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绿色诊断概述
我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形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然而,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高收入国家高端制造回流与中低收入国家中低端制造转移同时发生,对我国形成了“双向挤压”的严峻挑战。一方面,高端制造行业出现向高收入国家“逆转移”的态势,制造行业更加成为全球经济竞争的制高点,各国纷纷制定以重振制造行业为核心的再工业化战略;另一方面,越南、印度等中低收入国家依靠资源、劳动力等优势,开始在中低端制造行业上发力,以更低的成本承接劳动密集型制造行业的转移。面对这种形势,我国工业大而不强、亟须转型升级的阶段性矛盾更为突出,依然存在发展方式粗放、结构不合理、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资源环境约束强化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1)自主创新能力弱,部分关键核心技术缺失。
(2)产品质量不高,缺乏世界知名品牌和跨国企业。
(3)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产业产能过剩和新兴产业供给能力不足并存。
(4)资源供求矛盾加剧,对外依存度持续走高。
(5)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要素供给能力接近极限。
(6)产业国际化程度不高,全球化经营能力不足。
工业的绿色发展是构建高质量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我国在建设制造强国的战略中,明确提出了“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强调坚持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着力点,走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同时,把“绿色制造工程”作为重点实施的五大工程之一,部署全面推行绿色制造,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4+2”绿色制造体系,开发绿色产品、建设绿色工厂、发展绿色园区、打造绿色供应链、壮大绿色企业和强化绿色监管,已成为工业绿色发展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