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幸福指数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幸福的性质和特点

一、幸福的性质

在心理学中,幸福或幸福感属于情绪之列。情绪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它包含情绪体验、情绪行为、情绪唤醒和情绪刺激等复杂成分(黄希庭,郑涌,2015)。

首先,情绪是对情绪刺激的反应。我们感到愤怒或恐惧,通常是有原因的。愤怒常常是由于他人无故地冒犯了我们;而突发的威胁性刺激会诱发我们的恐惧。幸福也会是对某件事情的反应,例如,乔迁新居、洞房花烛夜,等等。但是,人们感到幸福通常并不是出于某个特定原因,而往往是由于多个原因所致。例如,迪纳、苏、卢卡斯和史密斯(Dienr, Suh, Lucas&Smith,1999)认为,主观幸福感具有复杂的成分,与日常生活各领域(如自我、家庭、同伴、健康、经济、工作、休闲)的多种刺激有关。积极心理学研究发现,愉快的生活、投入的生活、有意义的生活都会对人们幸福感的获得有促进作用。此外,情绪刺激之后,一般的情绪,如愤怒和恐惧,就会逐渐消逝;有些情绪,如悲伤,反应消逝速度较慢,但随着时间推移也会逐渐变弱。但是,当人们因某件事情而感到幸福时,例如乔迁新居,他们的幸福感虽然会随着时间流逝而减弱,但由于幸福感还有其他原因在起作用,人们的幸福感会保持很长的时间而没有明显的变化。从某种意义上看,幸福感更像是个人的气质特征。

其次,情绪是一种由生理唤醒、行为反应和主观心理变化所构成的复合体。当一个人愤怒和恐惧时会有明显的生理唤醒和行为反应,例如愤怒时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血压升高、脸变红或变青,“横眉怒目”;恐惧时血液流向双腿使其做好逃走的准备,双手也会遮住上半张脸使其显得恐惧。幸福也有生理唤醒和行为反应。例如运用核磁共振成像和事件相关电位的研究表明,当被试经历愉悦感或心里感到很幸福时会诱发大脑左半球皮质的强烈活动,而悲伤或恐惧则诱发右半球皮质的强烈活动。当人们感到幸福时,不会哭丧着脸,他们会表现得更自信、更乐观,更喜欢与其他人交往,更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即使遇到很困难的任务,他们也会坚持去尝试、去完成。幸福的人们脸上会有更多的微笑。虽然在生活中,微笑也有不同的含义:虚伪的微笑、狡诈的微笑、诅咒的微笑、苦涩的微笑,等等。但人们觉得幸福时,其内心是充满善意的,心里是乐滋滋、美滋滋的。与愤怒、恐惧、悲伤等负面情绪相比较,人们感到幸福时的行为反应较微弱,即使是微笑也可能是会心的微笑。幸福更像是一种心境,它比较平和、持久,却具有渲染性。在幸福的人看来,周围的所有事物仿佛都染上了吉祥的色彩。因此,幸福或幸福感是一种积极情绪。

二、幸福的特点

幸福这种积极情绪具有哪些特点呢?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这种心理现象。它主要有四个显著特点:

(一)幸福的主观性

幸福是一种个人内心的主观感受。别人觉得我们幸福,我们不一定真的感到幸福;别人觉得我们不幸福,我们不一定会觉得不幸福。当然人总是依赖物质条件而生活,但物质条件能否使人感到幸福则取决于个人的主观世界。

是什么使人感到幸福的呢?心理学家曾经用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取向做过不少研究。所谓自下而上的研究取向就是研究个体的身外之物,如财富、汽车、房屋等对幸福所产生的影响。说到外界的物质条件对幸福所产生的影响时,人们自然会想起金钱的作用。许多学者对财富与幸福的关系做过研究,目前得到如下的结论:①几乎没有证据表明财富会使富人更幸福,富人组和中等收入组在幸福感上没有显著差异;②贫穷一般会使人感到不幸福,特别是这个穷人身患疾病,而周围的人经济条件都较好的情况下更是如此;③当人们突然得到一笔意外财富(如中彩票)时会体验到瞬间的快乐,但一旦适应了这一新处境,幸福感就回归原先的水平。即使是贫穷的人,如果能看到贫穷生活中的希望,当事人的幸福感也会维持在相当水平。像《天仙配》里,董永穷得卖身葬父,但七仙女愿意嫁他,他也会觉得“夫妻恩爱受苦也甜”。由以上可以看出,外界的物质条件(包括财富)是否会使人感到幸福,是由个人的主观因素决定的。

所谓自上而下的研究取向,就是从个体自身的角度去探寻幸福的原因。气质是个人一生中长期持续的且由遗传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有两项研究曾对上千对双胞胎做过调查。研究发现,不论在成年初期,还是人生晚期,同卵双生子(遗传基因相同)在生活满意感上的相似程度明显大于异卵双生子(遗传基因不同)(Lykken&Tellgen, 1996; Roysamb, Harris, Magnus, Vitterso&Tambs,2002)。另一项研究发现,同卵双生子在乐观程度上的相似度也远高于异卵双生子(Schulman, Keith&Seligman,1993)。这表明个体的遗传基因会影响个体幸福感的水平。除了遗传因素影响幸福之外,个人已经形成的价值观也决定幸福的产生。价值观是个人判断是非善恶的信念系统,它不但指引着我们追寻自己的理想,还决定个人生活中的各种选择。无论是生理需要的东西、心理需要的东西或是社会需要的东西,世间万象,人生百态,都是个人思考和判断的素材。有的人,有的事,能唤起人们的愉悦和由衷的敬重,也有一些人和事会招致愤怒、鄙夷和怨恨。在这些截然不同的反应的背后都有价值观在起决定作用。由于人们价值观的不同,导致人们在纷繁复杂的情景中做出的选择、感受到的幸福也不同。正如徐特立所说,“一个人有了远大的理想,就是最艰苦困难的时候,也会感到幸福”(柯楠,1997)。学习、工作、婚恋中的成功会给人带来幸福,遭遇到挫折和失败会令人痛苦不堪。然而当我们遭遇失败,甚至遭受创伤时,如果我们能够洞察到失败的根源,找到新的希望,有了新的追求,以幽默的心态、成长的感悟面对消极的情绪,就会很快地快乐起来,恢复到满意的生活状态。

总之,幸福是个人主、客观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其中个人的主观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幸福的复杂性

幸福蕴涵的心理成分是很复杂的。对幸福的因素分析的研究表明,幸福至少包含两种心理成分:①情感成分,如愉悦、得意、满足等积极情感体验;②认知成分,如对生活各方面的满意度的认知评价(Andrews&McKennell,1980)。有人认为幸福就是生活满意度(Myers&Diener,1996),而生活满意度则包含愉快的生活、投入的生活和有意义的生活(Peterson, Park&Seligman,2005);有人认为幸福属于积极情感之列,是像高兴、欢欣、乐观、快感等一样的情感(Watson&Naragon,2009);还有人把幸福视为个人的自我、家庭、性、人际关系、社会生活、身体、工作和学业八个方面生活满意度的认知和情感体验(Alfonso, Allison, Rader&Gorman,1996);塞利格曼从幸福有助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的角度,提出用殷盛(flourish)来代替幸福(happiness和well-being),认为殷盛的人生(即幸福的人生)包含5个要素,即积极情绪、投入、意义、积极的人际关系、成就(Seligma,2015)。可以看出,幸福的结构和成分是非常复杂的。仅就积极情绪而言就包括愉快、开心、畅快、销魂、惬意、满足、希望、兴奋、钦佩、安然、入迷、爱恋、自豪、欢欣、热忱、快感等等。即使是愉悦和快感也有多种形式,例如感觉的愉悦、驱力的愉悦以及开玩笑中的愉悦(孟绍兰,2005)。

感觉愉悦的数目更是难以计数。以味觉愉悦为例,一般认为我们的舌头有四种基本味蕾,对苦、酸、咸、甜最为敏感,能品尝出苦、酸、咸、甜的味道。其实口腔器官联合了味觉、嗅觉、化学感受性、温度觉和触觉,除了可满足“口腹之欲”外还享受着品味的快感和审美的趣味。味道的数目真是无限,因为每一种可溶解的物质都有一种与其他味道完全不同的特殊味道,例如酸甜、苦甜、咸甜、柠檬酸、苹果酸、杨梅酸、辣、麻、麻辣、辛、呛、苦咸、淡、涩、粘、山羊味、咖啡味、臭鱼味、臭鸡蛋味等等。人类饮食习惯的多样性和烹饪技术的千奇百怪,也说明了人类的味觉快感的复杂性,并且至今仍不断在演化。

“对于一开始不敢吃的东西,人类终有一天会将它们吃下去。……北美和欧洲的人吃生牡蛎;还有些亚洲人甚至偏爱发酵食品。在不同时代和地方,人们甚至对羊眼、鳗鱼卵、白鲸的内脏、猪气管等抱有强烈的兴趣……所有社会的人们都认为他们自己的偏爱是明智的,而把所有对这种偏爱的偏离看作是不正当的,甚至是可恶的。”(卡罗琳·考斯梅尔,2001)

由此看来,幸福是一种情感体验,也是一种认知;是一种追求,也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希望,也是一种感悟;总之幸福是一种复杂的积极情感。

(三)幸福的整体性

幸福虽然有多种成分,但它们并非杂乱无章,而总是与个人的生活满意度联系在一起。幸福的整体性是指个人对自己生活满意度的综合评价或总的评价。

学者们在研究幸福的过程中,编制出了许多测评幸福的工具。很多重大的全国范围内的调查,常常使用单题测量幸福。通常要求被调查者用一个总体的印象,如“总的来考虑,你可以怎样来形容你近几天来的状况?——你认为自己是非常幸福、相当幸福,还是不太幸福的?”或者问“总的来说,你对自己所过的生活是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很满意,还是一点也不满意?”等等。这些调查通常要求被试者在5点、7点或10点量表上评分。把测评生活满意度等同于对幸福的测评。现代人的生活丰富多彩,人们对幸福的理解也不尽相同。例如阿方索、阿利森等人(Alfonso et al.,1996)把幸福视为个人的自我、家庭、性、人际关系、社会生活、身体、工作和学业八个方面的生活满意度。塞利格曼虽然用殷盛(flourish)来称呼幸福(国内译为持续的幸福),他所列出的幸福5个要素,积极情绪、投入、意义、积极的人际关系和成就,也都与个人的生活满意度有关。因此,按照他们的理论构想所设计的调查得出的结果既是受调查人的生活满意度总和,也是此人的总的幸福感。

正因为测评一个人的总体生活满意度等同于测评了个人的总体幸福感,所以Alan Carr(2005)在其著作中说:“愉快的生活、投入的生活、有意义的生活,代表着幸福的三个取向。Peterson等人(2005)做了一个有趣的研究,他们调查了845个成人,发现以上三个取向都与生活满意度相关。他们还发现,在幸福的三个取向上得分都很低的人,生活满意度也很低。Park, Peterson&Ruch(2009)调查了27个国家的24836人,也有类似的发现。他们还发现,同愉快取向相比,投入取向、意义取向与生活满意度的相关性更强。”

个人的幸福包含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职业生活满意度、婚姻状况满意度、家庭生活满意度、政治生活满意度、财务状况满意度、健康状态满意度、自然环境满意度、人际关系满意度等等。每个人的不同时期的目的性活动、境况和幸福设定点是不同的。在现实生活中可以观察到,幸福的人与不幸福的人,其人格轮廓迥然不同。研究发现,在西方文化下幸福的人是外向的、情绪稳定的、责任心强的、宜人的、乐观的、高自尊的、内控的;而不幸福的人是神经质的、内向的、缺乏责任心的、宜人性差(Diener et al.,1999)。据莱波米 斯 基(Lyubomirsky, 2007; Lyubomirsky, Sheldon & Schkade, 2005)论证,幸福水平是由幸福设定点、境况和目的性活动三组因素决定的。所谓幸福设定点(happiness setpoint)是指人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幸福水平都围绕着一个固定值波动,这个固定值就叫幸福设定点,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幸福的个体差异有50%可以用人格因素来解释,这当中98%是由基因决定的,这部分就属于幸福设定点;幸福的个体差异有10%可以用境况来解释;而另外有40%则可以用目的性活动来解释。(见图1-1)

图1-1莱波米斯基的幸福三要素

可以看出,幸福是个人对生活的满意感,是一种心里美滋滋、乐滋滋的愉悦感;它不只是对某一件事的短暂的反应,更是心境上或总的情感上长时间的持续倾向,是个人的一种复杂的主观的积极情感。

(四)幸福的进取性

幸福的进取性是指幸福与进取是紧密联系的。只有进取才能获得幸福,只有积极地进取才能提升幸福的品质。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奋斗进取者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

进取才会带来幸福。从我们民族的发展历史来看,正是中华文明中所蕴含的进取之心,才使中华民族得以生存、延续和发展。数千年来,这种进取之心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国家和民族建功立业,不断走向幸福之路。古代“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近代邓小平的“三起三落”,都是从逆境中保持进取之心,进而实现人生价值和幸福的范例。相反,不论是一个民族还是一个个体,一旦失去了进取之心,便不可避免地落后于时代或他人。中华民族经历过这种落后的“阵痛”,而处在落后环境中的个体普遍无幸福可言。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积极进取是通向幸福的必由之路。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意气风发,努力进取,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懈奋斗!

当代心理学对幸福的进取性也进行了大量的探讨。例如,西方学者Emmons(1986)指出,个人的进取和奋斗是探究人格和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中的一种新取向,组成个人进取的各种目标的特征对主观幸福感有重要的影响,拥有有意义的生活目标并朝着努力前进是主观幸福感的一个先决条件。当个体为之奋斗的理想和目标实现时,人们往往会觉得满足和幸福。Diener, Suh, Lucas和Smith(1999)的研究也发现,个体对其目标赋予的重要性、达到这些目标需要付出的努力程度都与积极情感相关。我们的学术团队提出的健全人格(perfect personality)模型(黄希庭,尹天子,2016)也认为,健全人格养成教育的目标是能以辩证的态度看待世界、他人与自己,过去、现在和未来,顺境和逆境,是一个自爱、自立、自信、自省、自强的幸福进取者。其中,将进取心视为积极主动、立志有所作为的人生态度,它对于个人的生活和事业能否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积极主动的人认为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自己有勇气并且能够改变事情的发生和发展;消极被动的人总是等待命运的安排或他人的相助,逆来顺受,无所作为。而这种积极主动为自己设定工作目标、勇担责任、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去取得成果的进取心,正是新时代许多先进工作者的人生态度。

幸福进取是人的毕生追求,在生命的不同阶段都应表现出积极进取的特点。自我教育和自我监控是实现幸福进取的两种重要途径。自我教育指通过自主学习来培养自己幸福进取品格的重要过程,主要包含自我观察、自我评价和动机。其中,自我观察是个人依据理想标准对自己行为的诸方面进行审视并做出积极或消极的反应。自我评价就是将自己当前的行为与目标相比较。获得自我评价标准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对榜样的观察:符合目标进程的自我反应可以激励行为,认为自己正在取得令人满意的进步,再加上对实现目标的积极预期,都可以有助于自我效能感的提高和动机的维持。动机可分为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外部动机是指个人从事某种活动是为了外部的原因,即把所从事的活动视为达到某种其他目的的手段,如想得到某个物体、分数、表扬,或能够去做其他的活动;内部动机则存在于从事活动本身,如从读书中获得的榜样学习的动机。自我监控是指个人监测和控制自己的知情意行来达到自己设定的目标,从而达到幸福进取品质养成的过程。自省就是自我反省,是指个体通过内心的自我剖析、自我检查、自我监督,以“旁观者”的视角对自我进行审视,探求其优缺点,达到自我提高的心理活动。通过自省机制,个体可以及时修正其缺点和错误,从而能战胜人生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坚定不移地向着既定目标幸福进取。

总之,幸福的进取性表现为一种积极主动,立志有所作为的人生态度,它可以通过后天不断的努力而养成。

三、幸福的四种研究取向

幸福是一种非常复杂的、主观的概念,导致幸福的原因多种多样;幸福的感受也各不相同。因此,对幸福的测量也有多种研究取向。对于幸福的研究,目前西方心理学界流行着四种主要的研究取向:主观幸福感研究取向、心理幸福感研究取向、社会幸福感研究取向以及幸福殷盛研究取向。

(一)主观幸福感研究取向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研究取向注重个体追求快乐的主观感受,以个体认为自己的生活怎样和感觉如何作为幸福的依据;其哲学背景是快乐论,可追溯至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家阿瑞斯提普斯(Aristippus)。维霍芬(Veenhoven,1984)将主观幸福感定义为个体对其整体生活质量的判断,即是说主观幸福感就是个体对其生活的喜爱程度。早期学者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大多采用单一的测题进行调查。芝加哥大学全国民意研究中心用“总的看来,你最近的情况可以怎样形容?你自己认为是非常快乐、相当快乐,还是不太快乐?”来评定个人幸福感。Campbell(1976)的生活满意感调查用“你对你的生活整体(或某一具体生活领域)有多大程度的满意度”为题目,请受测者进行5级和7级评分。此类单题调查的结果显得太宽泛,无法了解主观幸福感是由哪些心理成分在起作用。

安德鲁斯和威西(Andrews&Withey,1976)认为主观幸福感包括两种成分:认知和情感。认知成分即生活满意度,是指个体建构出一个适合于自己的标准,并将生活的各个方面作为一个整体来评定自己的满意感的程度;情感成分是指情绪、情感方面的愉悦体验,包括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迪纳等人(Diener, Emmons, Larsen&Griffrn, 1985)认为主观幸福感的主要成分是生活满意度和情感平衡。良好的情感平衡是积极情感占优势的情绪主动掌控状态,是个体对生活中各种事件的总的情感反应。戴维·吕肯(2008)认为,天性使我们追寻快乐,使我们从事适应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一条主观幸福感的基线或者说是一个自己设定的水平。它就像一个湖泊,我们的船在上面航行,湖泊的水平线越高,我们的感觉越好。而我们每个人的水平线似乎各不相同;而且对于同一个人来说,也可以因为生理状态的不同而时有差异。……如果我被那些‘幸福盗贼’(如抑郁、惊恐、害羞、愤怒和怨恨)侵犯……那么我可能一直徘徊在主观幸福感基线之下……我也可能通过尝试自己喜爱的活动和体验而恢复到个人主观幸福感的基线之上。”卡尼曼、迪纳和施瓦茨(1999)三位著名教授还合著了《幸福感:享乐论心理学的基石》一书,专门阐述他们对这一研究取向的观点。

不少研究者根据自己对主观幸福感的界定,编制了自陈式的主观幸福感的量表,如坎贝尔等人(Campbell, Converse & Rodgers, 1976)的《幸福感指数量表》(Index of Well-Being, IWB);沃森等人(Watson, Clark&Tellegen,1988)的《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Schedule, PANAS);帕维特和迪纳(Pavot&Diener,1993)的《生活满意度量表》(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 SWLS)。《牛津幸福感问卷(简易版)》,共8个题项;《牛津幸福感问卷(修订版)》共29个题项。而阿方索等人(Alfonso et al.,1996)考虑到人们生活多个领域(如自我、家庭、性、人际关系、社会生活、身体、工作和学业)中的生活满意度,编制了《生活满意度量表扩展版》,该量表包含8个领域,每个领域有5个题项。邢占军(2003)编制的《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Subjective Well-Being Scale for Chinese Citizens, SWBS-CC)由54个项目构成,包括知足充裕体验、心理健康体验、社会信心体验、成长进步体验、目标价值体验、自我接受体验、身体健康体验、心态平衡体验、人际适应体验、家庭氛围体验10个分量表。

以《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量表》为例。测验要求被试者对量表中的情绪体验词语以是否符合自己的心情为标准进行五级评定(“根本不符合”记1, “有一点儿”记2, “中等”记3, “比较符合”记4, “非常符合”记5),结果发现:积极情感与外倾人格特质相关,消极情感与神经质人格特质相关,其相关系数为0.4~0.9(注:共用一个相关范围);积极情感可分为三个子维度——欢愉(如欣喜的、幸福的、有朝气的),自我肯定(如有信心的、有力量的、有勇气的),专注(如警觉的、专心的、坚定的);积极情感在30岁之后趋于稳定,消极情感在青春期后期达到顶峰、在成年中期后逐渐弱化;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存在稳定的个体差异、一天之内的情绪波动也有稳定的具体差异。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都有遗传性(其遗传相关系数为0.5),但环境能增强积极情感。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充足的睡眠、与好友相聚、为重要目标而奋斗都可以获得积极情感,而积极情感正是幸福的一个方面。

《生活满意度量表》是一个经常被用来测量幸福的工具。该量表要求被试者对表中的五个陈述句逐一表示自己的赞同程度,以非常不赞同(1)到非常赞同(7)进行七级评分。

________我的生活大多数方面接近于我的理想。

________我的生活状态好极了。

________我对我的生活感到满意。

________迄今为止,我已经得到了生活中最渴望的东西。

________假使有机会重新生活,我也不会做出任何改变。

对主观幸福感的了解,除了采用量表测量外,还可以采用体验取样法(Experience Sampling Methods, ESM)。这种方法就是让被试者在一段时间内(1周或1个月)一直携带传呼机,随时接收研究者的传呼,被试者则报告自己的心情(Hektner, Schmidt&Csikszentmihalyi, 2007)。显然,体验取样法主要检测一段较短时间里主观幸福感的波动情况,而量表法主要用来测量较长时间的主观幸福感。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主观幸福感所反映的是个体对自己生活整体的满意程度以及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占比的评定;也就是说主观幸福感反映的是个体较长时间和稳定的生活满意度,而不关注个体的某个短暂或瞬间的情绪。因此,在文献中,幸福、快乐、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往往被交替使用。其实这些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幸福(wellbeing)包括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等。主观幸福感就是享乐主义幸福感(hedonic well-being)、就是快乐(happiness);而生活质量一项通常反映为个人生活的优势,是一个比主观幸福感更广泛的概念。

(二)心理幸福感研究取向

心理幸福感(psychological well-being)研究取向强调以个人潜能的充分实现来诠释幸福和美好的生活,而不仅仅是主观感受到的快乐和愉悦。这种研究取向可以追溯至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年)的实现论。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真正的幸福不是源于欲望的满足,而是源于完成灵魂认为值得去做的事情,他说:“幸福……就是灵魂按照美德或德性的活动。”(斯通普夫,菲泽,2009)因为尽管通过满足需要和欲望可以获得幸福,但是这样做并非总是可以带来幸福。有时追求快感甚至会妨碍幸福。例如吸毒、酗酒、暴饮暴食会导致成瘾、癌症和心脏病。因此,沃特曼(Waterman,1993)认为,幸福和美好的生活来自于个人潜能的实现。幸福发生在个体从事与自身深层价值最匹配的活动中,是一种全身心的投入。在此基础上,他编制了《个性表达活动问卷》(Personally Expressive Activities Questionnaire, PEAQ)。赖夫(Ryff,1989)认为幸福不等同于快乐,只对情感进行评估并不能明确地表明主观幸福的涵义,幸福感应该定义为“努力表现完美的真实的潜力”。基于此,她提出了心理幸福感六维度模型,包括自主性、环境掌控、个人成长、积极的人际关系、生活目标和自我接纳(Ryff&Keyes,1995)。刘建华等(2009)研究过北京女性居民幸福指数的指标体系,包含健康感、满足感、成就感、向心感、愉悦感、富裕感、认同感和安全感等。凯斯等人(Keyes Shmotkin&Ryff,2000)在对3000多名25~74岁的美国人的一项因素分析研究中发现,心理幸福感和主观幸福感是既有关联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它们与一些人口学统计变量和人格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是有差异的。心理幸福感和主观幸福感都随着年龄、受教育程度、情绪稳定性、外向性和责任心的增加而增加。但是,与主观幸福感高于心理幸福感的成人相比,心理幸福感高于主观幸福感的成人更年轻、受教育水平更高、经验更开放。

(三)社会幸福感研究取向

社会幸福感(social well-being)研究取向认为幸福是个人在所在的社会网络和社区中处于最佳机能状态时的积极感受。这种研究取向可追溯至古典社会学中社会道德沦丧与社会疏远问题的研究。凯斯(Keyes,1998)较全面地概括了社会幸福感的涵义,他认为社会幸福感是个体对自己与他人、集体、社会之间的关系质量以及对其生活环境和社会功能的自我评估所产生的积极体验。由此,他还提出了社会幸福感的5个维度:社会一致、社会贡献、社会凝聚、社会实现、社会接纳;并编制出包含14道题的《社会幸福感量表》(Social Well-Being Scale, SWBS)。研究表明社会幸福感与主观幸福感有明显的差异(Keyes,1998)。乐正(2006)的幸福指数包含三类指标:认知范畴的生活满意度、情感范畴的心态和情绪愉悦度、人际和个体与社会的和谐度,并把社会幸福感包含在幸福感指数之中。

(四)幸福殷盛研究取向

积极心理学创始人塞利格曼(Seligman,2012)提出用幸福殷盛(Flourish)这个概念来代替幸福(Happiness and Well-being),认为“满意的生活”或“良好的感觉”都不是真正的幸福,“幸福是一个概念,包含5个元素(即PERMA):积极情绪、投入、意义、积极的人际关系、成就”。塞利格曼认为,“积极情绪”包括愉悦、高兴、舒适、温暖等,即快乐的人生;“投入”指“你完全沉浸在任务中了吗?”“你忘了自我吗?”; “意义”指归属于和致力于某样你认为超越自我的东西;“成就”(或成绩)往往是一项终极追求,哪怕它不能带来任何积极情绪、意义、关系;“积极的人际关系”指帮助别人、被人爱的能力,它会对幸福带来深刻的影响。他还认为,积极情绪是一种主观变量;而投入、意义、关系和成就则是兼有主观和客观的成分。我们人生做出的各种选择,就是为了尽量得到所有这五个元素。他认为积极心理学的目标是幸福殷盛的人生或持续的人生,真正有用的公共政策衡量标准也应该是幸福殷盛的人生或持续的人生及其所包含的五个元素。他把自己提出的幸福殷盛的人生理论称为“幸福2.0理论”而把他自己10年前提出的幸福包含积极情绪、投入和意义的理论称为“幸福1.0理论”,并认为该理论是不全面的。

可以看出,塞利格曼提出的幸福殷盛五因素模型比前述的三种研究取向要全面得多,特别是针对个人的持续幸福更为合理。不过,追求持续的幸福也要考虑每个人的主客观条件,也要讲究辩证法。万物的变化都遵循“物极必反”的规律,“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快乐的持续时间如果很长很长,也可能会走向反面。其实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在生活中都是有用的。“投入”也是因人因事而异;如果对某事过于投入而完全不休息也不锻炼身体,其结果也会走向反面:有损健康甚至导致疾病,更不会带来持续的幸福。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应该有个度,不可超过这个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