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章 年中寿宴·大伯讲密史
团聚的日子总是短暂的,2008年就这样在5·12的巨大悲伤和奥运会的举国欢腾中远去了。
年后曹邺和吴磊他们顺利买到了去往杭州的火车票,再次不舍的离开了家乡。毕竟在这浮躁的社会里赚钱才是第一位,谁让他家里穷,而且以后还想要娶媳妇呢!
大科开学去了郑州,大亮和大状依然在少室山下勤奋苦练,时间也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了……
直到2009年8月末,曹邺家里的一通电话,让枯燥乏味的日子又鲜活起来!原来,一直居住在西安的大伯要回来了……
曹邺他们一直是和爷爷奶奶一块生活的,他的爷爷有三个儿子,还有一个女儿。
大伯曹天和早年去武汉求学,主修历史系,是村里为数不多的大学生,他毕业以后被分配到西安工作,并在那里结婚定居,从此也就很少再回来了。二伯曹天骆,准确的说应该叫他三伯。因为曹邺的爷爷是兄弟四个,他排行老三,他的二哥也就是曹邺的二爷家里也有一个儿子,叫曹天楠,年龄在大伯之下,却在三伯曹天骆之上,所以按照家族辈分,排到了老二,而曹邺的父亲曹天扬是最小的一个,只能排到第四。
大伯曹天和已经退休了有几年,不过因为大娘的身体抱恙,需要有人一直在身边照看,所以他只是偶尔回来小住几天,有时过年也会回来,不过一直都是一个人。这次回来他是为了完成一个多年的夙愿:给曹邺的奶奶风风光光过一次大寿!
曹邺的爷爷去世的早,奶奶的身体却一直很好。虽然她现在已经91岁高龄,头发却还没有全白,而且腿脚也不错,只不过耳朵有点背。
往年过生日只是在家里简单的煮碗长寿面,再买个小一点的蛋糕,一家人围着唱首生日歌,毕竟是过惯苦日子的人,平日里节俭的很,不想那么的铺张浪费。而这一次,曹邺的大伯想要召集家族里所有能来参加的人,来一个大大的团圆!
这事儿曹邺当然要回去参加呀,对于家族观念极强的他来说,没有什么比自己的家人更为重要的了。
曹邺奶奶的生日是农历七月十五,也就是传统的中元节,民间俗称的“鬼节”。
他翻看日历,对应的是阳历9月3号,毕竟火车票的日期不会给你按农历去写。他早早找领导请了假,还特意买了杭州特产“西湖藕粉”,就耐心等待出发的日子了,谁让曹邺是奶奶平日里最疼爱的小孙子呢!
时间飞速流逝,曹邺提前两天回到了家里,进门就看到一位头发微白,儒雅消瘦的老者,戴着一副老花镜,坐在堂屋里翻看着书籍。
他高兴的喊了声:“大伯”。
曹天和微微的抬起头,看着眼前瘦高的曹邺略显吃惊的说道:“你小子都长这么高了?我记得前两年你也就只有一米六嘛!”说着他还抬起手比划了几下。
曹邺挠了挠头说道:“可能是我这两年二次发育了吧!”
事实确实如此,在曹邺初中毕业将满十六岁的时候,他的身高也只有一米六出头,在去洛阳上学以后,他就噌噌噌的长到了一米八,可能男孩子们发育的都晚吧!
曹邺拿出杭州带回来的西湖藕粉,向正在洗刷假牙的奶奶问了好,老人家直夸孙子长大了,懂得孝敬长辈了,随后他便坐下和大伯曹天和攀谈起来。
正谈的兴起,曹天和突然对曹邺说:“小邺,你有没有在家里看到一本书,名字叫《三国志》,那是我上次回来落在家里的。”
书?曹邺急忙拿过背包,掏出里面那本破旧的《三国志》拿在手里,“是这本书吗?”曹邺指着手里的书轻声说道。曹天和扶着镜框仔细看了下点头说:“是这本,没有错!”
曹邺把书递过去,疑惑的问道:“这书很多地方都有卖的,干嘛还找它呀!”
曹天和拿在手里随便翻了几下一脸严肃的说:“我是学历史的,很多东西不是新的就好,而且这本书里面还有我作的笔记呢!”
“啥?笔记?我怎么没有看到?”曹邺一脸的惊讶。
曹天和对着曹邺神秘的一笑,随后缓缓的说道:“今天大伯我就给你露上一手!”曹天和说完打开了自己放在桌子上的公文包,从里面找出了一袋棉签和一瓶透明的药水。他把那本三国志平铺在桌子上,随后把药水均匀的涂抹在纸张的空白处,这时,神奇的一幕出现了。
那原本干净的旁白处,上面竟然出现了密密麻麻的字迹,曹邺瞪大了眼睛,完全是看呆了。
“这,这是怎么回事?”曹邺结巴着问道,曹天和却只是简单的说了里面的文字是用隐形墨水写的,便不再过多的言语。
隐形墨水倒不是什么稀罕物,电视上放的谍战片里面其实早就有了,曹邺不清楚的是,大伯记笔记为什么要用隐形墨水,难道他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我可以尝试下吗?”曹邺试探性的问道。
“当然可以!”曹天和爽快的答应了。曹邺急忙把书拿过去,依葫芦画瓢的把药水给涂抹了上去,不一会儿还真就显示出了文字。曹邺看清了上面潦草的字迹,都是对一些历史事件的补充。
“三国的历史,电视剧《三国演义》和这本《三国志》,不是已经讲的很清楚了吗?”曹邺不解的问道。
曹天和见曹邺疑惑,便耐心的科普道:“电视剧三国是根据元末明初大作家罗贯中写的《三国志通俗演义》一书改编而来,而演义的意思就是现在的小说,说白了《三国志通俗演义》就是在《三国志》的基础上艺术化、通俗化,为了增加可读性,还虚构了很多情节,不能完全作为历史的参考。而《三国志》呢,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是二十四史之一,最早此书是由三卷单独组成,分别是《魏书》、《蜀书》、《吴书》,在北宋年间才三卷合一。”
见曹邺听的入迷,曹天和接着又说:“虽说《三国志》是一本史书,但是它过于简略,作者只写了经他考证真实发生过的人物和事件,对坊间传闻以及缺少佐证资料的统统给过滤掉,没有妄加评论和编写,这也就造成了关键人物史料记载不足的缺点。”
“还有这么多说法呢?!果然搞历史您是专业的!”曹邺一脸崇拜的说道。
“那还不赶紧给我倒杯水去,讲的嗓子都冒火了!”曹天和没好气的说道。
曹邺急忙拿出本来给老爸带的西湖龙井,泡上大大一杯,满脸堆笑的给曹天和递过去,“大伯,您喝茶!”
曹天和接过去,吹了几下,抿了一小口说:“还算你小子识相!”曹邺嘿嘿嘿的傻笑着,毕竟他对三国时期的历史也是非常痴迷的。
放下茶杯,曹天和不紧不慢的说道:“现在大部分人看三国,只看曹操、刘备、孙权以及军师诸葛亮、周瑜、司马懿他们如何斗智斗勇,却对这些人死后的曹魏、蜀汉故事不感兴趣,毕竟这些人的名气实在是太大了!”
“曹魏没几年不就被司马懿家族给取代,建立了西晋,然后全国大一统了吗?”曹邺一脸严肃的问道,感觉司马懿夺了他的江山似的。
“你说的没错,司马懿这个人,非常的能隐忍,同时也很有谋略,曹操生前一直没有放松对他的警惕。但是他熬死了所有的厉害人物,最终大权在握,不过在他活着的时候并没有篡位,真正篡位的是他的孙子司马炎。”曹天和正色说道。
忽然,曹邺想起他捡的那块小青砖,正好可以让大伯给看看,顺便鉴定一下值不值钱。他起身从抽屉里翻了出来,随后拿到曹天和面前说:“大伯,您帮我看看这个是做什么用的!”
曹天和接过去,看到上面的浮雕,立马激动的站了起来说:“你是在哪里得到的?”
曹邺没有想到,平时沉稳的大伯见到这块小青砖后竟然如此的激动,随后他便一五一十的把整个事情的经过给曹天和讲了一遍。
曹天和听的竟然红了眼眶,颤抖着双手说:“命啊,这都是命啊!”
曹邺很不解的问道:“大伯,您怎么了?什么命啊?”
曹天和缓了下情绪对着曹邺说:“把你左腿的裤子卷起来。”
曹邺听话的卷起裤腿,露出了上面的胎记。曹天和指着青砖上的图案对他说:“你看这图案像你的胎记吗?”曹邺看看胎记,又看看青砖上的图案,是越看越像,不由得皱起了眉头,而曹天和也卷起了裤腿,他的左腿上竟然也有块一模一样的胎记。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曹邺更加疑惑了,他感觉到有些不可思议。
曹天和没有说话,拿过那本三国志,翻到了特定的一页,随后均匀的涂抹上药水,上面慢慢的浮现出一朵花的形状,而那朵花,正是青砖上的六瓣菊花。
曹邺惊讶的不知道该说什么为好,这完全超出了他的认知,而曹天和随后的一番话,更是让他如坠迷雾。
原来,他的爷爷,二伯、三伯、父亲,以及家族里的所有男丁,左腿上都有这个神秘的胎记。
曹天和小心的把青砖放到桌子上,重又坐了下来,意味深长的说:“我第一次知道有这个图案,还是在国立武汉大学求学的时候,当时我正在图书馆查阅两晋史料,在一本野史上,描述过这样的一段话,原文是:“及魏武薨于洛阳,朝野危惧。帝纲纪丧事,内外肃然。乃奉梓宫还邺。随密募豢养死士,以保无虞,并阴查腿刻六花影骑。”
“用现在的大白话来说就是魏武帝曹操驾崩于洛阳,朝野上下惊恐慌乱,宣帝主持丧事,使朝廷内外肃然有序,这里的“宣帝“指的是西晋宣皇帝,也就是司马懿。曹操死后,曹氏宗族对他的提防依然没有放松。虽然司马懿表面上拱手称臣,用心辅佐曹丕,背地里却豢养死士,一方面是为自保,另一个目的是暗中调查一支腿上刻有六瓣菊花印记的影子军队。“
“影子军队?难道跟这个胎记有关系?”曹邺是越听越糊涂。
“有没有关系我也不是太清楚,后来我翻阅了很多史书,却再也没见过有关这方面的记载。书里面作的笔记,是我在史料中寻找到的那个时期其他的线索,但好像与这件事都没有什么太大的联系。”曹天和无奈的摇了摇头,随后紧接着又说:“你得到的这块小青砖,或许正好就印证了历史上真的有那么一支神秘的军队!”此时曹天和的眼中重新焕发出了光芒。
“但这支军队是做什么的呢?难不成我们是他们的后代?”曹邺问题一个接一个的问着。
这下可把曹天和也难倒了,他略显尴尬的笑着说:“我只是研究了历史,又回不到过去,很多事情都是我们无从知晓的。哦对了,你现在就带我去沟里,我要去实地看看那里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曹邺应承着,带上了手电和水,两人就起身出发了,毕竟这大夏天的,不能缺了生命之水。
夏天的里沟,到处郁郁葱葱,简易土道上长满了杂草,空气里泛着丝丝的凉意。他们很快就来到了沟底的巨石台阶处,石头上布满了雨水冲下来的泥沙。曹邺扶着曹天和小心翼翼的攀上石阶,拿出青砖放进了凹槽里,曹天和不断的摸索着石头的表面,随后又起身环顾四周,问了下曹邺地面裂缝的位置,便伸出大拇指在空中比划着。
曹邺是一脸的疑惑,过了好一阵,曹天和让曹邺把他给搀扶了下去,两人一起来到曾经的那条大裂缝处。
夏天的沟底,到处是茂密的杂草和灌木丛,藤蔓植物遍布其中,他们艰难的扯掉覆盖在上面的植物,裂缝里冒出了一丝丝的寒汽。曹天和转身面对台阶上凹槽的位置,伸长手臂,拇指正对,做了个测量的手势。
“我刚才大概测量了一下,这个裂缝距凹槽处,差不多有六十米远,而且位置是正对的,不知道其中有没有什么联系!把手电给我!”曹天和深沉的说完,曹邺连忙从背包里拿出手电递了过去。
曹天和小心的来到大裂缝的边缘,拿起手电探头向下望去,裂缝里漆黑幽深,手电的光亮显得十分微弱。突然,他感觉到缝隙里有一丝凉风吹过,伴随着很微弱的呼呼声。
“下面有空间!”这是他的第一直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