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数字化审计六大支柱
从数字化审计的两大基本任务、审计循环来看,数字化审计是以思路为本、数据为基、工具为器,通过行动、协作、评估来达到审计目标,实现审计价值的。
做好数字化审计需要有六大支柱的支撑,即思路、数据、工具、行动、协作、评估,如图2-5所示。
图2-5 数字化审计六大支柱
一、思路
思路始终是数字化审计之本,无论什么渠道、什么方式、什么形式,有好的思路才是数字化审计成功“启航”的关键。没有思路,即便一座数据的金矿在眼前,也无法感知矿脉所在。切忌看到数据后,不先去了解业务就一头扎进去埋头苦干,开展完全基于数据的“数据空想”工作。
思路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数据自身的内外部特征,例如,分类、趋势、比例、极值、孤立点。二是业务相关的知识,例如,规章制度中的规范性要求、限制性条文,常识和经验相关的检查案例、同业案例、热点关注等。三是数据分析相关技术,例如,数据挖掘中的关联分析、时序分析,机器学习中的聚类分析、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NLP)等。
详细内容参见本书第二部分“业务、思维、思路”。
二、数据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数据是数字化审计的基础。从数据分析的角度看,凡是可以电子记录的都是数据。地球上每一个个体都在随时随地产生数据。有统计表明,一部智能手机每天能给它的主人产生多于1GB的数据。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人们认知能力的不断提高,数据的形式也在不断丰富,从最初的文字、数字和图像,到电子时代的图像、语音、视频,到互联网时代的鼠标单击网页、轻触手机触屏,再到穿戴和物联网时代的心跳和呼吸,以及人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一切动作、轨迹。
从最直观的展现形式上看,数据可以分为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后两者又合称为暗数据(Dark Data)。如涓涓细流汇集成海洋,各种来源的数据汇集成大数据(Big Data)。一个物理空间或行政区域形成的涉及人、事、物的各类数据的总和又构成了块数据(Block Data)。
详细内容参见本书第四部分“数据是数字化审计之基”。
三、工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数字化审计离不开工具的支持,工具不是万能的,但没有工具是万万不能的。这里所讲的工具是广义的工具,包括软件、编程语言、脚本等。需要强调的是,工具只是实现审计思路的手段,工具只能被人驱动去实现目标,工具效能的发挥程度依赖于审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审计人员借口没有某工具而没法做检查,是典型的掩饰检查不出问题的鸵鸟行为。
详细内容参见本书第三部分“数字化审计技术与工具”。
四、行动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学习数字化审计这件事,就和跑步一样:有些人换上跑鞋,先跑起来再说,在行动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迭代提升;有些人则是先纠结装什么软件、买什么跑鞋和运动服、先看哪些教程,时间过去一年,衣服鞋帽、软件、教程倒是囤积了一堆,但就是从来没有迈开过腿。
对于从事审计工作的文科生而言,数字化审计有一定的门槛,学习曲线也是先陡峭后平缓的。我们有可能做了很多准备、学习了很多案例、但就没有迈出关键的一步:回去开始写第一句SQL语句、第一段代码。遇到问题,即刻行动才是最重要的。和其他看上去繁难的事一样,只要开始做了,就会变得越来越容易。很多时候,往往是我们内心的懒惰、恐惧和侥幸,附带各种各样的借口,在本该有的行动之前竖起了重重无形的阻碍,跨过这些心理上的阻碍往往比行动本身更难。
五、协作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审计是团队工作,一个人强并不能长久。团队中每个人都强,才能看到团队的强。要做好数字化审计,离不开业务和技术的强强联合,但有太多的审计部门,搞技术的同事埋头苦干,搞业务的同事事不关己,最终都没有成果。反而是那些成员间相互成就的团队,可以看到源源不断的输出。审计团队中的每个人,都需要主动进行沟通,构建良好的合作机制,团队成员之间不设防,才可以培养出有战斗力的数字化审计团队。
六、评估
数字化审计工作在很多时候面对的都是陌生的数据,需要不断试错迭代,探索检查方向。每一个项目做下来,对项目的评估,或者说复盘非常重要。复盘不但可以帮助审计人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还可以有效地总结数字化审计经验,提升能力,把经验转化为能力,实现绩效的提高。复盘也有利于审计团队协作与知识共享,提升团队数字化审计能力。
采铜在《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中指出,基于复盘方式的反思和行动越多,就越能从表象过渡到更多的抽象理念和具象事实。在数字化审计过程中,基于吻合度分析法复盘对审计人员在中审计和后审计过程中的实践效果进行比对分析,剔除低效、无效甚至错误的做法,找到更有效、更符合本质规律的审计工作方法。研判对于类似的审计项目,哪些审计动作可以沿用,哪些审计动作必须停止,有哪些新的方法可以采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