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启楼
客家入山,不畏途远。古时从中原那边越江淮,入赣而迁闽复徙粤,一路相伴的也是这山,也是这水。那些跋涉的身影追寻着美好的生活理想,流云对着他们微笑,峰岭也低下高昂的头颅。我们循迹而来,尤其觉得那迂曲的山路总也行不到它的尽头。龙岩一带山,真叫深呀!
投暮而抵永定县高头乡高北村时,偏西的太阳快要临着折向东南的岭脊了,浅红色的夕照方射到承启楼檐头的黑瓦上。楼前颇敞阔,丛山之中还有这样一片平展的空场。席棚之下,三五老人弹琴、拉弦、吹笛,神情安闲。他们脸色黧黑,细密皱纹间藏着的故事,要到飘响的乐音里去听。
一座圆形的楼堡正用它土黄的颜色染着薄暮的蓝空,明艳的彩霞飞在天边,又轻轻罩上远近峰峦,一切色调、一切光影被调和得极柔和美丽。
土楼的外径很大,围成一个大圈子,极严实。壁以土夯,檐以瓦铺,墙基则用大卵石垒筑,山洪卷来可以不怕。门上檐下开了两层方形的窗子,一圈下来,总也有数十孔吧,很像长在土筑楼墙上的眼睛。匪盗来侵,打枪投石正从这里。土楼的御敌功能,亦和天下城堡无殊。黄泥墙总带古意,长年有人的欢笑,就没有颓为仅供凭吊的废址。
南门横额上题着“承启楼”这样三个字,配着一副对联,是:“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孙谋读与耕。”楼名的得来,用意都在里面了。看那楼身,闪出一片大地的色彩,乡民内心也如泥土一般深沉。离乡南迁的客家人,把黄河的颜色带到了这里,也把耕读传家的世风带到了这里。
我的这个感觉,在跨进楼院的那一刻,似更强烈了一些。我犹如走进一座城。环形排列的屋舍、环形伸展的通道,都在圆状的平面上展开。绵长的时间线在这个特定空间绕成一个巨大的圆,仿佛无始,也仿佛无终。你若喜思索,你若爱想象,顺沿那幽深的通廊进入历史的回忆也是可以的。本院多江氏人家,祖堂设在圆心的位置,应该是一个祭祀的地方。门额的“笔花庐”,是林森的字。梁枋下悬几块乾隆年间的牌匾,漆底金书,文辞不出“世德书香”“兄弟选魁”之类。堂中摆一张木桌,花盆里的蜡烛还剩半截,够点一会儿。靠后墙是一个佛龛,不大,左右垂幔,当中一尊观世音。门外过道里,有个精瘦老汉坐在矮竹椅上摇扇、抽烟,睡眼乜斜。听说我从山外来,脸上浮笑,夸说这尊菩萨极有灵验。为求庇佑而拜祖,整个楼院里,这间烛影摇红的小小屋子,安顿着数百男女的心。这四道环形相套的楼屋,就从祖堂朝外扩衍,一层层高上去,连向浩阔的天。这涟漪般的建筑哟,这魅惑心灵的宗教!
穿过一道偏门,我的脚边静卧两只眯着细眼的小花猫,摸摸它们又短又软的皮毛,惊也不惊一下,柔顺得可以。二环的楼屋还只是低低的一层,二十多间房。三环增至双层,三十多间房,形制也便阔大了不少。四环是最外的一道,高到四层,屋子多至六七十间,每间一律由下往上布设厨房、谷仓、卧室,供一家居住,与今日“单元”有点相仿。诸房屋同一尺度,长幼、尊卑、高低、贵贱的礼数也是没有的,又不失强烈的秩序感。可知这民宅的出名,一半自然是因为楼身的圆,与造型的特异及鲜见,一半也在邻里间敦睦亲厚的乡风。
晚炊的香味已经叫我嗅到了,心头就添了家常气。若从清康熙四十八年始建算起,穿山越水的流民,总归把家的温暖留在了这里。他们在一声声夯号子里,创造着朴素的民居形式,诠解着“客而家焉”的意义。土木垒筑的物质外壳里,跳荡着一个伟大民系的灵魂。
我从外环东边的阶梯口折上去,倚着顶层的围栏俯视。柳永所吟“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的光景虽还不及,只看那回环的鳞瓦,只听那入云的弦音,也让我粗知了这座合院式住宅的大略。比起方正的结构,这圆状的严谨与精整,更暗含一种仪式感。默伫于院心的那方半圆形天井,仰观穹碧,俯察坤舆,或许也更来得合适。平展的楼檐荡出一个美丽的圆弧,中间镶嵌一片天。意兴摇荡,精神的旋翼直向天心。目光垂下,抬梁式屋顶的前后,细密地铺设青瓦,缓缓形成斜面,所谓“两坡水”便是它吧。瓦垄如闪漾的鳞片,如放射的波纹,土楼的梁架形式,真有它的美感。连延的竖门方窗,排布得极匀极美,气象也颇俨然。这种营建结构,消除了空间上的距离感。族亲之间的情感纽带,犹似窗前的回廊一样悠长,便是在山水都异的他乡,也还存续。前人读《论语·里仁》,这么做疏:“仁者之所居处,谓之里仁。凡人之择居,居于仁者之里,是为美也。”世居此楼的村民,脸上浮闪和平乐业神情,几欲回到羲皇以上时代去种茶植稻。城垣一般高而且厚的楼壁,阻隔了多少尘嚣,护佑里面的人舒享日月。它的那种朴素的土黄,在阳光下格外有一种暖意,这是叫人感动的颜色。一生的安静,带来诗与梦。我若租它一间,山中清居的滋味会是何样呢?
客家人以强韧的生存力筑造起雄实的建筑体。不但浑圆墙身的线条简括、流畅,充满张力,那片纯粹的灿黄更是最美的肤色。我轻轻触叩粗厚的土壁,一种硬度迅速从指尖导入我的全部神经。一阵风来,墙的那边忽然飞响快乐的谈笑。一扇扇敞开的门窗,一张张欢愉的面庞!我分明又感到血脉的弹性,指下便格外柔软了。聚族而居的楼宅,延嗣着子孙,也凝聚着情感。太阳底下看它,一个巨大的生命光环明亮而轻盈,像要飞到天上去,并且在云中飘展一面农耕文明的古老旗帜。
福建最好的几座土楼,多在永定一带。当晚在看了近旁那座民国年间修起的振成楼过后,一路慢品着它妙融中西的新式风味,又上下盘曲地南行到了下洋镇,且听说初溪村里的善庆、福庆、集庆、广庆和余庆这五座圆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