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毕生发展的视角与理论
直到17世纪,欧洲才出现“儿童期”这个概念。在此之前,儿童只是简单地被认为是小大人。人们认为儿童有着与成人同样的需求和愿望、相同的恶习与美德,也没有其他特权。他们有着和成人相同的着装,也有着和成人一样的工作时间。儿童也会因为违法行为而遭受与成人同样的惩罚。如果他们偷东西就会被吊起来;如果他们在自己的身份或社会地位允许的范围之内做得好,就可以获得成功。
社会对“儿童期”的看法,以及对儿童的适当要求在随着时代改变。在20世纪早期,这些儿童在煤矿中做着全职工作。
这种对“儿童期”的视角现在看来是错误的,但在当时却是社会对毕生发展的理解。从这种视角看来,年龄并不会带来除了“尺寸大小”以外的差异。人们认为个体在贯穿一生的绝大部分时间里不会发生实质性的改变,至少在心理水平上如此(Aries, 1962; Acocella, 2003; Hutton, 2004; Wines, 2006)。
虽然中世纪有关发展的视角很容易被否定,但要回答“现代的替代视角是怎样形成的”这一问题却并不简单。我们应该关注在毕生发展中生理方面的变化、成长和稳定,还是应该专注于认知或社会性方面的研究,抑或其他因素?
事实上,研究毕生发展心理学的学者们在以多种不同的视角来考察这一领域。每种视角包含一种或多种理论(theories),即对所关注现象概括性、系统性的解释和预测。理论提供了一个框架,帮助理解很多看上去无组织的事实或原理之间的关系。
无论是基于自己的经验、民间传说还是媒体报道的故事,我们都会建立起关于发展的“理论”。然而,关于毕生发展的理论是不同的。个人自己的理论随意地建立在未经证实的观察之上,而发展心理学家们的理论则更为正式,建立在对以往的发现和理论体系的系统性整合之上。视角与理论使发展心理学家们能够总结和组织以往的观察结果,并使他们能够在超出现有观察结果的范围之外,对那些并没有直接出现的部分进行演绎推理。此外,发展心理学的理论是需要通过研究进行严格检验的;而个人的发展理论则并没有经过论证,甚至可能从不会被质疑(Thomas, 2001)。
我们将考察毕生发展的六种主要视角:心理动力学、行为、认知、人本主义、情境及演化视角。每种视角强调发展的不同方面,指引心理学家选择特定的研究方向。此外,每种视角都在不断发展着,以适应这样一个不断发展的活跃学科。
心理动力学、行为和认知视角
首先,让我们来检视心理动力学、行为和认知视角的主要理论观点,以及它们是如何解释毕生发展的。
心理动力学视角:关注个体内部
学习目标1.7 描述心理动力学视角的基本内容。
玛丽索尔6个月大时,经历了一场血淋淋的摩托车交通事故——这或许是她父母告诉她的,因为她并没有相关的记忆。然而,现在24岁的她却很难维持与他人的关系,她的治疗师正在探寻这一人际问题是否根源于早期的那场车祸。
寻找这种联系似乎看起来有些牵强,但在心理动力学视角(psychodynamic perspective)的拥护者看来,这并非不可能。他们认为很多行为是由人们无意识或无法控制的内驱力、记忆和冲突所驱动的。这种内驱力可能源于儿童时期,并且会影响人的一生。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与心理动力学视角最紧密相关的人物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他生于1856年,卒于1939年,是维也纳的精神病医师。他具有革命性的观点不仅对心理学和精神病学领域影响非凡,也对整个思想界产生了普遍而深远的影响(Masling & Bornstein, 1996; Greenberg, 2012)。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psychoanalytic theory)认为潜意识驱力决定了个体的人格与行为。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是人格中未被觉察的一部分,包含了婴幼儿期所隐藏的原始愿望、欲望、需求和需要,由于它们具有令人烦恼的本质,因此被隐藏于意识之下。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是我们很多日常行为发生的原因。
弗洛伊德认为,每个人的人格都包含三个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id)是出生时就存在的人格中不成熟的、无组织的部分。它代表与饥饿、性、攻击(aggression)和非理性冲动相关的原始内驱力。攻击是指对另一个人有意的侮辱或伤害。本我遵循快乐原则(pleasure principle),追求的目标是满足的最大化和压力的缓解。
自我(ego)是人格中理性与理智的部分,是外部世界和本我之间的缓冲器。自我遵循现实原则(reality principle),其机能是抑制原始的本能冲动,从而维持个体的安全,并帮助个体融入社会。
最后,弗洛伊德提出,超我(superego)代表个人的良知,用来判断是非对错。超我在个体五六岁时开始发展,是从父母、老师和其他重要他人那里习得的。
弗洛伊德强调儿童时期的人格发展,他认为性心理发展(psychosexual development)是儿童经历一系列不同阶段的过程,每个阶段会通过特定的生物功能和身体部位获得愉悦感或满足。弗洛伊德认为快感的产生部位从最初的口腔(口唇期)转移到了肛门(肛门期),最后又转移到生殖器(性器期和生殖期)。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认为,如果儿童在特定时期不能得到充分满足,或者得到过度满足,就会发生固着(见表1-2)。固着(fixation)是指由于冲突未被解决,从而表现出某个早期发展阶段的行为方式。例如,固着在口唇期可能导致成人不寻常地沉溺于口腔行为,如过多地吃、讲话或嚼口香糖。弗洛伊德指出,固着还会通过一些象征性的口头活动表现出来,如使用“尖刻”的语言讽刺挖苦。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理论 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埃里克森(Erik Erikson,1902—1994),提出了另一种心理动力学视角,强调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埃里克森认为,社会和文化都在挑战并塑造着我们。心理社会性发展(psychosocial development)包括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互作用的变化,以及我们作为社会成员对自己的认识和理解(Erikson, 1963; Jones et al., 2014; Malone et al., 2016)。
埃里克·埃里克森
埃里克森的理论认为个体发展包括八个阶段(见表1-2),这些阶段以固定的模式出现,并且对所有人都是相似的。个体在每个阶段都要应对和解决一种危机或冲突。虽然没有一种危机可以被完全解决,但个体至少必须充分化解每个阶段的危机,从而应对下个阶段发展的需求。与弗洛伊德不同,埃里克森并不认为青春期是发展的完成阶段,而是认为发展和变化是持续毕生的(de St. Aubin, McAdams, & Kim, 2004)。
表1-2 弗洛伊德和埃里克森的理论
对心理动力学视角的评价 弗洛伊德提出的潜意识影响情感行为的观点被认为是一项不朽的成就,这种观点广泛地渗透到文化思维的方方面面。事实上,当代研究记忆和学习的研究者认为,潜意识记忆对我们的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
然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一些最基本的原理也遭到了人们的质疑,因为这些理论未能得到研究验证。特别是很少有研究可以证明,儿童时期的经历会决定个体成年后的人格。此外,因为弗洛伊德的理论是基于有限的样本——那些生活于严格禁欲、极端拘束时代的奥地利的中上阶层群体,这些理论是否能够被应用于广泛的、多元文化群体还值得质疑。最后,由于弗洛伊德的理论主要关注男性发展,因此被认为有歧视女性的嫌疑而受到批评(Messer & McWilliams, 2003; Schachter, 2005; Gillham, Law, & Hickey, 2010)。
埃里克森提出的毕生发展的观点同样非常重要,并受到了广泛支持。然而,他的理论也存在缺陷。与弗洛伊德的理论一样,它更多关注男性而非女性的发展。此外,埃里克森理论的模糊性使得其无法被明确验证。总而言之,同其他心理动力学理论一样,使用这一理论很难对个体行为做出明确的预测(De St. Aubin & McAdams, 2004; Balsam, 2013)。
行为视角:关注可观测的行为
学习目标1.8 描述行为视角的基本内容。
在埃莉萨·希恩3岁的时候,一只很大的棕色狗咬伤了她,结果她缝了几十针,并做了好几次手术。自从那次被咬之后,每次她看到狗都会浑身冒汗,再也不喜欢身边有宠物相伴了。
毕生发展心理学家运用行为视角(behavioral perspective)来解释埃莉萨的行为。这一解释非常简单直白:她对狗产生了习得性恐惧。与考察有机体内在潜意识过程的机制不同,行为视角认为观察行为和环境刺激是理解发展的关键。如果知道刺激是什么,我们就可以预测行为。从这个角度来看,行为视角认为后天比先天对发展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行为视角不认为人们普遍会经历一系列的发展阶段。相反,该视角认为人们的发展会受到那些偶然经历的环境刺激的影响。而发展模式是个人化的,这一模式是在一系列特定的环境刺激和行为影响下形成的,而行为又是持续暴露在环境中的特定因素下形成的。此外,行为视角认为发展变化是量的变化而非质的改变。例如,该视角认为儿童时期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是心理容量增加的结果,而不是儿童面临问题时思维类型改变的结果。
经典条件作用:刺激替代 “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在我所设计的世界里抚养他们,不论他们的天赋、喜好、倾向和能力等如何,我保证可以任选其一,将其培养成为任何行业中的专家,如医生、律师、艺术家、商人,甚至是乞丐和小偷(Watson, 1925)。”
这句话出自约翰·B.华生(John B. Watson,1878—1958),他是最先提倡行为理论的美国心理学家之一,这句话可看作对行为视角的全面总结。华生坚定地认为,我们可以通过研究构成环境的刺激来全面理解发展过程。事实上,华生认为,通过有效控制个体的环境(或称之为条件作用),就有可能塑造任何行为。
经典条件作用(classical conditioning)发生于当有机体学会用一种特定的方式对中性刺激进行反应的时候。例如,当铃声与肉同时呈现时,狗就能学会在面对单独的铃声时表现出类似于面对食物时的反应——分泌唾液并兴奋地摇动尾巴。这种行为是条件作用的结果,条件作用是一种学习的形式,指的是与某种刺激(食物)相关联的反应又与另外一种刺激建立了联系,在这个例子中,另一种刺激是铃声。
同样的经典条件作用过程也可以解释我们是如何习得情绪反应的。例如,在被狗咬伤的受害者埃莉萨的案例中,华生认为一种刺激被替换成了另一种刺激:埃莉萨原本不愉快的情绪是指向特定的一只狗(原始刺激),最终被转移到其他狗身上,并泛化至所有的宠物。
约翰·华生
操作条件作用 除经典条件作用以外,行为视角还包括其他类型的学习过程,特别是行为学家关注的操作条件作用。操作条件作用(operant conditioning)是学习的一种形式,也是一种受其正性或负性后果影响而得以加强或削弱的自发反应。与经典条件作用不同的是,操作条件作用的反应是自发的、有目的的,而不是自动的(如分泌唾液)。在心理学家B. F.斯金纳(B. F. Skinner,1904—1990)提出并推广的操作条件作用中,个体会为了得到他们所期望的结果,有意地作用于他们所处的环境(Skinner, 1975)。
儿童或成人是否会重复一个行为,取决于该行动是否伴随着强化。强化(reinforcement)是一个提供刺激的过程,该过程增加了先前行为重复出现的可能性。因此,如果学生得到了好成绩,他就会更倾向于好好学习;如果工人的努力与高收入相关联,他们就可能会更努力地工作;如果买彩票的人偶尔中奖,就会更倾向于在日后继续购买彩票。此外,惩罚(punishment)呈现不愉快或令人痛苦的刺激,或者去除令人愉快的刺激,这将会减少先前行为在未来出现的可能性。
那么通过操作条件作用这一机制,被强化的行为更有可能在将来重复出现,而没有受到强化或者受到惩罚的行为则可能消退(extinguished)。操作条件作用的原理被用于行为矫正(behavior modification),这是一种提高期望行为的出现频率、减少不受欢迎行为发生次数的矫正技术。行为矫正应用于广泛的情境中,包括教育严重心理迟滞的人们使用基本的会话语言以及帮助有自我控制问题的节食患者恢复饮食(Matson & Lo Vullo, 2008; Wupperman et al., 2012; Wirth, Wabitsch, & Hauner, 2014)。
社会认知学习理论:模仿学习 一个5岁男孩由于模仿电视里的摔跤暴力镜头而严重伤害了他22个月的表弟,导致这个孩子的脊髓遭受损伤,在医院治疗了5个星期才出院(Reuters Health eLine, 2002)。
这里存在因果关系吗?虽然我们无法得到确切的答案,但这看起来是很有可能的,尤其是在社会认知学习研究者看来。发展心理学家阿尔伯特·斑杜拉(Albert Bandura)及其同事认为,大量学习过程都可以用社会认知学习理论(social-cognitive learning theory)来解释,该理论强调学习是可以通过对榜样(被观察对象)行为的观察而完成的(Bandura, 1994, 2002)。
从社会工作者的视角看问题
社会学习和榜样的概念与大众传媒有怎样的关系?暴露于大众传媒中会对儿童的家庭生活产生怎样的影响?
与操作条件作用认为学习过程是一系列的试错有所不同,社会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主要是观察的产物。我们不需要亲自体验行为的后果就能达到学习的目的。社会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当看到榜样的行为受到奖赏时,我们将更可能去模仿这种行为。例如,在一个经典的实验中,让害怕狗的儿童看到一个昵称是“无畏的同伴”的榜样与小狗玩得很开心(Bandura, Grusec, & Menlove, 1967)。在此之后,与没有看过榜样的儿童相比,这名之前害怕狗的儿童在看过榜样行为后,更愿意去接近一只陌生的小狗。
对行为视角的评价 根据行为视角进行的研究已经做出了巨大贡献,从应用于教育严重心理迟滞儿童的技术,到发展出控制攻击性行为应采取的措施。但与此同时,各行为视角间也存在一些争议。例如,经典条件作用、操作条件作用与社会学习理论在一些基本方面持不同观点。经典条件作用和操作条件作用将学习视为对外部刺激的反应,这里唯一重要的因素是可观测的外部环境特征。人或其他有机体都被看成是死气沉沉的“黑箱”,“箱子”内部发生了任何事情都无法被理解或被关注。
而社会学习研究者认为这种分析过于简单。他们认为人类与大鼠、鸽子的不同点在于心理活动的不同,包括思维和预期的不同。我们如果仅考虑外界刺激和反应所带来的影响,就不能全面了解人类的发展。
近几十年来,社会学习理论在很多方面逐渐压倒了经典和操作条件作用理论。事实上,另一种明确关注内部心理活动的观点越来越有影响力,即认知视角。
在真人秀节目《幸存者》(Survivor)中,竞争者通常必须学会新的生存技能来获得成功。哪种学习方式更为普遍?
认知视角:检验理解的根源
学习目标1.9 描述认知视角的基本内容。
当3岁的杰克被问及为什么有时天会下雨时,他回答:“这样花朵就可以生长了。”当问他11岁的姐姐莉拉同样的问题时,她回答:“是因为地球表面的蒸发作用。”当让他们正在研究生院学习气象学的表姐阿吉马回答同样的问题时,她的回答是包括对积雨云、科里奥利效应和气象图的讨论。
在一个有认知视角的发展心理学家看来,这些答案中存在的复杂性差异说明了个体在知识、理解或认知水平方面的不同。认知视角(cognitive perspective)关注的是人们认识、理解和思考世界的过程。
认知视角强调人们如何对世界进行内部表征与思考。应用这种视角的发展心理学家希望了解儿童和成人怎样加工信息,以及他们的思维和理解方式会如何影响他们的行为。研究者也试图了解认知能力是如何随着人的发展而改变的、认知发展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代表智能的定量和定性发展过程,以及不同的认知能力彼此之间是如何联系的。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对认知发展研究产生的影响,没有哪个人可以和皮亚杰相提并论。让·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是一位瑞士心理学家,他认为所有个体都会以固定顺序经历同样的认知发展阶段:在每个阶段中,不仅信息的数量有所增长,知识和理解的质量也会发生改变。皮亚杰专注于研究儿童从一个阶段发展到下一阶段时发生的认知改变(Piaget, 1952, 1962, 1983)。广义来讲,皮亚杰认为人类思维是以格式(scheme)进行组织的,格式是表征行为和动作的有组织的心理模式。婴幼儿的格式代表着具体行为,如吮吸、伸手以及每种单独行为。年龄较大儿童的格式则更加复杂抽象,如骑自行车或玩互动视频游戏所涉及的技巧。格式就像智能电脑软件,指导并决定着如何看待和处理来自外部世界的数据(Parker, 2005)。
皮亚杰认为,儿童理解外部世界能力的发展可以由两条基本原理来解释:同化和顺化。同化(assimilation)是人们根据当前认知发展水平和思维方式来理解新体验的过程;与之相反,顺化(accommodation)是指改变当前已存在的思维方式,来应对出现的新刺激和事件。同化和顺化同时作用,带来了认知的发展。
对皮亚杰理论的评价 皮亚杰深刻影响了我们对认知发展的理解,是毕生发展领域的泰斗级人物之一。他基于成千上万的研究,对儿童时期的智力发展进行了权威描述。广义来讲,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是正确的。
但是,这个理论的一些细节也受到了质疑。例如,一些认知技能出现的时间明显比皮亚杰认为的要早。此外,皮亚杰发展阶段的普遍性也存在争议。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许多文化背景下,特定认知能力的出现遵循不同的时间表。在每种文化下,都有人不能达到皮亚杰提出的认知技能的最高水平——形式逻辑思维(Kesselring & Müller, 2010; De Jesus-Zayas, Buigas, & Denney, 2012; Müller, Burman, & Hutchison, 2013)。
最后,研究者对认知视角最大的批评在于,认知发展并非像皮亚杰的阶段论所认为的那样,一定是不连续的。很多发展心理学家认为发展更可能是连续性的过程。这些批评引出了另一种观点,即信息加工观点,该理论关注毕生学习、记忆和思维所基于的过程。
信息加工观点 信息加工观点已经成为继皮亚杰理论之后的另一种重要理论。认知发展的信息加工观点(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roach)试图确定个体接收、使用和存储信息的方式。
信息加工观点起源于计算机的发展,该理论假设,即使是复杂的行为,诸如学习、记忆、分类和思考,也可以被分解为一系列单独的特定步骤。
信息加工观点认为儿童与计算机一样,进行信息加工的容量是有限的。然而随着儿童长大,他们可以采用更多复杂的策略,进行更加有效的信息加工。
与皮亚杰的观点完全相反,信息加工观点认为发展更多的是量的增加而不是质的改变。人们加工信息的能力以及加工速度和有效性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此外,信息加工观点认为,随着年龄增长,人们可以更好地控制加工的性质,还可以改变所选择加工信息的策略。
一种基于皮亚杰研究的信息加工观点被称为新皮亚杰理论(neo-Piagetian theory)。皮亚杰的原始理论将认知看作是一个单一系统,该系统由逐渐复杂化的一般认知能力组成。与之不同,新皮亚杰理论则认为,认知是由不同种类的独立技能组成的。新皮亚杰理论使用信息加工观点的术语,认为认知在一些领域发展得较快,而在另一些领域则发展较慢。例如,与代数和三角学中的抽象计算能力相比,阅读能力和回忆故事所需技能的发展速度要更快。此外,与传统皮亚杰理论相比,新皮亚杰研究者认为,经验在促进认知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Yan & Fischer, 2002; Loewen, 2006; LeFevre, 2016)。
对信息加工观点的评价 我们将会在后续的章节中看到,信息加工观点已经成为理解发展过程的核心内容,但它仍不能提供对行为的完整解释。如,信息加工观点对诸如创造性的注意很少。在创造性行为中,大多数想法产生于看上去无逻辑、非线性的方法。此外,该理论没有考虑社会环境背景对发展产生的影响,而强调这一影响的理论正逐渐受到人们的欢迎。
认知神经科学观点 一种最新出现的观点是认知神经科学观点(cognitive neuroscience approachs),即在脑加工水平上考察认知发展的理论。与其他认知视角一样,认知神经科学观点也聚焦于内部心理过程,但它会重点关注思维、问题解决以及其他认知行为背后的神经活动。
认知神经科学家们试图确定与不同类型认知活动相关的具体大脑实际部位和功能。例如,采用复杂的大脑扫描技术,认知神经科学家发现,思考词语发音与思考词义时激活的大脑区域不同。
认知神经科学家也可以为解释导致孤独症(autism spectrum disorder)的原因提供线索,孤独症是一种严重的发展障碍,会伴有言语障碍和自我伤害行为。例如,神经科学家发现,患孤独症的儿童在生命的第一年中,其大脑会扩张性地飞速发展,导致头部显著大于正常儿童(见图1-1)。在生命早期识别出有障碍的儿童,看护者就可以提供关键性的早期干预(Lewis & Elman, 2008; Bal et al., 2010; Howard et al., 2014)。
图1-1 脑的大小确有影响
神经科学家发现,孤独症儿童的大脑确实大于正常儿童的大脑。这一发现有助于在早期识别出孤独症障碍,从而可以为患病儿童提供有效的干预与治疗。
认知神经科学观点也处于前沿研究的核心位置。这些研究识别了一系列与基因相关的障碍,包括乳腺癌等生理问题,以及精神分裂症等心理障碍。识别导致个体对某种障碍存在易感性的基因,是基因工程的第一步,进而进行基因治疗就可以减少甚至防止障碍的发生(Strobel et al., 2007; Ranganath, Minzenberg, & Ragland, 2008; Rodnitzky, 2012)。
人本主义、情境和演化视角
人本主义视角:关注人类的独特品质
学习目标1.10 描述人本主义视角的基本内容。
人类的独特品质是人本主义视角关注的核心。人本主义视角是毕生发展心理学家应用的第四种主要视角,这种视角不认为行为主要是由潜意识过程、环境或认知加工决定的。人本主义视角(humanistic perspective)认为,人们具有一种先天的能力,即能为自己的生命做决策,或控制自己的行为。这种观点指出,每个个体都有能力和动机达到更高的成熟水平,并且人们会自发地实现自己的全部潜能。
人本主义视角强调自由意志(free will),即人们具有能对自己的生活做出选择和决策的能力。人们具有动机,可以为自己在生活中需要做的事做决定,而不是依赖社会标准来做决定。
人本主义视角的主要支持者卡尔·罗杰斯(Carl Rogers)认为,人都需要积极关注,因为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被爱和被尊重的需求。因为积极关注来自他人,所以我们会变得依赖于他人。因此,人们对自我和自我价值的看法,其实是关于人们认为他人如何看待自己的一种反映(Rogers, 1971; Motschnig & Nykl, 2003; Cornforth, 2010)。
罗杰斯与另一位人本主义的关键人物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一起提出,自我实现是人类追求的最高目标。自我实现(seef-actualization)是一种人们以独特的方式实现最高潜能的满足状态(Maslow, 1970; Sheldon, Joiner, & Pettit, 2003; Malchiodi, 2012)。
对人本主义视角的评价 除了强调人类重要的、独特的品质之外,人本主义视角并没有对毕生发展领域产生其他重要影响。这主要是由于个体主义视角无法解释任何随着年龄或经历增长而发生的一般发展变化。然而,人本主义视角中提到的一些概念,例如自我实现,有助于解释人类行为的某些重要方面,并在从健康医疗到商业的广泛领域中引发了讨论(Zalenski & Raspa, 2006; Elkins, 2009; Beitel et al., 2014)。
情境视角:全面的发展理论
学习目标1.11 描述情境视角的基本内容。
毕生发展心理学家通常会分别考虑生理、认知、人格和社会性因素对发展产生的影响,然而这种分类方式存在一个非常严重的缺点:在实际生活中,没有任何一种影响是独立存在的;实际上,不同类型的影响之间经常存在相互作用。
情境视角(contextual perspective)则考虑了个体与其生理、认知、人格和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该视角认为如果不考虑个体所处的丰富社会和文化情境,就不能恰当地看待个体独特的发展。我们将考察两种主要的情境视角:尤里·布朗芬布伦纳(Urie Bronfenbrenner)的生物生态学观点和维果茨基(Vygotsky)的社会文化理论。
发展的生物生态学观点 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2000, 2002)在获知毕生发展传统理论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另一种观点,即生物生态学观点(bioecological approach)。生物生态学观点提出,有五个层级的环境系统同时影响着个体发展。布朗芬布伦纳认为,我们必须考虑每个层级的环境系统对个体的影响,否则就不能完全理解发展过程。以下是他提出的五个环境系统:
· 微观系统(microsystem)是儿童日常直接接触的生活环境。家庭、看护者、朋友和老师都是影响者,但儿童不只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相反,儿童可以主动帮助建构微观系统,塑造他们的日常生活环境。微观系统是在儿童发展的传统研究中被考察最多的。
· 中间系统(mesosystem)连接了微观系统的众多方面。中间系统将儿童与父母、学生与教师、员工与雇主、朋友与朋友相互联系起来。它体现了将人们联系在一起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例如,如果母亲在办公室度过了不顺利的一天,回到家后可能会对自己的孩子发脾气。
· 外部系统(exosystem)代表了更广泛的影响,包括地方政府、社区、学校、宗教团体、地方媒体等社会机构。这些社会机构对个人发展可能产生直接、重要的影响,并且会影响微观系统和中间系统的运转。例如,学校的教学质量会影响儿童的认知发展,并可能影响其长期的发展结果。
· 宏观系统(macrosystem)代表了作用于个体的更大的文化影响,包括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各种政府、宗教和政治价值系统以及其他广泛的、周边的因素。例如,文化给予教育的价值会影响该文化背景下人们的价值观。儿童可以是广义文化背景(如西方文化)中的一员,同时也是属于一个或多个亚文化(如墨西哥裔美国亚文化)的个体。
· 时序系统(chronosystem)是上述所有系统的基础,它会在两方面对儿童的发展产生影响:一是时间的流逝过程中发生的历史事件(如“9·11”恐怖袭击),二是某些领域渐进的历史性变化(如职业女性数量的变化)。
生物生态学观点强调发展各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由于各个层级的环境系统彼此关联,所以某个系统的变化就会影响到其他系统。举例来讲,父母的失业属于中间系统,而这会影响儿童的微观系统。
相反,在其他环境系统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单一环境系统的变化并不会对个体发展造成太大的影响。例如,如果儿童在家里获得的对学业成就的支持较少,那么学校环境的改进对其学业成就的影响就可能微乎其微。与之类似,家庭成员之间的影响也是多方向的,不仅父母会影响儿童的行为,儿童也会影响父母的行为。
生物生态学观点还强调了广泛的文化因素对个体发展的重要性。发展心理学家们越来越关注文化影响其社会成员行为表现的方式。
请思考你是否同意以下三个说法:第一,我们应该教导孩子,好成绩的取得与同学的帮助密不可分;第二,孩子应该继承父业;第三,孩子选择将来职业道路时应该听从父母的建议。如果你成长于北美文化中,你很可能会反对以上说法,因为它们违背了个体主义(individualism)的前提。个体主义强调个体的自我认同、独特性、自由和个人价值,是在西方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哲学。
然而,如果你成长于传统的亚洲文化中,就更可能赞同以上三种说法。因为它们反映了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在集体主义文化中,团体利益重于个人。成长于集体主义文化中的个体,常常会将团体的利益看得高于个人利益。
个体主义-集体主义维度是文化差异的几个重要维度之一,它显示了人们所处文化背景的差异。这种广泛的文化价值观,对塑造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以及行为的方式起着重要的作用(Garcia & Saewyc, 2007; Yu & Stiffman, 2007; Boles, Le, & Nguyen, 2010)。
对生物生态学观点的评价 虽然布朗芬布伦纳认为生物学因素是生物生态学观点中的一个重要成分,但是生态因素却是这个观点的核心。事实上,一些批评者认为生物生态学观点对生物学因素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但是,生物生态学观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指出了影响儿童发展的多层级环境系统。
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 苏联发展心理学家列夫·谢苗诺维奇·维果茨基(Lev Semenovich Vygotsky, 1896—1934)认为,如果不考虑儿童成长的文化背景,就无法对其发展进行全面了解。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sociocultural theory)强调,认知发展过程是如何作为同一文化成员之间社会互动的结果而发生的(Vygotsky, 1926, 1997; Ferholt & Lecusay, 2010; Göncü & Gauvain, 2012)。
维果茨基的理论指出,儿童可以通过与他人玩耍和合作,来发展自己对世界的理解,并学习社会中什么是最重要的。
维果茨基认为,儿童对世界的理解是在他们与成人及其他儿童一起解决问题的互动中获得的。当儿童和他人一起游戏与合作时,他们学到了什么才是自己所处社会中重要的东西,同时也提高了认知能力。因此,为了理解发展,我们必须思考,对一个特定文化中的成员来讲,什么是有意义的。
与其他理论相比,社会文化理论更加强调:发展是儿童与其所处环境中的其他个体之间的交流与互惠。维果茨基认为,人与环境都会影响儿童,儿童也反过来影响着人与环境。这种模式将无休止地循环下去,儿童既是社会化影响的接受者,也是社会化影响的施予者。例如,一个由大家庭养大的孩子和一个同亲戚住得较远的孩子会形成对家庭生活的不同观念。而他们的亲戚也会受到这一情形和这个孩子的影响,如他们与这个孩子的亲密程度和接触频率的影响。
对维果茨基理论的评价 虽然维果茨基已经去世80多年了,但社会文化理论却越来越具有影响力。这是因为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承认文化因素在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儿童不是在文化真空中发展的。相反,社会会将儿童的注意力指引到特定领域中,从而使儿童发展出特定类型的技能。维果茨基是最先认识并阐述文化重要性的发展心理学家之一,随着当今社会文化逐渐趋于多元化,社会文化理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发展过程中丰富多变的影响因素(Rogan, 2007; Mahn & John-Steiner, 2013; Frie, 2014)。
不过社会文化理论并非没有遭到批评。一些人认为,维果茨基对文化和社会经验的过分强调导致他忽略了生物学因素对发展起到的重要影响。此外,他的观点似乎弱化了个体自身对其所处环境的塑造能力。
演化视角:祖先对行为发展做出的贡献
学习目标1.12 描述演化视角的基本内容。
一个愈发变得具有影响力的视角是演化视角,这是我们要讨论的关于毕生发展的第六个,也是最后一个视角。演化视角(evolutionary perspective)旨在研究我们受祖先遗传下来的基因影响所形成的行为(Buss & Reeve, 2003; Bjorklund, 2005; Goetz & Shackelford, 2006)。
演化视角来源于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 Darwin)的开创性工作。达尔文于1859年在其著作《物种起源》中提到,是自然选择的过程创造了物种用来适应环境的特质。按照达尔文的观点,演化视角认为,我们的遗传基因不仅决定了像皮肤和眼睛颜色之类的生理特质,也决定了特定的人格特质和社会行为。例如,一些演化发展心理学家认为,像羞怯和嫉妒等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由基因决定的,这可能是因为这些行为有助于人类祖先的亲属增加生存概率(Buss, D.M., 2003; Buss A.H.,2012; Easton, Schipper, & Shackelford, 2007)。
演化视角与习性学(ethólogy)领域十分相似,习性学考察的是我们的生物构成影响行为的方式。康拉德·洛伦兹(Konrad Lorenz, 1903—1989)是习性学的主要倡导者,他发现新出生的幼鹅一般会如预编基因程序般跟随着它们出生后第一个看到的移动的物体。洛伦兹的工作证明了生物的决定性因素对行为模式存在重要影响,也使得发展心理学家开始关注人类行为反映其先天遗传模式的可能方式。
洛伦兹被一群刚出生的幼鹅跟随,体现了行为反映先天遗传模式的方式。
演化视角包含了毕生发展研究中成长最迅速的领域:行为遗传学(behavioral genetics)。行为遗传学研究遗传对行为和心理特征的影响,并试图理解人们继承特定行为特质的方式,以及环境影响人们实际表现出这些特质的方式。同时,该学科还关注遗传因素是如何导致诸如精神分裂症等心理障碍产生的(Bjorklund & Ellis, 2005; Rembis, 2009; Plomin et al., 2016)。
对演化视角的评价 几乎没有毕生发展心理学家会质疑达尔文在进化论中提出的对基本遗传过程的精确描述,而且在毕生发展领域中,演化视角越来越受关注。然而,演化视角的应用却遭受了相当多的批评。
一些发展心理学家认为,由于演化视角更关注行为的遗传和生物学方面,它对于塑造儿童和成人行为的环境和社会因素关注不够。另外一些批评认为,没有合适的实验方法可以用来验证源于演化视角的理论,因为演化都是很久之前发生的事情。例如,认为嫉妒有助于个体更有效地生存是一回事,但证明它是另一回事。即便如此,演化视角还是引发了众多的研究者来考察生物遗传如何(至少在部分上)影响我们的特质和行为(Bjorklund, 2006; Baptista et al., 2008; Del Giudice, 2015)。
为什么“哪种视角正确”是一个错误的问题
学习目标1.13 解释用多种视角描述人类发展的意义。
我们已经考察了研究发展的六种主要视角:心理动力学、行为、认知、人本主义、情境和演化,总结和举例见表1-3。人们一定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在这六种视角中,哪一种视角提供了对人类发展最准确的说明?
表1-3 毕生发展的主要视角
①适当性是指生物体与环境表现出相适合的现象,适应不良则反之。——编者注
这并不是一个非常恰当的问题,原因如下:一方面,每种视角所强调的都是发展的不同侧面。例如,心理动力学视角强调,是潜意识因素决定了行为;而行为视角则强调外显行为的影响;认知与人本主义视角更关注人们的想法而不是做法;情境视角检视社会和文化对发展的影响;演化视角关注遗传生物学因素如何影响发展。
另一方面,一个认同心理动力学视角的发展心理学家可能会去思考,发生在世贸中心和五角大楼的“9·11”恐怖袭击会如何在潜意识层面影响儿童的毕生发展;认知视角则关注儿童会如何觉知、解释并理解恐怖主义;情境视角则可能考虑什么样的人格和社会因素会诱使犯罪者参与恐怖袭击。
显然每种视角都有自己的假设,并且关注发展的不同方面。此外,一种特定的发展现象可以同时从多种不同的角度去解释。事实上,一些毕生发展心理学家会采用一种折中的角度,即同时采用多种视角。
同理,众多视角为考察发展提供了不同方式。将它们结合起来思考,可以更为完整地体现出人类在生活轨迹上变化和成长的多种方式。然而,并不是所有源于不同视角的理论和主张都是正确的。面对这些相互竞争的解释,我们应该如何选择?答案是通过研究。这是我们将要在本节的最后部分进行讨论的内容。
回顾、检测和应用
回顾
学习目标1.7 描述心理动力学视角的基本内容。
心理动力学视角认为行为是由人们无意识或无法控制的内驱力、记忆、冲突所驱动的。它聚焦于潜意识决定行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格有三个方面:本我、自我和超我。相反,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理论强调和他人的社会互动。他认为社会和文化既带给我们挑战,也塑造了我们。
学习目标1.8 描述行为视角的基本内容。
行为视角认为观察行为和环境刺激是理解发展的关键。如果知道刺激是什么,我们就可以预测行为。行为视角论否定了人们都同样会经历一系列特定发展阶段这一论述,而认为人们会受到偶然遭遇的环境刺激的影响。
学习目标1.9 描述认知视角的基本内容。
皮亚杰提出,所有个体都会以固定顺序经历同样的认知发展阶段,在每个阶段中,不仅信息的数量有所增长,知识和理解的质量也会发生改变。他关注于儿童从一个阶段发展到下一个阶段时发生的认知改变。广义来讲,皮亚杰认为人类思维是以格式进行组织的,是表征行为和动作的有组织的心理模式。
学习目标1.10 描述人本主义视角的基本内容。
除了强调人类重要的独特品质之外,人本主义视角并没有对毕生发展领域产生其他重要影响。这主要是由于人本主义视角无法解释任何随着年龄或经历增长而发生的一般发展变化。然而,人本主义视角中提到的一些概念,例如自我实现,有助于解释人类行为的某些重要方面,并在从健康医疗到商务的广泛领域中都引发了广泛讨论。
学习目标1.11 描述情境视角的基本内容。
情境视角考察了个体与其生理、认知、人格和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该视角认为如果不考虑个体所处的丰富社会和文化情境,就不能恰当地看待个体独特的发展。属于这个视角的两种主要理论是:布朗芬布伦纳的生物生态理论和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
学习目标1.12 描述演化视角的基本内容。
达尔文于1859年在其著作《物种起源》中提到,是自然选择的过程创造了物种能够适应环境的特质。按照达尔文的观点,演化视角认为,我们的遗传基因不仅决定了像皮肤和眼睛颜色之类的生理特征,也决定了特定的人格特质和社会行为。例如,一些演化发展心理学家认为,羞怯和嫉妒等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由基因决定的,这可能是因为这些行为有助于人类先祖的亲属增加生存概率。
学习目标1.13 解释用多种视角描述人类发展的意义。
每种视角所强调的都是发展的不同侧面。例如,心理动力学视角强调,是潜意识决定了行为;而行为视角则强调外显行为的影响;认知和人本主义视角更关注人们的想法而不是做法;情境视角检视社会和文化对发展的影响;演化视角关注遗传生物因素如何影响发展。显然,每种视角都有自己的假设,并且关注发展的不同方面。此外,一种特定的发展现象可以同时从多种不同的角度去理解。
自我检测
1.对感兴趣的现象进行系统的解释和预期,并提供框架来理解不同变量间的关系,这指的是___。
a.评价
b.组织
c.直觉
d.理论
2.理解个体行为的关键是对这些行为以及环境中的外部刺激进行观察,这样的视角来自___。
a.心理动力学
b.认知
c.行为
d.操作条件作用
3.布朗芬布伦纳的生物生态学观点和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都属于____。
a.人本主义视角
b.民俗学视角
c.情境视角
d.演化视角
4.与演化视角联系最密切的研究者是____。
a.洛伦兹
b.皮亚杰
c.罗杰斯
d.斯金纳
应用于毕生发展
你能够想出一些可能有助于我们祖先的生存和适应,从而被遗传下来的人类行为吗?解释为什么你会认为这些行为来自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