐魏收《为侯景叛移梁朝文》:“若抽薪止沸,剪草除根,壶首囊头,叉手械足,返国奸于司败,归侵地于玄武……,其长世何?”意思是抽掉锅底下的柴火,使锅里的水不再沸腾;除草时要连根除掉,使草不能再生长;给国之奸贼用布袋把头套上,带上手铐脚链,押送到司法部门;把被侵略的土地归还给玄武。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与此相似的成语有“抽薪止沸”,语见《吕氏春秋·尽数》:“夫以汤止沸,沸愈不止;去其火,则止矣。”
“釜底抽薪”还是“三十六计”的第十九计,即从根本上破坏敌方的战争潜力和民心士气,达到“不敌其力,而消其势”的目的。
与“釜底抽薪”类似的谚语有“锅底下抽柴火”“从开水锅底下撤柴火”,比喻从根本上破坏,使事情办不成。
8.千日打柴一日烧
这句也作“千日斫柴一日烧”,说的是一千天砍柴,是为了一天的燃烧,比喻平时的付出与积累,为的是一时的急需,其语义和“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从语源上看,“千日打柴一日烧”“千日斫柴一日烧”本作“百日斫柴一日烧”,语出唐代李《妒神颂并序》:
河东之美者,有妒水之祠焉。其神周代之女,介推之妹。初文公出国,介推从行,有割股之恩,无寸禄之惠。誓将毕命,肯顾微躯,仪形飘殒于没烟,名迹庶几于不朽。后纵深悔,前路难追,因为灭焰之辰,更号清明之节。妹以兄涉要主,身非令终,遂于冬之后日,积一薪烈火焚之,为其易俗。谚云:百日斫柴一日烧,此之谓也。阖境之内,畴敢不恭。顺之则风雨应期,违之则雷雹伤物。27
寒食节禁烟习俗是为了纪念被火烧的介之推,而介之推的妹妹妒女因其兄长割股侍君,结果却落了个不好的结局,为了替哥哥报不平,她从冬至之后,每天积累一束薪,到寒食节开始这天,放火烧薪,以改变寒食节禁火的习俗。唐宋时期的寒食节,是从冬至日往后推到第105天开始的,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则妒女积薪为105天,取其整数,即是“百日斫柴”,故知“百日斫柴一日烧”为最初说法。
“百日斫柴一日烧”到了禅宗语录里演变成了“千日斫柴一日烧”,语义也发生了变化,用来喻指接引学人。《五灯会元》记载:
问:“如何是学人转身处?”师云:“一堵墙,百堵调。”曰:“如何是学人着力处?”师曰:“千日斫柴一日烧。”曰:“如何是学人亲切处?”师曰:“浑家送上渡头船。”28
《嘉泰普灯录》《续传灯录》也有同样的记载。在禅家看来,“千日斫柴一日烧”在暗示:日常积累的修行情念要立时荡尽,心空才能悟道。要彻底改变之前的修行习惯,这才是参悟佛法的用力之处。
“千日砍柴一日烧”还有一种讽喻用法,主张要勤俭,不要浪费。“千日打柴一日烧,一朝又回解放前。”多日打的柴火一天就烧完了,这样的做法是使用无度,不懂得节省。类似的说法还有“一顿腊八粥,烧掉一冬柴”,意思是为了做一顿腊八粥烧掉了一冬天的柴,比喻人们做事情得不偿失。
(六)锅灶喻理
居家过日子,家家离不开生火做饭。炉灶炕是人类最早掌握并使用的生活取暖、炊事工具之一,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我国农村的广大地区自古就有使用炉灶燃柴做饭、取暖的传统。晚泰楼随笔《柴灶》一文这样描写柴灶:“五六十年前,家家户户都有一只用砖砌成的柴灶。灶面上左右各一个大铁镬,中间安放着三个小锅:从里到外依次是挖眼、汤罐、发镬。挖眼用来搁置筒勺,汤罐烧开水,而发镬则可利用余热得到温水。灶墙上搁放一块或二块木板,可以放一些油盐酱醋之类的东西。灶墙肚是空心的烟道,直通烟囱。砌灶头是一门特技,除外形要好看外,关键是省柴,发火、出烟爽快。最优秀的砌灶师傅还会画灶花,在灶墙上画一些彩色的吉祥图案如万年青、连中三元、聚宝盆等。”
家家“灶前头”都有许多趣事。只要“灶里不熄火,路上不断人”,生活就充满希望。炉灶、灶膛里烧出的不只是香喷喷的米饭和鲜美的菜肴,还为我们炼就出了五彩斑斓的精辟谚语。“十家锅灶九不同”,看似说的是锅灶,其实是借物喻理,比喻人的境遇、思想等互不相同。“好柴烧烂灶——好心没好报”,说的是把好柴放到破灶里烧,火势仍然不旺,比喻好心却没有落下好的结果。“有柴一灶,有米一锅”,指用了许多柴才烧熟一锅饭,劝诫人们不要浪费,注意节俭。
1.新来乍到,摸不着锅灶
这句比喻初到一个新地方,不了解情况。陈登科《风雷》:“我们这里有句俗话:新来乍到,摸不着锅灶。你要多住几天才能了解:在我们乡,十家有九家半会做芦席,谁还会到集上去买席子呢?”也作“新来晚到,不知毛坑井灶”。《娱目醒心编》:“俗语说得好:‘新来晚到,不知毛坑井灶。’拜了一回,全不知这些人是丈夫何等亲戚。”
2.烧冷灶
惯用语“烧冷灶”字面意思是指在长期不使用的炉灶里生火,“冷灶”是指许久不生火的灶。清代刘书年《刘贵阳说经残稿·室中有灶说》:“炊爨之灶,为上穿以置釜,为旁穿以纳火。无釜之灶,则窊其上以置火,而不为旁穿。形卑于灶。以炤室,则四壁皆明;以煖身,则四旁皆可坐人。”柴多烧火旺,如果每天烧,那么灶是热的,长时间不烧或者不经常烧,灶就是冷的,后来也引申为贫寒。汉语有“下闲棋,着冷子,烧冷灶”和“拜闲庙,烧冷灶”的说法,用来比喻重视或支持被冷落者。战国时期巨贾吕不韦到赵国做生意认识秦国送到赵国做人质的公子异人,认为他是“奇货可居”。这个故事是成语“奇货可居”的典故,也可作“烧冷灶”的注脚。《孽海花》第十九回:“况且朝廷不日要考御史,听说潘、龚两尚书都要劝纯客去考。纯客一到台谏,必然是个铁中铮铮,我们要想在这个所在做点事业,台谏的声气总要联络通灵方好,岂可不烧烧冷灶呢?”
与此语义相同、相关的说法还有“闲时多烧香,急时有人帮”“拜冷庙,烧冷灶,交落难英雄”“烧冷灶浇枯树”“下闲棋烧冷灶”“烧冷锅膛” “扇冷炉子”等。
3.热灶一把,冷灶一把
有“烧冷灶”的,也有烧热灶的。清代李伯元《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一回:“内中有几个老赌手取过宝路一看,大小路都在‘二’上,于是满台的人倒有一大半去押‘白虎’。还有些不相信宝路的,亦有专押老宝的,亦有烧惯冷灶的,亦有专赶热门的,于是么、三、四三门亦押了不少。”汉语惯用语有“烧热锅膛”,喻指奉迎有钱有势的。此外,汉语语言中还有一类,就是“热灶一把,冷灶一把”,或“热灶烧一把火,冷灶也烧一把火”,比喻待人处世,不趋炎附势,不因人而异。明代冯梦龙《古今谭概》:“古亭刘端简公居乡,邑大夫或慢之。值宴会,端简公出令佐酒,各用唐诗一句,附以方言,上下相属。刘云:‘一枝红杏出墙来,见一半不见一半。’含有诮意。一士夫云:‘旋斫松柴带叶烧,热灶一把,冷灶一把。’”清代林柏桐《古谚笺》卷七:“‘热灶一把,冷灶一把’,见大也。火热有时而冷,水冷有时而热,皆偶然也。君子不因人热,则清凉世界宜有余味焉。”
“热灶一把,冷灶一把”语同“有枣儿也得一竿子,没枣儿也得一竿子”。《儿女英雄传》:“长姐儿一瞧这光景,心下大喜,暗说:‘再不想方才我误打误撞地错磕了一个头,果然就“行下了秋风望下了雨”,真是人家说的:“有枣儿也得一竿子,没枣儿也得一竿子。”这话再不错!’”
“热灶一把,冷灶一把”也作“冷锅里着一把,热锅里着一把”“热镬孔塞把,冷镬孔塞把”“冷灶火一把,热灶火一把”。
除了“热灶一把,冷灶一把”和前面说的“烧冷灶”“烧热灶膛”以外,汉语还有“热灶添柴,冷灶扒灰”“肯在热灶里烧火,不肯在冷灶里添柴”的谚语,比喻势利眼、贪婪自私的人或比喻乐于巴结富贵的人,不肯照顾穷困的人。明代天然痴叟《石点头》:“这倒不必愁,你爹是肯在热灶里烧水,不肯在冷灶里添柴的,他见韦郎今日富贵,又是接代的官,自然以大做小。”另有“行灶里退不出木柴来”比喻木已成舟,无法挽回。
4.好柴烧烂灶
这句意思是好心没好报,比喻好心用在坏人身上,不得好报。欧阳山《前途似锦》:“这没想到。这真是好心不得好报,好柴烧烂灶!你们使我的牛,使我的犁,使我的耙,使我的水车,我使你们什么?”
好柴烧烂灶,字面上理解为上好的柴在烂灶里烧,没有发挥出原本良好的效果,隐喻在社会道德领域,指的是“好心没好报”,是一种道德挫折。其中,“好柴”是指个体行为所具有的良好道德动机;“烧烂灶”是指施助者遭受到受助者的消极回应。
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人们在付出善意的帮助后,往往会因为获得对自我的肯定并且能够实现自我价值而感到快乐。而某些受助者往往出于自尊而不愿对此做出情感上的积极回应,从而在心理上产生某种抗拒情绪,这对“烧灶人”的心理会产生消极影响,埋怨和不满就是自然而然的了。因此,歇后语“烂灶烧好柴——恩将仇报”“烂灶烧好柴——以怨报德”就是对恩将仇报、以怨报德的有力讥讽。
民间还有“老虎灶”的说法,指烧开水的大灶头,或指专门供应热水的店堂。因为这种灶十分耗费柴火燃料,故被称为“老虎灶”。
5.正锅配好灶,歪锅配蹩灶
这句讥讽不好的人总同不好的人凑合在一起。周立波《山乡巨变》:“‘我想不会有别的原因,他们两个人都顶了墈,都找不到更合适的人物了,就马马虎虎,将就将就。’盛清明含笑这样说。‘他们倒是一套配一套,歪锅配扁灶。’陈大春对张桂贞和符癞子都很看不起。”这条谚语有时还比喻夫妻往往按人品好坏相匹配。周立波《暴风骤雨》:“这种媳妇,才算媳妇,……这也是赵大哥积福修来的。正锅配好灶,歪锅配蹩灶。”
“正锅配好灶,歪锅配蹩灶”有时也说成“一套配一套,歪锅配扁灶”。
6.谁家烟筒不冒烟
《乡言解颐·天部》:“谓作家颓惰者曰:‘这早晚还不动烟火。’谓偶然诟谇者曰:‘谁家烟筒不冒烟。’皆尚有含蓄之意。”比喻谁家也不会那么干干净净,谁家都可能出现不光彩不体面的事情。
“谁家烟筒不冒烟”也作“谁家锅底没有黑”。如马烽等《吕梁英雄传》一五回:“唉!这也是劫数啊!其实这也没有关系,谁家锅底没有黑?这种年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对了。”有时两句连用,说成“谁家烟突不冒烟,谁家锅底没有黑”。如李准《黄河东流去》:“谁家灶火不冒烟,谁家锅底没有黑?眼前的事,就是一根带刺的树枝也要把它拿在手里捋到头,千万不能脸皮薄。”刘江《太行风云》:“在李敬怀眼里是担名声不怕,外人议论他总管议论,他对李贵说无其数:‘谁家烟突不冒烟,谁家锅底没有黑。’”
另外还有“谁家灶内无烟”,比喻人人都会有性子和火气,也比喻哪一家都会有一些麻烦或不光彩的事。《金瓶梅词话》七五回:“我的佛菩萨,没的说,谁家灶内无烟。心头一点无明火,些儿触着便生烟,大家尽让些就罢了。”
(七)买柴卖柴喻理
柴薪系生计所在,买柴、卖柴就不可避免,汉语谚语“柴市裹讨柴,米市襄讨米”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太平广记》引《续仙传》:“或负薪以卖,薪担常挂一花瓢,每醉吟曰:‘负薪朝出卖,沽酒日西归。’”《全唐诗》载有杜甫《负薪行》:“十有八九负薪归,卖薪得钱应供给。”可见唐代的柴薪买卖就很普遍。买柴、卖柴喻理也是汉语熟语表意的一种重要手段。
1.卖柴娘子烧箬壳
箬壳,一种竹子的叶子,是一种最不好的柴。卖柴的娘子不烧柴,是因为好柴是要用来卖钱的,舍不得烧柴,只能是烧竹叶。这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受剥削受压迫的普通劳动者苦难生活的真实写照。
汉语中有许多谚语与“卖柴娘子烧箬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如:“卖油娘子水梳头,卖肉儿郎啃骨头”“木匠家里无凳坐,卖油娘子水梳头” “卖柴娘子烧箬壳,窑匠师傅住茅屋”“裁缝师傅脱纽襻,木匠师傅脱凳脚” “裁缝师傅无衣穿,木匠店无凳坐”“木匠做一辈子,莫有住得一间好房屋;成衣匠做一辈子,莫有穿得一件好衣裳”“木匠人家折脚凳,画匠人家纸家神”“先生儿子不识字,木匠家里没有好板凳”“造车者多步行”“大夫遇的病婆娘,泥水匠住的烂草房”“卖席睡土炕,卖扇儿手扇凉”“卖鞋的赤脚行,卖扇的手遮凉”“卖扇儿的手掀凉,卖席的睡土炕” “织席的睡土炕,织布的光脊背”“编炕席的睡土炕,会织布的光脊梁”“木匠店里没凳坐”“做木匠,无眠床”“窑匠住的破草房,木匠睡的没腿床”“匠人屋下没凳坐,道士门前鬼唱歌”“木匠家里无凳坐,觋公门前鬼唱歌”“木匠住的刻叉房,太医守的病婆娘”。
这么多同类谚语的出现实在令人惊叹。同时,让人不由得想起唐代李绅的《悯农》:“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以及宋代梅圣俞的《陶者》:“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还有南方的一句歇后语“罗溪佬上街卖柴,两头黑——有得没得”,指罗溪河的人,打柴去城里卖,天不亮就出门,天黑才回家,一挑柴换得的日用品很少,比喻辛劳无多利得,从中可以看出底层劳动者的生活确实是苦不堪言。
2.买了便宜柴,烧了夹底锅
这句比喻在一处讨了便宜,却在另一处吃了亏。也作“买了相因柴,烧了夹底锅”“得了便宜柴,烧了夹底锅”“买了便宜柴,烧了夹生饭”。相因,指便宜。夹底锅,指两层底的锅。比喻表面占了便宜,实际上多花了钱,或比喻想讨便宜,反而吃了大亏。
3.林中不卖薪,湖上不鬻鱼
鬻,指卖。树林里不卖柴,湖水旁不卖鱼,指物产充裕的地方,谁也不稀奇。汉代刘安《淮南子·齐俗训》:“夫民有余即让,不足则争。让则礼义生,争则暴乱起。叩门求水,莫弗与者,所饶足也;林中不卖薪,湖上不鬻鱼,所有余也。”
4.为人若肯学好,羞甚担柴卖草
明代吕得胜、吕坤父子编选《小儿语》有“为人若肯学好,羞甚担柴卖草;为人若不学好,夸甚尚书阁老”的话语,这句话后来成了一句富于哲理的谚语。在今天看来这条谚语还是有价值的。
与此类似的谚语还有“挑柴青草,不跟给人家做小”“寻茶讨饭,不如担煤卖炭”,这些谚语说明,挑柴青草、担煤卖炭虽然辛苦,但通过劳动可以养活自己,正所谓“寒门骨头硬,人穷志不短”。
5.挑柴卖,买柴烧
这句意思是把本属于自己的东西送给人了,再去人家那里讨东西回来用,比喻办事没有计划。这句谚语如同“拆东墙,补西墙”“要生铁,掼铁锅”一样,得不偿失。“挑柴卖,买柴烧”也作“上山砍柴卖,下山买柴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