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的重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01 感谢曾困扰过我的心理问题

先介绍一下我心理成长的过程。

说起来,我能够在心理成长方面形成独具特色的理念、方法体系,还要感谢那些曾经困扰过我的心理问题,感谢我的情绪、行为、性格曾经存在的诸多不足。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和不足,二十多年来,我每天都在探索如何更好地成长。有了丰富的亲身实践经验,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心理成长的规律。曾经的问题和不足,成了一笔财富。

我在青年时代有过不少心理问题,内心的烦恼和困扰比较多,那时候我不懂得如何去改善情绪、行为和习惯,对自己的性格也不满意。

这些问题主要是从高中开始的。童年时父母对我宽容、鼓励,基本是让我顺其自然地成长,没有太多的要求。到了高中,我喜欢看《读者文摘》《青年文摘》之类的读物,其中励志和成功学的思想鼓舞了我,让我更加努力,意志更顽强,但是在它们的影响之下,我常常过于勉强自己,违背用脑规律,比如头脑疲劳了也不休息,要求自己在不适合的状态下依旧高效学习,最终在高三时患上了紧张性头痛。

这些思想也让我过于执着、追求完美,目标过高,过于勉强而不知顺其自然,过于强调主观能动性而违背规律,所以我常常有些紧张、焦虑、急躁,紧张性头痛跟随了我多年,后来我也品尝过短暂的抑郁,也曾经为强迫症、抽动症所困扰。

有些同学和同事听我说起这些心路历程时很惊讶,因为他们感觉我很正常啊!是的,我基本保持着阳光、积极的心态,只是偶尔会有阴霾。我知道,人的一生或早或晚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或困扰,这很正常,所以我基本能接纳这些问题,带着它们去生活,再慢慢想办法去解决、成长。如果不能接纳,就会增加内心的冲突,反而不利于成长。

1990年考入国防科技大学后,可以说大部分时间我都会头痛,这与我的心理(主要是情绪和用脑习惯)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我苦苦寻求解决之道。从那时起,我阅读了一些心理学的书籍,但是总觉得不得其法,无法改变自己。在烦闷之中,我常感叹:朝闻道,夕死可矣!改变的钥匙在哪里啊?

不懈的努力最终有了回报。1993年我看了《你的潜能》一书,其中有一句话,大意是:你的行为与感觉并不源于事物的本来面目,而是源于你对这些事物持有的认知、看法或想象。还记得那是在大三结束的暑假,我当时正坐在老家小山的草地上。当我看到了这句话,我顿觉醍醐灌顶,恍然大悟,青翠的山谷仿佛也更明亮了。从此,我找到了心理成长的钥匙:想改变情绪和行为,首先要改变认知和看法。从此,心理成长之门就打开了。

很多人都觉得性格、情绪、行为难以改变,其实是因为没掌握方法。就像锁上的门,使出全身的力气也难以推开,而有了钥匙就简单多了。改变认知和看法就是心理成长的钥匙之一。当然,方法看起来简单,过程却并不容易。没有人指导,也找不到合适的书籍,主要靠自己内省、思考、摸索、领悟,所以,成长对我来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四五年之后,我才知道自己使用的方法就是心理咨询中认知疗法的核心思想,20世纪50年代埃利斯已经提出了认知疗法的主要理念,40年后我才知道;而在60年后很多读者还不知道,这真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西方心理学领域大师辈出,留下了不少珍宝,这些是值得学习和吸收的,以心理学的理论为依据去实现心理成长,是扎实、可靠、科学的。

心理成长需要长期坚持,开始的六七年里,我每天需要花两三个甚至六七个小时来学习、思考,对遇到的情绪、行为等问题进行梳理,分析其中的心理机制,探寻心理的规律,摸索解决的方法。其中,改变认知是主要的方法,识别不适合的情绪和行为背后的不合理认知,建立合理的认知,形成习惯性思维,问题就逐渐得到解决了。这样,我逐渐总结提炼出一些心理成长的理念和方法,实践证明,这些方法是合理有效的。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断内省和反思,之前困扰我的情绪、行为的诸多问题基本解决了,我收获了幸福和自在。

2000年左右,我开始做一些心理咨询。我发现,人的心理规律是那么相似,心理问题的内在机制也是相同的,从我自身经验总结出来的方法同样适用于其他人的心理成长。

2010年,我决定开始研究家庭教育,把心理成长中的部分理念和方法应用到家长和孩子的情绪管理,孩子的性格改变、行为改善、抗挫折能力培养等方面,结果迅速获得了广大读者的认可。我的家庭教育专著《顺应心理,孩子更合作》受到广泛欢迎和好评,很多读者说通过阅读这本书,他们不但改善了亲子关系,还改善了夫妻关系、同事关系,心态也发生了积极的变化。这进一步证明了理念和方法的有效性。

现在,我把这些方法系统地总结出来,分享给大家,有了这些指导,读者就可以少走弯路,不必像我当年那样经过了漫长的努力,而是可以较快捷地实现心理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