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4岁最早照片
拍摄时间:1883年
拍摄地点:与旧屋仅一巷之隔的粮店后街62号
我的祖父在1883年留下的这张照片,是我们后人能看到的关于他的最早的一张照片。
就在拍下这张照片后的第二年,我的曾祖父不知道因为什么突然腹泻不止。老人家预知时至,于是就延请高僧诵《金刚经》。当时的情形,很显然是不允许任何人打扰的,但祖父却常常揭开帘子,偷偷窥视。我每次看到祖父这张照片,都忍不住暗想他当时掀开帘子时候的眼神……
在诵经声中,我的曾祖父安详而殁,如入禅定,享年72岁。
李世珍去世后,灵柩留家七日,每日诵经不绝。李端在他的《家事琐记》中说:“据老家人张顺讲,我祖父故去时出了大殡,由李鸿章‘点主’,马三元(清朝武官)‘报门’,在当时是有些气派的。”
李家大办丧事,僧众行普济佛事,并放了一堂焰口——焰口是一种佛教仪式,根据《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而举行的施食饿鬼的佛事。李叔同那时候才四五岁,只觉得好玩,后来时常带着他的侄儿李圣章和家中晚辈一起效仿放焰口玩游戏。在玩的时候,他自己披着床单居于上座,扮演大和尚。后来,人们回忆起这些往事,都说冥冥之中,似乎很多事情都是有兆头的。
李世珍去世以后,每年清明、盂兰盆节,以及老人家的生日、祭日时,家中都要请僧人来诵经。李叔同耳濡目染,很快就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到了他8岁左右的时候,有一位曾经在普陀山出家的王孝廉回到天津老家,居住在无量庵。李叔同常随家中大人到无量庵去,听王孝廉讲《大悲咒》《往生咒》等。祖父聪慧,又对王孝廉讲的佛经非常感兴趣,去了几次,有些内容就能背诵,其中包括袁了凡的《功过格》。这些无意间接受的教育,对我的祖父影响也很大。
多年后,李叔同还曾对朋友讲:“七八岁时,即有无常苦空之感,乳母每诫之,以为非童年所宜。及慈亲早丧,益感无常,悟无我理。”可能正是因为如此,他才会在少年时就写出了“人生犹似西山月,富贵终如草上霜”这样的诗句。
粮店后街62号“新宅”内景一角,现已不存
我们也能从若干年后他的言谈举止中看到这件事情留给他的深刻印象——1930年秋天,弘一大师去慈溪金仙寺访亦幻大师,胡宅梵先生因为住得近,时常去看望他。有一天问起弘一大师童年时候的事,弘一大师说:“年幼无知,事不足言。唯我父乐善好施之行,颇堪风世励俗,差足传述,而与余幼年之生活,亦有密切之关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