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问题研究:以航空运输物流为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4 与跨境电子商务物流协同相关的理论

2.4.1 供应链理论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推动全球化市场的形成,企业间、业务伙伴间的交流越来越多,市场竞争也愈发激烈,供应链的思维与价值也越显重要。关于供应链的概念以及起源,目前学术界尚无统一观点。关于供应链的起源,一类观点认为源于迈克尔·波特(1980)的著作《竞争优势》所提出的“价值链”概念,另一类观点认为源于Forrester(1958)运用系统动力学理论模型对产业上下游关系进行优化。关于供应链的概念,学术界较为普遍认为始于20世纪80年代,Houlihan(1985)提出供应链的概念,并将其视为单独的实体。Stevens(1989)提出供应商是通过前馈的物料流和反馈的信息流,将材料供应者、产品生产者、配送服务中心和顾客连成一体的系统。克里斯托弗(1992)在其著作《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中提出供应链是指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消费者的过程和活动的上游及下游企业组织所构成的网络。

关于供应链的概念,不同学者从不同的剖面加以诠释。出现之初,供应链的概念多从物流角度来定义,强调供应链的物流管理过程,认为供应链是组织内部的一个物流过程,指的是将采购原材料通过生产制造及销售等活动流向用户的一个过程。Houlihan(1985)认为供应链是制造企业中一个内部过程,指企业利用原材料、零部件,通过生产转换与销售等活动,把产品传递直至最终用户的过程。Stevens(1989)提出供应链是通过价值增值与分销渠道控制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用户的用户的流,它始于供应的起点,终于消费的终点。Lummus等(1999)认为供应链涉及从原材料开始直到将最终产品送给顾客的所有活动,它包括获取原材料与部件,制造与装配,仓储与库存追踪观察,订单进入与订单管理,并把最终产品传递到顾客手中等活动。

随着研究的深入以及实践层面的发展,对供应链的理解聚焦到价值链增值,不再仅视作内部物流过程,将终端的用户及消费者也纳入供应链的范畴。克里斯托弗(1992)提出供应商是涉及的组织的网络,通过上游与下游的联系,在不同过程与活动中产生价值,以产品与服务的形式交给最终用户。Lee等(1993)提出供应链是由原材料获取并加工成半成品或成品,并将成品送到顾客手中的一些企业或部门组成的网络。Lummus 等(1997)认为供应链是一个物质流动的网络,成员包括供应商、运营商、制造工厂、配送中心、零售商和客户。Lummus等(1999)又提出供应链涉及从原材料开始直到将最终产品送给顾客的所有活动,它包括获取原材料与部件,制造与装配,仓储与库存追踪观察,订单进入与订单管理,并把最终产品传递到顾客手中等活动。Lam-bert 等(1998)提出供应链网络,是企业获取原材料、半成品或最终产品,通过相关的销售渠道将产品送至消费者的一个网络,是一种将产品或服务带到市场的企业间的联盟。

在信息技术发展的影响下,企业间关系与协同化趋势显著,随之供应链强调网链关系。供应链强调从核心企业与供应商、用户、供应商的供应商、用户的用户以及一切前向及后向的关系。供应链不再拘泥于一种运作工具,开始上升到一种运营管理模式与思想,以及一种管理方法与体系。美国生产与库存管理学会(APICS)认为供应链是贯穿最初原材料到最终产品及其消费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链接了从供应商到消费者的所有企业,包含了由企业内部与外部为用户生产产品与提供服务的各个部门所形成的价值链。美国供应链协会(1997)认为供应链是包含了涉及生产与交付最终产业与服务的一切努力,从生产商的生产商到客户的客户。Quinn(1997)认为供应链是所有与移动货物相关联的活动,从原材料阶段到最终用户,包括采购、生产计划、订单处理、库存管理、运输、仓储、客户服务,更重要的是还体现了信息系统来监控所有活动的重要性。陈国权(1999)从扩大的生产概念发展,提出供应链是企业从原材料与零部件采购、运输、加工制造、分销直至最终用户的过程,并视为是一个环环相扣的链条,是企业生产活动的前伸与后延。马士华等(2000)提出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用户手中的将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最终用户连成的整体功能网链结构模式。蓝伯雄(2000)认为,供应链是原材料供应商、零部件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运输商等一系列企业组成的价值增值链。原材料依次通过链中的每个企业,逐渐成为产品,并交到最终用户手中,这一系列活动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供应链。Mentzer 等(2001)提出供应商是整合与管理采购流通,用全系统的角度控制材料,多功能与多层次的供应商扩展为合作伙伴关系,成为一个多元化的管理思维,还提出将最终消费者纳入供应链,并认为该点很重要,如沃尔玛全球零售商巨头就将上游与下游的成员纳入其供应链。陈剑(2012)提出供应链由不同利益主体的成员组成,各自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采取行动,是一个典型的复杂系统。

供应链自身为一条广义的价值链,是企业内部价值链向外部延伸的结果。供应链由诸多核心节点构成,如果实现整条供应链的价值整合,则需要协调各节点企业间的行为。通过强化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的协作,可以实现供应链整体价值的最大化,从而产生了供应链协同。供应链协同即是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的配合与对接。20世纪90年代,供应链协同开始迅速发展起来,Beamon (1998)将供应链协同定义为供应链上某成员通过提供某种激励来试图改变另一个成员的行为,从而使最终均衡决策实现供应链的整体利润最大化。Heather(2001)还提出供应链协同包括内部协同与外部协同。因此,供应链协同立足于供应链上的核心节点企业,借助于信息技术与各类管理方法,通过对供应链上的各种资源进行整合,推动供应链各节点企业间以及企业与环境间的协调同步运作,以削弱与抑制供应链上的不良反应及问题,激励与放大供应链的优势与正向反馈,借以实现供应链整体价值的最大化。

近几年来,在供应链概念发展与其适应竞争演变的推动下,供应链更加聚焦于围绕核心企业构建价值网链关系。在高度复杂与变动的外部环境下,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不断加强。传统供应链系统已逐渐演变为涉及企业数量、企业规模、地理空间越来越大的、庞大而又复杂的网络系统,其复杂程度不亚于生物系统。供应链的概念,也不再局限在价值流通、网络结构、链的概念以及管理思维或体系,而是围绕在一个生态系统内,围绕着核心企业,通过对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等资源的控制,从供应的供应源头到用户的用户终端,实现生态系统内关联企业或个人的整体价值增值的一个网状结构。

2.4.2 协同理论

Synergetics 来源于希腊文,其含义为协同作用的科学。安索夫(Ansoff)于1965年提出协同概念,旨在强调一种让公司整体效益大于各独立部分综合的效益。赫尔曼·哈肯(Hermann Haken)在1971年发表了《协同学:一门协作的科学》一文,引入了协同及协同学概念,于1976年较为系统地论述了协同理论,并创立了协同学,认为整个环境的各系统之间或各部分之间相互协作,使得整个系统形成微个体层所不存在的新质的结构和特征。哈肯的研究表明,一切开放系统,不管是宇宙系统还是宏观系统,乃至微观系统;无论是自然系统还是社会系统,都能在一定条件下呈现出非平衡的有序结构,可能应用到协同理论。

协同学的目的是建立一种用统一的观点去处理复杂系统的概念与方法。哈肯概括出协同学,它研究一个由大量子系统以复杂的方式相互作用所构成的复合系统,在一定条件下,子系统间通过非线性作用产生协同现象和相干效应,使系统形成有一定功能的空间、时间或时空的自组织结构。系统是由诸多子系统构成的复杂集合,如哈肯所论述的,所有的系统都可以将其分为子系统,观察到的系统的行为并非子系统行为的简单叠加,由于所有子系统相互作用对总系统贡献的结果,总系统的行为好像是有调节地、有目的地自组织起来的。一个系统结构的稳定性取决于系统的有序度,而系统的有序又取决于各要素间的协同性。协同强调环境中各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又相互合作的关系。郭治安(1988)提出: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合作产生宏观的有序结构,这是协同的第一层含义;序参量之间的协同合作决定着系统的有序结构,这是协同的第二层含义。

协同思想就是构成系统的要素或子系统之间的协调与同步思想。蒂姆·欣德尔(2004)概括了坎贝尔等人关于企业协同的实现方式,指出企业可以通过共享技能、共享有形资源、协调的战略、垂直整合、与供应商的谈判和联合力量等方式实现协同。芮明杰等(2005)对协同的内涵进行了界定,认为是同一企业内部多个不同的业务单元或不同企业之间通过共享有形或无形的独特资源来创造更大价值的一种行为、方式和能力。邱国栋等(2007)从价值生成的角度对协同效应进行了研究,提出“协同效应=共用效果+互补效果+同步效果”这一基本的理论分析框架。鄢飞等(2009)对物流网络的协同进行了研究,强调物流网络系统的各要素、环节、节点企业在资源、目标、运作等方面彼此协作、协调与配合,为实现各成员和物流网络整体价值增值和功能提升,还需强调物流网络系统与服务对象以及外部经济、社会、自然环境之间的协调与配合。

2.4.3 生态系统相关理论

2.4.3.1 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较早由Tansley(1935)所提出,认为生态系统是生物与环境之间形成的不可分割的相互关联与相互影响的整体。Tansley在Ecology发表了题为《植被概念与术语的使用和滥用》一文中提及―更基本的概念,不仅包含有机体综合体,还包含成为环境的物理因素的全部综合体的整体系统,不能把它们从它们的特殊的环境分离出来,它们与特殊环境形成了一个自然系统,正是如此形成的这个系统构成地球表面自然界的基本单位,这些生态系统(eco-system)如我们可以称呼它们的。《生物多样性公约》(CBD)对生态系统的定义被认同,即由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群落及其无机环境相互作用构成的一个动态、复杂的功能单元。也有学者提出,对生态系统的描述包括它的空间关系、自然特征的调查,它的栖息地与生态位,它的有机体与能量物质的基本存量,它的输入物质的性质、能量与行为,以及它的熵水平的趋势。从构成要素角度,有学者强调突出三类要素以及与外界环境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关系,包括生产者、消费者与分解者;也有学者提出生态系统由六种成分构成,分别为无机物质、有机化合物、气候因素、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生态系统的概念虽然有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加以定义,但普遍被认为是一个松耦合的域群集,并且包含物种集居的环境,物种会主动顺自身利益进而与环境融合。生态系统可分为两个重要构成要素,即复杂的物种及其赖以生存的环境。不仅如此,生态系统还为社会系统提供所需的服务,如可移动的物质、能量与适合人类所需的社会系统信息。生态系统特征鲜明,从诸多对生态系统概念的界定角度出发,发现其特征表现如下:①生态系统是生态学上的一个主要结构与功能单位,属于生态学研究的最高层次,按照生态学研究的层次由低至高依次为个体、种群、群落与生态系统;②生态系统内部具有自我调节能力;③能量流通、物质循环与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④生态系统中营养级的数目受限于生产者所固定的最大能值与这些能量在流动过程中的巨大损失;⑤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经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育过程。

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存在复杂的驱动机制驱使其发生变化。主要的驱动因素包括人、经济、社会、政治、文化、技术以及自然与生物的多种类别等。在解读及研究生态系统时,有些关键词及相关理论需要重视。通过梳理众多关于生态学理论研究成果发现,针对这些关键词及理论的描述大同小异,进行一一比较梳理的意义不大,文章将选取其中常用的说法加以论述。

物种是生态系统中最小的个体及要素,也是基本单元与核心单元。物种是由群居组成的具有生殖属性个体所构成,与其他个体在生殖上是孤立的,在生态系统内占据一定的生态位。种群是生物学的重要概念之一,具体指在一定空间中同种物种的组合。种群由共同物种构成,占据一定的领域,是同种物种通过种内关系组成的一个统一体或系统。

种群由物种构成,但不等同于物种的个体简单相加,除了物种的集合外,还包括物种的个体间非独立性的交互作用与影响。群落是相同时间聚集在同一地段上的各物种种群的集合。其概念较早由生物群落生态学先驱 Shelford (1911)提出,定义生物群落为种类组成和外貌一致的生物聚集体。美国著名生态学家Odum(1957)在《生态学基础》中对该定义进行了补充,提出除了种类组成与外貌一致外,还具有一定的营养结构和代谢格局,群落是生态系统中最具生命的部分,也是生态学中最重要的原理之一,即各种不同的物种能在有规律的方式下共处。此外,群落还被定义为在特定的空间或特定的生存环境下种群有规律的组合,它们之间以及它们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营养结构,并执行一定的功能。图2-1详细描述了生态系统的构成结构。

图2-1 生态系统构造示意

共同进化也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理论之一。在生态系统,尤其商业生态系统中,共同进化是一个远比竞争或合作更重要的概念。共同进化包含在整个生态系统的进化中,它是一个过程,相互依存的物种是在一个无穷的交互圈内进化,物种A的变化为物种B的自然选择变化提供了场所,反之亦然。

2.4.3.2 商业生态系统

借助于生态系统观点与理论,Moore(1993)最早提出了商业生态系统,认为商业生态系统是一种基于组织互动的经济联合体。随后Moore(1996)在其著作The death of Competition: Leadership and Strategy in the Age of Business Eco-system中详细阐述了商业生态系统理论,认为商业生态系统是以组织与个体(商业世界里的有机体)的相互作用为基础的经济联合体,并生产出对消费者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商业生态系统的构成体包括核心企业、消费者、市场中介(代理商、销售渠道等)、供应商、风险承担者与有力的成员(政府、立法机构等),在一定程度上还包括竞争者,图2-2描述了一个典型的商业生态系统。

图2-2 商业生态系统

Thomas 等(2001)认为商业生态系统是由在现实中存在关联关系的实体单位通过互联网上的网站构成的系统,是一些经济实体及其环境中非生物因素的统一体,该观点将信息性与互联网作为构建商业生态系统的根基。Peltoniemi等(2004)认为商业生态系统是一种由具有一定关系的组织组成的动态结构,这些组织可能是一些小企业,也可能是大企业、研究中心、公共机构以及其他可能影响这个系统的组织。Hartigh等(2006)认为商业生态系统是一种由围绕在某项核心技术周围、相互依赖的供应商与客户构成的网络,该观点以企业与企业网络的关系为研究出发点。Zahra等(2012)将商业生态系统视作一种为企业提供资源、合作伙伴以及重要市场信息的网络,该网络是基于网络内部成员企业之间长期的互动关系形成的。也有部分学者对商业生态系统中的企业进行分类,如Iansiti等(2004)提出将商业生态系统中的企业,按其表现分为三大类,分别是:①领导型企业(keystone); ②关键型企业(dominators); ③寄生型企业(niche players)。此外他们还对商业生态系统理论框架进行构建,并加以实际运作,如对 IBM、微软、惠普、沃尔玛、戴尔等大型企业进行了案例研究。

国内学者陆玲较早关注商业生态系统,于1996年提出企业生态学原理与企业生态系统概念,提出了企业生态系统是企业与企业的生存环境构成的统一体。虽然,后续有一些学者相继对企业生态系统进行阐述,但从其概念看,企业生态系统就是商业生态系统。韩福荣(2002)以物种为划分角度,将企业生态系统分为生物成分与非生物成分两部分,其中,生物成分包括企业个体及群体、消费者、市场中介、供应商及投资者等主要物种,非生物成分包括政治形势、经济环境、政策法令、科技发展水平、劳动力知识水平及自然资源等。杨忠直(2003)结合自然、经济与社会环境概念,提出商业生态系统是在一定时期与一定的空间内由企业、消费者、市场及其所在的自然环境、经济环境与社会环境组成的整体系统。此外,有一些学者从商业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角度加以剖析,如王兴元(2005)提出商业生态系统理论是供应链理论的进一步发展;陆杉等(2007)认为商业生态系统除了一般意义的供应链(商业生态系统的核心部分)外,还应包括政府机构与其他管理组织、供应链的行业协会等组织、同类的供应链(商业生态系统的扩展部分);欧阳泉(2013)认为商业生态系统是以组织和个人与其所处生态环境形成的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一种松散经济联合体,是强调为适应或改善环境而组成的共同体,商业生态系统的成员除了企业自身外,还包括消费者、供应商、生产者、流通者、竞争者等经济联合体,以及管理咨询、科研机构、社会团体等相关的组织团体。

商业生态系统成为企业管理者、行业领袖等实践层面面临与思考的热点之一,也是学术研究领域的前沿问题之一,尤其在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等突飞猛进的背景下,研究商业生态系统更加行之有效。关于商业生态系统的协同进化或协同演化也成为研究焦点,协同进化的意义重大且作用凸显。Moore 的商业生态系统理论的基础思想就在于企业的发展壮大,必须密切关注并理解其的经济环境及影响其进化的组织,并从中做出独特的贡献。Barney 等(2001)提出通过商业生态系统,企业间能够进行资源互补及业务协同。赵湘莲(2006)也提出商业生态系统结构与合作方式的复杂性决定了商业生态系统的进化行为为协同进化。潘剑英等(2012)呼吁研究要更加重视商业生态系统与其内部企业的互动合作关系,更多聚焦于商业生态系统及其内部企业的协同演化。由此可见,商业生态系统的重要性,也是实现协同的关键所在。通过联合构成系统,企业除可以减少环境的影响外,通过这种联合企业还有利于提高各自的技术创新能力,增加各自的市场发展机会。所以,商业生态系统的本质在于成员间的协同进化。

所谓协同进化,有的也将其称为协同演进,指商业生态系统的成员们在合作与竞争中协同发展,这也是商业生态系统区别于其他社会网络的根本特征。协同进化是生物系统的一种现象,也是商业生态系统的一种现象,体现了进化主体自身与环境的一种共同进化的特征。商业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成员面临复杂多变的环境,尤其在大数据环境下,企业间的竞争不再是个体竞争,也不是供应链的链条间的竞争,而演变成企业联合的商业生态系统间的竞争。以协同进化为思路与研究角度,企业成员可以在商业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协调中寻求协同发展。复杂环境下,企业的运作及其生态正趋于网络化与动态化,通过重塑企业与社会媒体、网民、客户、员工、上下游合作者以及竞争对手间的互动关系,整合产业生态链资源,构建多群体协同共生的新型商业生态系统。为了应对动态不确定的环境变化,商业生态系统中形成的协同进化机制愈发重要,各成员在自我改善的同时,必须对系统中其他成员加以关注,并积极配合,同时其他成员也应自我努力以实现改造的目标,其中,骨干与核心成员的作用更加关键。

2.4.3.3 电子商务生态系统

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是借助于生态系统与商业生态系统理论而衍生的一个概念。叶秀敏等(2005)较早提出了网商生态系统的概念,提出网商生态系统是网商之间相互交换信息与资源,进行交易,伴随着竞争与淘汰,网商们努力与周围环境相适应,进而构成了一个不断完善、高速发展的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商务生态系统,并提出网商生态系统是由网商、规则、互联网信息交流及产品交易平台、环境共同构成,该观点涵盖得也不全面,只是从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的网商角度提出的。刘志坚(2006)将生态系统与商业生态系统引入电子商务领域,提出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是由一系列关系密切的企业与组织机构,超越地理空间位置的界限,将互联网作为竞争与沟通平台,通过虚拟、联盟等形式进行优势互补与资源共享构成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胡岗岚等(2009)认为将互联网作为竞争与沟通平台,通过虚拟、联盟等形式进行优势互补与资源共享,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就是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纪淑娴等(2012)认为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是商务生态系统的一种,是由电子商务核心交易企业、金融服务企业、物流服务企业、政府等组织机构以联盟或虚拟合作等方式通过互联网平台分享资源,形成的一种生态系统,成员间信息共享、协同进化,实现自组织与他组织。郭旭文(2014)认为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为一系列密切关联的企业与组织机构,超越地理局限,利用互联网络平台作为竞争与沟通环境,围绕核心电子商务企业,通过优势互补与资源共享联合成为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该系统中各成员各司其职,促进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的交换与循环,共同构成一个多层次、复杂的商业生态系统。

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较为复杂,有的由主体与环境两大要素构成,有的从系统涉及的诸多层面的组织或企业的角度,有的学者将生态系统中的物种划分为核心物种、关键物种、支持物种、寄生物种。按照生态系统中“物种”层面来划分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该观点使用相对较多。如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成员分为领导物种、关键物种、支持物种、寄生物种,也有的提出,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由领导物种、关键物种、寄生物种等构成,也有的提出由领导物种、关键物种、支持物种与环境构成。从“物种”层面作为研究视角,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如图2-3所示。下面来分析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的五个构成要素。

(1)核心物种,即核心电子商务企业,是整个生态系统资源的领导者,可以通过所提供的交易平台以及信息、监管等服务,承担着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资源整合与沟通、协调的角色。

图2-3 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结构

(2)关键物种,即电子商务交易主体,包括供应商、消费者、投资商、生产商,乃至供应商的供应商以及客户的客户,一起构成了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其他物种所共同服务的对象。

(3)支持物种,即电子商务交易所必须依附的企业、组织或机构,包括物流企业、支付企业、金融机构、行业协会、政府机构、通信服务企业、信息技术机构等,这些物种都是围绕电子商务核心物种与关键物种活动,支持电子商务系统的正常运转。它们无须完全依赖于电子商务生态系统而生存,但是可以通过优化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获取超越过依赖自身竞争能力而获得的利益。

(4)寄生物种,即电子商务交易提供增值服务的服务提供商等,包括网络营销服务商、各类技术外包服务商、电子商务咨询服务商、供应链优化及整合服务商、物流增值服务项目提供商、各类广告服务提供商等。

(5)环境,即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所包含的各类环境,包括各企业、组织及机构内部环境,也包括它们面对的外部环境,以及系统所面对的外部环境等。从环境类别看,分为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技术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自然环境等。

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是根据生态系统、商业生态系统理念而提出的。商业生态系统属于生态系统的一种类型,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又属于商业生态系统的一种类型,如图2-4所示。在生态系统与商业生态系统理论支撑下,作为构成物种的表现形式,即各类企业或组织结构,要将关注点从提升组织内部能力向增加组织所参与的商业网络的整体能力上转移。未来的竞争已不再是单个组织之间的竞争,正演化成商业生态系统之间的抗衡。

图2-4 各类生态系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