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暗流涌动 慎言保身
贞观后期,政局并不平静,可以说是暗流涌动,危机四伏。那么,太子如何度过呢?可以用“慎言”来概括。不说不该说的话,不表不该表的态,这种慎言行为,除了表达谨慎以外,更有明哲保身的意义。
在太子之争愈演愈烈的时候,朝廷大臣分成几派。李承乾因为谋反计划,拥护他的一派或者原来的东宫官员都彻底丧失了战斗力。剩下的两派还在,唐太宗想把两派结合起来,再造团结的朝廷。但是,唐太宗的这个努力最后失败了。原因是什么呢?胜利的一派不愿意与另外一派分享政治成果,他们要独占政治资源。于是,一系列看起来没有关系的案件,背后都有政治阴谋的黑手推动。
最典型的一件事就是刘洎之死。
刘洎是门下省的副长官,曾经表示过支持魏王李泰当太子。后来李治成了太子,刘洎也升官为门下侍中。他是唐太宗新政策的拥护者,觉得斗争已经过去,新太子已经确立,大家就应该尽弃前嫌,共同辅佐新太子。刘洎一点都不见外,还积极给皇上建议,应该加强对太子的教育。皇上很高兴,于是决定让刘洎和岑文本等人定期到东宫去给太子上课。从这点上看,刘洎还是李治的老师。
当上侍中以后,刘洎依然一副敢作敢当的样子,一点都没有察觉政治局面的变化。在唐太宗御驾亲征辽东的时候,唐太宗的安排是这样的:长安由房玄龄留守,洛阳由萧瑀留守,太子驻扎在河北定州,他的身边有开府仪同三司高士廉摄太子太傅,与侍中刘洎、中书令马周、少詹事张行成、右庶子高季辅同掌机务,共同辅佐太子。长孙无忌、褚遂良等跟随皇帝到前线。刘洎既然留在太子身边,交流机会应该不少。
贞观十九年(645)九月,唐太宗开始从辽东撤退,一路劳顿,身体大受影响。十二月,在定州,太宗发病。刘洎到唐太宗的病房探视,出来以后因为看到皇上病情严重,深表担心。当时,马周和褚遂良都在场。褚遂良问病情如何。刘洎流下了眼泪,说病情严重,令人担忧。但是,后来褚遂良却向皇上诬告刘洎,他复述刘洎的话,变成了另外一种意思。是什么呢?是这样的,他说刘洎说:“国家的事情没有关系,只要辅佐少主,实行伊尹、霍光的政策,大臣中有不同意的就杀掉,天下自然稳定了。”如果刘洎这么说,这个话就太严重了,那不就是篡权吗?不论伊尹还是霍光,在后人眼中都是大臣控制皇上的代表人物,是权臣篡位。这样的事情,可以心里想,可以悄悄做,怎么敢说呢?刘洎又不是小孩子,他怎么会如此没有政治常识呢?褚遂良原来就是拥护李治的一派,而刘洎是拥戴李泰的一派,两人属于两个阵营。现在虽然阵营消散,但是这样危险的话语,他再愚蠢也不可能当着褚遂良的面说啊。然而更重要的是,病中的唐太宗最担心的其实正是这样的问题,自己身后太子不能独立掌控朝廷,于是出现权臣。
唐太宗病好之后,就来追问这件事。刘洎当然不承认,并请马周作证。马周实事求是,证明刘洎确实没有那么说。不过,褚遂良更坚定,就是认定刘洎是如此说的。唐太宗怎么办?这是一个巨大考验。事情过去很多年,即使今天我们回头看看,仍然不免心惊胆战。
这是一个司法问题,还是一个政治问题呢?
最后,唐太宗赐刘洎自尽而死。唐太宗处死刘洎,是一次向强硬派妥协的行为。褚遂良其实不是要皇帝弄清真相,这个事情如果说是一个司法问题,其实再简单不过。这与其说是刘洎口无遮拦,不如说是褚遂良设局陷害。更重要的是,褚遂良一派是在逼皇上作出选择,究竟是要他褚遂良一派,还是要刘洎一派。刘洎当然不如褚遂良势力大,唐太宗只能选择褚遂良一派。
刘洎的死是冤枉的。本来,刘洎跟太子之间,曾经有过师生情谊,太子理应关心这个案情,因为事关刘洎的生死问题。但是,在这些比较重大的问题上,没有留下太子殿下的任何记录。在重大问题上不说话,避免了祸从口出。这是明智的,也是正确的。应该说,这样的问题是无法表态的,而太子殿下果然就没有表态。
10年以后,李治已经当了6年皇帝,他不顾长孙无忌的反对,放逐了褚遂良,毅然决然地立武则天当了皇后。显庆元年(656),在李义府的鼓励下,刘洎的儿子提出给刘洎平反的要求,因为当初是褚遂良陷害,现在平反正是时机。唐高宗李治犹豫不决,而多数大臣都支持李义府,只有给事中乐彦玮说:“今雪洎之罪,谓先帝用刑不当乎!”李治于是找到了充分的理由,把这件事搁置起来。李治的犹豫让我大生疑窦。为什么唐高宗对于刘洎平反并不积极呢?有两种可能性:第一,他现在不想乘胜追击褚遂良,更不想激怒长孙无忌;第二,他当年与刘洎之死不无瓜葛。当初唐太宗选择杀掉刘洎,如果不是曾经与太子殿下商议过,至少当时的太子是知情者。
但是,历史的记载中,太子在刘洎案件中什么也没有说,更没有做。
在这期间,太子殿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几乎就是一个完人。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可是,太子李治就是完人,至少接近完人,因为谁也不知道他犯过什么错误。
一个不犯错误的人不就是完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