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残疾人工作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
我们国家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要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跟上去,也要求其他方面改革跟上去。如果不跟上去,经济体制改革就会受到限制,难以顺利进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是相辅相成的,它们有一个共同发展、相互服务的问题。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继承多方面的优秀文化遗产,包括爱国主义,注重知识、注重人才、注重教育,也包括孔子一部分教育思想、仁爱思想;也可以继承人民群众中的传统美德,如“邻里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的互助精神和家庭的和谐稳定。同时还应当吸收西方文明中有益的东西,如科学、技术和进步文化。马克思主义就是从西方传到中国的。达尔文的进化论要不要,我看也要。随着资本主义近代文化的发展,出现了一批人文学家、社会学家,我们也要吸收其中有益的东西,包括人道主义等。总的看来,要有一个积极的、批判的吸收过程,不要把自己封闭起来。在中国历史上,也是贯穿着封闭和开放的斗争的。在比较发达的历史时期,即过去那种太平盛世,可以说都是开放的。汉、唐两代都是非常开放的,当时与国外交往较多,注意吸收国外的文化。我们的国家、民族有能力把国外的东西吸收过来变成自己的东西,并且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求得中华民族的文化不断完善和发展。这在历史上是有可借鉴的经验的。
尤其重要的是要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和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比如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以及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都是好的传统,这个优良传统不能丢,要认真继承和发扬。总之,我们要讲党群血肉联系、军民鱼水关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也要讲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团结奋斗。
上面讲的这些内容有一个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问题,也有一个相互渗透和融合的问题。在共同发展和相互融合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由于我们现在正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在改革过程中特别要求我国有一个稳定团结的局面。在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里,要注意这个特点。持久的稳定团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在人民群众里寻求更多的共同点,减少差异和矛盾;要求我们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我们历来有这样一个原则:对敌人要狠;对人民要和,要讲团结、和谐。现在我们的工作中心是进行经济建设,推进社会发展,我们所面临的主要是人民内部矛盾,是朝着共同目标奋斗中遇到的矛盾,所以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更好地团结起来共同奋斗。我认为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既然要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就不能不谈到伦理道德的建设。这是民族优秀传统的重要内容。当前在处理人和人的关系时,要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友爱、互助,要尊重人、关心人,发挥人的潜能,这里面贯穿一条主线,就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人道主义这东西,以前不敢讲,现在中央领导同志讲了,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决议中肯定了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为我们开辟了一条道路。中国的人道主义不是多了,而是少了。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不但要讲,而且要大讲。
从历史上看,人道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有一个过程的。奴隶社会不杀抓来的俘虏,使他们成为奴隶,这就是一个进步;封建主义把奴隶解放了,变成带有人身依附关系的那种比奴隶相对自由的劳动者——农奴或佃农,这又是一个进步;资本主义时期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人道主义概念,核心是尊重人,它对于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来说,对于把人禁锢于神权的桎梏下来说,是进步的。从这点看,不能不承认它是资产阶级对人类社会的一大贡献。
我们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同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有区别又有联系。按照马列主义观点,我们是从具体的人出发而不是从抽象的人出发。我们党考虑问题的出发点是着眼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这样的人道主义更具有广泛性、真实性,是更深刻的人道主义。
我们有些同志害怕讲人道主义,甚至反对人道主义,这是不对的。我们中国,是由半封建、半殖民地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并没有真正统治中国,资本主义所创造的优秀文化遗产并没有被我们吸收多少,包括人道主义思想在我国还是很薄弱的。我们残疾人在街上经常遇到受歧视的事情,这不奇怪,我自己也遇到过。人和人之间存在某种狭隘、歧视的心理,这不是社会主义的思想,而是封建主义的东西。我们的干部和群众里面,还有某些落后、愚昧的思想,甚至野蛮不讲人道的东西。这就要求我们广泛地宣传和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
做残疾人工作,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什么作用呢?
我们的残疾人愿意为社会主义、为人民做出贡献。他们的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精神、奉献精神,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组成部分。这种精神对国家和社会有不可忽视的影响。过去,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把一切献给党》这些书教育下,成长起来一批革命青年。奥斯特洛夫斯基和吴运铎等英雄人物的思想事迹,培养了几代人,影响深远,对推动中国的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重大作用。在八十年代,为保卫边疆而战的英雄们的事迹,已经或正在改变着青年人的精神风貌。我们有些人听了保卫边疆英雄的报告后,重新燃起了生命的火焰。现在的小学生可能不知道哪个是中央委员,但是提到史光柱,小学生却是人人皆知,可见影响很大啊!
除了这些英雄外,残疾人的拼搏精神也是对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很大的贡献,每一个健全人看到或听到了这些,就会觉得他们的精神可嘉、可敬。这对社会心理会产生一种很好的影响。做好残疾人工作,能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是毫无疑问的。
还应当指出,健全人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本身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它广泛影响着我们的社会风气。我们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风貌应是八个字、四个层次,即:理解、尊重、关心、帮助。理解:不单是健全人要理解残疾人,健全人和健全人之间也需要互相理解,部门和部门之间也需要互相理解,边疆前线指战员提出了“理解万岁”,我觉得提得很好,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有很大启示。我们的指战员和伤残战士要求理解,广大残疾人也要求理解。要求社会理解他们是怎样艰苦奋斗的,是怎样在困难的环境里生活的,懂得这些,我们就会产生一种由衷的尊敬。有了这种由衷的尊敬,才能促使人与人之间产生更多的关心和爱护,真正的理解、关心、爱护、帮助,才能为残疾人和伤残战士接受。残疾人虽然身处逆境,但他们自尊心很强。提倡健全人对残疾人理解、尊重、关心、帮助,将给整个社会风气带来良好的影响,对每一个人来说也是一种教育。现在,小学生正在开展“红领巾助残”活动,效果出乎意料的好,有的学生捐献一些零用钱,有的做一些实际工作,在大街上扶老助残,一些家长看到孩子做好事很感动,说:我们家这个“小皇帝”从来不知道关心、帮助别人,今天他想到了,做到了,我非常感谢老师和学校的教育。孩子们的行动也极大地影响了家长,这种相互影响,必将大大促进中国的精神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