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结拖延症:写给年轻人的7个行动指南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02/明天再说:不要对未来的自己期望过高

现在,每开始一项新任务之前,我都会根据截稿日期核算一下每日的工作量,尽可能地做到均摊。这样做的目的是保持一个稳定的节奏,以此来确保输出内容的质量前后如一。如果不能从一开始就进入状态,误以为时间很充裕,陷入病态的悠闲中,代价会很惨重。

我有过这样的亲身体验:当时我还在公司坐班,刚刚结束一个难度较大的项目,本想着能暂时松一口气,没想到来了一个急活。领导也是出于信任,将这个任务交给了我。可是,看过新选题的要求之后,我的心情跌到了谷底,一股厌烦之感涌了上来。

如果是现在的我遇到上述情况,会选择如实向领导说明自己的状态——我需要缓冲,能不能交给其他同事?或者,能不能晚几天再开始?可是,当时我的认知和处理问题的经验不足,就硬着头皮接下来了。

面对心生厌烦的任务,我能立刻投入行动吗?无疑,难度太大。那一刻,我内心的真实写照是这样的:“真烦,不能让人喘口气吗?好在,时间还算充裕,不着急,先放松放松,明天再说……”

我一会儿打开淘宝,一会儿看看微博,又泡一杯喜欢的花草茶,享受着春日里的阳光,觉得还挺惬意。可能是太过放松了,两天的时间转瞬即逝,我什么都没有做。说好的“明天”,变成了“明日复明日”。

刚准备收收心,公司又安排我外出参加一个为期两天的培训。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我肯定不能错过,于是就去参加培训了。那两天里,我满脑子都是培训中的内容,那个新选题早就无暇顾及了。但是,我心里惦记着它,毕竟那是一个“未完成”的事件。

等培训结束后,我重新回到工作中,但还是无法进入工作状态。我安慰自己说:“先查查相关的资料,我总不能闭门造车啊!”当时的我并不知道,这其实是稍后思维在作祟,它很容易让人想当然地认为,执行一项任务的条件依赖于先完成另一项。如此一来,我们就有理由推迟那些原本需要即刻去做的事了。

我知道即刻处理选题的重要性,客户和领导都在等这个方案,如果能获得认可,那么于谁而言都是有益的,我也会因为做事效率高、能力出色而受到领导的赏识,并且获得收入上的增长。但是,我却对自己说:“你要多收集一些资料,为处理这个选题做准备”,然后我就在搜集资料的时候放慢了脚步,在思考和整理加工资料上拖拖拉拉。

实际上,我以上所做的一切,不过是通过新的细枝末节,去逃避自己不喜欢的任务。

如果你在面对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时,脑子里冒出了以下的这些想法,请你务必提高警惕,它们很可能就是阻碍你行动、实现目标的思维陷阱。

——“我先睡一会儿,休息好了再做!”

——“我得把这个想法再斟酌斟酌!”

——“我需要查找一些新的素材,买一些新的工具。”

——“待会再处理,时间还早呢!”

这些稍后思维,会在无形之中变成一种麻醉剂,让你觉得自己肯定会做,只是稍后而已。殊不知,在“稍后”的过程中,一个个“现在”已经悄然流逝。记得一位先哲说过:“毁灭人类的方法非常简单,那就是告诉他们还有明天。因为告诉他们还有明天,他们就不会在今天努力了。”

【终结之战】:不要对“未来的自己”期望过高!

稍后思维具有一种迷惑性和欺骗性,它会让我们误以为:今天暂且放松一下,明天做也来得及,只要明天合理安排时间,就可以完成任务。“现在的我”总是很相信那个“未来的我”,认为“未来的我”会更自律、更优秀、更高效。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觉呢?这是因为,大脑会把“未来的我”当成别人。原本,你决定今天晚上不熬夜,11点之前就上床睡觉。可是,到了晚上11点时,你根本想不起来“要坚持早睡早起的未来的我”,你更在意的是“现在的我”,因为你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当下玩着手机游戏、刷着短视频的快乐。那个看似“自律的我”犹如一个陌生人,对“现在的我”而言,不值一提。

行为学家霍华德·拉克林说过:“当你能认识到每一天的你,其实都别无二致的时候,你才能更容易控制今天的自己。”所以,当“现在的我”产生了“明天再说”的想法时,一定要打破这个幻想。你要和“现在的我”对话,告诉自己真正的事实与真相:

第一,明天的时间和今天一样,都是24小时,不会因为“现在的我”想到“未来的我会更高效、更能干”,就能让明天的时间变得更多。

第二,“未来的我”并不遥远,不会跟“现在的我”有什么大的不同。就算有不同,那也是“现在的我”的行为所致,正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什么因就有什么果。千万不要妄想“明天的我”一定会比“今天的我”更靠谱,很有可能,他还在指望着“后天的你”呢!

第三,试着想象,“未来的我”会如何看待“现在的我”,以及“现在的我”所做的选择,又如何因为“现在的我”所付出的辛苦和努力心怀感激。同时,也可以跟“未来的我”讲述“现在的我”的困惑和压力。借助这样的方式,拉近“未来的我”和“现在的我”之间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