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大直径钢管桩工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3.3 一维波动方程的求解

3.3.1 行波理论

1.上行波与下行波

方程式(3.2.8)的通解形式如下:

img

该通解由两个行波组成,其传播速度都为c,但传播方向相反。波沿特征线(x±ct)传播,而且f和g的值是常数,可由边界条件确定。

由以上通解可导出质点速度v和轴力F的方程:

img

式中:vd和Fd为x-ct的函数;vu和Fu为x+ct的函数;vd、vu分别为下行波速度和上行波速度;Fd、Fu分别为下行力波和上行力波。

在一般情况下,桩身任意截面上的速度和轴力都是上行波和下行波叠加的结果。

从式(3.3.2)和式(3.3.3),可知

img

式中:Z为杆件的阻抗,定义为杆件上任意点处的受力与该点的运动速度之比,imgimg

2.不同边界条件下的特解

在长为L的桩上作用一半弧形脉冲荷载(采用脉冲荷载是因为任意一时间荷载很容易用一系列脉冲来描述)。如前所述,一压缩波开始向下传播,注意此时仅有两特征线之间的桩段以速度v=F/Z运动,如图3.3.1(a)所示,而桩身其余部分没有运动。当经过t=L/c波前到达桩底,产生了反射波。反射波的类型取决于桩底的约束情况,自由或固定。

img

图3.3.1 桩底自由时桩自脉冲荷载响应原理示意
(a)速度时程曲线;(b)力时程曲线;(c)响应过程示意

当桩底约束为自由时,在任何时刻t,其边界条件是桩底力为零(在自由桩底,没有阻力),如图3.3.1(b)所示,即F(x=L,t)=0。因此

img

在t=L/c时,应力波到达自由端后,将产生一个符号相反,幅值相等的反射波,即反射拉力波。在深度与时间坐标的小三角区中,由于波的叠加,使得桩中力为零。上行波和下行波的速度分别为

img

由上式可知,上行波和下行波的速度等值且同向。在重叠区域,使得质点运动速度增加一倍。

img

再经过t=L/c,上行波到达桩顶,产生另一个反射波,该下行波为压缩波。平均速度为

当桩底约束为固定时(图3.3.2),在任意时刻t,其边界条件是桩底的位移和速度均为零,即v(x=L,t)=0。

img

图3.3.2 桩底固定时桩身脉冲荷载响应原理示意
(a)速度时程曲线;(b)力时程曲线;(c)响应过程示意

img

因此,当应力波到达固定端后,将产生一个与入射波相同的反射波(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即入射的压力波产生压力反射波,入射的拉力波产生拉力反射波。在波的叠加三角区域,速度为零,而轴力增加一倍。再经过t=L/c,上行波到达自由端桩顶,产生另一个反射波,该下行波为拉力波。由桩顶的位移和速度可以得到桩是以基频f和周期T在振动,即

img

3.桩截面变化时的特解

桩的自由端和固定端是桩阻抗不连续的特殊情况。一般情况如图3.3.3所示。在变截面处两侧,轴力F和速度v分别相等。即

img

由式(3.3.13)和式(3.3.14)可得

img

图3.3.3 桩截面变化

img

如果知道某些特殊点任意时刻的值,即已知第1部分中下行波和第2部分中上行波,由式(3.3.13)和式(3.3.14)可以计算第2部分中下行波和第1部分中上行波:

img

例如,桩的横截面积减小一半(Z1=2Z2),则式(3.3.16)和式(3.3.17)可化为

img

图3.3.4给出了桩变截面处应力波的入射、反射及透射情况。

img

图3.3.4 桩截面变化情况

3.3.2 有限差分解

20世纪60年代初期,随着大型计算机的出现和发展,用数值方法求解波动方程已成为可能,Smith 提出了一个描述桩锤-桩-土系统的离散数学模型,借助电子计算机,用有限差分法求解得到了相应的解答,并给出了土和系统单元参数的建议值,创造性地用波动理论模拟打桩过程。

波动方程的有限差分解法是将整个打桩系统(桩锤、垫层、桩帽、桩及桩周土等)在空间上离散成为若干个由刚性质量块和无重量的弹簧组成的单元,如图3.3.5所示。

img

图3.3.5 波动方程分析中的计算模型
(a)单元划分;(b)计算图式;(c)受力;(d)分离单元受力

Δl代表单元的长度,在计算过程中将一次锤击的历时分割成若干个间隔Δt的时间段,Δt的选取应相当短,使得弹性应力波在一个单元中的传播时间小于Δt。因而,单元的运动在Δt时间间隔内可以近似地看作等速运动。若以tcr为临界时间间隔,则

img

应使Δt<tcr,一般取

img

因此,任一桩单元i[图3.3.5(d)]在时刻t时的平衡方程式为

img

式中:EP(i)、EP(i-1)分别为桩单元i、单元i-1的弹簧常数;u(i,t-Δt)为t-Δt时刻单元i的位移;D(i,t-Δt)、D(i-1,t-Δt)分别为桩单元i和单元i-1在时刻t-Δt的弹簧压缩量;R(i,t)为桩单元i所受的土的总阻力,外露单元此项设为零;Wp(i)为桩单元i的重量。

采用向后差分可得

img

则由式(3.3.22)和式(3.3.23)可得单元i的位移:

img

因此,单元i在t时刻的变形为

img

单元i在t时刻的受力为

img

单元i的在t时刻的速度为

img

v(i,t)被用于计算下一个Δt的位移,即

img

令计算的初始时间为打桩锤锤心撞击垫层的接触瞬间,即t=0。由于在初始时刻之前,整个桩-土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故在t=0时,桩单元的弹簧力、土的总阻力,及其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均是零。仅以桩锤锤心的锤击初速度作为已知的边界条件,开始第一个时间间隔Δt 内应力波在桩锤-桩-土系统内传播的计算。桩锤锤心在时间Δt内产生的位移即为锤心弹簧的变形量,从而可以计算作用在下一个单元上的外力。该力使得锤心速度减小,同时锤心下面的单元产生加速度及获得新的速度。如此在每个Δt时间段内逐个单元地进行计算迭代,直到满足以下的两个条件时就可以结束运算:

(1)桩单元的位移不再增加。

(2)各单元的速度均已为零或者为负值。

有些情况是以迭代运算进行所预定的次数而自动停止,通过上述的运算即可以得到打桩过程中,桩在一次锤击中的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