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笼效应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节 马斯洛与“上帝的鸽子”

约拿情结是逃避的代名词

约拿情结代表的是一种在机遇面前自我逃避、退后畏缩的心理。作为一种情绪状态,它导致个体不敢去做自己有能力做得很好的事,甚至逃避发掘自己的潜力。于是个体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一种伪愚的状态,即对自己,表现为逃避成长,缺乏上进心,拒绝承担伟大的使命;对他人,表现为嫉妒别人的优秀和成功,对他人的不幸幸灾乐祸。

约拿,意为“鸽子”,其性情驯良,承担着传递信息的任务。它来源于圣经《旧约》中著名的传教者约拿的故事。传说,约拿生活在公元前790年至公元前749年的以色列,是亚米太的儿子,也是一名虔诚的基督教徒。他一直渴望能够得到上帝的差遣,成为一名传教者。后来,上帝终于决定将一项光荣的任务交给他:以神的旨意去向一座罪行累累的城市——亚述国的首都尼尼微城,发出天谴的警示。

亚述国与以色列相距较远,位于底格里斯河流域,就是现在的伊拉克境内,盛极一时。在国王耶罗波安二世时,经过多年的扩张,亚述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帝国,其首都尼尼微城是一座繁华热闹的大城市。但这个国家的政治非常腐败,约拿对其极度厌恶,认为该城没有一个好人,不愿意去传道,于是想尽办法逃跑。上帝寻找他、唤醒他、惩戒他,甚至让他乘坐的西逃的船经历风暴海啸,以致被扔进了波涛汹涌的大海中,被一条大鱼吞下。当然了,这条鱼是上帝特意为约拿准备的。大鱼虽然将约拿整个儿吞进肚子里,但约拿并不曾受伤,不过却使他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他在大鱼肚子里待了三天后,被吐在岸边。最后,经过反复的犹疑,约拿终于决定去完成他的使命,也由此正式成为一名信使和先知,其名字也因此成为基督教中传教者、信使的代称。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约拿内心对于成功一直充满了渴望,但当崇高的使命和很高的荣誉——成为一名先知和信使,来到其面前时,他却产生了畏惧心理,胆怯于面对的任务,不能很好地处理自己内在心理和外在环境之间的冲突,回避即将到来的成功,推却突然降临的使命和荣誉,以退避和逃跑的方式应对一切。最后,他在经历了一系列磨难之后,内在力量不断壮大,才终于勇敢地面对现实,并获得了最终的成功。

约拿逃避、怯难和畏惧的诸多心理行为,让其名字成为那些渴望成长却又因为某些内在阻碍而害怕成长的人的代称。这种在成功面前表现出的一系列心理状态,就是“约拿情结”。

约拿情结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心理学家认为,这种渴望成长却又因为某些内在阻碍而害怕成长的畏惧心理的产生,并非独特的现象,而是一种相当普遍的心理。这一具有一定合理性的心理状态,于个体而言,它阻碍了自我实现,影响了个体成长,是一种心理障碍。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亚伯拉罕·哈罗德·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在深入研究中发现,人类普遍存在这样一种心态:面对自己的成长,持逃避成长、执迷不悟、拒绝承担伟大使命的态度。面对他人,一旦对方比自己优秀,就心怀嫉妒;一旦他人受到祝福,就内心不平;一旦他人倒霉,就幸灾乐祸。

这种心理导致个体畏惧做自己有能力做得很好的事,甚至不愿意发掘自己的潜力,于是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表现出缺少上进心的状态。这一状态,即心理学中所说的“伪愚”。

人们欢迎和喜爱归属于自己同类群体的人,“高调”做事的人容易引发人们的反感甚至敌视。然而,实际上深存于个体本性中的那种对成功和自我实现的渴望,又让个体内心时时充满着冲动。这一冲动的情绪,促使个体渴望将自己优秀的一面表现出来,得到他人的认可,并为此不断努力奋斗。然而,长期的生活实践和接受的教育又让个体意识到,个性张扬、好自我表现是不受欢迎的,是易被所处环境排斥的,是不合群的,结果为了更好地融入环境,获得他人的认可和群体归属感而不得不让自己成为变色龙,披上谦逊的外衣,隐藏起来自己真实的内心需求和内在情感,在保护自己不受他人嫉妒和敌视的同时,获得群体的认可和接受。殊不知,这样做只会让个体慢慢丧失自我,胆子越来越小,习惯于接受,没有进取心,做事畏首畏尾,最终没有建树。

1968年,继马斯洛之后,马蒂纳·霍纳(Matina Horner)正式提出了成功恐惧(Fear of Success)一说。成功恐惧可以说是约拿情结的进一步发展。它又称“逃避成功的动机”(motives to avoid success),是指个人对自己获得成功后出现的某种结果感到恐惧,即由于预见成功会产生让人恐惧的结果,于是在从事类似活动时倾向于放弃积极行动,回应以消极应付行为的活动。可以说,成功恐惧进一步说明了约拿情结束缚个体前进的原因。

无论是约拿情结,还是成功恐惧,都是阻碍个体成功的重要因素。不过,并非所有的人都是如此。每个个体的内在都存在着发挥潜能,获得自我实现,提高自我,实现自我的渴望。这种渴望或许会永远地深埋在一些人的心中,但在另一些人的内心却能生根发芽,并时时寻找机会,突破自我实现的心理障碍,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乐于实践,勇于进取。这样的少数人往往会获得成功。

倘若细心观察身边的成功者,你就会发现,他们勇于顺应内在本性的要求,无惧外在环境的压力,面对充斥于自己周围的社会习俗绝不妥协,始终让自己处于质疑和进取的状态中,敢于表现自己的怀疑,而不是以温顺、服从、谦恭的态度换取他人的认可。他们总在寻求积极的解决问题的方式,积极发挥自身的潜能和才智,在坚持自己的追求和梦想的同时,有效解决自身成长与环境障碍之间的冲突,让自己的心理保持平衡,从而在快乐和健康的状态下成长,进而获得成功。

总之,约拿情结提示我们:在人生前进的道路上,最大的敌人就是我们自己。唯有打败我们的约拿情结,克服内心的成长障碍,才能战胜自卑,走出迷茫,获得自信;才能在面对杰出人物时发自内心地敬仰,激发内在的动力,以此激励自己走向成功。

第三代心理学的开创者——马斯洛

约拿情结的错综心理现象证明了人类心理的复杂和奇怪。如今我们得以了解其背后的心理成因,得益于马斯洛于1966年对这种阻碍生命成长和自我实现的“约拿情结”进行的深入研究。

和约拿一样,马斯洛也被誉为伟大的先知。这位高智商的美国籍犹太人,不但是社会心理学家、比较心理学家,而且是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stic Psychology)的主要创建者之一,更是第三代心理学的开创者。

1908年,马斯洛出生于美国纽约市布鲁克林区的一个犹太家庭。其父母是从苏联移民到美国的犹太人。他是这个多子女家庭中的长子,他的父亲是一个长期酗酒的酒鬼,母亲则性格冷漠、残酷暴躁。

对马斯洛来说,童年的生活是痛苦的。他要面对父亲对子女的苛求,更要面对求而不得的母爱及其冷酷无情。直到成年后,他仍然难以忘记童年时,母亲当着他的面将一只小猫活活打死的情形。为此,他拒绝参加母亲的葬礼。除了面对家庭的孤独和痛苦,他同时承受着来自社会环境中的冷漠。

由于是一个住在非犹太人街区的犹太人,马斯洛不得不承受着他人对犹太人的偏见,甚至连朋友也没有,由此形成了他害羞、敏感且神经质的个性特点。为了免受伤害,他从5岁开始,就让自己沉浸于书籍中,在书籍中寻求安慰。由此他成为一个读书迷,经常到街区图书馆浏览图书。他曾这样说:“我十分孤独不幸。我是在图书馆的书籍中长大的,几乎没有任何朋友。”上学后,由于天赋极高,马斯洛的学习成绩十分优秀,由此获得了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处境有所改变。低年级时,美国历史中的杰出人物——托马斯·杰斐逊和亚伯拉罕·林肯成为他心中的英雄,他的自我意识慢慢发展起来;青少年时期,他一度因鼻子太大而产生自卑心理,并试图通过锻炼获得强健的体魄来削弱这一外貌劣势的影响。

18岁时,马斯洛进入纽约市立学院专修法律。短短两周的学习,他发现自己选错了专业,他感觉自己的兴趣不在法律上。为此,他开始广泛阅读各种学科的书籍。结果在读了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一书后,他不但获得了启示,改变了当时的自卑心态,还发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心理学。三个学期后,他转学到康奈尔大学,师从冯特的学生——构造主义学派的创始人铁钦纳,开始了心理学的学习。然而,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元素分析和铁钦纳的枯燥乏味的教学让他很反感,很快他又重返纽约市立学院学习。20岁时,马斯洛不顾父母的反对,与高中同学兼表妹贝莎(Bertha Goodman)结婚。婚后,马斯洛举家迁往威斯康星州的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继续学习。这一举动,可以说是他真正进入自己的学术研究领域的一个转折点。

在威斯康星大学,马斯洛师从当时的行为主义代表人物之一——赫尔研究动物学习行为。随着更多地阅读格式塔心理学和弗洛伊德心理学,马斯洛对行为主义的研究热情慢慢减退。伴随着第一个孩子的出生,在对婴儿的观察中,年轻的马斯洛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人的身上有无限的潜力,倘若可以适当地运用它们,人的生活就会变得如同幻想中的天堂一样美好。

1930年,马斯洛在威斯康星大学获得心理学学士学位,第二年又获得心理学硕士学位。随后,他进入哈洛(以研究罗猴和依恋行为知名)的研究项目中实习,成为哈洛的研究助手,继而成为哈洛的第一个博士生。在此期间,他还师从著名的格式塔心理学家魏特海默学习。在深入研究的过程中,他慢慢对猿猴产生了兴趣,并在对猿猴的支配权和性行为的研究中,闯入了一个几乎完全未知的领域,并确信自己找到了真正感兴趣的研究领域。在对不同种类的35个灵长目动物进行观察后,他发表了论文《支配驱力在类人猿灵长目动物社会行为中的决定作用》,证明了不仅是猿猴,在其他哺乳动物及鸟类的社会行为和组织中,支配驱力都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这篇论文吸引了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桑代克的注意,马斯洛因此获得了对方提供的来自哥伦比亚大学的一份博士后奖学金,以及到其所在的教育研究学院协助进行新的课题研究的机会。1935年,马斯洛到哥伦比亚大学做了桑代克学习心理研究工作的助理,从事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研究。

1937年,马斯洛进入纽约市布鲁克林学院,担任心理学副教授。从此,他开始了自己感兴趣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研究。1951年,马斯洛受聘成为布兰代斯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和心理学教授。三年后,他首次提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概念。然而直到1961年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会正式成立,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才获得一席之地,马斯洛本人则于1967年成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马斯洛的研究和发现

1966年,马斯洛在为研究生们上课的时候,向他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你们班上谁希望写出美国最伟大的小说?”“谁渴望成为一个圣人?”“谁将成为伟大的领导者?”……他发现,面对这些问题,学生们或是咯咯地笑,或是红着脸、不安地扭动着。于是马斯洛又问:“你们正在悄悄地计划写一本伟大的心理学著作吗?”学生们给出的反应是红着脸、结结巴巴地搪塞。马斯洛又进一步询问:“你们难道不打算成为心理学家吗?”这回,这些心理学研究生中终于有人回答:“当然想啦。”于是马斯洛说:“你是想成为一位沉默寡言、谨小慎微的心理学家吗?那有什么好处?那并不是一条通向自我实现的理想途径。”

随后,马斯洛发现,学生身上存在的这种状态,在人类群体中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于是他正式开始了对自我实现的研究。实际上,诚如他自己所说:“自我实现研究的发端,即我对自我实现的调查不是作为研究工作设计的,也不是作为研究工作开始的。”

马斯洛最早开始自我实现的研究,源于其对所敬爱的两位老师的调查。这两位老师就是鲁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和麦克斯·韦特海默(Max Wertheimer)。对于这两位心理学上的引路人,马斯洛的情感远远超出了简单的崇拜。他想弄清楚这两个人为什么如此优秀、如此与众不同。

他针对这两位老师进行观察,思考与其相关的事情,并将自己的所思所想记录在日记中。在对这些笔记内容进行归纳分析时,马斯洛发现了他们身上的一些共同特征。由此他意识到,自己正在进行的研究是某个类型,而非两个个体。马斯洛据此发表了他的研究结果,接着从存在价值、超越性需要,以及超越性病态、引向自我实现的行为、去圣化(desacralizing)等不同角度深入研究。

马斯洛的研究范围相当广泛,从青年人到老年人,各个年龄段均包含在内,结果他发现,两位老师身上的共同特征,在其他人身上再次获得认证。同时,他在研究中发现,大多数人在接近自我实现时,在快要实现自己热诚的追求、所向往的目标时,会开启自我防卫心理,拒绝成长,拒绝突破自己,避免承担更大的责任。当出现这一心理因素时,这些人在内心中时刻进行着选择:是前进还是后退?是离开还是充分证明自己?

之后,他在心理动力学理论“人不仅害怕失败,也害怕成功”的基础上,提出了约拿综合征,即约拿情结:个体在机遇面前自我逃避、退后畏缩的心理,会产生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这一情绪会导致个体不敢去做自己能做得很好的事,甚至逃避发掘自己的潜力。

约拿情结表明,在实现自我的道路上,个体因心理素质不同而表现不同。而这种心理素质与个体接受的教育、成长的环境息息相关。相当多的人在孩童时期就埋下了约拿情结的种子,成年后,他们纵然面对自己渴望的梦想或唾手可得的目标,也会不由自主地选择躲避。这种个性影响了个体的成功。

人非一张白纸,每个人均有着自己独有的特质,均有着一个不同的自我,要实现自我,必须将独特的自我显露出来,勇于倾听自己的心声,克服内在的约拿情结。如何做呢?马斯洛给出了这样的建议——

首先,个体要卸下防卫心理,勇于迈出自我实现的第一步。个体要战胜防卫心理,就要在发现自己的防卫心理时,敢于敞开自己。为此,当面对或接近自己渴望的目标时,个体一旦发现自己不由自主地要逃避时,就要清醒地认识到自我防卫心理正在发生作用。此时就要鼓起勇气冲破这种心理的束缚,勇敢地将其抛弃。当然,此举等同于打破自己构建的安全堡垒,过程必定是痛苦的。但必须要认识到,这样的放弃是值得的。只有经历这样的过程,个体才能真正奔向自己渴望的目标,而不是将其深埋于内心。

其次,在实现自我的过程中,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关于这一点,马斯洛曾邀请他的学生做了一个简单的小实验。受邀学生分成两组,他向一组学生出示一瓶酒,并询问酒是否好喝;向另一组学生出示酒杯,也询问酒是否好喝。实验结果表明,看到酒的那一组学生的回答完全一样,而只看到酒杯的那一组学生的回答则各不相同。通过这一实验,马斯洛发现大多数人经常会被事物的表象迷惑,基于从众心理,选择与大多数人相同的答案,而不是将自己真正的感受表达出来。这其中的原因就在于他们害怕与其他人不同,缺乏承担责任的勇气,而这正是个体自我实现过程中重要的一步。所以,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要勇于透过现象看本质,要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即便是小小的一步。因为看似极小的一步,却是个体打破自我防御心理的一大步,更是个体向人生迈进的一大步。于是在不断地一步一步前行的过程中,个体克服了约拿情结的束缚,获得了成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