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 序
“心都凉了……”有一次妈妈心情不好,我和她去散步时,她说了类似这样一些伤心话。好在当时学了非暴力沟通,我比较平静,在她表达的时候,能静静听她讲,并适时反馈“你感到没劲?”、“你希望自己做的事有价值!”之类的话。后来,她说堵在胸口的东西掉了。这是我运用非暴力沟通的一次印象深刻的经历。
同时,我也遇到一些困扰。有一次,有个朋友说,和你说话,我都知道你接下来要说什么。这大概是他看到我习惯性去反馈他所说的话的含义,而对他来说这是不需要的。这样他听到我的反馈可能就会觉得无聊。现在回想这个事情,也就明白了反馈要考虑时机。例如,对方是否希望知道我怎么理解他的话,或我是否有信心已理解了对方的意思,等等。也就是说,用非暴力沟通来培育心与心的联系,我不仅需要学习和掌握其理念和技巧,而且需要灵活运用它们。
为了做到这一点,区分学习环节和实际应用是有益的。吕靖安老师和另两位培训师在《非暴力沟通主持人工具箱》1(NVC Toolkit For Facilitators)[1]一书中提到了“经典的非暴力沟通”和“口语化的非暴力沟通”这两个说法:“‘诚实’在非暴力沟通中是在觉察四要素的基础上表达自己:此刻我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在起步阶段,当我们练习以非暴力沟通的方式诚实表达时,借助以下提示有助于清晰地说出所有的四要素:‘当我看/听……,我感到……,因为我需要……,你是否愿意……?’基于这种格式的表达有时被称为‘经典的非暴力沟通’。虽然非暴力沟通的诚实总是需要对这四要素清晰的觉察,但我们大多数人最终会学着说‘口语化的非暴力沟通’——基于特定的关系、环境、时间、地点、文化,有意识地选择最有可能促进心与心联系的词语。”也就是说,非暴力沟通模式或模式化的语言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种学习的工具,好比学自行车时的辅助轮。
《非暴力沟通实践手册》是我所看重的非暴力沟通学习用书。我期待它的出版能帮助读者系统学习基本理念和技巧,并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同时我也希望,读者在使用过程中明确,书中的练习服务于学习的目的,而不是主张我们在实际生活中按某种套路去交流。
有许多人为这本书的翻译提供了帮助,特别是在翻译的过程中,对我提出的疑惑,吕靖安老师都一一做了解答。同时,我很感谢出版社的耐心等待,使我可以从容地完成译稿。
阮胤华
http: //www.lifeatwork.cn
2014年7月19日
[1]作者:拉杰·吉尔(Raj Gill)、吕靖安和朱迪·莫林(Judi Mor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