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该如何走出失恋?
好吧,这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尽管并非生死攸关(尤其对于旁观者而言),但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由于这种经历具有普遍性,所以你可以指望大部分哲学家就此给出一些好的建议。古罗马思想家波爱修斯(Boëthius,480—524)就写过一本名为《哲学的慰藉》(The Consolation of Philosophy)的书,这个书名会让我们怀有一种“哲学家们也许会有点好主意”的期待,但事实是:波爱修斯只是建议我们将心灵朝向更高的事物。此外,正如他们对待其他问题一样,哲学家们一如既往地对“如何应对心灵的创痛”这个问题各持己见。这些形形色色的观点可被归纳为以下三大阵营:“振作起来,继续生活”,“默默承受苦难”以及“苦难会让你成为更优秀的人”。
基本哲学问题
法国哲学家西蒙娜·德·波伏瓦(Simone de Beauvoir,1908—1986)或许能成为指引你的不错人选(如果你是女性,那么更是如此)。在作为一位率直而严肃的女性主义者和一位务实的存在主义者之外,波伏瓦也有着丰富的心路历程,或者至少她的情路历程是丰富的。波伏瓦怀有一种在20世纪中期的女性中间并不常见的“爱他但又不得不离开他”的恋爱观(这种观念在当时的男性中间更为普遍),她可能会劝导你“天涯何处无芳草”。虽然这对于顾影自怜的你而言并没有多大帮助,但是波伏瓦并不仅止于此。早在“个人事务即是政治议题”成为第二次女性主义浪潮的战斗口号之前,波伏瓦就已经在宣讲并践行这样的理念了:男女平等!女人凭什么要受传统女性观念的束缚?
也就是说,你并不能期待从波伏瓦那里获得同情。她很可能会对你说,比起被环境束缚,你更应该镇定下来,然后掌控环境。不论你是男是女,她都会促使你反思你是如何将自己陷入这般悲惨境地的。你曾和占据你生命中大部分意义的人有一段浪漫的感情,但是现在这段感情结束了……你还指望什么呢?生活中还有其他同等重要的事物,而你还有追求它们的机会。最终,并不是他人赋予你赖以生存的目的,而是你自己决定自己的幸福与苦难。简单来说,波伏瓦会让你克服悲痛,并确保自己不会再受到伤害。但是,这颇有些亡羊补牢的味道,并且对于正试图从伤痛中恢复的你而言似乎过于严苛。事实上,现在的你更想知道如何治愈受伤的心。
——梅纳赫姆·孟德尔
作为波伏瓦几千年前的老前辈的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Epicurus,公元前341—前270)很可能相当认同她的观点。伊壁鸠鲁的指导性原则是将伤害最小化(并不是常人所理解的那样单纯地追求愉悦),所以他并不会就你所承受的这些痛苦给予你过多的同情。但是,比起日思夜想加深痛苦,伊壁鸠鲁会建议你寻求减轻痛苦的方法,具体来说,就是平息那些使你痛苦的欲望。如此一来,你就可以开始探寻真正能为你带来快乐的事物,并且知道如何避免那些会伤害你的欲望。
克服痛苦
伊壁鸠鲁的劝导虽然可能是出于好意,但似乎并不能缓解你目前所处的状况。如果你想要一些更实在的克服痛苦的方法,也许斯多葛学派的一员能够帮上你的忙。另一位古希腊哲学家,斯多葛学派的创始人,季蒂昂的芝诺(Zeno of Citium,公元前334—前262)认为自己找到了通向心灵平静的道路;这么说来,他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然而,由于芝诺本人过于注重实际和美德,甚至已经到了可谓严苛的程度,所以他的建议或许会有些难以接受。芝诺会告诉你,生活就是不管发生什么,都应与自然和谐一致。你既不能因坏事而过于悲伤,也不能因好事而过于兴奋。总之,想要改变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物只会让你焦虑和苦恼。
——波爱修斯
但是,你如果想要博得同情,就最好转向更具宗教性的人物。比如佛陀(Buddha,约生活在公元前6—前4世纪)。从他那安详的笑容里,我们甚至都能感受到他的慈悲。佛陀确实会予你以同情,因为对于充斥着人世间的苦难,他是再熟悉不过了。相应地,佛陀也知晓一条超脱之路。他会对你说,他深深地理解你现在的遭遇,此乃求而不得之苦。的确,你失去了心爱的人,但是,即便依旧拥有他/她,你也得不到满足。你如果想真正从苦难中解脱,就不能执着于外物。接着,佛陀会传授你“八正道”[1](佛教徒的理想生活指南)来帮助你超脱使你深陷苦境的、难以满足的欲望。奉行这八正道,心灵就能获得恒久的宁静。
早在印度哲学随着嬉皮士而风靡于西方之前,德国哲学家阿图尔·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就已为之所倾倒,并从中借鉴了一些观念形成了他自己的世界观。然而,除非你只是想默默地沉浸在自己的悲伤之中,叔本华或许并不是你的最佳人选:他极有可能是史上最阴郁、最悲观的哲学家。像佛陀一样,叔本华也意识到世间总是充满了痛苦,但是他会告诉你试图摆脱这痛苦只是徒劳。你想疗愈自己受伤的心?别白费力气了。这世上充满了不幸,对此你无能为力,只能暂且沉浸在音乐或哲学中聊以自慰。不管你做什么,都将以悲剧告终。习惯就好——这就是人类的生存处境。
苦难经历的积极意义
也许你能从弗里德里希·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1844—1900)那里获得最积极的建议。尼采早年丧父,随后又相继经历了信仰危机和被心上人拒绝的悲痛。因此,对于心碎之苦,尼采深有体会。然而,尽管生活充满了不幸,尼采还是从中发展出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哲学。当许多怀有坚定宗教信仰的哲学家转向其信仰寻求安慰时,尼采却否认我们所受的苦难来自上帝的意志。相应地,他更赞成叔本华,认为我们生活中的一些痛苦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在尼采看来,我们应将这些痛苦视作机遇而非拖累。因此,他会在一定程度上同情你的遭遇,并会试图让你明白,这是人之为人所必须经历的。然而,尼采并不只是希望你能从苦难中解脱,他更希望你能从苦难中挖掘出意义。就尼采自身的经历而言,他会说,痛苦是必要的,因为痛苦是对生命的认可。那些值得我们为之拼搏的事物,包括随之而来的挫折与磨难,都能够使我们更加珍视最后所获得的成就。只要我们怀着正确的心态,生活的每一次磨难都会让我们越发强大,我们也因此更有能力去过我们所想要的生活。可是,千万别去翻阅尼采的生平传记,因为你会发现:尼采从未真正从被心上人拒绝的痛苦中走出来。最终,尼采在精神失常与梅毒病的折磨下离开了人世,时年55岁。
——弗里德里希·尼采
抉择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