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绿色诊断的基本概念
科学技术部在发布的《绿色制造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中给出了绿色制造的定义,它是一种在保证产品功能、质量、成本的前提下,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利用效率的现代制造模式。开展技术创新及系统优化,使产品在设计、制造、物流、使用、回收、拆解与再利用等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对环境影响最小、资源利用效率最高、人体健康与社会危害最小,并使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协调优化。
绿色制造是一个系统化的概念,突出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理念。要想真正实施绿色制造,必须从源头入手,从工艺过程改进的角度,利用系统性和集成的思路来考虑和研究绿色制造中的相关问题,大体包含五个方面:①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绿色设计;②面向原料/能源的策略性选择,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角度选择更加环保健康的材料,在考虑成本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优化能源结构,减少污染;③面向制造过程的绿色工艺技术优化和效率提升;④面向物质/能量高效循环利用的工业生态链构筑;⑤面向全产业链的协同优化。
越来越多的企业基于自身认识的提高和政策的推动,将绿色发展纳入企业的总发展规划,然而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和数据信息的缺乏,企业往往不清楚自身存在哪些问题,这就需要专业化、系统化的手段准确地找出企业在绿色发展中的问题和改进方向,从而寻求合理的改进方法和措施。
绿色诊断立足于绿色制造,借助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理念,从产品设计、原料/工艺选择及加工、产品生产、包装与运输、维护到报废处理的全部过程,采用必要的诊断方法和工具,对企业做出科学、系统的追踪和评价,提出行之有效的可行性方案,使其生产活动对环境影响最小、资源利用效率最高、人体健康与社会危害最小,并使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协调优化。绿色诊断就是要解决企业在绿色发展中的问题,通过零距离、面对面地对工业企业“把脉问诊”、对症下药,其目的就是推广经过检验并被证明确实有效的绿色技术和管理模式,挖掘企业的绿色化提升潜力,促进绿色制造体系的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