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当前研究重点
1.1.1 国外研究进展
国外在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即科技进步贡献率的研究方面,最早起源于美国。1927年,美国数学家柯布和经济学家道格拉斯提出了描述产出量与投入量关系的理论与方法,即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D生产函数),奠定了测算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基础。1942年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提出了仅包含劳动与资本两种生产要素的全要素生产率法(TFP),1954年希朗戴维斯在其中加入了能源等因素,进一步明确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内涵。1957年,美国经济学家索洛将技术进步纳入生产函数中,首次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因素固定在科技进步贡献率模型中。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从索洛模型出发,把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技术进步)定义为产出增长率扣除各种投入要素增长率的产出效益后的“余值”,并分别计算了各种要素投入对总产出的贡献。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乔根森和克里斯滕森又提出了超越对数总量生产函数的新概念,使技术进步的测算方法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90年代以来,霍尔普曼、丹尼斯、亚瑟和佛兰德瑞克等通过内生增长理论探讨了后工业化时代“知识”这一重要生产要素所形成的技术创新、人力资本积累和知识溢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在科技成果评估方面,经过多年发展,发达国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科技成果评估体系。早在20世纪初,美国就成立国会服务部(CRS),其对于科技活动有关的研究、分析和评估被认为是科研评价的雏形;法国、德国、加拿大、日本、丹麦等国在20世纪60年代也开展了科技评估活动。80年代和90年代是西方评价科学发展得高峰,随着科技成果商品化和市场化步伐的加快,世界各国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科技评估工作的重要性。80年代,瑞士、瑞典、英国、澳大利亚、韩国、苏联等国引入了科技评估工作;近年来,西班牙、新西兰和泰国也开始了科技评估工作。随着科学研究活动在国际竞争和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的提升,各国都普遍重视和高度关注科学评价,并不同程度地开展了科学评价活动和研究工作。20世纪后半叶以来,科学评价活动在发达国家已经呈现出系统化、制度化和常规化的趋势。大多数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都越来越强调科学研究活动应该向纳税人“交账”(accountability),以说明其资金的使用效果。为了体现科学评价在各国科技活动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政治家对于选民、政府对于纳税人的责任,目前美国、日本、法国、意大利、韩国和马来西亚等国相继颁布了科学评价法律法规,通过立法来保障科学评价健康、有序、有效地进行。欧盟于1996年发布了《合理有效的管理方案》(2000年),要求对欧盟的科技研发计划开展系统性的绩效考评,考评结果反馈到决策层,以提升未来计划项目的执行成效并引导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