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大直径钢管桩工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3.2 波动方程基本原理

一维波动方程早在1865年由圣维南提出,其推导过程如下:

以一个等截面的均质杆件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杆件顶端受到锤击作用后,杆件中产生应力波的传播规律,如图3.2.1所示。图中杆件原始横截面积为A,密度为ρb,弹性模量为E0。杆中产生的纵向应力波沿着桩身x方向传播。假定杆在变形时横截面保持为平面,截面有均布的轴向力。杆件质点的各运动参数仅为x和t的函数。问题简化为一维应力波在杆件中的传播,这一假定适用于横截面尺寸远小于应力波波长的细长杆。

img

图3.2.1 顶端加载的细长杆

如图3.2.1所示,考虑距离杆件顶端x微元体dx(影印所示)的运动状态。以u表示质点的位移,则应变img质点的速度img

在均质连续介质中质点的位移u是单值连续函数,同时有u=u(x,t),则根据连续方程的相容性有

img

考虑杆件上长度为dx的微元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img

将F(x+dx,t)-F(x,t)=img和σ=F/A带入式(3.2.2)得到

img

对于均质的弹性杆件,其变形满足胡克定律,亦即应力是应变的单值函数,E0表示杆的弹性模量,有

img

σ(ε)连续可微,所以有

img

由式(3.2.3)和式(3.2.5)可得

img

由于img=E0,故令c2img=E0b,c为弹性应力波波速,则

img

img和v=img代入式(3.2.7)即可得到杆件上各个质点的位移变化情况:

img

式(3.2.8)就是一维波动方程,描述了自由支撑的细长弹性杆件在一端受到撞击后的应力传播规律。这种情况虽然与实际打桩有区别,但提供了打桩时应力波在桩中传播的基本规律。

20世纪30年代,Isaacs首次将打桩过程作为杆件内应力波的传播问题来研究,指出能量从桩锤传递到桩底不是简单的刚体撞击动力问题,而是撞击应力波在桩身内的传播问题。将反映土的总阻力的参数R引入古典的一维波动方程得到

img

式中:R为土的总阻力;其他符号意义同前。

一维波动方程可以用来解决以下打桩工程问题:①确定打桩应力,避免由于打桩应力过大造成桩的屈曲破坏;②选择桩锤,确定桩锤能够把桩打入的最大深度并预测打桩锤击数;③优化桩身设计,通过桩的变截面设计实现锤击能量传递的最佳效果;④选择最佳的垫层材料以减低打桩应力且能保持高效率的沉桩;⑤通过实测波形获得打桩阻力及长期承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