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的智能汽车交互设计(HMI)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8 发展历史简介

前面提到过,汽车的交互设计常常与人机工效学(ergonomics)、人因工程(human factors Engineering)和交互设计(interaction design)相关联。

波兰学者沃伊切赫·雅斯特泽博夫斯基(Wojciech Jastrzebowski)在1857年首先创造了“ergonomics”一词。该词源于希腊语ergon(工作)和nomoi(自然法则),指对产品进行优化设计使之更符合用户习惯的技术。18世纪初期,工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赖于人力/动力,为了提高工人的生产率,人们不断提出符合人体工程学的理念。通过改善工作流程来提高工人效率的方法以实现科学管理,很受欢迎。但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讲,这个时期的设计还是一种“让人去适应工作”的设计,这不是现代的“ergonomics”的理念。现代的理念是我们要设计工作去满足人的特点和需求。这个理念的雏形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当时有大量的现代武器投入战争,人们很快发现,很多战士不是被敌人打死的,而是被自己的武器所伤,因为武器的设计不符合人体力学和人体测量学、人体生理学等。由此,人们开展了大量的对人的研究。目前,人机工效学依然侧重于人体力学和人体测量学及人的生理学、环境生理学等对人的工作影响的研究。这部分在汽车的设计上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包括汽车座椅、安全带、转向盘、空调、车内声音、灯光、物理按键的布局等的研究。

而人因工程是更多地基于人的认知心理学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这个学科的兴起,是因为大型工业的发展出现了很多复杂的系统,这些系统操作和关联的复杂性超出了人的认知心理范畴,例如大型的工业控制室的出现。人因工程的研究使得人们开始广泛地了解人的行为与认知的特征和局限性。

交互设计则是当计算机得到普及、电子系统在快速发展的条件下应运而生的。交互设计从某种程度上讲,包含了人机工效学和人因工程的部分内容。


[1] 这里指第一作者陈芳。后文如无特殊说明,第一人称均指作者陈芳。

[2] 来源于https://hackernoon.com/dieter-rams-10-principles-of-good-design-e7790cc983e9。

[3] 来源于https://www.jianshu.com/p/354e4f94bced?utm_campaign=maleskine&utm_content=note&utm_medium=seo_notes&utm_source=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