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与孝经故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章 孝行故事之二:亲尝汤药之文帝

【原文】

【前汉】文帝,名桓,高祖第三子。初封代王,生母薄太后,帝奉养无怠。母病三年,帝为之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汤药非口亲尝,弗进,仁孝闻于天下。

【诗赞】

仁孝临天下,巍巍冠百王。汉庭事贤母,汤药必亲尝。

【读解】

中国历史上有段著名的时期即“文景之治”,说的是西汉王朝汉文帝与汉景帝当政的时候,出现了国家安定、百姓富足的盛世,大约是公元前180到公元前141年将近40年的光景。公元前180年是汉文帝刘恒登上帝位的年头,公元前141年是文帝的儿子汉景帝刘启去世的年头。历史称赞“文景之治”,其实赞扬的对象主要是汉文帝。中国历史有条规则,一个皇帝去世后,国家对他要立下“庙号”和“谥号”做出评价。如果有建立新王朝功劳的,敬称为“祖”,如建立了汉朝的刘邦,就成为“汉高祖”;如果有治理天下之德政的,敬称为“宗”,汉文帝的庙号就称为“太宗”,谥号为“孝文皇帝”。

汉文帝刘恒是以“孝”著称的封建帝王。

梳理史书记载,发现汉朝开国皇帝高祖刘邦先后有过8个妻子,前后共生了8个儿子。皇后吕雉最为强势,她生的儿子刘盈排行第二,早早就立成太子,刘邦去世后继位当了8年皇帝,执政平平。刘邦在世的后几年,特别宠爱戚夫人,想让戚夫人生的刘如意替换刘盈做太子,但慑于吕雉的威势,没能换成,戚夫人母子后来反遭吕雉残害。刘恒是刘邦的第四个儿子,生母薄姬也不受宠,刘恒后来被封到山西作了代王。如果没有其他原因,刘恒也就在藩王的位置上坐到终老而已。

有句话说“时势造英雄”,可首先所造之人必须是英雄的“料”才成,不是这块“料”,再下大力气去“造”也没有用。汉高祖刘邦去世后,吕后专权,激起朝廷内外各方面的愤怒。到公元前180年吕后一死,太尉周勃、丞相陈平等大臣把吕氏势力一举清除,然后在诸王子中反复遴选,最终选择了代王刘恒继承王位,并派得力官员迎接代王入京为帝,刘恒这才登上了王位。

之所以从诸王中选择刘恒,不仅仅是看到刘恒在治理代地时表现出来的才能,更是看到了刘恒在道德方面的突出表现。刘恒在代地当藩王的十五年间,关爱百姓民生,大力发展生产,待人温良恭俭,处处以身作则。刘恒当了皇帝以后,更加兢兢业业,全力治理国家,他的事迹,不仅史书记载,在民间口碑中也广为流传,他的众多故事中,与爱人、行孝有关的就有两个著名故事:

一个是他“亲尝汤药”。文帝对母亲非常孝顺,他知道母亲生养自己所付出的辛苦,所以从小就尊敬母亲,听母亲的教导,也不惹母亲生气,了解薄姬母子的人,都赞叹薄姬生了一个既懂事又明理的好孩子。刘恒后来进京当了皇帝,他对母亲薄姬的态度没有丝毫的改变,仍然是那么尊重,那么关切,那么孝顺。

这一天,文帝正在未央宫里与晁错讨论“废除肉刑”的国家大策,内侍慌慌忙忙跑来在宫门口探头向屋里望了望,又向文帝身边的人招招手,似乎有急事。这小小的动作早被正听晁错发表意见的文帝看在眼里,便转过头来对身边的侍从说:“去看看,可能后宫有什么事吧。”侍从得了命令赶紧小步跑出去,一会便回来了,望着文帝。文帝抬抬手,示意晁错停下说话,望向侍从。侍从俯下身子就着文帝的耳朵悄悄言道:“内侍来报,皇太后突然不舒服,心口痛,还吐了两口血,所以急忙来报,请您下旨太医令丞派出医待诏急速进宫。”

国家大事虽然重要,但需要认真计议,不是马上就能决定的;人命关天,尤其是吐了血,需要马上治疗。文帝告诉晁错,缓一两天再讨论此事。晁错当然分得清轻重急缓,知道救人性命要紧,便退了下去。文帝心里也十分着急,一方面派人去传医待诏进宫,一方面快步向皇太后薄娘娘住的寝宫跑去。

文帝赶到母亲的寝宫,侍女们已经把皇太后扶到床上躺下了。文帝三步并两步直接扑到床前跪下,焦急地问道:“母亲,母亲,您怎么了?吓坏儿子我了。”听到文帝的声音,薄太后睁开眼睛:“儿啊,不必惊慌。为娘只是感染了一点风寒,一下晕过去了,现在好多了。快去忙你的,别耽误你的国家大事。”文帝跪倒在床前,攥住皇太后的手:“母亲,您的健康就是我最大的事,您一定要好起来啊。”薄太后听了这番话,脸上不觉现出一丝笑容:“有皇帝你的孝心,为娘一定会好起来的。”

这时,医待诏已经赶过来了。文帝从床前起身把地方让给医待诏,自己却站在医待诏身后不远处目不转睛地看着。一会儿医待诏诊断完毕,起身来到文帝面前,行过礼后说道:“禀告皇上,太后感了风寒,为臣这就给开个方子,服下三剂,三天之后就会好了。”文帝马上问道:“吐血是否要紧?”医待诏说:“依为臣所见,这吐血是咳嗽时震破了血脉,无甚大碍,为臣在药方里已经加进止血之药了。药汤服下就可治愈。”文帝听了这才放心,立刻吩咐内侍拿起医待诏开的药方快速到太医令丞配药。

医待诏和取药的内侍退下去以后,文帝又跪到了母亲的床前。薄太后睁开眼,看见儿子这般神态,十分不安:“儿啊,你快起来,赶紧用餐、休息。为娘的没大事,休息几天就好了,你累垮了可不行。”但文帝就是不听,还自责说:“儿子没有照顾好您的身体,是儿子失职。母亲放心,我一定把母亲的病治好,把身体也调养好。”

一会儿,药汤煎好了送到床前,侍女要服侍太后用药。文帝接过来,先尝了一口,然后把药盅送到太后嘴边说:“母亲,儿子尝过了,不烫不凉,请用药吧。”

薄太后用过了药,一会儿便安静地睡着了。

内侍过来恳请文帝回宫用膳和休息,但文帝始终没有动,仅仅喝了几口水,没有换衣服也没有躺下,就静静地跪坐在薄太后的床前。

一夜过去了。

第二天早上文帝先侍奉母亲服过药汤,然后用了早膳,匆匆到朝堂上处理了重要的国事,就回到薄太后的寝宫继续侍奉母亲。和头天一样,药汤端上来都是他亲自尝过,不烫不凉才给母亲奉上。

薄太后心疼儿子,让儿子回去休息。文帝执意不走,说:“娘亲只有儿子一个亲人,身患疾病,想的就是亲人伴在床前,病才好得快。母亲放心,我年轻,伺候母亲是应当的。”薄太后听了这番话,脸上露出笑容,一会儿就安静地睡熟了。

汉文帝在薄太后的床榻前目不交睫,又伺候了一夜。

第三天,文帝侍奉过母亲服下汤药,薄太后已经基本好了,便催促文帝去办理朝廷大事。文帝嘱咐内侍要加意服侍太后后便离开寝宫,去上朝了。

这天快到傍晚,文帝才退朝回到母亲身边,问过安,接着就问太后服过药没有。薄太后已经坐了起来,笑笑说:“你嘱咐的,汤药不经你尝过就不许端上来。看看他们谁有这个胆子违背你的吩咐?”太后身边的宫女们听了也都掩口不敢笑出声来,文帝马上招呼把汤药送上来,自己尝过之后服侍母亲服下药汤。

服完药,薄太后看文帝似乎有话要说,便问道:“今天上朝去了许久,是不是有什么大事啊?”

文帝听到母亲问话,便回答说:“母亲,儿子正在想怎么和您谈此事呢。您身体不好,怕您说话太累。”

薄太后说:“做母亲的总是盼着孩子做事端正,你作为皇帝更重要的是要得民心啊。有什么话尽管说吧,做母亲的只会给你出好主意啊。”

文帝听到这里,眉头舒展开来,说道:“母亲,这两天我和晁错等人一直在讨论一件案子。这个案子涉及到一个女孩子,所以踌躇不决。”

薄太后言道:“说吧,我听着呢。”

原来汉文帝刚刚即位的时候,因为仁心不忍,下令废除了一人犯罪、全家连坐的法律,朝内朝外普遍支持。文帝接下来又打算废除对罪犯砍手砍足的肉刑,但有人提出反对意见。文帝正踌躇不决的时候,齐地临淄送来一个案子。当地有个叫淳于意的读书人,不愿做官却喜欢医学。行医时发生了病人死亡的事故。可病人的丈夫是个富商,与官府有勾结,就诬告淳于意行医是假,故意杀人是真。官吏受了贿赂,还假惺惺地说是“故意杀人不实,姑从轻发落”——判了淳于意接受砍足的肉刑——便押到长安来受刑了。文帝说:“正好我在考虑废除肉刑一事,想听听您的想法。这里还有件奇怪的事,陪淳于意一起到长安的不是他的儿子,却是他的小女儿,名叫缇萦,还为她的父亲写了一封奏章。”

薄太后听了,对此事很感兴趣,就问奏章在哪里,看看缇萦说了些什么。

文帝正好把奏章带在身边,因为他本来就是想把这封奏章让母后看看呢。于是他取出奏章,给薄太后念道:

“我叫缇萦,是太仓令淳于意的小女儿。我父亲做官的时候,齐地的人都说他是个清官。这回他给人治病不幸死了人,被官府判了肉刑。我不但为父亲难过,也为所有受肉刑的人伤心。一个人砍去脚就成了残废;割去了鼻子,不能再安上去,以后就是想改过自新,也没有办法了。我情愿给官府没收为奴婢,替父亲赎罪,好让他有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薄太后听了,不觉合掌说道:“这个小姑娘,太有见识了,人受了肉刑,生活就不能自理了,可以给他别的刑罚替代,或者罢官,或者罚俸。就照她说的办。另外,医生治病,也不是包治包好的,要好好查问一下,看看是不是医生的原因。”

文帝听了,长舒一口气:“母亲说得对。另外,我看缇萦这个姑娘,既有见识,也有孝心,要好好表彰一下她。”

不查不知道,一查竟然是个“没想到”。缇萦的父亲淳于意可不是个普通人,他是西汉时候一位著名的中医。大历史学家司马迁写了一部史籍著作《史记》,专门给医生立了一篇传《扁鹊仓公列传》,只记载了扁鹊和仓公两位著名的医生,其中的仓公就是淳于意,因他年轻时候做过管理粮仓的太仓长。淳于意继承并发扬光大了扁鹊“望闻问切”的中医“四诊”方法,而且创立了记录病例的“诊籍”方法,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医治经验。在《扁鹊仓公列传》中,司马迁记录了淳于意25则诊治医案,涉及到人体的消化、泌尿、呼吸、心血管、脑血管、内分泌、传染病、外科、妇产科、儿科等多个领域。可以想象,如果不是缇萦挺身救父,如果不是文帝因孝爱人,中国岂不损失了一位大医学家?

这就是与文帝有关的第二个故事“缇萦救父”。

正是文帝面对母亲生病表现出来的诚挚孝心,不仅触发了他废除肉刑、惠民惠国的决断,也树立了一个有胆有识、敢为父亲出头伸张公平的少女典范。自那以后,文帝“亲尝汤药”和“缇萦救父”的故事就传遍天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