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兴趣,就是培养孩子热爱生活的能力
为什么有些人能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而有些人做什么工作都像应付差事,充满厌倦?为什么有些人能创造自己热爱的事业,而有些人只能把工作当成谋生的手段,处于无趣的生存状态?在把自己喜欢的事情做成事业之前,在愿意为一件事情投入之前,首先,要有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
培养兴趣,是生涯教育的一个重点。孩子的兴趣,越早发现越好,越晚发现,发展的成本就越高。把感兴趣的事情做成功,需要的不仅仅是具体能力,还有热爱生活的信心。
1.保护好奇心,激发求知欲
好奇心是一种重要的内在资源,对世界保持好奇的人,才会主动进行探索,也才能呈现无尽的创造力。未来世界中,那些重复的工作势必被人工智能之类的科学技术所代替,人们能发挥的最为独特的价值,就是创造力。
好奇心可以唤醒求知欲,好奇心可以激发自主性。想想看,所谓的学习,不就是一个人沿着前人怀揣好奇心走过的路而继续前行吗?如果孩子的好奇心得到了保护,求知欲和自主性被唤醒和激发,他们就会自带马达,充满活力。明白了这一点,父母就不必再将孩子的好奇心与求知学习对立起来了,而是要考虑:如何引导好奇心?如何培养求知本领?如何增强自主性?
想要保护孩子的好奇心,父母的认知中首先要有一个基本的假设:这个世界是值得好奇的。有了这个假设,父母才会认可孩子各类奇奇怪怪的提问,而不会嗤笑孩子想法的幼稚和荒诞不经;有了这个假设,父母也才会接纳其实自己可能也有很多不知道的事情;有了这个假设,父母也才不会期待孩子所有的想法都必须和自己脑海里已有的模板完全一致。
【身边的故事】霏霏对月亮的好奇
霏霏是个爱提问的小姑娘。有一次,一家人吃完晚饭在小区里散步。霏霏指着天上同时出现的太阳和月亮,好奇地问:“妈妈,太阳还没有下山,月亮怎么就跑出来了呢?”
遇上这样的问题,如果是你,会怎么回答呢?知道答案,但觉得不好解释,然后不置可否?还是自己不知道答案,搪塞过去?或者是查查资料,再告诉孩子?
父母经常会遇到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也经常随口就说,“我回头告诉你啊”“将来我帮你查查”“有机会我们请教别人”。但是如果之后把这件事忘掉了,那么孩子提问时的好奇心就无处安放。这样的事情发生得多了,孩子的好奇心也就会被阻断,一旦孩子对周围的世界失去了好奇,那便再也没有探索和创造的冲动了。
这其实是一个引导孩子好奇心发展的特别好的机会,父母甚至不需要知道答案。
霏霏妈妈对于解答也没有把握,就诚恳地告诉孩子:“妈妈只知道,月球绕着地球转,地球绕着太阳转。在这个过程中,月亮和太阳就有可能相遇。具体情况,我们一起查资料吧?”霏霏点点头,眼神中充满了期待。
一回到家,霏霏妈妈就拉着霏霏一起查“日月同辉”的资料。看了文字,又看视频,担心孩子不明白,妈妈灵机一动,拉着爸爸一起来做模型:爸爸当太阳,妈妈当地球,霏霏当月球,三个人一起玩起了公转和自转。
整个过程中,霏霏开心极了,兴奋地说:“月亮会变身呢,好酷啊!”
父母有自己的工作,还要照顾家庭,经常会以“繁忙”为由,忽略孩子的好奇,敷衍孩子的提问,甚至拒绝同孩子一起探索,觉得陪伴孩子是一件特别麻烦的事情。殊不知,作为孩子人生中的重要他人,父母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非常有限,一不留神,孩子就长大了。那些“麻烦的问题”,能够出现的次数也非常有限。只要认真对待孩子每一个“荒诞的”问题,好奇就会像种子一样,在孩子的心里生根发芽。
【身边的故事】飞飞的宇航梦
飞飞4岁的时候,全家人一起去看电影《流浪地球》。父母本来以为小孩子看不懂,看一会儿就会吵闹,没想到,孩子被电影吸引了,两个小时看得津津有味,一直到散场。
看电影过程中,飞飞不断小声地提问题:“妈妈,这是哪里啊?”“妈妈,人们要搬到地下城吗?”“妈妈,木星和地球撞上会怎样呢?”“妈妈,地球真的会衰老吗?”虽然不断提问,但飞飞一直在被电影情节吸引着,直到电影结束,飞飞都还在问:“地球真的要逃离吗?”
因为是第一次看科幻电影,飞飞对于宇宙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之后又要求反复看《流浪星球》,以至都能背下其中的台词。妈妈看到了飞飞的兴趣,就给他买来了一些介绍宇宙知识的绘本,一页页讲给他听。再后来,给飞飞讲《十万个为什么》中的宇宙篇。有一次,飞飞提的问题难倒了妈妈。妈妈借机说:“妈妈懂得太少了,你可以自己学习,将来做宇宙科学家,探索宇宙更多的奥妙。”飞飞妈妈就是这样,通过适时的示弱,恰当的引导,推动孩子更加主动积极地去探索。
从此以后,飞飞就有了一个梦想:当宇宙科学家。飞飞开始了对于宇宙的探索,求着爸爸买天文望远镜,求着妈妈带自己去天文馆,自己查资料,看图书,参加业余兴趣班。他说:“我真想赶紧上大学,这样就可以成为宇宙科学家,将来就能飞上太空了。”
孩子的好奇心一直都在,只要我们注意保护,好奇心一定可以引领孩子进行更为深入的学习和探索。我们不必担心“玩物丧志”,兴趣、好奇、玩耍,正是人们主动拓展认知边界的动力。正是因为好奇的探索,才积累出了人们对于世界认识的各种科学知识。好奇心没有错,它是一条路,更是孩子探索世界的触角。
兴趣、好奇、玩耍,正式人们主动拓展认知边界的动力。
2.探索属于孩子自己的兴趣
现在的父母都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也开始重视孩子的兴趣探索。然而,在兴趣选择上,父母又经常陷入纠结。
父母经常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今天学美术,明天学音乐。学游泳是锻炼身体,学主持人是训练表达,学围棋是训练思维,学书法是陶冶情操。但孩子的兴趣却总在变,学了一段时间,孩子一句“没兴趣”就放弃了。花了不少钱,却收获寥寥。
有些父母会担心,如果孩子因为兴趣广泛而养成了浅尝辄止的习惯,将来他们在学科学习上,总不够专注,可怎么办呢?这些兴趣只能做特长,将来考试不考,发展为专业的风险又太大,会不会影响主科学习?
兴趣的培养和拓展不是从愉快玩耍的童年到学校生活的简单过渡,这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如果不认真对待,可能会带来负面的效果。我们来看看涛涛的故事。
【身边的故事】被兴趣班打败的涛涛
上了小学,涛涛的学习成绩一般,也就是勉强跟得上。涛涛妈妈想,能不能从孩子的兴趣爱好中找到一些擅长的事情呢?或许这样就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
其实,探索兴趣这件事,在上小学前,涛涛也没少做,尝试过学习街舞、围棋、武术、主持人、画画。可是,每次学习都是勉强坚持一段时间,之后发现,涛涛总是班上学得最慢,表现最差,经常被老师批评的那个。
有一次妈妈给涛涛报名了街舞课,可谓费尽心思,上课在外面观察着,下了课回到家和涛涛一起讨论,帮助他训练。可涛涛的表现呢?一直没有长进,动作总是做不到位。一次阶段考核,涛涛成了班上唯一一个没有奖状的孩子。那一次,涛涛又被老师留了下来。回家以后,涛涛哭得稀里哗啦,街舞课变成了“自卑训练营”。
这样的事情几乎发生在涛涛报名的每一个兴趣班上,次数多了,连妈妈都害怕了。到底要不要发展兴趣呢?又该如何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呢?
父母都知道培养孩子的兴趣很重要,但是却不知道为何重要。于是,就会被一些培训机构的招生宣传所吸引,比如,学游泳,是因为在小学要考试,对身体极好,得学;学英语,这是未来的重要学科,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得学;学围棋,开发智力,培养思维和格局,得学;学钢琴,培养优雅的艺术品位和生活态度,得学;在×岁的时候,学习××是最好的,错过了就遗憾了。
这样制造焦虑的说法,即便有道理,具体到每一个个体上,也不见得适用。教育,并不是为了培养一个符合实验室规律的孩子。没有一个普遍适用的规律,规定孩子一定要在什么阶段开发什么兴趣。学龄前,或者小学的时候,学业负担没那么重,孩子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一些才艺技能,这是客观条件,也都值得鼓励。然而,每个孩子对于不同技能在不同阶段的敏感度不同,这一点就需要家长慢慢摸索了。可能孩子在四岁的时候还不喜欢画画,到了六岁,就会特别喜欢。所以,如果孩子不喜欢,不要去强迫。
培养孩子的兴趣,最大的意义在于,让孩子感受世界的多彩,因此而热爱生活,并训练自己可以热爱生活的能力。
有个孩子特别喜欢讲课,她能模仿老师,对着空气讲半小时,把老师的语气、神情、动作模仿得惟妙惟肖。时而愤怒、时而点评、时而写字、时而读书,她全部能自然地演绎出来,自己也享受其中。此时,父母就不妨因势利导,和孩子一起分析,如何才能把课讲好,比如如何准备课程内容,如何精准表达,如何吸引学生注意,如何应对意外。逐渐加大难度,逐步提升标准,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就可以训练出各种能力。将来孩子不一定非要做教师,但是这段经历特别有价值。
如果在小的时候,孩子没有特别的兴趣表现,父母就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来辅助探索。比如,带着孩子去上一些体验课,或者让孩子在旁边观察别的小朋友,和小伙伴一起玩,或者在家里买一些孩子能读的各类书,这些都是进行探索的方式。这个过程中,父母用心观察,其实不难发现孩子的兴趣。
这里有一个特别重要的提醒:在探索期,父母要用各种非正式的方式引导孩子,不要让孩子感到压力。
【身边的故事】笛子课的约法三章
暑假里,刚上小学的小新看到别的同学都去参加各种课外兴趣班,有学钢琴、小提琴的,也有学声乐的,还有学习朗诵、跳舞的,他就和爸爸商量,想参加一个音乐类的兴趣班。
爸爸说:“好啊,有了音乐,你的生活会更快乐。想学什么呢?”
小新说:“我学笛子吧?”爸爸很好奇:“为什么学笛子呢?”
“因为笛子是中国的乐器。”这个答案出乎意料,爸爸问:“中国的乐器很多,为什么要学笛子呢?”“因为我只知道笛子啊。”
“来,那我们一起看看中国乐器都有什么吧。”于是,爸爸带着儿子,花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在网上查找了各种中国民族乐器,给孩子念文字,一起看视频。这里面的好多乐器名字爸爸都是第一次知道,也算开阔了眼界。这个兴趣探索的过程,不仅仅是为了帮助孩子确定什么,而且还会在不经意间帮助孩子提升了信息检索的能力。
到了最后,小新说:“我还是想学笛子。”
“那好,我们来约法三章。”爸爸说,“第一,一旦开始学习,必须认真投入,至少学习三个月时间。三个月之后,我们再决定是否继续。第二,学习期间,如果不满意,只要理由充分,你可以换老师,换学校,但是不管跟谁学,都必须达到老师的要求。第三,学习期间,不要对乐器提出太高要求,能用就行,乐器质量会随着你的演奏水平来提升。”通过这个过程,小新爸爸想让小新学会对自己的决策负责。
“好的,没问题。”
于是,小新就这样开始学起了笛子。开始半年,有学不会的时候,小新也会哭鼻子,但是,他会和爸爸说,自己要坚持。
有一次,小新成功地学会了一首曲子,特别开心。在夸奖了孩子之后,爸爸认真地说:“你知道为什么爸爸同意你去学一种乐器吗?”
“因为好玩呗。”
“我希望你能学会一种自娱自乐的方式。不一定非要参加比赛,不一定成为笛子演奏家,但是,等你长大了,开心的时候,悲伤的时候,喜悦的时候,寂寞的时候,能够吹奏一曲,心情会很舒畅呢。”
“我知道了。”小新开心地笑了。
作为父母,一方面要帮助孩子进行广泛探索,尽自己所能地让孩子看到外面的世界,知道得越多,选项就越多。另一方面,还要认真观察孩子的独特性,注意观察孩子会对什么更好奇,在哪些方面愿意停留、花时间。
3.培养兴趣,更是培养热爱生活的能力
在发展兴趣的过程中,势必会提升孩子各种能力,除了具体的单向特长技能外,时间规划能力、资源整合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抗挫折能力和坚韧力都会得到提升,信心也会因为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成就感而得到增强。
【身边的故事】折纸折出来的信心
在学校开设的各种兴趣课上,小海自己选择了折纸课。妈妈问孩子为什么选这个课时,得到了一个简单的回答——“我喜欢”。妈妈准备尊重孩子的选择,支持他。
每次折纸课结束,小海带着课上的作品回到家,都很开心,他说这是一周里最愉快的一天。渐渐地,一周一次的校内折纸课已经不能满足他了,每天回到家,他写完作业就是折纸,周末,他会拿出大半天的时间折纸,再也不迷恋电子游戏了。
慢慢地,小海可以折出各种各样的飞机、枪、动物等造型。在家里积累了一些折纸作品后,就带到班里给同学们展示,结果开发了折纸超市的玩法。一下课,同学们就围着他,用他们自己制作的玩具纸币,购买自己喜欢的折纸造型。被同学围着的感觉太好了,成为焦点,让小海感受到了成就感,于是,他越来越痴迷于折纸。
孩子喜欢一件事,就会把所见所闻和喜欢的事情联系起来。受爸爸工作的影响,小海知道了“个性化服务”。没想到,这个词被孩子用在了折纸上。有一天,有个同学要定制一把蓝色的手枪。小海说,这是个性化服务,当天晚上写完作业就开始打印蓝色的纸,折同学需要的造型,中间考虑了同学的各种要求及可能性,最后折出了满意的造型。第二天,这件作品得到了“大客户”的积极反馈。
在学校,老师也很欣赏小海对折纸的热爱,还打算向校方帮他申请一个折纸社团。
妈妈很欣慰,在折纸这件事情上,看到了小海不断增强的自信心。
任何一件事,都不是轻轻松松可以做好的。一旦选定了兴趣方向,父母就要支持孩子持续地做下去。现在的孩子,兴趣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有了兴趣,有了热爱,才有继续探索的愿望,也才有可能积极主动地调用各种能力去学习。所以,作为父母,请保护孩子的热爱。
有多少人有属于自己的人生热爱呢?那种可以沉浸其中,获得纯粹的快乐,不用考虑功利,单纯就是喜欢的热爱。可能是读诗抚琴,可能是折纸乐高,或许是计算两道概率题,或许是画画唱歌,也可能是游游泳、踢踢球、下下棋、养养花,或者做两道拿手菜。不管是哪一种,这些热爱会让人生不再空虚,生活也不再苍白。
作为父母的成年人们,请环顾自己的“朋友圈”。有没有发现:大多数女人都是在刷着差不多的热剧;大多数男人除了工作赚钱,剩余时间基本就是喝酒、打游戏。有些人会在下班后健身,大多是到了一定年龄之后出于对健康的担心;有些人会去读书,可其中的不少人是因为别人贩卖的知识焦虑而迫不得已。
在家庭里,孩子的兴趣边界往往建立在父母的视野上,父母就是孩子登高望远的梯子。作为父母,帮助孩子建立属于自己的人生热爱,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