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公车上书” 光绪帝“百日维新”
光绪帝爱新觉罗•载湉,是清朝倒数第二个皇帝。同治十三年(1875年),年龄十九岁的同治帝病死,无嗣子。慈禧太后就选中醇亲王奕譞的年仅四岁的儿子载湉继承帝位,是为清德宗,年号光绪。慈禧太后继续垂帘听政。
醇亲王奕譞是慈禧丈夫咸丰皇帝奕泞的弟弟,又是慈禧妹妹的丈夫。所以,载湉既是慈禧的侄子,又是她的外甥,是当时皇族中与慈禧血缘关系最亲的一个人。慈禧挑选他为皇帝,应该说是费尽心机的。
光绪入宫后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的老师是学识渊博、思想正直的翁同龢等大臣。光绪读书非常用功刻苦,连慈禧也称赞他 “实在好学,坐立卧都诵书及诗”。到十多岁时,他就能写出一手好文章,并提出“治世莫如爱民”的主张;在如何选用人才方面,也提出了“应该不拘资格,不讲门第,惟贤是举,惟贤而用”的看法。
光绪十三年(1887年),十六岁的光绪开始“亲政”,但仍由慈禧太后“训政”。光绪十五年(1889年),慈禧太后硬将自己的侄女隆裕嫁给光绪为皇后,“大婚”之后,慈禧宣布“撤帘归政”,但实际上仍牢牢抓着朝政大权不放。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特别是“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面临着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的危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爱国知识分子首先站了起来,大声疾呼变法图强,在社会上产生极大的影响。在这种形势的推动下,光绪帝决心采纳康有为的主张,实施变法。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六月十一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宣布实行变法。但是这次变法只持续了一百零三天,到九月二十一日,光绪帝即被慈禧太后囚禁,变法宣告失败。故历史上称这次变法为“百日维新”,又称“戊戌变法”。
在中国历史上,由皇帝直接领导的变法改革成功者居多,失败者很少。而像光绪帝的戊戌变法在这么短时间内就夭折了,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其失败的原因,归根到一点,就是不顾主客观条件,急于求成。以下就具体分析一下:
光绪帝本身没有实权,在没有实权的情况下,就急于大张旗鼓地搞变法改革,只能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
光绪虽为一国之主,但朝中事无巨细,全归慈禧一人执掌。光绪亲政后,朝廷大事仍是慈禧说了算。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光绪皇帝支持主战派。但慈禧却将光绪帝的亲信、主战派志锐流放,又将大议开战的满汉书房撤销,迫使主战派屈服,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公车上书”事件发生之后,康有为又写了一篇一万三千余字的上皇帝书,光绪看了很受感动。当年七月,光绪颁布一道 “上谕”,列举了一些应革应兴的事项。但由于未经慈禧同意,朝中和各省的顽固大臣根本不予理睬。
后来,慈禧慑于国内外的形势,不得不同意光绪的变法要求,但仍做了严格限制:“不能剪掉头发、改换服饰,不能改变祖宗的规矩。”同时,她对光绪变法采取袖手旁观的态度,等到出了问题,再出来说话,收拾局面。她的这种态度对光绪帝是很不利的。
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之后,朝廷内外议论纷纷。顽固大臣串通一气,在慈禧面前痛哭流涕,请求为他们做主。慈禧立即采取措施,在“定国是诏”发布的第四天,就借用光绪的名义,连下三道“上谕”。
第一道是罢黜翁同龢。这是慈禧为打击变法派而采取的措施。翁同龢是光绪的老师,对光绪维新变法思想的形成起过重大作用。恭亲王死后,他负责沟通光绪帝与康有为等维新派人物的联系。翁同龢被削职为民,逐出朝廷,就等于剪除了光绪的臂膀。光绪明明知道慈禧此举的用意,却敢怒而不敢言。
第二道是命令凡得二品以上官职者必须到太后前谢恩。这是慈禧为抓人事大权而采取的措施,以为她再度垂帘听政做好准备。
第三道是调直隶总督王文韶回京供职,派大学士荣禄署理直隶总督。这是慈禧为控制军队而采取的措施。荣禄是慈禧的心腹,当时掌握着北洋三军,即聂士成的武毅军、董福祥的甘军和袁世凯的新建陆军。继而又派亲信控制了紫禁城和她所在的颐和园的警卫大权。
这三道“上谕”,实际上是给光绪一个严重警告。但光绪似乎不完全知道他的处境,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防范,其悲剧性的结局也就在所难免了。
光绪帝的变法班子实在太年轻、太幼稚了。他们以为有皇帝主持,就可以稳获成功。因此,在遇到意外情况下,往往手足无措,不能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
早在光绪发布“定国是诏”的第四天,慈禧太后就采取了反击行动,将光绪的得力助手翁同龢罢免,并调整了军队部署,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但这一切并未引起维新派的高度重视,改而采取积极而稳妥的措施,在朝廷大臣中再做细致工作,去分化瓦解顽固势力。如果这时维新派不去急于发布那么多根本无人执行和理睬的条例,而是把主要精力放在积蓄力量、争取支持的工作上,效果就会好得多。
在慈禧太后调兵包围北京城的时候,光绪帝竟然全不知道,说明这个皇帝耳目多么闭塞。待他从种种迹象看出可能出现事变的时候,他做了两件事:
一是在九月十五日清晨,密召杨锐入宫,告诉他宫中发生的异常情况,并问他怎么办?杨锐竟说:“这是陛下家事,应同宗室近亲商议。”维新派杨锐竟把变法大事说成是皇帝家事,连光绪也感到惊讶。光绪无可奈何,只好将预先写好的两道“密诏”交给杨锐,一道给杨锐,另一道要杨锐速转康有为。给康有为的“密诏”说:“今朕位几不保,汝康有为、杨锐、林旭、谭嗣同、刘光弟等,可妥速密筹,设法相救,朕十分焦灼,不胜企望之至。”如此重要的“密诏”,杨锐竟忘记速交康有为,直到两天后林旭找到,他才想起,托林旭转交康有为,原因是他被这突然事变吓昏了头,连这样重要的事情全忘了。光绪等不到康有为的回音,心急如焚,但不忍心康有为等人束手就擒,就于九月十七日下了一道“上谕”:令康有为到上海“督办官报”,并要他“迅速前往,毋得迁延观望。”康有为不明白光绪的意图,迟迟没有行动。
九月十八日晚,光绪担心康有为不明白他的意图,延误时机,又写了一道“密诏”托林旭转交康有为,上面讲明了让他去上海的原因。林旭先找杨锐商量,杨锐才想起两天前光绪给他的第一道“密诏”。康有为读了这两道“密诏”,才如梦方醒,大哭了一场,便一面做出走准备,一面商议营救皇帝办法。他们派谭嗣同找到袁世凯,劝说袁世凯发兵擒拿荣禄,保卫皇帝。
光绪做的第二件事,就是在九月十六日召见袁世凯,表扬了他办事勤奋,练兵认真,并提升他为兵部侍郎候补。二十日,又暗示袁世凯,让他与荣禄分道扬镳,专门听从皇帝调遣。
袁世凯是个两面派,他在权衡了光绪和慈禧双方的力量后,当天就向荣禄告了密。荣禄大吃一惊,当夜就赶到北京颐和园,向慈禧太后告发了。
九月二十一日清晨,慈禧带兵人京,将光绪囚禁起来,又下令捉拿维新派人士。戊戌变法至此以失败而告终。
光绪做的第一件事,特别是他在自身难保的情况下,仍关心康有为等维新派的命运,想方设法让他们免遭不幸,说明他是个有仁有义的皇帝。后来,康有为、梁启超成为那么坚定的保皇派,大概与此有着直接关系。
光绪做的第二件事,显得过于草率了。他对袁世凯并不了解,所有的印象都是从维新派那里听来的,而且在此之前也没有让袁世凯做过什么紧要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竟劝他倒戈与慈禧作对,有些太不慎重了。结果,袁世凯告密的第二天,慈禧就发动宫廷政变,从而导致维新变法的彻底失败。
如果光绪谨慎一些,不把希望寄托在袁世凯身上,大概事情就不会那么糟。因为光绪是慈禧的侄子、外甥和侄女婿,是当时皇族中与慈禧关系最近的人。从慈禧的本身来看,她是个权力狂,也看不惯变法维新,是个顽固的守旧派,但对光绪并无加害之意。光绪企图借用袁世凯的武力先发制人,将慈禧囚禁起来,如果成了当作别论,如果不成,则在道义上势必陷于被动地位。所以,当九月二十一日慈禧指着光绪的鼻子大骂:“你本是旁支,我特意让你继承大统。你四岁进宫,我尽心尽力地调护教诲你,使你长大成人。你成婚以后,我又让你亲政。我问你:我哪里对不起你?今天,你竟要包围颐和园,将我废掉,你简直连禽兽还不如啊!”直骂得光绪哑口无言,面如土色。所以,光绪不仅在政治上失败了,在道义上也失败了,只留下那颗变法图强的火热心肠让后人去惋惜、叹息。
如果光绪能像汉武帝那样,在太后废掉新政、逮杀主持新政的大臣之后,还能隐忍一下,等待时机成熟再东山再起,大概就不会有那么悲惨的结局了。急于求成而反遭失败,是光绪留给后世的最大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