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从失败走向成功,关键在于看清这三种阻碍
研究了几百名失败者,我学到了什么?
“顾老师,我上个月刚关闭了我的公司,解散了一百多人的团队。”
“顾老师,我把公司资产卖了,没想到辛辛苦苦打拼了这么多年,最后也没有赚到钱。”
“顾老师,其实我个人负债有1.4亿元,我抑郁很久了。”
这本书是我过去几年教学的结晶。如果一定要问我这几年研究的课题是什么,其实就是两个字——失败。
几年前,我在著名的天使投资机构真格基金徐小平老师的支持下,做了个“失败研究院”。能来这里学习的创业者,需要满足的条件之一是亏掉至少300万元。我们第一期一共有13位学员,这些学员总共亏掉1.5亿元。过去两年我亲自辅导了200多名创业者,这些创业者合计起来亏了20多亿元,其中有名创业者亏损最多,达4.9亿元。
在这个过程中,我看到了很多创业者对于失败的认知误区。
因此,我首先要帮大家明确失败和成功的定义。
成功的定义有很多种,在这里我们对“成功”先做一个非常功利和狭窄的定义。简单来说,你开了家公司,之后你成功地把公司卖掉赚了一大笔钱,或者你的公司上市了,这都是成功。
影响成功的因素有很多,天时、地利、人和等,因此研究成功是一个很复杂的议题。不然那些标榜成功学的大师,为何也没有教出很多成功的案例?
当然失败的定义也有很多种,在这里我们先将它定义为之前所讲的成功的反面。比如公司关闭;创始人虽然卖掉了公司,但投资人亏钱了;等等。
虽然研究失败并不能保证你一定能成功,但是它有一个好处,就是我们往往可以比较精准地看到自己或者他人失败的地方在哪里,然后避免去踩那些导致失败的坑,从而提高你的事业和人生的成功率。
人们是如何从失败走向成功的呢?我想先跟大家分享一张图。
这是达克效应认知曲线。这张图的核心观点是整体水平比较差的人反而会认为自己很厉害。这个错误的认知源于低水平的人不能够辨别自身的不足。当人提高到一定水平,对自己有了更清晰的认知时,反而看到了自身各方面的欠缺与不足,自信程度会不断降低,而那个最低点就是“绝望之谷”,也是最难熬的一段时光。
我们的人生也是一样的。在职场春风得意时,我们很容易变得疏忽大意。这时,失败的隐患往往已经被埋下了。而遭遇失败时,我们会懊悔、自责并从中总结经验,然后做下一次尝试。
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从“绝望之谷”走到“开悟之坡”的,这是因为在面对失败时,人会遇到两种阻碍,因而无法从失败中获得有用的经验和教训。
阻碍1:失败带来的痛苦。
一个创业失败者在听到我说“裁员”时,就开始掉眼泪了,因为他上个月刚亲手裁掉了自己一个个招来的100多名员工。而这些人在他看来,都是他最亲的人。
另一个创业者一听到“上海”,情绪就会很低落,因为她一年前关闭的公司就是在上海创立的。
当一个人特别痛苦时,他很难面对造成痛苦的真实原因。不是因为他不愿意,而是因为情绪阻碍了他,所以很多人会避重就轻地做反思。
阻碍2:个体惯性模式。
我面试过一个创业者,他失败了七次。
于是,我问他:“这七次失败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他告诉我说:“第一次失败是因为融资不利,第二次是因为合伙人骗他,第三次是因为市场环境变化,第四次是因为市场需求没有那么大……”
每一个理由听起来似乎都挺有道理,似乎失败不怪他,都是天不时、地不利、人不和。
但是我们仔细思考一下,融资不利是创业失败的根本原因吗?不是,融资不利只是个结果。
我继续追问他:“是什么造成了融资不利?”
他回答说:“因为商业模式不被投资人看好。”
我认为这并不是失败的根本原因,商业模式一开始不被投资人看好,后来做出来的公司也有很多,比如拼多多。
我再继续挖掘才发现,他每次创业的动机,都是听信了某个亲戚、熟人或者朋友说的有个很赚钱的机会,希望他加入一起干,但他自己并没有做深入的调研去思考这个机会到底是否适合他,他是否有相应的能力和资源去真正地做好这件事。
这就是他认知上一个很明显的“习惯性模式”——不去验证信息真伪,不考虑新机会和自我的匹配程度,盲信他人。这个认知模式导致他创业失败的概率很大。
人具备充分合理化一切事物的能力。也就是说,只要一个人愿意,他可以想出很多听起来很合理的理由去掩盖让他痛苦的深层问题。这种行为在发生连续性失误的情况下更为常见,由此也就有了这个人最初告诉我的、导致他创业失败的七个完全不同的原因。
在生活中也是一样,我们可能没有能力深度挖掘自我失败的真相:因为我长得不好看,所以一直找不到对象;因为我学历不够高,所以找不到工作。从统计学角度看,50%的人外貌低于平均水平,难道全世界有35亿人都是一辈子单身?中国绝大多数人没上过大学,难道这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工作吗?
这些都是借口。人往往会下意识地渴望躲避痛苦和艰辛,因此需要外界推动,才能剖析出失败的真实原因。
很多媒体喜欢总结失败原因,但这些结论的准确性,其实是建立在每个个体数据的准确性上。这样的失败归因通常更注重数据分析方法论的严谨性,而不会花大量时间调研创业失败背后的真正原因,比如上述两种阻碍,因而容易出现结论偏差。而外界所谓的失败经验分享,表面的结论居多,我们听听就好。
举个例子,“没有合适的团队”在一些研究里被认为是导致公司失败的重大原因。
多问几个为什么,你会发现造成这一点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团队的信任基础不稳定,团队成员的观点不一样,团队成员的判断不一致,团队成员的融资理念不同,等等。
再问几个为什么,你会发现很多纠纷是缘于团队成员行事风格、决策风格的不同。
举个例子,你是一个喜欢立即行动的人,我是一个喜欢仔细规划的人,我们俩一起做事肯定就会有摩擦。天长日久,这些摩擦就会慢慢地从观点和风格上的不一致,上升到“这个人有问题”,最后就变成严重针对个体的纠纷。
虽然很多团队的纠纷是缘于成员风格上的不同,但是更多深层次的隐患其实可能在创业之前就被埋下了。一般人在找创业合伙人或组建核心团队时会谈梦想、创业方向,确定大家对这个事感兴趣,却往往不会聊创业的三观。
所谓创业的三观,第一个是金钱观。商业合作的基础是经济利益,因此金钱观是否匹配,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在后续利益分配上会起多大的纠纷。当公司融了一大笔钱后,可能A更在意的是团队:我们融了一笔新钱,我们要给兄弟们改善生活,提高工资。而B更在意的是长远的结果,所以会希望大家继续以原来较低的工资工作,把钱全部投入到业务的增长中。这两种金钱观可能就会引发明显的冲突。
第二个是事业观。有的人为了达到目的会不择手段,有的人则不愿意为事业牺牲其他东西,这两种人在一起就容易起冲突。有的人喜欢小而美的事业,有的人中意大而全的事业,那么公司在发生转型,比如从生产小而美的产品变为生产规模化的产品时,就会失去一些事业观不一样的人。
第三个是世界观,指的是你对世界如何运作的看法。
有的人觉得外界是极度凶险或者充满了尔虞我诈的竞争,因此他的处世方式也容易充斥着浓浓的不信任感。有的人觉得还是好人更多,因此处世方式可能会更乐观或者充满希望。
理解彼此的世界观后,双方会更容易理解对方处理事情的出发点,避免无端的猜忌。
从上面这些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失败的真实原因远比失败的表象要复杂得多。但是,通常很多底层原因都会回归到自我认知所包含的概念上,包括个人风格和价值观。
所以,其实还有第三种阻碍,致使人们无法从失败中获得有用的经验和教训,那就是人们自带的滤镜。
一种常见的滤镜是光环效应,它是指在人际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夸大的社会印象,有时最初印象就决定了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或事物)的总体看法,形成一种好的或坏的“成见”。举个例子,有人看到我是斯坦福大学毕业的,就觉得我说出来的话肯定有道理,这就是名校的光环效应。有的人会觉得,只要是某某专家说的肯定就有道理,这就是名人的光环效应。
还有的人是反感“光环”的,一看你是斯坦福大学毕业的,就觉得你肯定特别高冷,不容易接近,这其实就是一种偏见。
因此,即便信息是准确的,如果我们不清楚自己在接受信息过程中的偏好,那我们接收到的信息就会出现偏差。
因此,通过研究失败,你最终发掘的是对于自我的了解,对自己了解得越多,从失败中汲取到的教训可能就越多。
基于这三种常见的阻碍,我在讲授失败时,并不会请经历失败的人来分享,也不会自己去研究各种关于失败的案例,而是把一帮有过惨痛失败经验的人聚到一块儿,让他们成为彼此的镜子,看一下自己身上有哪些偏见、误差和收集信息的滤镜,看一下自己在创业、职场和人际关系中有哪些习惯性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会导致自己重复踏入表面看上去可能不一样、实质上是一样的坑。这些方法论最后被总结成了“什么是认知破圈”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