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矫诏征兵 巧妙布局
虽然李渊平时礼贤下士,给人的印象不错,但是反叛朝廷,问题实在太严重,所以方方面面都必须考虑周全。除了身边的支持者以外,老百姓怎么看,这是很重要的一个问题。若要起兵,百姓不支持,连召集兵马都会很困难的。所以李渊非常重视顺应民心。太原起兵计划正在推进中,忽然从江都传来了皇帝的最新命令。传达命令的士兵昼夜兼程,一副疲劳不堪的样子。皇上的新命令让太原立刻陷入惶恐之中。
皇上的诏书,实际上是一纸战争动员令,宣布:在太原、河西、雁门、马邑四郡的百姓,年龄在20—50岁之间的男子都要准备参军,在当年年底,也就是617年的年底集合完毕;队伍要到涿州,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去集合,然后去攻打高丽。打高丽是典型的穷兵黩武行为,从一开始就遭到民众的抵制,大业九年(613),杨玄感反叛最能说明这个问题。大业十一年,隋炀帝雁门关被围,为了赢得百姓支持,隋炀帝宣布取消征讨高丽计划。结果事后,隋炀帝出尔反尔,又要继续征讨高丽。隋朝攻打高丽,没有一次取得胜利,原因很复杂。民众不支持,应该是一个重要原因。现在,隋炀帝再次发出战争动员令,根本不考虑百姓的死活,百姓对于朝廷的反感可想而知。百姓反感朝廷的社会气氛,对于李渊有两个好处:首先,李渊的反隋因此获得群众基础;其次,李渊如果合法招募军队,百姓一定会踊跃参加。为什么?参加了李渊的军队,就不用年底当兵到高丽前线了。
隋炀帝确实没有放弃征讨高丽的计划,但是,这个时候到太原来宣布年底征兵,未免太巧合了。实际上,一点都不巧合。诏书是在李渊的授意下由手下刘文静撰写的,因为伪造巧妙,没有人发觉。目的呢?就是为李渊反隋制造社会气氛,为李渊募兵夯实基础。
李渊起兵,皇上在三千里外的江都,不能构成有力的威胁。但是,李渊身边并不都是刘文静、裴寂这些支持者。后来李渊胜利了,这些反对李渊起兵的人大都消失在历史的记载中。但是,仔细寻找,还是会发现几个反对的人。比如,太原副长官王威、高君雅。这两个人是朝廷的虎牙将军,特别是高君雅,跟隋炀帝的关系密切,在隋炀帝还是晋王的时候,已经伺候在左右了。李渊当然心知肚明,王威和高君雅被安置在他的身边,本来就有监视的作用,是朝廷对李渊不放心的具体表现。
所以李渊起兵,必须防范这两个人了解实情。起兵准备过早暴露就等同于失败,这是很明白的道理。隋唐时代,即使地方大吏,手里日常能够动用的兵力也是有限的,只有发生战争,才可以根据朝廷的指示招募军队。隋唐的制度一脉相承,我们通过唐朝的情况可以了解隋朝的制度。比如,宣布招募军队的人必须是皇帝,包括规定招募军队的数量、目的和统兵将军。法律上有“擅兴律”,严惩擅自发兵。如果擅自发兵千人,就处以绞刑。擅自发兵分两种情况,一是没有上报朝廷而发兵,二是没有得到批准而发兵。但是,遇到紧急情况,如果敌人兵马来进攻,或者附近发生反叛,可以招募军队,“得便调发”,但同时必须立刻上报朝廷。现在,李渊急需的就是集合兵马的理由。这是一个乱世,理由很快就出现了。大业十三年(617)二月,王仁恭被部下刘武周(4)杀掉,刘武周占据马邑郡,投靠突厥。三月,刘武周攻破楼烦郡,进入汾阳宫,把给皇帝准备的女人掠走,献给突厥始毕可汗(5)。同月,刘武周攻下雁门郡,始毕可汗册封刘武周为定杨天子。雁门郡和楼烦郡就在太原的北面,李渊再不准备,刘武周下一个目标可能就是太原。另一方面,作为隋朝的地方长官,临近发生如此严重的叛乱,如果不采取一定对策,朝廷也会追究责任的。
李渊看到自己的机会来了,他掩饰着内心的激动,召开会议,装作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他说:形势很严峻,刘武周叛乱投靠突厥,已经占领雁门关,距离我们太原只有三百里。皇帝远在江都,距离我们三千里。我们当然应该立刻向皇帝汇报,但是恐怕等皇帝知道再发兵已经来不及了。如果刘武周和突厥来进攻,我们根本没有准备,只能束手就擒。就算刘武周不来,面对汾阳宫事件,朝廷追查下来,也不得了。可是,我们现在如何准备呢?等朝廷同意一切都晚了,可是不等朝廷的命令,我们也不能擅自招募军队啊。唉,真是让人犯难啊。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大家共同想个办法吧。
李渊一席话,大家都知道问题的严重性了。王威、高君雅首先表态,积极主张集合军队,说您是太原的留守,一方的最高领导人,不能置百姓死活于不顾啊。您一定要在这个时候力挽狂澜,不能放任不管啊。他们的态度比李渊都积极。李渊故作无可奈何之状,顺从了他们两个人的要求。有了皇帝的亲信支持,李渊便正式发出动员令,要求成年男子都尽快来报名参军。结果呢?不出所料,人们非常踊跃。前面提到的那个假诏书起了作用。李渊充分利用了隋朝的法律,很好地钻了法律的空子,也很好地调动了身边的隋炀帝亲信。很快,各路人马纷纷集合到太原。
这简直就是一出戏。王威他们私下里一定得意:你李渊在大敌压境的情况下,态度暧昧,不能积极发兵杀敌;要不是我们积极促进,太原说不定也陷入刘武周的魔爪了。或许,王威和高君雅都准备好了如何打李渊的小报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