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心求仁,仁则不远
强恕而行,求仁莫近;克己为仁,请服斯训。
译文:
勉强推己及人去行动,那么寻找仁就没有比它更近的了。为了仁而克制自己的欲望,请记住这个教导。
注析:
《论语》记载颜渊问关于“仁”的问题。孔子回答说:“克己复礼是仁。一天克己复礼,普天下就归向仁了。”颜渊说:“我虽然不聪明,愿意照你的教导去办。”这是说如果能克制私欲,恢复天理,就是仁了。如果能一日做到这样,那么普天下的人都能归向仁,说他的效果十分迅速显现。孔子又告诉他为仁的要求是:“不是礼的东西不要看,不是礼的话不要听,不是礼的话不要说,不合乎礼的事不要做。”颜渊领会这其中的道理,回答说我虽然不聪明,但愿尽力去实践您的教导。
评点: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它之所以对中国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是因为孔子第一个把整个社会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这对于模铸中国人的人格产生了某些积极意义。历代志士仁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这种舍生取义的道德操守,成了他们献身精神和牺牲精神的支柱,直到现在仍积淀在炎黄子孙的思想意识中,因而它实际上已经超越了阶级的局限而成为我们民族的优良品质。
“仁”既然是人们追求的理想境界,那它并非高不可攀,深不可测,只要自己自觉追求,就可以达到。“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荀子也曾言:“圣可积而致,途之人可以为禹。”这种肯定道德选择的主观努力作用,在启迪个人自我意识的觉醒上,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但正如我们前面所言,孔子的“仁学”思想体系有它的二重性。当时,他认为“仁”只有贵族阶级的“君子”中的大多数能够实行,而“小人”——奴隶和农奴,由于没有知识,就失去了实行“仁”的条件。他所认为的“仁”的道德准则,是要按奴隶制的原则办事。否则,就达不到“仁”的理想境界。从今天来看,孔子带有一定的阶级偏见,政治上是代表没落腐朽的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今天,我们理解孔子的“仁学”,要批判其糟粕,汲取其合理成分,在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中继承前人的一切优秀成果——包括儒家的仁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