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花礼赞:汪氏现当代名人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汪原放
中国古籍标点专家

汪原放(原名:汪家瑾) 现代出版家、翻译家

安徽绩溪人 1897.6.9—1980.4.1

简历

1897年,出生。

5岁丧父,随大叔汪孟邹生活。

1910年,初小毕业,到汪孟邹在芜湖开设的科学图书馆当学徒。

1913年,跟随汪孟邹到上海亚东图书馆。

1920年8月20日,他以新式标点、分段整理的《水浒传》在亚东图书馆正式发行。

1922年9月,中共中央机关报《向导》在上海创刊,他在亚东承担印刷发行工作。

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亚东图书馆党支部书记。

1926年4月,受党派遣前往武汉。

1927年5月,在汉口任《民国日报》经理、国际编辑,并担任中共中央出版局局长。

1927年9月,第一次国内革命失败后与党失去联系,回亚东图书馆工作。

1956年,入新文艺出版社任编辑,后又在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文献资料编辑所任编辑。

1963年退休。

1980年,病逝于上海。

成就与贡献

汪原放是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先驱者,对整理出版中国古典小说做出很大的贡献,是对中国古典小说用新式标点和分段进行整理的首创者。1910年,他采用新式标点和分段形式整理出版了《水浒传》,开新式标点古典小说的先河。从1920年起,先后出版了《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儒林外史》等十多部新式标点的古典小说,一改往昔旧小说只加圈点概不分段的老面孔。对于这种新版的古典文学名著,文化学术界的人士好评如潮,陈独秀、鲁迅、胡适、邵力子、叶圣陶、陈望道、茅盾等都大加赞扬。他也因此在当时的出版界和文学界名声大噪,被誉为“标点古籍第一人”。

1921年,他校点整理的亚东版《红楼梦》的出版,标志着《红楼梦》传播、接受新时代的到来,谱写了《红楼梦》传播接受的新篇章,他也因此被誉为现代出版业的先驱者。

《新青年》在上海创刊以后,亚东图书馆就成了中国共产党和进步的文化人士接触和聚会的场所。汪原放也于1925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7年4月受党派遣去武汉,任董必武和茅盾主持的《民国日报》的编辑和经理,并出任中共中央出版局局长。

他以自己在亚东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时期的经历,写了一部120万字的回忆录《回忆亚东图书馆》,主写党的40年出版史,中途三易其稿,终于杀青。这本回忆录真实地记录了他和陈独秀、胡适等人的来往和交谊,为现代史和中共党史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资料。

汪原放退休以后还将珍藏多年的小说研究资料,海内外唯一保存石玉昆口述原貌的孤本、古典小说《龙图耳录》,赠予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

著作

· 著有《回忆亚东图书馆》;

· 翻译《伊索寓言》《一千零一夜》、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高尔基的《我的旅伴》等;

· 编写《诗经今译》《书信选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