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南北朝之气吞万里刘寄奴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4章 嗣之争功

发现孙恩军将北攻沪渎之后,刘裕也放弃海盐,尾随追击。海盐县令鲍陋感激刘裕的救助之恩,特地派儿子鲍嗣之率一千民兵前来助战。但好心也会办坏事,事坏就坏在这一千援兵的主将鲍嗣之身上。

鲍嗣之是头不怕虎的初生牛犊,这几天参与刘裕指挥的海盐保卫战,见这位刘参军连连取胜,赢得好像很轻松,门道是一点儿没看出来,反而自以为是:打仗原来这么容易啊!年轻人气盛,他这回一见到刘裕就提出自己要当先锋。刘裕劝告他说:“孙恩的人打了这几年的仗,已经有很丰富的作战经验,不是好对付的。而吴地的民兵没见过真正的大战,不是他们的对手。而且先锋如果失利,会导致全军战败,所以你的人最好还是殿后,做我军的支援。”但鲍嗣之不干:我要当先锋,就要当先锋!难道你害怕我立功,或是分了战利品?

刘裕和刘牢之不同,比较重视“人和”,为了和当地人搞好关系,只好勉强同意了。为了不让鲍嗣之误事,刘裕也做了准备,在预设战场准备大量旗鼓,布下了多处埋伏,不过因为兵少,每处埋伏不过几人而已。第二天,交战开始,孙恩派一万人回击追兵,很快便与鲍嗣之的民兵交上了火,刘裕看准时机,布下的埋伏同时发动。于是,四面出现晋军的战旗,同时鼓声震天,以为中伏的孙恩军大惊,慌忙后撤。鲍嗣之莫名其妙地得胜,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判断:刘参军果然是忽悠人的,孙恩的军队明明很好对付嘛!扬名立功的机会可不能放过,追!

鲍公子的追击命令下达得如此之快,以至于在后面的刘裕都来不及把他拦下。他率领的海盐民兵一冲出刘裕的设伏地域,立即把自己兵力微弱的真相暴露无遗。回过神来的孙恩军杀了一个回马枪,鲍嗣之和他的一千名士兵立即全军覆没。鲍公子阵亡了。不仅如此,败势还牵动了后面的刘裕军。刘裕不得不且战且退,部众损失不小。孙恩的大军步步进逼,眼看刘裕也难逃全军覆没的败运了。

危急关头,刘裕的战术天才和极佳的心理素质再次展现了出来。退到最初交战的地点时,刘裕命部众停下来,收集战死者身上的衣甲兵器,看上去从容不迫。本已稳占上风的孙恩军又怔住了,竟不敢进逼。这段时间以来,他们吃刘裕的亏,上刘裕的当,次数已经太多了,因此每见他有什么不寻常的举动,都会在心里犯嘀咕:该不会又有什么诡计吧?

稍过片刻,刘裕突然大吼一声,挥军反攻。已经得了“恐刘症”的孙恩军士大惊,以为又中计了,慌忙撤退。刘裕当然不敢紧追,等孙恩军撤远,刘裕才率余部撤回海盐。此役因鲍嗣之误事,刘裕先胜后败,只是他临危不乱,处置得当,才避免了全败的恶果,但也一时无力再去支援沪渎了。

孙天师的选择果然是明智的,避开了刘裕的纠缠之后,孙恩军的战局大为改观。五月,孙恩攻克沪渎,大败晋军,斩守将吴国内史袁崧和属下晋军四千余人,一扫与刘裕作战以来的晦气,取得自余姚之战后的又一次大捷。乘着军威大振,孙恩于隆安五年(401)六月一日率水陆大军攻入长江,逆流而上,兵锋所向,直指国都建康。此时他的部众号称有十余万人,乘坐在千余艘战船之上,浩浩荡荡,势不可当。建康城里的大晋朝廷大为震动。

六月二日,京城建康及周边地区全部戒严,所有文武官员取消休假,在各自的衙门通宵值班。司马元显的急令一道道发出,显得手忙脚乱:一、冠军将军高素驻防石头城(建康城西北长江边);二、辅国将军刘袭用木栅切断淮口(建康城西秦淮河入长江口),防止孙恩军战船突入秦淮河;三、丹阳尹(就是建康市长,当时建康属于丹阳郡)司马恢之在长江南岸、建康之北布防;四、桓冲的儿子,前吴国内史桓谦驻防白石(在今南京城西);五、左卫将军王瑕等保卫皇宫;六、急调豫州刺史司马尚之从历阳调兵入卫京城;七、调远在会稽的刘牢之入援,北上阻截孙恩军西进之师。

在这一堆防御措施中,最有分量的内容当然是调刘牢之北上,但此时刘牢之所率的北府军主力尚远在山阴,缓不济急(油水不多时,刘牢之真是磨洋工啊!海盐的恶战,沪渎被攻克,已发生这么多事,他居然一直待在会稽),于是刘牢之便命在海盐的刘裕急速北上,阻击孙恩军(刘裕虽然兵少,毕竟距离近多了)。

接到命令后,刘裕没有丝毫犹豫,立即离开海盐,率领他那支不足千人的队伍,不分昼夜地强行军,终于差不多与孙恩军同时抵达丹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