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守护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好友重聚·地缝诡影

到了家门口,老妈早已在等候着。曹邺大喊了声:“妈,我回来了!”

老妈开心的应承着:“哎,回来就好,回来就好,怎么还变白了呢?”

“捂得”,曹邺一脸无奈的说道。做电焊工的人都知道,电焊闪光对皮肤伤害很大,一年四季无论冷热,只要上班就得把自己给裹得严严实实的,不然被照射的皮肤就会慢慢脱落。

寒暄了几句,曹邺便拎起电瓶车上的行李朝自己的小屋里走去。

这时,身后的老妈突然说:“大科三兄弟前两天来找过你。”

“他们来了?”曹邺显得有些兴奋。

原来,这倪大科、倪大亮、倪大状是曹邺四爷爷家老三闺女的三个儿子,家就住在邻村石桥。大科比曹邺小一岁,大亮和大状是一对双胞胎,比曹邺小了五岁。因为石桥这个村子在当地比较大,所以村里建有初级中学,曹邺念完六年级后就需要到石桥去上初中。

由于要上早晚自习,需要住宿,就借宿到了他们家里,这一住就是两年。曹邺管他们的妈妈叫姑姑,所以他们也就叫他曹邺哥了。

因为都是男孩儿,年纪也相差不大,而且还是亲戚关系,他们相处的两年里非常的开心。曾经一起通宵上机,一起红警对战,一起玩四驱赛车,一起打手柄游戏机,甭提有多痛快了。后来,将要升初三的曹邺被合并到了镇上,四个人的联络就少了起来。再后来曹邺去了洛阳,每次见面也就只能是寒暑假了。

“想来已经有一年没见面了,他们肯定也放假了,现在我就约他们!”说干就干,曹邺当即拨通姑姑家里的电话,在闲聊几句后,大科接过了电话,他们商定明天早上就过来,随后便结束了通话。

就在曹邺给父母介绍带回来的杭州特产时,外面天空中的云量却在悄然增多,大气压也变的越来越低,一场暴风雪正在酝酿之中……

说来也怪,自从捡回了那块青砖,曹邺便再也没有做过那个奇怪的噩梦。

半夜里,他不自觉的裹紧了厚厚的被子,窗外响起了沙沙沙的声音,随后越来越快,越来越急……下雪了!

早晨,曹邺是被扫雪的声响吵醒的。温暖的被窝实在是太舒服了,他把头缩进被子里,准备再睡个回笼觉,可是一声“曹邺哥”把他给拉回了现实,大科他们过来了……

曹邺赶紧披上衣服,穿着人字拖,也顾不得洗脸,就站在房间门口不好意思的挠着头对大科说:“你们仨来的够早的!”

大科一脸的坏笑:“外面都大雪封山了,你还在这睡懒觉呢!”

“啥?下大雪了?”每次一提到下雪,曹邺就非常的兴奋,他顾不上寒冷,直接就冲到了大门口。此时,外面的整个街道、房子都披上了一层厚厚的白棉袄,门口核桃树光秃秃的树枝也被积雪覆盖着,时不时会有散雪掉落下来,而村北的邙山上银装素裹,宛若一条白龙,穿梭于神州大地。现在雪已经停了,柔和的阳光照射在洁白的大地上,到处闪耀着点点的亮光。

曹邺长长的呼了一口气,“舒服!美!”

这时,大科三兄弟也跟了出来,大亮指着曹邺被冻的通红的双脚说道:“赶紧穿上鞋子去吧,小心一会儿脚冻掉喽!哈哈…”。

曹邺白了他一眼,用最快的速度拾掇完毕,毕竟他不是个姑娘家,没有那么多的讲究。等他把床铺收拾利索,这才把大科他们领进了屋。

一番简单的交流后,曹邺才知道大科考上了郑州的一家专科院校,主修计算机编程和网络开发应用,而大亮和大状早已没有了学习的心思,俩人竟然跑去登封少林寺上了个武校。曹邺调侃道:“少林七十二绝技你们俩都学会了吗?”

大亮轻蔑一笑:“制服你还是绰绰有余的!”

“哎呀,你小子翅膀变硬了是吧?忘了以前是谁哭喊着让我们带你去网吧打游戏得?”

大亮嘿嘿一笑:“那是以前,现在我都快15了,自己就可以去!”(石桥村里的黑网吧)

他们就这样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天南海北的聊着,聊到了今年的大地震,聊到了好些年没有发生的山洪。这时,曹邺想起了他捡到的那块小青砖,便急忙起身找了出来,拿到他们面前,故作神秘的说:“你们看哥捡到什么宝贝了?这可是那次发山水冲下来的!”

“害,不就是块破青砖嘛,咱们这儿多得是!”大科一脸不屑的说道。

“破青砖?你好好看看,这上面还有图案呢,没准是哪个古墓里冲出来的呢!”曹邺强装镇定,即使瞎编那也要编下去。

这下三人都不说话了,仔细研究起上面的那个花朵图案。大科扶了扶他鼻梁上的黑色镜框说道:“你既然这么说,那沟里该不会是真的有古墓吧?要不我们去瞅瞅?”

“去就去,闲着也是闲着,咱们现在就出发,顺便也看看老家的房子怎么样了!”

人多就是这样,大家伙一起哄就会全部都跟着上。在准备妥当以后,他们一行四人,便踩着厚厚的积雪向村北的里沟进发,而曹邺怀揣着他捡来的那块小青砖……

距离曹邺家约莫一公里的地方就是进入里沟的入口,也是里沟水道向南延伸的末端,顺着土坡下到沟底,才是他们这段旅程真正挑战的开始。

因为沟里的土路、水道时而并行时而交叉,道路时而上坡,时而急下,一直向北绵延数公里。平时不下雨不下雪倒也认得清道路,而这次大雪,几乎掩盖掉了地面上的所有痕迹,一行人只能凭借着以前的记忆小心翼翼的摸索着前进。

脚下的积雪簌簌作响,幽深的沟底死气沉沉,道路两侧高耸的崖壁、破旧的院落、光秃秃的树木、还有成排废弃的窑洞,无不显示出这里的凄凉。除了猫头鹰和不知名的鸟儿偶尔发出的奇怪叫声外,便只有山沟深处吹来的阵阵风声。

曹邺和大科他们外公的老宅子在离沟口不远的地方,一行人约莫走了二十分钟,便沿着岔路爬上了一个陡峭的山坡,随后来到了一处相对较开阔的聚集区。

这里密集分布着十几户人家,他们依地势呈环形排布,中间不大的空地上有一口早已废弃的古井,井口盖着厚厚的石板,防止有人不小心掉下去。井边有一棵巨大的桐树,光秃秃的枝干上,也被积雪覆盖着,就像披了一件雪白的外衣。

听老人们讲,这些房子都是在民国初年修建的,院墙是用土坯砌筑的,经过将近百年的风吹日晒,早已变的残破不堪。后来村民们都陆续的搬了出去,这里也就没有了人气,很多瓦房和窑洞就一点点的坍塌了,再加上这次大雪的覆盖,显得就更加的凄凉。

曹邺十岁以前的童年都是在这里面度过的,第一次见到大科他们也是在这个地方,这些残破的老房子承载了他太多的美好回忆,也是他经常梦回的故里。

他轻轻的推开已经十分斑驳的大门,指尖熟悉的触感,让他仿佛回到了那无忧无虑的孩童时代,覆盖着积雪的地面下堆满了枯枝和瓦砾,后面院子正中依次排列的三口大窑洞里却布满了被挖掘的痕迹。

“这是有人来挖古董了!”曹邺淡定的说道。这种事情在旧村里时有发生,村民们只要一搬走,老院子便会遭此厄运。因为在民国时期,社会动乱,军阀和土匪们会不时的进村扫荡。而那些富有的地主家,会把一些钱财及贵重的物品,砌进墙里,或者埋到院子里,防止被他们抢了去。时间一长,很多埋藏的东西都被他们给遗忘了。

不过不得不说的是,虽然大部门的村民们已经遗忘,但是却有人始终盯着这些老宅子,而那些人就是村里上了年纪的土夫子们!

你还别说,他们在以前地主家的老院子里,真就挖出过不少的好东西,曹邺曾经和邻居家的小伙伴,顺着他们挖掘的痕迹,偶尔也能捡到几枚铜钱和袁大头(银元)。

“看看丢东西没?”大科担心的说道。

曹邺苦笑着摇了摇头,说:“这房子是我爷爷盖的,我们家又不是什么地主老财,里面什么值钱的东西都没有,我们还是走吧!”

一行人离开了老宅,又去到那帮下岗工人们曾经住过的老窑洞里瞧了瞧,同样是鸡毛一地,凡是有用的,能卖钱的什么都没有剩下。在窄小崎岖的街道上留下几行凌乱的脚印后,他们重新回到了沟底,沿着水道继续向里沟的深处进发。

越向北走,道路两旁的老房子越少,随后他们逐渐走出了以前村民们经常活动的范围,周围顿时没有了生活的气息,只有野鸡和鹧鸪鸟时不时的啼叫。在走过两条弯道后,残存的拦水坝出现在他们面前,上面虽然覆盖了厚厚的积雪,但依然隐约可以看到人工修筑的痕迹。

当初下岗工人们修坝的时候,曹邺跑来看过热闹,那座水坝是用红机砖和水泥砌筑而成的,足足修了有五米高,三米厚,硬是把水道给整个拦上了。经过四月末的那次大雨,现在也就只剩下一米左右的坝体,其他部分都被冲毁了。

也怪他们当初太过自信,没有把山洪放给在眼里,这就好比大禹治水,在于疏导,不在堵啊!

他们很轻松的翻了过去,路程也差不多走了有一半,但始终没有看到与曹邺捡到的那块青砖有任何联系的地方。后面的山谷越来越窄,两侧崖壁也是越来越陡峭,地面上几乎看不到路的痕迹,到处都是枯黄的灌木丛和小动物杂乱的脚印。

他们捡起路边的树枝,做成探路仗,毕竟谁也不知道这厚厚的积雪下面有没有深坑。

曹邺小时候跟着爷爷放牛进来过沟底,对里面的情况虽然有一定的了解,但毕竟这么多年过去了,道路难免会发生变化,还是小心一点为好。

又绕过几个弯道,依次小心穿过水道边只有一个人能通行的羊肠小路,曹邺远远的看到前面有一堵巨大的白色石墙,他知道,马上就要走到里沟的尽头了。

说是石墙,其实就是地下的岩层被郭坟村流下的雨水冲刷了出来,因为有高差,所以在底部看就像是一堵巨大的石墙。而更为神奇的是,岩层竟然呈现出了阶梯状,一层一层的向上延伸到了郭坟村的龙王庙,每个台阶大约有一米高,全是天然形成,就像是通往神殿的天梯,不得不让人佩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大科他们没有进来过,见到这个情形那是非常的兴奋,他们急急忙忙的跑过去,这瞅瞅,那看看,还试图爬上那些高大的石阶。

曹邺大声的提醒道:“注意上面的落石…上面的落石…落石…”。由于他们所在的位置是山谷的尽头,地形呈U字状,所以曹邺的喊话有了好几次的回声。

“这里挺神奇呀!”大科凑过来兴奋的说道。“神奇?那你知道每次下大雨这里是什么样的情形吗?”曹邺故作神秘的说道。

“什么情形?你说说呗!”大科不解的看着曹邺。

“泥石流瀑布!”曹邺冷静的说了出来。

“你是说山上的洪水,都是从这里流下来的?”大科手指着巨石台阶瞪大了眼睛,倒抽了一口凉气。

“没错,你就庆幸现在是冬天吧,要是下大雨的时候,水流会顺着这些台阶倾泻而下,形成一个大大的泥石流瀑布,就我们站的这个位置,早就是汪洋一片了!”曹邺说的没错,这里本来就是水道,下雨天会非常的危险!

“曹邺哥,你们快来看这个是什么东西?”大亮和大状不知道什么时候竟然爬上了陡峭的台阶,在上面冲他们使劲的挥着手。

“真是不让人省心,上面的雪这么厚,也不怕摔下来!”大科嘀咕着,曹邺倒没有说什么,他们俩人随后一起小心翼翼的爬上了那些巨石台阶。

冰冷的石头再加上皑皑的白雪,把他们两个的双手冻得是十分通红,在爬到第六阶的时候,他们见到了蹲在地上的大亮和大状哥俩。

“你俩搞什么名堂呢?”曹邺问道。

“曹邺哥你看,这个石头上有个正方形的凹槽哎!”大亮和大状指着同一个石头兴奋的说着。曹邺正要发火,他俩当哥的吭哧吭哧爬这么高,就是为了看一个正方形的凹槽?

但是等他看清楚以后,还是把火给压了下来,大亮他们所说的正方形凹槽是在一块青灰色巨石的立面上,这块石头与周围白色的花岗岩显得是格格不入。

“这个凹槽好像是有人故意刻上去的!”曹邺说着伸出手摸了过去,凹槽边缘上有明显人工打磨过的痕迹。

“这大小跟你捡的那块青砖很像嘛!”大科在旁边幽幽的说道。这句话倒也提醒了曹邺,本来他还为没有找到任何的线索而感到失落,这下子立马兴奋了起来。

他急忙从口袋里掏出了那块小青砖,小心翼翼的放进凹槽里,“还真的是严丝合缝哎!”曹邺兴奋的说着。由于青砖和石头的颜色相近,它们几乎浑然一体,如果不是凑得很近,根本看不出来是镶嵌进去的。

“看来这块青砖是从这里被山洪给冲下来的。”曹邺肯定的说。他们环顾四周,除了这些石头台阶外就只剩下高高的土崖壁,跟之前想像的是从古墓里冲出来的完全不搭边嘛!

这下曹邺又疑惑了,他们费劲的找了半天,除了找到这块破石头和凹槽外,其他的什么都没有发现。更让他想不明白的还有,到底是何人在这里留下的凹槽,它的作用又是什么呢?而青砖上的图案又代表着什么?难道真的只是一幅漂亮的写意画?这么多的问题他现在一点头绪都没有。

曹邺站在台阶上面对着谷底思索,下面的景象一览无余,白白的积雪让谷底显得宁静、肃穆,上面只有他们几个留下的杂乱脚印。这时,谷底边缘积雪上一道长长的阴影引起了他的注意,似乎是凹陷进去的。

“大科,你看那边地面上是不是有条沟呀?”曹邺指着对面的沟底疑惑的问大科。

大科探着头扶了下眼镜,说:“好像是哎,要不是我们站在这上面,还真就看不出来,如果刚才胡乱的走过去,那不得掉进去呀!”

“走,我们看看去!”好奇心驱使着曹邺,他拿出镶嵌在岩石里的小青砖随手放进兜里,小心翼翼的又下到了沟底。

这次他们不敢乱跑了,曹邺用树枝一下一下的探着路,确定没有问题后才让他们跟上。下面的地方不是很大,他们很快就走到了那条痕迹的附近。

果然,那里比其他的地方低了足足有几十厘米。曹邺拿起树枝轻轻的扎了下去,树枝伸下去将近一米,却依然探不到底,而且周围的积雪还有向下不断凹陷的迹象。

曹邺摆手提醒他们先不要过来,随后搅动树枝,索性让积雪完全陷落,倒要看看里面是个什么情况。

随着积雪一点点的坠落,一条宽度约一米的大裂缝出现在曹邺的面前。它之所以会被积雪掩盖,是因为裂缝的边缘长满了杂草,各种藤曼植物相互交织,就像是给它披了一层伪装网。而现在由于承受不住积雪的重量,才会轻微的下陷,裂缝里面幽深而不见底。

这让曹邺惊出了一身冷汗,如果当时他们一个不注意,掉进去困死在里面都有可能。他左右看了一下,积雪凹陷的长度大约有七八米长,也就是说,这条裂缝,少说也得有十米以上。

见曹邺长时间没有动静,大科三兄弟们也慢慢的凑了过来,大亮贱兮兮的说道:“曹邺哥,这是发现啥宝贝了,看的这么入神?”曹邺没有搭理他,只是用树枝指了指,示意他自己看。

“不就是条裂缝嘛,5·12的时候,咱这山上好多地方都开裂了呢!”大亮不以为然的说道。这句话倒也提醒了曹邺,5·12汶川大地震的时候,洛阳地区也是有很强烈的震感,或许这条裂缝就是在那时候出现的。

裂缝里幽深而漆黑,他们也没带什么照明设备,而且不清楚积雪下还有没有其他的裂缝,所以他们只能沿着之前的脚印原路返回,毕竟大过年的,人身安全上可不能有任何的差池。

在他们渐行渐远的时候,裂缝深处隐秘角落里,一堵青砖墙若隐若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