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浪之歌:上海电视的创业创新案例(1958-1998)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代序

上海电视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俞璟璐

在上海浦东耸立着一座东方明珠电视塔。它是上海的地标,但是在更深层的意义上,它是上海走向世界的一个文化符号,也是上海庆贺改革开放成就的一个标志性的纪念塔。今天,它与建成时一样,还在散发着青春,吸引着从四面八方来到上海的参观者。作为一个文化载体,它一直自傲地站在历史的高度上陈述着上海电视发展壮大的“中国故事”。解读上海电视的发展史,我们意识到支撑它的是时代、社会和人文三大支柱,让它擎起了改革开放的时代火炬;也理解了支撑它的是政治、经济和技术三大支柱,让它擎起了一座上海国际大都市的人文高峰。

《冲浪之歌》是孙泽敏教授以编事史和事件叙述相结合的方式,夹叙夹议写成的一部著作。它阐述了上海电视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的初创到20世纪末互联网出现这一历史时期上海电视惊人的发展。

我之所以愿意接受《文化产业经典案例丛书》副主编戴平教授的邀请,写下这篇文字,是因为对于上海电视的创新创业,自己确实深有感触。我多次通读孙泽敏教授的稿件,为他所做的研究和认真写作的态度而感动。其中所述的许多事迹细节,都是我当年研究上海电视时所不了解或不清楚的,因此,这次研读使我进一步熟悉了上海电视和上海电视人为开拓电视新闻、电视文化,以及开创上海电视产业作出的奇迹般的贡献。

《冲浪之歌》记述了上海电视昨天和今天的发展历程。我的学长龚学平是1974年从部队复员至上海广播局的,1975年调至电视台工作。他说:“当时,电视台只有一百多人,大家挤在南京东路‘七重天’几个楼面上工作、学习、生活,使用的设备十分简陋、陈旧,电视节目也少得可怜,可以说,当时电视台在市民中没啥影响,在媒体界没啥地位。但是,今天我们走进电视台,眼前耸立的是一幢幢气势宏伟的大楼,走进机房看到的是一排排先进的机器设备,荧屏上呈现的是精彩纷呈的节目,令人目不暇接。电视已成为上海市民生活的必需品,今昔对比,真是天壤之别,感慨万千。这个变化,是上海电视几代人用智慧和辛勤劳动浇灌出来的,是大家用改革、开放、创新的激情干出来的。”

他还说:“今天,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融媒体、自媒体等新兴媒体风起云涌,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和快捷度,以及受众对电视的收视习惯和需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给传统媒体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同时,党中央近期也提出为了提高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要大力推动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深度融合。我认为,媒体融合对传统媒体来说是一场革命,也是一次难得的机遇。”我听了,深以为然。

20世纪70年代后期,我考上了复旦大学新闻系国际新闻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在求学和实习中,了解了中国特色的新闻理论与实践。当时与上海电视台许多新闻人士和文艺编导都很熟悉,很钦佩他们的敬业精神。

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从美国访学后归来,由于有感于美国电视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诸多方面巨大的影响力,决定对中国电视展开研究。我在校攻读研究生期间和毕业以后,一直对上海电视改革的领头人龚学平敬佩有加。他对于新闻的属性和报道的时效性、客观性及信息量的需求,更是了如指掌。1983年,我去上海电视台采访了他。近两个小时的采访让我震惊不已。当时他虽没有踏上过美国国土,但是,对电视对于社会各方面可能产生的影响,竟有十分精辟的认知,而且,他热情地介绍当时对电视新闻改革的具体措施,他大胆的创新精神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20世纪80年代后期,当我在美国华盛顿大学传播系攻读博士学位时,我选择了“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电视的迅猛发展,其结构与社会功能的变化”作为研究课题,其中以上海电视台作为主要案例。当时,我还在美国旧金山湾区一家由中国国务院侨办投资的文化艺术公司任职,因为该公司与中央电视台和许多省市级电视台都有直接的业务往来,所以我对中国电视媒体有了更多深入的了解。我论文写作的目的是想阐释中国电视在具有历史意义的十年转型期间,如何创新变革,何以超越了党报与广播,一跃而为占主导地位的大众传媒,并研究分析其结构与功能,阐述这一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

在写作中,我发现单纯地运用西方的大众传播学的理论,无法全面深刻地阐释中国电视十年大变化的前因后果,中国电视所处的时代背景、政治气候、体制结构、经济条件、社会人文环境等都与其他国家以私营为主的大众传媒的发展环境不大一样。中国的新闻媒介的发展具有自身的特点,包括它的革命传统和浓厚的政治性。只有牢牢地抓住其起决定作用的政治因素,即党的总方针及相关政策,考察研究国策乃至具体相关政策的变化,才能抓住媒体变化的要害,找到解读中国特色的钥匙,解开改革风起云涌的成功之谜。新兴的电视媒介在特定的历史性转型期发展,即中国电视的大发展恰恰处于党和政府确立以经济发展为主,实现现代化的转型时期。

符合时代发展的政策或决策环境,是改革人士能大显身手施展才能的首要基础。改革开放的宏图大略,为社会开放、经济发展、市场化经营方方面面的探索、文化多元化的融合发展、大众娱乐的兴起、教育事业的再度振兴,营造了有利的形势与环境。这就是具有中国特点的电视行业成长壮大的土壤。

这篇论文完成于1989年5月10日。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后来发表在美国出版的《中国的声音——政治与新闻的交互影响》(英文版)一书中,该书由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李金铨教授主编,并由哈佛大学费正清教授撰写了序言。费正清教授的主要贡献在于推动了以社会科学的视角研究当代中国,这也标志了美国的东亚研究脱离了以往的以人文视角注重文本的研究传统。在费正清教授退休后,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改名为费正清研究中心。

在完成研究后,我曾计划对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电视令人瞩目的产业发展及其对社会各方面的巨大影响进行研究,但因故一直未能如愿。所以,如今能读到孙教授撰写的著作,格外高兴。他以电视人和作者的双重身份,在书中详尽地阐述了上海电视近三十年的创业创新成就。对20世纪90年代的产业发展、资本运作的成功案例,有许多生动、翔实的记录,又激起了我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并写下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以前,大多数传播学研究者将分析的眼光放在传播过程本身,或传播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微观研究上。解读上海电视的发展,应该以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宏观即是当时正处于变革中的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大环境;微观则是上海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体的创新发展、不断完善和壮大的进程。换言之,将上海电视视为处于变革大环境下的一个开放性的大众传播媒体,以此来阐释它如何能从弱小的媒体发展成一个功能完善的大众传播媒体系统;阐明它所处的大环境本身也在不断地改革、调整、优化,这就是影响与推动它作为媒体发展的大背景;然后,考察这两者之间彼此的交互作用情况。

在这个认知的框架下,再阐述微观层面的创新与革新,即作为传播各个环节的掌门人的作用(领导人、部门负责人、记者、编导、制片人等)和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带来的变化。于是,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是时代的需求孕育了上海电视的发展,并赋予它中国特色和时代性;是上海电视富有创意的呼应,为满足时代和社会的需求,及时、勇敢地推进了新闻改革,拓展了新闻报道的领域与深度;也是它打造了灿烂电视文化娱乐的大舞台,满足了社会大众的需要,助推了大众文化的兴起;也是它敢为人先,打破陈规戒律,在全国第一个推出商品广告,逐步以市场化运营方式壮大自身的竞争力与影响力,造就了一个彰显时代性的具有中国特色和上海地方特点的大众传媒。

从上海电视总体发展的脉络来看,它创建于20世纪50年代,经历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时期,从20世纪90年代进入产业发展时期。数十年间,上海电视从传承延安时期新闻媒体以党报为主的体制,到凭借改革开放之东风,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一跃而成为首要的新闻媒体和大众传媒,并在市场经济进程中不断发展壮大。中国的电视改革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改革开放大局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电视实际上获得了党内多数主管宣传媒体的领导人的共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到1984年,上海已经有200多万台电视机,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90%以上,电视观众已经成为媒体最不可忽视的群体,电视作为真正的大众传媒的时机终于成熟了。

上海电视的改革之所以可圈可点,是因为作为一个大都市的地方台,在改革开放年代,很大程度上对于全中国的宣传媒体起到了引领性的作用。在具有传媒革新的胆略、决心、毅力和国际视野的领导人与一大批敢闯敢干的实力派从业人员努力下,一路走来,劈波斩浪,冲破了计划经济和先前的政治环境下所形成的体制模式与陈规戒律。另一方面,他们又在中央到地方的党政领导决策或指导下,深入改革,探索了新的发展路径,终于打造出一个富有中国特色与时代特征的大众传媒,成为闪烁着上海特色的新闻事业和文化传媒综合企事业集团。上海电视作为曾经对全国电视改革做出过重要贡献和具有深刻影响的地方台,它的发展源于整个社会的政治环境变革、经济发展、社会变革、技术革新和文化创新等诸多因素。

从自身来说,人才的专业化加上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使上海电视一直保持着青春的活力。孙泽敏正是在20世纪80年代上海电视台“向社会招聘”时被录用的青年才俊,亲身投入了电视台的一系列改革。他满腔热情地对曾经参与这一历史过程的领导和同事们的开拓精神、奋斗精神和拼搏过程,认真地一一加以评述。他的记述和研究,使当年那些冲浪搏击者的回忆成为具有历史意义记录;而那些人一步一个脚印的探索,与艰难创新的历程,也成就了上海电视在中国大地上迅速崛起,成为名副其实的大众传媒。

值得一提的是,孙教授的采访和研究的对象不仅包括了当时胆识过人的领导人士,也包括了许许多多在新闻部、文艺部、技术部等采、编、播一线兢兢业业努力探索的工作人员。他在文中罗列了许多当年电视台工作人员的姓名,希望借助自己的笔,为整整一代上海电视人树碑立传,其情可叹可赞可敬。这些电视人怀有共同的理想,他们的抱负就是让中国电视更充实、更丰富、更健全,为观众们服务得更好。

在改革进程中,上海电视突破了原来计划经济体制的种种束缚,通过摸索实验,从体制机构到栏目内容、运营运作、人才引进、竞争上岗、薪酬分配等,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创新,从而使上海电视从一个弱小传媒,迅速发展成为影响力和吸引力远远超越传统报刊和广播的大众传媒,在政治宣传、新闻报道、信息传播、娱乐生活和普及科学知识等诸多方面,充分发挥了它强大的功能和社会影响力。

从传播学理论上分析,在社会变革时期,新兴的传播技术问世后,社会与个人的传播会发生多层面的变化,从传播模式、传播渠道、信息内容到社会效果都会产生相应的变化。从政治经济学角度看,政治与经济的互动,会对社会产生根本的影响。改革开放时期是中国政治、经济发生重大转型的特别时期,其政治与经济之间互为影响的情况尤为生动深刻,具有极大的历史意义。上海电视台之所以能在中国电视业发展中成为一个引跑者,并非偶然,是它凭借了天时、地利、人和,充分利用了中央和上海市领导鼓励支持探索性发展的优势,实现了异军突起,成为中国电视界中的一颗耀眼的明珠。

与不少省市电视台先从电视娱乐着手不同,上海电视的改革是从电视新闻起步的。1983年,首任广播电视部部长吴冷西曾提出,电视台是新闻宣传机构,它的主要任务是报道新闻。吴冷西曾担任新华社社长,对新闻报道具有格外的敏感度。他提出:“新闻改革是电视改革的突破口。”上海电视台新闻部首先从电视新闻的特性与优势出发,从时效性和信息量着手,发出电视新闻改革的第一声。首先,他们让电视新闻及时在现场报导,在时效性上超越了报纸新闻与电台新闻;又充分发挥了电视的视觉优势,以新闻画面动态地充实了新闻的可视性、生动性和可信度;接着他们又大胆地拓展了媒体新闻报道范围,除了政治性新闻外,增加了经济新闻、社会新闻、突发新闻、批评报道、灾情报道等,大大增加信息量;更为重要的是,开辟了新闻评论栏目,提供新闻背景与深度分析,使得电视新闻比报纸新闻更胜一筹。比如,1987年7月开创的《新闻透视》栏目,是中国大陆第一个社会多视角的新闻评论类专栏,对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乃至疾苦,进行深度的追踪和透视,使新闻分析和背景报道成为电视新闻的热点。它的收视率从第一期起多年来一直独占上海电视台节目鳌头。朱镕基在担任上海市市长、市委书记期间,就大力表扬《新闻透视》“办得很好”,说:“我每期必看。”在他担任国务院总理后,又赠予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十六字的勉励。此外,上海电视新闻冲破了地方台只能转播中央台国际新闻的陈规,开辟了《国际瞭望》栏目,开拓观众的国际视野,为电视新闻增色不少。在倾听民声、反映民生问题方面,《观众中来》栏目将人民关注的生活方面的议题作为主要内容,时常会针对某些单位机构的官僚主义或漠视人民需求的态度予以报道、暴露与批评,成为人民群众发出声音的渠道,收视率直线上升,栏目组收到大量群众来信和电话的表扬。上述种种,说明电视切实地成了“新闻之窗”,完全改变了之前肤浅的读稿模式,从而形成了它特有的公信度与影响力,电视新闻终于走在报纸新闻的前头了。

从最初的新闻报道改革到上海电视新闻直播平台的成立,实现“采、录、编、播”一条龙的业务整合,说明上海电视的新闻报道真正迈入了现代化社会大众传媒的行列,完善了官方媒体的信息报道传播功能,同时也成为大众传媒信息源,这是一种结构性的改革带来的功能性扩展。上海电视新闻工作者在这方面的自觉性、积极性、敏锐性和紧迫感,使上海电视新闻的影响力远远超越了上海电视的收视区域,从而带动了许多省市台,甚至在某些方面触动了中央电视台的新闻改革。

西方传播学研究中指出,因大众文化电视节目收视率为广告提供了基础,所以,追求观众的最大化是娱乐节目最重要的目的之一。电视传播渠道确实具有巨大的影响,电视上一台演出晚会可以让一批演员成为明星,让一首歌顿时流行全国。中国电视的官方传媒的性质,要求在文化娱乐节目的多元化发展中,首先必须保证内容健康向上,而不是以追求最大观众数为标杆。上海电视人牢牢地坚守了文化追求的底线,有效地抵制了改革开放可能出现的“文化污染”。

大众文化的概念是相对于精英文化或高雅文化而言的。它就是大众喜闻乐见的流行文化。提倡高雅文化固然是电视的职责之一,但是,为了满足观众多元化的需求,求得较好的收视率,它的节目内容往往追求受众的最大化。上海电视节目内容的多元化发展是电视台变革的重要方面。正如孙教授书中所述,上海电视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推出的《大舞台》《体育大看台》和《大世界》等节目是令人难以忘怀的成就,它们开启了带有民族文化特色的现代大众文化娱乐的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起,上海电视以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综艺节目、转播节目(包括电影、文艺演出)和电视剧等助推了大众文化的兴起。它还多次联合几十家省市地方台成功编制播出综艺节目,甚至春节晚会,促进了带有中国特色的电视大众文化的广泛传播。它以优质节目为本,以为老百姓提供积极、健康的文化娱乐服务为出发点,提升观众的文化品位。在这个基础上讲究收视率,吸引广告商的注意力,则成了自然而然的结果。以现在的眼光来分析,那些综艺节目的工作人员在尚没有品牌意识的情况下,以文化自觉创立了最早的上海电视文化品牌,支撑了上海电视的探索性运营,带动了制作节目的市场进程,营造了活跃的电视大众文化的生态。可以说,上海电视创建的“大众文化”,从根本上重新阐释了中国大众传播中“大众文化”的内涵。

上海电视自制节目内容中,也包括了电视剧的拍摄。它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对解放思想、改革开放进一步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也体现了电视对时政的积极影响。从体制改革方面而言,电视剧的制作为后来电视剧制作中心的成立,制播分离,以及制播走向市场运营和产业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988年,《海外影视》成为上海电视的热门节目。坚持优秀无害的标准,谨慎引进免费提供的外国经典影视,自行译制,搭上八分钟的贴片广告,不但应急性地解决了当时购片费用的难题,也为海外优秀影视片进入中国电视屏幕撬开了一道窗口,并使上海电视文化从一开始就融入了国际元素,以国际视野为上海大都市文化发展带来了活力,为上海电视登上国际舞台,为日后的海内外节目交流,为举办国际电视节、电影节铺设了第一块基石。

综合性的电视文化是一朵艳丽的花朵,也可以被比喻为一座百花园。电视文化,以其巨大的内容制作能量和社会传播影响力,产生出极为强大的文化感染力和凝聚力。从文化层面而言,是为人民大众提供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娱乐生活,寓教于乐,安定社会;从现实意义上说,电视文化创建了现代意义的大众文化,开启了一个个巨大的文化消费市场,为后来称为文化产业的新兴产业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舞台,为上海电视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注入市场经济活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上海电视改革的特点,还在于自我超越,即使在它领先时,也仍然持续地不断地超越自我。为了提升上海电视的内部竞争性,在上海电视台改革成功之际,由广电局党委提议,经市委批准,上海又成立了东方电视台,开创了在一个省市成立两个具有独立建制的电视台的先例。年轻有为的穆端正成了首任东方电视台台长。1993年1月,通过公开招聘、双向选择,以大大少于原上海电视台的人员编制(不足百人),东方电视台迅速精干地开辟了改革新局面。这也是一项极具魄力和远见的举措,是中国国内空前的。竞争理念是市场经济的核心之一,鼓励竞争,是自我发展中的一种带有冒险性的措施。从东方台的建立和发展来看,竞争催生并激活了上海电视做大做强的内生动力,促进并完善了上海电视在专业结构和运营方式上的改革。

上海电视的商业运营,缘起于对技术投资的需要和对受众需求的反馈。大规模发展需要对核心技术巨额的投资,电视的普及需要观众自掏腰包购买相对昂贵的电视接收机,这两方面的客观要求促使电视业首先引入市场运营的商业概念,以及受众也是消费者的理念,其他“生财有道”的盈利模式也应运而生。不少人在经济改革之初,还无法理解那只看不见的“手”,即市场的作用,但是,上海电视台却敢于在还戴着“事业单位”帽子的体制下试行新的改革。在不少人还没有意识到产业、市场的潜力时,他们已经开始探索融资和试用金融的杠杆来推进上海电视的改革。如“东方明珠”这样庞大的项目,政府只是给了土地,所有的设计、建造、配套的资金,都是通过银行贷款、股票上市筹集的,并在短短几年中还清了贷款,创造了一大奇迹。正如原中国工商银行行长姜建清所说,东方明珠电视塔银团贷款成功,“对中国银团贷款的发展起了重要的示范引路作用,将永远记载在中国银团贷款的历史中”。在中国,文化产业的观念直到2000年才出现在官方文件中,但是,作为改革引领者,上海电视台在20世纪,用实践证明,电视行业不但可以“不吃皇粮”,反而可以依靠产业运营成为“聚宝盆”,更有效地为社会服务。

在互联网时代,自媒体、融媒体、云端服务、社交平台等新的传播技术风起云涌,正在猛烈地冲击着往日的辉煌;同时,也为电视与新兴媒体的深度融合带来了新的机遇。在高科技的推动下,21世纪传播的渠道和语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年轻一代对多元文化的追求,以及人们面临的对于价值观的思考与生活形态的变化等,使得作为新闻媒体和大众传媒的上海电视所面对的挑战显得更加严峻,因为挑战不仅仅存在于技术层面,更在于它对广大观众,特别在运用新科技的年轻一代之中的公信度与影响力。每一个时代都需要面向未来的改革者和引领者,我们相信挑战与应战将永远是上海电视发展路上的亮丽的风景线。

未来正在向我们招手。回顾光辉的历程,为了什么?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今天,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电视台40年的改革开放经历告诉我们,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所以,为了更伟大的未来,一定要高举改革开放大旗,紧紧抓住机遇,勇敢迎接挑战,继续发扬当年那种敢闯、敢试、敢作为、敢担当的大无畏精神;继续发扬当年那种追求卓越、勇争一流的领先创新精神;继续发扬当年那种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乐于奉献的精神;继续发扬当年那种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互帮互学、协同创新的团队精神;继续自我革新,努力把上海电视打造成跨媒体、跨行业、跨地区的新型媒体,让它成为行驶在上海乃至中国文化产业海洋中的一艘“航空母舰”。崇高的使命感、伟大的理想、创新的精神和务实的态度,将再一次引领新时代的冲浪者书写历史的新篇章,继续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2020年1月28日

(此文得到学长龚学平和戴平教授的指导,谨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