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古代五礼篇
礼敬神鬼人的吉礼
吉礼是五礼之冠,主要是对天神、地祗、人鬼的祭祀典礼。在古代,祭祀是最重要的国家大事之一,《左传》中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由此可见祭祀之重要、吉礼之重要。
吉礼,就是祭祀之礼,即向神鬼祈求,希望神鬼保佑人们吉祥安康、诸事如意。因为古人认为,天地间的神鬼主宰着人世间的一切,包括国家的兴衰存亡,如果人们以恭敬的态度,向神鬼奉上美好的食物、器物,供其享用,那么神鬼便会满足人们消灾降幅的祈求,并可保佑人们的安康以及国家的安宁与兴旺。
在古代吉礼中,祭祀的对象非常广泛,涉及天上、人间以及地下。《周礼春宫大宗伯》将其归纳为天神、地祗、人鬼三大类。
祭祀天神
在古代,受祭的天神非常多,而且有等级之分。具体而言,天神可分为三等:
第一等是昊天上帝,或者称为天皇大帝、上天、天帝等,是主宰宇宙万物的最高神灵。古代只有天子可以祭天,祭天也是国家最重大的典礼。祭天的仪式也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一名一物都含有深刻的含义。
第二等是日月星辰。日月星辰附在于天,日月之明便是天之明,所以,也是必须祭祀的。
第三等是司中、司命、风师、雨师。司中主宰宗室,司命主宰人寿,风师、雨师主宰兴风降雨。在农业时代,风调雨顺,人们才能生存下去,国家才可兴旺发达,所以,它们必然成为人们祈求福佑的对象。
除了以上三等外,还有雩祭也属于对天神的祭祀。在古代让人们担心的一种灾害就是旱灾,所以,天子、诸侯就举行雩祭来祈谷于天。雩祭分为“常雩”和“因旱而雩”,前者是固定的祭祀,而后者是在发生旱灾时临时增加的祭祀。
祭祀地祗
对于地祗的祭祀,按照尊卑的顺序也分为三等:
第一等是社稷、五祀、五岳。祭祀社稷,便是对土地神与五谷神的祭祀;祭祀五祀便是对五行之神的祭祀;五岳被认为是镇天下五方的山,所以,历代皇帝都要亲临或派人代为祭祀。
第二等是山林川泽,它们为人类提供生存的物质资源,因此也成为人们的祭祀对象。
第三等是四方百物,即掌管四方百物的各种小神。如《礼记月令》说,春祀户,夏祀社,中央祀中,秋祀门,冬祀行。
祭祀人鬼
祭祀人鬼主要是对祖先的祭祀,但也包括对历代帝王、先圣、先师等的祭祀。《礼记祭法》中说:“夫圣王之制祭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也就是说,凡是为民众树立典范,为公众献身,为安邦定国立下功劳、能抵御大灾者、能制止大祸患的便要祭祀,这是圣王制定祭祀对象的原则。如后人之所以祭祀社神,是因为他能平治九州;后人之所以祭祀稷神,是因为他教导人们种植百谷,人类得以生存繁衍;人们之所以祭祀黄帝,是因为他给百物命名并明确了民众的身份等。
古代的吉礼中大部分是由皇帝主持的祭祀,也就是国家祀典,普通百姓是不可能懂得的。但是,普通百姓也有世代相传的祭祀风俗,这大多属于礼俗的范畴。
延伸阅读
祭祀社神、稷神的社稷坛
社稷坛建于明代永乐十九年(1421年),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的地方。社稷坛位于天安门广场的西北侧,全园面积约360余亩,由社稷坛、拜殿、戟门组成。
社稷是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祀的土神和谷神,商周以至清代的帝王,均沿袭祭祀社稷的大礼。历代帝王自称受命于天,将自己比作“天子”,将社稷象征国家构成的基础,故每年春秋仲月上戊日清晨举行大祭,如遇出征、班师、献俘等重要的事件,也在此举行社稷大典。
社稷坛呈正方形的三层高台,以汉白玉砌成,象征着“天圆地方”之说,坛上铺有中黄、东青、南红、西白、北黑的五色土,四周短墙也按方向覆盖四色琉璃瓦。五色土由全国各地纳贡而来,以表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还象征着金、木、水、火、土五行是万物之本。坛四周有三重围墙,内墙四面各辟一座汉白玉门,名“棂星门”。中间一道名“坛墙”,坛墙与外墙之间,北有拜殿和戢门,西有神库和神厨、宰牲亭等。
亲近君臣民的嘉礼
嘉礼主要是用来沟通人际关系的,其中包含的一些礼仪都是美好的,充溢着吉祥、欢乐的气氛。通过这些礼仪,让人们知礼遵礼,相互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和睦,所以有“以嘉礼亲万民”的说法。
嘉礼,是饮食、婚冠、宾射、燕飨、贺庆之礼的总称,是国家具有喜庆意义及一部分用于亲近人际关系、联络感情的礼仪活动,是按照人心所善者制定的礼仪。嘉礼包含的内容非常多,《周礼》列了六项,其中有的一项中又包含了两项。沿袭到后代,内容就更多了,按照《周礼》的说法,最主要的有以下几项。
婚冠礼
婚冠礼包括婚礼和冠礼两项,这是人生礼仪中的重要内容。古代男子20岁时,要行加冠礼,即为其依次加戴缁布冠、皮弁、爵弁三种冠,以示其成年,开始承担各种社会责任与道义。而女子成年要行笄礼,15岁为始笄之年。冠笄礼由远古氏族社会的成丁礼发展而来,经过传承,并被统治者加以改造,至周代成为一种礼制。婚礼是为使成年男女恩爱相亲而举行的一种礼仪。
饮食礼
饮食礼是天子宗族内部的宴饮礼仪,即国君通过宾射、燕飨之礼,与宗族兄弟、四方宾客等饮酒聚食,以联络和加深感情。这一般是祭祀、节日时才设宴。此外,还有一种乡饮礼。乡饮礼是地方官敬老尊贤的宴饮仪式。这种礼仪意在提倡敬老风气、为国家选拔人才、改善官民关系等。
宾射礼
古代有射礼,射,即射箭。周代射礼可分为四种,即大射、宾射、燕射、乡射四种。大射,是天子、诸侯、卿大夫祭祖、祭神前选择参加射礼人员所行之礼。宾射是天子因诸侯前来朝见或诸侯相会时举行的射礼。燕射是天子与群臣燕息之射;乡射是地方官为荐贤举士而举行的射礼。四种射礼各有侧重,大射、乡射在于选择贤德之士,侧重容体、动作是否合于礼乐;宾射、燕射在于君臣欢聚,侧重敬宾尽欢。
飨燕礼
飨燕礼,即飨礼和燕礼,这是古代贵族招待宾客的礼仪。飨礼是天子招待宾客的大宴,重在礼仪形式,并不真正食肉饮酒。飨礼非常隆重,要在太庙举行,处处有音乐辅助。燕礼则是在国中无大事的情况下,天子、诸侯为了与群臣联络感情,便设宴共饮。燕礼主要是通过欢饮的轻松快乐场面,增进情谊,加强亲善友好的关系。
脤膰礼
脤膰,指宗庙的祭肉。古人认为祭祀仪式上供奉过的肉不同寻常,能够吃到是一种福分,所以要把祭肉分开,赐给周围的人吃,表示共同享有吉祥。王室宗庙如此,农村祠堂也是如此。
贺庆礼
贺庆礼,是指有婚姻甥舅关系的异姓国如果有了喜庆之事,国家要派使者前去致送礼物,以表示庆贺。
巡守礼
古代天子定期要到地方去巡守,观民俗而设教,即了解地方官情、民情。巡守之礼也因此被作为一种礼制规定了下来。
即位改元礼
我国古人把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子夜为冬至之时称为“初元”。政权发生更迭时,就要进行改元。即位改元是一件大事,要举行非常重大的仪式,以昭告天下。
除了以上几种很重要的礼仪外,嘉礼还包括正旦朝贺礼、冬至朝贺礼、圣节朝贺礼、皇后受贺礼、皇太子受贺礼、尊太上皇礼、学校礼、养老礼、职官礼、会盟礼,乃至观象授时、政区划分等。
延伸阅读
射礼衍生出的“投壶”游戏
投壶来源于射礼,是从先秦延续至清末的一种传统礼仪和宴饮游戏。
春秋战国时,射礼是诸侯宴请宾客时的必要礼仪之一。那时,成年男子不会射箭会被视为耻辱,主人请客人射箭,客人是不能推辞的。后来,有的客人确实不会射箭,就用箭投掷酒壶来代替。久而久之,投壶就代替了射箭,成为宴饮时的一种游戏。
投壶是一种从容安详、讲究礼节的活动,很符合古代儒者倾向内心修养、不事张扬的需要。由此,投壶不仅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而且逐渐蔓延到民间。而且,投壶游戏在流传过程中难度增加了,不仅产生了许多新名目,还有人别出心裁地在壶外设置屏风盲投,或背坐反投等。宋代司马光曾著有《投壶新格》一书,详细记载了壶具的尺寸、投壶的名目和计分方法等。
厚待宾客的宾礼
宾礼是古代天子、诸侯接待宾客的礼仪。它作为五礼之一,是上古时代重要的政治制度和礼仪制度,与国家政治统治密切相关。
在宗法制社会中,天子与诸侯之间,大多有亲戚关系。为了联络感情,彼此亲附,需要有定期的礼节性会见。《周礼·春官大宗伯》说:“以宾礼亲邦国: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觐,冬见曰遇,时见曰会,殷见曰同,时聘曰问,殷觐曰视。”据此看来,宾礼就是各个诸侯朝见天子、诸侯之间相互会见以及使臣往来的种种礼节,而且宾礼分为八种:春、夏、秋、冬四季的朝见;平时有事,天子随时召见诸侯;天子大会诸侯;天子派使者去询问诸侯;诸侯的使者一起去拜见天子。这八种宾礼并未持续很久,到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八种宾礼也就很混乱了。但是,周代的这种宾礼对后世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秦汉以后,在朝廷礼制方面,它主要演变为群臣觐见皇帝时的礼仪、皇帝出巡的礼仪、王朝与周边国家使臣之间的交往礼仪等。
君臣议政之朝礼
朝礼,即朝廷议政的礼仪,其中包括君臣之位、服饰、仪仗、乐器,以及君臣出入、揖让、登降、听朝等礼节。西周时期,王每天都要上朝,与群臣议政。西汉宣帝时,改为五天一上朝。东汉时甚至减为一年只有六月朔和十月朔两次上朝,后来又以六月太热为缘由,改为一年仅十月朔上朝。魏晋南北朝时是每月朔日、望日临朝。朔日、望日的上午,公卿在朝堂议政;午后,天子与群臣共议。隋朝虽然短命,但是隋高祖却勤于政事,“每旦临朝,日昃忘倦”。唐代时规定九品以上的官员每月朔日、望日上朝;文官五品以上每日上朝,故称“常参官”;武官三品以上三日一朝,称“九参官”;五品以上五日一朝,称“六参官”。这些是针对京官而言的。唐代初年,各地都督、刺史等到京师等候朝见天子,都是各自租赁屋舍,这样往往会与商人相居一处。贞观十九年,唐太宗下诏,将京城内的闲坊建造了三百多处住所供来京官员居住。同时,对官员上朝的服装也有了严格的规定。这样,朝廷的礼仪规范也越来越细密。
士之间的相见礼
古代的宾礼并不仅限于天子与诸侯之间,在士与士之间也规定了相应的礼仪,《仪礼》中有《士相见礼》一篇,其中记载了上古时代士相见,以及士见大夫、大夫相见、大夫庶人见于君、燕见于君、侍坐于君、士大夫侍食于君等礼节。以后历代的相见礼在此基础上都有所变化和发展。
藩王来朝礼
藩,指的是古代的附属国,他们每逢元旦、天子寿诞等节日,都要派人来祝贺。这些藩国使者进入国境后,用什么样的礼节接待,到京城后住在什么地方,以及天子如何接见、如何回赠礼物等,都有相应的规定。
据《明集礼》记载,明洪武初年制定的藩王来朝礼中,藩王来朝,到达龙江驿后,驿令要禀报应天府,再上达中书省和礼部。应天知府奉命前往龙江驿迎接。藩王到达下榻的居处后,省部设宴款待。然后由司仪导引,到奉天殿朝见天子,到东宫拜见皇太子。朝见完毕,天子赐宴。接着,皇太子、省、府、台一一设宴。藩王要返回时,要先后向天子、皇太子辞行,然后由官员慰劳并远送出境。其间的每一个程序都有“仪注”加以规范。
延伸阅读
明朝的朝贡礼仪
明朝在朝贡礼仪方面有很大贡献,因为是明朝将朝贡礼仪作为制度确立下来的。虽然这一朝贡礼仪制度也是在历代朝贡礼仪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而来,但其内容全面,程序清晰,繁琐而不混乱,是历代朝贡礼仪中最为完备的。
明朝与藩国进行交往的礼仪制度主要有:藩王来朝仪、藩国遣使进表仪、藩使朝贡仪、藩国迎诏仪、藩国受印物仪,以及圣节、正旦、冬至藩国望阙庆祝仪等。
威慑邦国士民的军礼
军礼是古代军旅操演、征伐之礼。军礼既包括作战时的规则,也包括军队的日常礼仪和纪律。春秋战国以后不再有完整的军礼,后来的军礼也逐渐演变成严密的军纪和严酷的军法了。
军礼,是指军队里的操练、征伐的行为规范。《周礼春官大宗伯》中提到了军礼的五个类别:大师之礼、大均之礼、大田之礼、大役之礼和大封之礼。军礼的作用是表现国家军队的威严,使下面的人不敢僭越。如果有哪个诸侯敢于抗上,天子就要调动军队,进行大规模的征伐、镇压。可以说,军礼虽名为“礼”,实际上是一种政治手段。这与后世所说的军队礼仪并不是一回事。
除了军礼的政治手段外,军队的组建、管理等也都离不开礼的规定。例如,军队的规模,天子为六军,根据礼有等差的原则,诸侯的军队不得超过六军,而必须与国力相称,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当时的军力往往用战车的多少来衡量,所以有天子万乘、诸侯千乘、大夫百乘的说法。军队也必须按照“礼”的原则来严格训练,严格管理。
大师之礼
大师之礼,是天子亲自出征的礼仪。大师之礼在三礼中记载得很少,只在《周礼》中有零星记载。
动用军队是国家的大事,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天子是不会亲征的。如果是天子亲征,在军队出征前要举行祭天、祭地、告庙和祭军神等祭祀活动。出师前,还要誓师,由天子亲自宣讲誓师之辞。天子御驾亲征,威仪盛大,其本质目的就是为了调动国民为正义而战的热情。
大均之礼
据《周礼地官小司徒》记载,古代的军队建制,以五人为一伍,五伍(二十五人)为一两,四两(一百人)为一卒,五卒(五百人)为一旅,五旅(二千五百人)为一师,五师(一万二千五百人)为一军。国家根据这一建制来征兵。大均之礼的重点是校核户口,公平地分摊军赋,避免民众苦乐不均。唐宋以后,随着社会的变化,军礼中不再有这一条。
大田之礼
大田之礼,是指古代诸侯都亲自参加的四时田猎,分别称为春菟、夏苗、秋弥、冬狩。《礼记王制》中说,天子、诸侯在没有战争的时候,每年田猎四次。如果没有特殊情况而不举行田猎就是不敬。田猎的主要目的是检阅战车与士兵的数量、作战能力,训练未来战争中的协同配合。除此之外,田猎还是为祭祀准备祭品,为招待宾客准备菜肴,为充实天子、诸侯之用。
大役之礼
大役之礼,是指国家因修筑堤防、城郭等役使民众、考察民力的行为。在堤防、城郭开始修筑之前,国家先要通过均平土地来察看人民,以确知可以承担劳役任务的所有人数。大田之礼其实考虑到了有的百姓家里只有一个劳动力,而且上有老、下有小;而有的家里劳动力和男孩很多,这种情况差别很大,所以按照人性化的原则,根据民力强弱来分派任务。
大封之礼
上古时期,诸侯之间相互侵犯,争夺对方领土的事情非常多,当侵略一方受到征讨并将领土夺回之后,要确认原有的疆界,聚集失散的居民,于是举行仪式,这个仪式就是大封之礼。
除了以上五种军礼之外,军队中的车马、旌旗、兵器、军容、营阵、行列、校阅,乃至坐作、进退、击刺等,都要依照一定的仪节进行。军队的日常训练,包括校阅、车战、舟师、马政等,也都有严格的礼仪规定。在战场得胜后,班师回朝又有凯旋、告庙、献俘、献捷、受降、饮至等仪节。
延伸阅读
夏启亲征伐有扈
夏启亲征攻灭有扈氏的甘之战,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无情地粉碎了尧舜禹的“禅让制”体系,开始了皇权世袭的新的政治秩序。
夏启是大禹的儿子,他接替禹掌握了统治天下大权,一心想建立一个“家”的王朝,让王权始终控制在自己及子孙后代手中。但这一想法受到了不知道是夏启同姓氏族还是异姓部落的有扈氏的对抗。面对挑战,夏启决定发兵征讨有扈氏。有扈氏也积极应战。双方军队在甘(在今陕西户县西南,一说在今河南洛阳西南)这个地方相遇。
在决战前,夏启郑重其事地举行了军中誓师礼,他的战场誓师词就是著名的《甘誓》。其中说:诸位将领和士兵们,我现在向你们发布以下命令:有扈氏倒行逆施,一意孤行,作恶多端,罪不容死,上天因此要灭亡它。现在我奉行天意去惩罚这伙恶徒,杀一儆百……事实证明,夏启的战前动员起到了很好的振奋士气、提高战斗力的效果。
哀悯邦国忧患的凶礼
凶礼是中国礼制五礼的一种,是古人关于丧葬、天灾人祸等的一系列规章制度。从文化经典《礼记》到称为正史的“二十五史”,其中对凶礼都有非常详细的记载。
当别人遭遇不幸的时候,表示同情、给予必要的帮助,或是吊唁哀悼,这就是古代的凶礼。凶礼包括丧礼、荒礼、吊礼、禬礼、恤礼五种。
表达哀悼的丧礼
丧礼是生者哀悼死者的活动,其核心是通过对死者遗体的处理,来表达对死者的敬爱之情。丧礼是古代礼仪中最为重要的礼仪之一,据《仪礼》记载,士丧其父母,从始死到既殡,包括的主要程序有43项之多。如某国诸侯新丧,则兄弟亲戚之国要依礼为之服丧,以志哀悼,还要派使者前往吊唁,赠送助丧用的钱物等,这些都有特定的礼仪。不仅如此,在丧礼上穿着的丧服以及服丧的时间,都因与死者的亲疏关系而有不同的规定。古代之所以会如此注重丧礼,是因为这是子孙尽孝的表现。
忧患百姓的荒礼
荒礼是我国古代社会礼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荒”是指年谷不熟,也就是通常说的荒年。《逸周书籴匡》将农业丰歉分为成年、年俭、年饥、大荒四种情况。据史料记载,先秦荒礼大致有祷神、变礼、减缮减用,以及提供财物赒补等几种表现形式。如《礼记曲礼》中说“岁凶,年谷不登,君膳不祭肺,马不食谷,驰道不除,祭事不县,大夫不食粱,士饮酒不乐”,这是表示同忧、减膳减用。《国语鲁语》中有“国有饥馑,卿出告籴,古之制也。”《左传》襄公二十九年,郑国发生饥荒,郑子皮“饩国人粟,户一钟”。《孟子》梁惠王说:“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这都是给百姓提供财物补助以及移民通财等。在灾荒之年举行荒礼,不仅可以起到安抚民心、维护社会安定的作用,同时也有效地节省了财物,有利于人民的生产生活。因此,先秦以后,荒礼仍被社会各阶层所重视。
此外,荒礼还包括疫病流行在内。当邻国出现灾荒或传染病,民众面临生存危机时,国家也要采取救灾礼仪措施。
表达慰问的吊礼
吊礼是对遭受水旱灾害、地震、日月蚀等灾害地区所表示的哀吊和慰问。如邻国遭遇水火之灾,应该派使者前往吊问。鲁庄公十一年秋,宋国发生大水,鲁君派人前往慰问,说:“天作淫雨,害于粢盛,如何不吊?”《谷梁传》说:“三日哭,哀也,其哀礼也。”《汉书成帝本纪》,河平四年三月,对因“水所毁伤困乏不能自存者,财振贷。其为水所流压死,不能自葬,令郡国给槽椟葬埋。已葬者与钱,人二千”。除了国家给予补贴外,还会减省礼节和民众负担,有时还会加入祈禳的内容,以求祛祟除祸。
表达救助的禬礼
禬是“会合财货”的意思。如果别国发生祸难,造成重大物质损失,与之结盟的兄弟之国应该凑集钱财、物品来表示救助。如《春秋》记载,襄公三十一年冬,“会(榆)于澶渊,宋灾故”。《谷梁传》中说:“更宋之所丧财也。”意思是说补充宋国因灾祸而丧失的财物,使之尽快恢复正常的社会生活。
表达分忧的恤礼
“恤”是忧的意思。邻国发生了内乱、政变、恶斗或是受到外来侵略,虽然财产损失不大,但人心不安,这时友邦之国就应该派遣使者前往存问安否,表达分忧之意。
以上五种凶礼中,禬、恤是国家事务,只有国王和宰辅大臣才可实施这两种礼;丧礼、荒礼、吊礼则不仅国君可实行,各级贵族也可实行。凶礼沿袭至后世,百姓之间也有类似哀悯、抚恤、救助、慰问、分忧的礼俗,虽没有过于强的礼制,但包含的真情厚谊却是有增无减。
延伸阅读
孔子依礼埋葬看门家狗
在《孔子家语·子夏问》和《礼记》这专记周礼丧礼典型仪节和典型故事的书中都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孔子家的一条看门狗死了,孔子让他的学生子贡帮他埋葬,并且叮嘱说:“路马死则葬之以帷,狗则葬之以盖。汝往埋之。吾闻敝帷不弃,为埋马也;敝盖不弃,为埋狗也。今吾贫无盖,于其封也,与之席,无使其首陷于土也。”
孔子虽然曾为国相,但此时他的物质生活已经比较匮乏了,已经没有条件和以往一样遵循周礼,但对于自己家的看门之狗却也要罩上一个旧车盖,体体面面地将它埋葬。
这件事被记载于叙述礼仪的名篇中,足见孔子葬狗在儒家礼仪中具有很强的示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