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哪怕千锤百炼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总有一个人,让你在深夜感到愧疚

1

每次跟我妈打完电话,到了结尾,她都会问我一句:“最近去看周老师了吗?”

我会回答:“去看了去看了,放心吧,周老师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

我爸又叮嘱我:“没事的时候一定要常去看看周老师。”

“放心吧。”

真实的情况是,晚上下了直播就在想,周老师在干嘛,要不要明天中午约个饭,可是明天下午还要早一点回台里录像,要不算了?

典型的拖延症,有人说终归是不爱,至少是没那么爱。

非常庆幸在硕士期间,我遇见了一位好导师——山东大学法学院的周静,人称“静学姐”。

周老师的身材,有点像动画片里的哆啦A梦,胖胖的,戴着黑框眼镜,总是笑眯眯的。

师哥师姐怪我们见识少,跟我们说:当年在中国政法大学,周老师可是有名的校花,身材窈窕衣着时髦,活脱脱从挂历上走下来的大明星。

但我看到的周老师大口喝酒、大口吃肉,思想自由而独立,课堂上洋洋洒洒、风趣幽默,课堂下乐于助人、笑意盈盈。

2

硕士期间,我买了人生中第一套房子,虽然只有50平方米,但也算创举。

当时电台的同事在办公室里讨论买房的事情,我刚上硕士三年级,其实还有一年的时间才离开寝室,之前也从来没有过买房的想法。但通过兼职,已经有了一点积蓄,我跟同事说,我也想买一套房子。

同事说,他刚看过一套房,还不错,他开车陪我一起。

虽然西向,但是有很大的落地窗,又是精装修的房子,阳光洒下来,身上暖暖的,也痒痒的。

更何况买的不是一套运动装,也不是一个冰激凌,而是一套房,这跟吹牛根本没区别嘛!

回台里的路上,我给我妈打了个电话,妈,我想买房子了,而且刚看了一套,还不错。

我到现在都不知道我妈当时为什么那么坚定,她半分钟都没有犹豫,直接说,行,看看需要凑多少钱。

现在想想,父母的心可真大,他们就不怕儿子走了歪路拿了钱去干坏事?

凑来凑去,还有六万元的缺口。

深呼吸了几分钟,我打电话给周老师,说,周老师,我想要买一套房子,可是还差一些钱。

电话那头,周老师什么都没问,直接说,需要多少。

我说六万元。

周老师说,没问题。

当天下午,我就收到了这六万元钱。

3

每年六月,导师都会跟学生们吃一次散伙饭。

好多年前的一个晚上,周老师给我打了一个电话,说正在跟师弟师妹们聚餐,有人提议跟我这个师兄见个面,如果我有时间,可以赶过去。

我正在出差回济南的路上,有些累,可能还有一些矫情,忘了是在一种什么样的情绪之下,总之最后的结果就是我拒绝了。

就因为这次拒绝,我后悔了很久,因为在这之后,周老师没有再提出过类似的要求了。

法学院二十周年院庆时,周老师写过一篇纪念文章《似水年华》,其中也回忆到了她的恩师邢士光老师。

周老师写道:

我是个过于懒散的人,到现在一事无成并且不思进取,我不知道有一天我见到邢老师的时候该怎么跟他说,我很惶恐。我不知道他是不是能认可我所感受到的快乐,能不能体会我对平凡的满足。其实无论在什么地方,我只愿意做一个边缘人,远离所有的喧嚣。也许有些时候我们身不由己,但是,我的心永远是自由的,不会受任何拘束。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人我们把他们放在眼里,那是因为我只要看见他们就足够了;但是有些人我们是把他放在心里的,时时牵挂,比如对邢老师。但是我放得离心太近,所以,想起来就会心痛。

就像周老师写邢老师的那份在意与忐忑,我同样如此。

那个终极问题并非我到底算不算一个好学生,而是在周老师内心深处,对我是否满意。

总觉得自己还不够努力,总觉得自己做得还有很多不足,总觉得自己还没有达到她期望中的样子。

前几天,跟周老师聚会,还有几位师兄师姐。

告别时,周老师把我拉到她身边,说:“不要再那么累了,放松一点,身体最重要……”

在她的乐观、宽厚和正直面前,我依然会无比愧疚。

4

还有一位柳忠卫老师。

熟悉我的读者和听友知道,我是从大三下学期开始做了电台主持人,一直到我硕士研究生毕业。

因为要赶晚上七点的电台直播,很多时候等不到上完最后一节课就要偷偷溜走,很多班级活动我也缺席了。

有的老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置可否,有的老师表示抗议,学生嘛自然上课是最重要的。正在我也纠结的时候,我收到柳忠卫老师回复的邮件。

当时,我们需要交一份《刑法分论》的论文作业,我认真写完,又检查了好几遍,调整完格式后发了过去。

第二天,我就收到了柳老师的邮件回复,他说:

小新:

一直觉得你一心两用,甚至可能没有把心思放在功课上。

但是看了你的作业,觉得你是很用心的孩子。我们求学的目的,其实是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而现在如果你喜欢这份工作,就不妨做下去。

只要无愧我心,那就是收获。

这封邮件,对当时内心惴惴不安且依然幼稚的我而言,是一份太难得的鼓励了。

5

我是在大二那年,开始了跟电台的缘分,跟主持人这个行业的缘分的。

因为参加了学校的一个活动,被当时在山东广播文艺频道《大学校园》的主持人肖雨邀请,去做了电台嘉宾。

在做嘉宾之前,我从来没有听过广播。但我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哪怕再紧张,也能有效调节,让外人很难看出来。

这事被山东大学校园广播电台的师兄知道了,就通过学校里的内线电话找到了我,问我是否有兴趣到学校的广播电台挥洒青春和汗水。

之后,我成了山东大学校园广播电台的一员。

半年后,负责山东大学校园广播电台的王为华老师问我有没有兴趣自己出来做制作人,承担一档周播节目的制作和播出,也可以组建自己的小团队。

当时,台里已经有了新闻、音乐、体育、时尚的节目类型,我琢磨了半天,说,我做一档访谈节目吧。

那档节目的名字着实“很傻很天真”,叫《星座零接触》。乍看,以为是个聊星座的节目,其实是一档所谓的“名人”访谈节目。

后来,那档节目还真的有点风生水起的意思,马上拥有了不少忠实的听众。

大学,是成年后难得的允许你试错的一段时光。

大学新生刚入学,大多校园组织都会纳新,学生会、校报、广播台、各类社团……着实让人眼花缭乱,甚至无从选择。

有些同学会以此为名义逃课或者浪费时间,我想,加入校园组织的初衷,是因为这个平台的内容跟你的兴趣紧密相连,是因为这个平台可以引导你做事的方式,是因为这个平台有一些闪闪发光的朋友吸引着你,而并非平台带给你的所谓优越感,更并非平台所带来的那所谓的“权力”。

谢谢带我上路的王为华老师,谢谢她让我确信了自己的兴趣和那一点点的天赋。

6

生活中的我,不喜欢竞争和比赛,甚至厌恶被比较。

但在2002年,我作为参赛选手,参加了中央电视台的《挑战主持人》节目的录制。当时参加比赛的“战友”中,有被称为“地震中最美女主播”的宁远,有河南卫视的“天气女郎”谢磊,有在民宿界闯出了名堂、也曾经是知名媒体人的陈彦炜。

参加《挑战主持人》,对我而言,纯属意外。

当时还在学校团委负责学生工作的马晓琳老师给我打电话,说可以参加一个比赛。

到了现场,才知道是中央电视台的节目,节目组正在挑山东赛区的选手,作为一个“不紧张”的选手,我跑上台说了几个即兴的小段子。

走下台后,一个短头发的女孩跑过来,说:“小新,你可能会是这拨选手里第一个去北京录像的,做好准备。”

北京?录像?这就成了?

那个短头发的女孩叫丛澍,当年只是一个编导助理,现在已经是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的副总监了。

《挑战主持人》播出后,分别有湖南卫视和福建东南卫视的工作人员打来电话,说他们看到我在节目中的呈现,觉得我适合他们目前在播的某一档节目,问我有没有兴趣去主持。

我呆住了,没明白怎么回事,说,我才大二,怎么可能去工作?

福建东南卫视的老师反问我,你可以休学一年过来先主持试试看。

电话这头,我连连摆手,不行不行,我父母不会同意的。

你看,保守的思想,的确是堵在成长路上的石头。当然,我也并不能想象,如果当年真的舍弃学业去做了一个主持人会怎样。

人生中的假设大多数时候是没有意义的,不过是宽慰自己而已,而只有真正付诸实践的,才可能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谢磊做妈妈了,还参演了张艾嘉导演的电影,有时候晚上十一点多还没有睡觉,有一搭没一搭地在微信上聊天,感觉她过得很自由丰盈。

宁远就更自我了,她早就辞去了台里的工作,做了三个孩子的妈妈,开创了“远远的阳光房”和“远家”的品牌,写了《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和《有本事文艺一辈子》等好多本畅销书,有坚持、有理想,是很多女性朋友心里的榜样和真诚的朋友。

马晓琳老师也已经离开了团委,目前是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党委书记。每当我迷惘时,也会发信息给马老师征求她的建议和意见,总觉得她活得通透极了。

7

山东师范大学有一位了不起的老师——宋遂良教授,清瘦,目光炯炯,很和善。

宋老师说话的语速不快,每次跟他聊天,总是听不够。宋老师跟老朋友、老同事们见面也喜欢谈论当下的新闻事件,有人不理解说你们好好活着就行,关心这些做什么。宋老师说:“这是我们的一种生活内容,就是希望国家、民族、后代能够更好一些。”

宋老师在泰安一中九年级一班老同学举办的毕业55周年聚会上,送给了学生们一段话,此时,他已经84岁高龄了。

宋老师说:生命是短暂的,要珍惜它,要爱护它;世界是不公平的,不要委屈,不要抱怨,不要攀比,不要眼红。命运既然是这样安排的,我们只有欣然接受;希望你们能够认识到人性的弱点,要带着一颗宽容的心去看待别人。

这是师者的智慧。

年少时,面对老师不免畏惧和害怕,电影里的小少年们给老师的自行车轮胎偷偷放气,给他们取不同的外号,甚至生出诸多误会,长大后,才渐渐懂得老师的无私与善意。

可是在老师面前依然会害羞,会放不开手脚,过年问候的信息也是反复编辑,最后觉得矫情又删除了,之后又陷入到了新的愧疚之中。

从研究生一年级给专科生上课到现在给硕士研究生上专业课,已经足足16年了,现在自己也成为教师团队中的一员,但内心深处一直保有一种学生心态。

愿我们带着自己的正直、善良和责任,在面对老师的时候,愧疚少一些,再少一些,为他们做得多一点,再多一点。

而这发自心底的愧疚,也会一直催促我们,目中无尘,在胸中植一颗玲珑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