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教学的应用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结构化教学最早起源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是TEACCH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可以作为一个单独的干预方法,又可以和TEACCH的其他训练项目配合使用。目前,结构化教学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的开展。在其对外推广和传播的过程中,除保留了基本的理论、理念和干预策略,也不断地和当地的孤独症教育状况、学校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形成别具一格的地方特色。

2014年,我在瑞典一所专门招收中重度以上(含中度、重度和极重度)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训练学校工作。当我听说国内缺乏系统的结构化教学资讯,尤其是实操方面的资讯时,就决定以我工作的S学校为背景,把结构化教学在瑞典孤独症训练学校的实操情况,介绍给国内的同行和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家长。在此之前,我已经在瑞典从事了七年的孤独症教育工作,有在不同类型的孤独症学校工作、为不同功能的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提供结构化教学的经验。

《结构化教学的应用》通过大量的图片、视频、视觉活动表和案例,较为全面、详细地介绍了结构化教学在瑞典孤独症训练学校的应用。由于结构化教学非常适合结构化构建能力和语言沟通能力缺乏的中重度以上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故本书以中重度以上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教学为写作重点。当然,“结构化教学在发展个体日常生活中各方面的能力和技能、创造一个易于理解的学习环境,以及减轻个体的压力等方面也有着积极作用(Mesibov, 2005)”,因此,其干预内容和方法可以使大多数孤独症谱系障碍人士受益。

除了介绍结构化教学的具体应用,本书还简单介绍了孤独症理论知识与瑞典孤独症教育的现状,目的是为读者阅读本书提供背景知识。此外,关注“华夏特教”微信公众号,还可以获取有关瑞典《训练学校教学大纲》的详细介绍。为了配合结构化教学的实施,书中也介绍了我和我的同事在实际工作中总结的一些教学方法和建议。这些方法和建议连同结构化教学要素的实施都要基于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个体情况和需要。如果结构化教学运用不当,也会有被滥用的风险。

“小贴士”部分是对书中出现的一些有关结构化教学的概念或术语进行的较为详细的解释。由于国内对结构化教学相关的术语并未统一,本书提供了术语表对书中出现的相关术语进行解释,供读者参考。

书中所有的案例都是真实的。出于对学生的保护,我对学生的姓名、年龄和性别等进行了适当的处理。除了可在家实施的视觉活动表之外,书中所有的视觉活动表都是我的学生曾经或者现在仍在使用的。读者可以根据学生或孩子的具体情况和需要参考制作。为了使读者更加方便、快捷地获取视觉活动表,我制作了一些空白模板;同时,为了便于读者理解,我把书中一些重要的活动流程拍成了视频。这些内容都可以通过关注“华夏特教”微信公众号获取。除了特别注明的作者外,本书的照片、视频和图片都是我自己拍摄和制作的。

在瑞典林奈大学(Linnéuniversitetet)攻读孤独症专业让我有了很好的理论基础,但叙述清楚过程、制作大量的视觉活动表、拍照以及图片的后期制作等仍然花费了我很多时间和精力。书稿前后几次修改,且由于还有教学任务在身,没想到经历了几年的时间。在这本书即将付印之前我常常想,如果知道完成一本书需要花费如此多的时间和精力,自己是否还会在无人要求的情况下承担这个责任。

写作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不断地修改图片、拍摄和制作活动表,以及润色文字,让我不堪烦扰,但当我找到了一个衔接段落的好办法,甚至想到一个确切的词时,写作带给我的快乐让我无以言表。五年的写作生涯也让我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我常常会就书中的某些问题向我的同事请教,也有意地阅读和收集了一些与结构化教学有关的书籍和学习材料,参加了一些相关的课程和讲座。

我很庆幸,这本书没有很快得以完成并出版。在最后一次修改中,我发现了无数的“小错误”。这些“小错误”让我觉得写书真的需要时间的沉淀和知识的积累。我希望本书能成为一本工具书,但书中也不可避免地夹杂着我个人的理解、处理办法和领悟。我真心地期待大家的批评和指正,也希望本书能引发读者的思考和讨论,并给读者带来启发。

我在工作之余还开设了一个微信公众号:孤独症助手(ID: yudan_ sweden),会不定期地发布一些我的教学感想,以及和读者共同设计的教学案例。如果对本书有任何问题或建议,欢迎在公众号上留言。

因为涉及版权的问题,本书稿在写作初期使用了张婧苒根据我的要求设计和绘制的图片。鉴于绘制的图片数量较少,不足以支撑书中提到的教学,最后决定使用由Tobii Dynavox公司研发、全球范围内使用最广泛的图片软件Boardmaker处理书中的图片。感谢瑞典Tobii Dynavox公司(中国)同意我无偿使用Boardmaker软件,希望Boardmaker使越来越多需要帮助的人受益;感谢Tobii Dynavox公司(中国)的王大强先生和姚华先生提供的技术支持。

感谢我的同事亚历山大·安德森(Alexander Andersson)同意我在本书中使用交通信号灯和其他教学材料,作为工作中的导师,他总是能给我专业性的建议和启发;感谢华夏出版社编辑刘娲和李傲男的专业和耐心,使这本书不断完善;感谢我的工作伙伴张婧苒,承担了图片的绘制和一些文字的修改工作,尽管图片最终没有被采用,但她在书稿写作之初提供的帮助功不可没;感谢旅美华人冯斌同意我摘抄他的文章;感谢浩淳提供的图片。没有以上诸位的鼎力相助,我不可能完成本书的创作。

特别感谢青岛以琳康教展能中心主任、以琳自闭症论坛创办人方静老师在百忙之中为本书撰写推荐序。作为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孤独症儿童和家长康复训练教育和研究机构,以琳已为近万名孤独症儿童和家长提供了专业的教育和培训。

在这里,我也要感谢我的家人、朋友,没有他们的鼓励和支持,我没有勇气,也不可能完成本书的创作。感谢我的同学姚文兵、何明一直无私地支持我,没有他们的鼓励和推动,我的想法将永远只是一个想法。

最后,我真诚地希望本书能给那些从事孤独症工作的专业人士、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家长,以及全社会所有关心孤独症事业的人士启发和帮助,并通过你们,帮助我们的孩子。

谢谢大家!

2020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