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中国文学史(典藏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古诗十九首》及其他

南朝人对自汉、魏时代流传下来而作者情况不是很清楚的一批五言诗常泛称为“古诗”,锺嵘在《诗品》中提及他所见这种“古诗”有五十九首,其中最著名的是收入《文选》的《古诗十九首》。

关于“古诗”的作者与时代,有过种种不同说法。刘勰的《文心雕龙》最早提及这一问题,但他说得谨慎而笼统:“比采而推,两汉之作乎!”之后《文选》对所选入的十九首不标作者,而稍迟由徐陵编成的《玉台新咏》却将其中八首列为枚乘之作。现代研究者比较普遍的看法是将《古诗十九首》以及相类似的另外一些古诗推断为东汉中后期的作品,认为作者是一些佚名的文人,但这并无可靠的根据。“古诗”中有一部分带着明显的东汉时代的标记,但这并不能证明其他的诗都出于东汉。刘勰“两汉之作”这样一种谨慎的说法,应该是比较可取的。

“古诗”的作者与时代之所以模糊不清,同这类诗的某些特点有关。《古诗十九首》显然是围绕一些最常见的诗歌母题来写作的,其个人特征并不强。而且,所谓“古诗”与“乐府”,又很难明确区分。在有关的文献记载中,两者每有同诗异题的重复,如古诗《生年不满百》,又作乐府《西门行》;古诗中的词句,更有许多也重复出现在乐府诗中。可以相信,不少“古诗”原来是配乐演唱的。换言之,这类诗同普通乐府歌辞一样,会在流传过程中不断被修改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加上五言诗并不是汉代文人所看重的文学类型,作者在写作这些诗时,恐怕就没有一定要留下自己姓名的意识,经过长期流传和在此过程中的修改,作者的情况遂愈发模糊了。直到诗歌的价值受到高度重视的南朝,人们才重又关注这一点,《诗品》甚至慨叹:“人代冥灭,而清音独远,悲夫!”

当然,《古诗十九首》中的两汉作品之间理应存在一定的差别和变化。但由于“古诗”的文本形态并不稳定,一首早的诗在流传过程中很可能变得和晚出的诗面貌相近,所以上述差别与变化也就难以仔细地加以讨论。

总体而言,《古诗十九首》的核心内容是抒写人生的悲哀,并在这悲哀的背景下寻求获得人生幸福的途径。这些内容在《诗经》中间或也能看到,但远不及《古诗十九首》表现得如此集中而强烈。这意味着汉代诗歌对人生的困境显示了更为强烈和敏锐的感受。

对生命短促、人生无常的感慨在“古诗”中以强烈的感觉反复出现。“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青青陵上柏》);“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万岁更相送,圣贤莫能度”(《驱车上东门》)。在诗人们的眼中,节序物候的变迁意味着时间和生命的流失,引起了他们的强烈反应:“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回车驾言迈》);“回风动地起,秋草萋已绿。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东城高且长》)累累坟墓和墓前萧萧白杨也频频出现在“古诗”中,它象征着死亡的阴影:“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潜寐黄泉下,千载永不寤。”(《驱车上东门》)在死亡阴影的胁迫下,诗人们急切地为这短暂而痛苦的人生寻求慰藉与解脱之道。其一便是“及时行乐”:“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生年不满百》)而“及时行乐”的内容,则既包括美衣美食之类的物质享受,诸如“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青青陵上柏》)、“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驱车上东门》)所说的那样,也包括及时满足对于荣誉地位的渴望:“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无为守穷贱,轲长苦辛!”(《今日良宴会》)似乎满足了这些欲求,便能稍稍忘怀对死亡的恐惧。

“古诗”给人以深刻印象的一点,是表现离人相思的作品特别的多,包括夫妇、恋人、朋友之间的相思,以及游子对于故乡的怀念,这一类作品几乎占了《古诗十九首》的一半以上。而这些诗中抒发的离人相思之情,也是同感叹人生短促、生命无常的主题联系在一起的,是把爱情、友情等等作为短暂而可悲的人生中值得珍惜的东西提出的。如《冉冉孤生竹》说:“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这就是用一个女子的口吻表示:如果恋人不及时归来,有限的美好青春将会如蕙兰花一样枯萎。《青青河畔草》中,那位出身“倡家”的妻子由于丈夫远出不返,不愿让自己的青春在无望的等待中白白耗尽,甚至发出了“空床难独守”的痛苦呼喊。

以《古诗十九首》为代表的“古诗”,历来受到极高的评价。刘勰《文心雕龙》曾说“古诗”是“五言之冠冕”,锺嵘《诗品》更不无夸张地称其为“一字千金”。他们都高度肯定了“古诗”的艺术成就。这主要因为“古诗”是建立在歌谣基础上的文人创作,它的语言既自然朴素,又高度洗练而富于概括力;它的感情表达,也既有文人化的哲理内涵,又具有歌谣的直率与真切。诗人们毫无矫饰地、有时是非常大胆地表现着内心世界,表现要紧紧抓住人生的真实欲望,使作品产生了很强的感染力。

“古诗”也特别擅长借助写景来衬托和抒发感情。像“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回风动地起,秋草萋已绿”,都是异常生动而充满情感的句子。再如《迢迢牵牛星》一首: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这是借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写人间的男女离别之情。全篇只是对人物动作与周围景色的描写,而愁绪一片,流溢其中。尤其结束两句,真是委婉缠绵,情景难分。

《古诗十九首》作为一种兼有民间歌谣与文人创作之长的诗作,在形式、题材、语言风格、表现技巧等诸多方面,都对后代诗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魏晋时代曹丕、曹植、陆机等重要诗人的作品中,我们都可以看到通过模拟“古诗”而寻求新发展的痕迹。

以上主要围绕《古诗十九首》来分析。除此以外,《文选》和《玉台新咏》中还保存了另外的若干首无名氏“古诗”,内容和风格都与《古诗十九首》接近;再有《文选》中题为李陵、苏武作的七首五言诗,是否伪托也多有争议,其内容、风格同样接近于《古诗十九首》。这些诗加上《古诗十九首》,至今共存有三十多首。

此外,东汉还有些作者清楚的文人诗留传下来。如班固有《咏史》诗,歌咏西汉文帝时少女缇萦上书救父的故事。锺嵘评为“质木无文”,但它开创了后代很盛行的“咏史”题材。张衡有《同声歌》,以女子口吻描述新婚生活的快乐。东汉后期秦嘉、徐淑夫妇之间有相互赠答的诗篇。秦嘉的三首《赠妇诗》是完整的五言体,徐淑的《答夫诗》在每个五言句中嵌一“兮”字,实为骚体与通行五言体的混合。两人诗中用明白通俗的家常语言,将夫妇之情娓娓道来,在汉代诗歌中有着新鲜的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