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第一节 理论基础
随着长江经济带战略的实施,各城市群功能定位逐渐完善,如何促进区域间协调、推动区域联动成为当前发展阶段下亟须解决的问题。区域联动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本质上即为区域间的分工合作,分工是合作的前提,合作是分工的结果和必要保障。基于此,本书主要从区域差异、区域分工、区域合作三个方面入手,对区域联动的相关理论进行阐述,同时,对各子课题在机理部分涉及的一些理论进行补充阐述,为后文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 区域差异理论
区域差异是指不同区域在自然、经济、文化、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差别,学术界对此问题的思考主要从经济发展角度出发(魏后凯,1995;胡乃武、韦伟,1995)。由于各区域在资源禀赋、经济基础、制度条件、科技水平等方面都存在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也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性,那么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区域经济到底是趋向均衡还是非均衡,众多学者对此问题展开了研究,区域经济均衡与非均衡理论也随之产生。当前,区域均衡或非均衡理论可分为区域经济结构(非)均衡理论和空间结构(非)均衡理论,前者主要从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入手,探讨产业间发展的均衡问题,后者主要从空间角度,分析不同区域间经济均衡问题。由于本书旨在研究长江经济带范围内,不同区域即城市群之间的联动,因此,本书将主要从空间差异角度出发,论述区域经济(非)均衡理论。
(一)区域经济均衡理论
区域空间结构均衡理论主要指新古典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1956年,美国经济学家索洛(Solow,1956)提出了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在此基础上,新古典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逐渐形成和发展。新古典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的假设条件极为严格,除新古典理论通常的基本假设外,还包括两个附加假设,即区域间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空间交易成本为零;所有区域都是同质的,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可以相互替代。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间要素的自由流动能促使区域经济最终趋于均衡。
区域经济增长主要受资本、劳动、技术要素的影响。由于各区域要素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劳动力和资本的供求也存在差异性,根据边际生产力决定要素报酬率的假定,资本集约程度高的区域(发达地区)资本投入多于劳动投入,因此资本价格即利息较低,劳动力工资水平相对较高,而劳动集约程度相对较高的区域(欠发达地区)劳动投入多于资本投入,因此劳动力工资水平较低,利息相对较高。受市场竞争机制和利益机制影响,资本会从收益率较低的区域流向收益率较高的区域,同样,劳动力也会从低工资区域流向高工资区域,最后使在不同区域的各要素收益实现均等。在此过程中,发达地区的投资者收入增加,投资也随之增加,由于发达地区投资的边际收益递减,因此发达地区的投资者仍然会继续在欠发达地区进行投资;同时,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流入发达地区,工资除自身消费外,也会流入到欠发达地区进行消费,欠发达地区消费需求扩大,进一步拉动了区域生产和投资。随着资本要素和劳动要素的逆向流动,区域间的利息与工资差距逐步缩小,最终实现区域间均衡。
(二)区域经济非均衡理论
1.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理论最早是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Perroux,1955)提出[1]。在《略论增长极概念》一文中,佩鲁正式提出了“增长极”这一概念。他指出,增长并不是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而是以不同强度最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向外扩散,从而对整个经济产生影响。其中,佩鲁认为的“极”是指工场或者产业,并非地理区位,而“增长极”主要指围绕主导工业部门而发展的有活力、具有创新性、高度联合的一组工业,其本身能实现迅速增长,并在乘数效应作用下推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佩鲁所提出的增长极理论主要从产业间关联效应角度进行分析的,而忽略了该理论的空间意义。“增长极”的概念随后被引入区域经济学,并拓展增长极理论的空间范畴,实际上,经济空间不仅包括经济变量的结构关系,还涵盖了其所处的地域结构,因此,增长极既指经济结构中的主导部门,也代表地理空间上对整个区域发展起支配作用的地区。布赛尔(Boisier,1979)提出了扩散效应和回流效应随时间推移而变化的观点[2]。
增长极理论本质上是一种区域内部发展理论,强调了“极化效应”下,区域内部增长中心的形成与发展,继而通过“扩散效应”带动区域经济整体发展。极化效应指增长极吸引了周边地区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聚集,通过规模经济效应,不断增强自身竞争实力、提高自身发展水平。扩散效应指随着增长极逐渐发展,规模经济效应也会有所弱化,为获取更高的收益,增长极的生产要素会逐步向外围转移,对周边地区产生辐射作用,带动外围区域经济发展。两种效应相辅相成,共同促进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
2.循环积累因果理论
1957年,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Myrdal)于《经济理论和不发达地区》一书中提出了循环积累因果理论。该理论认为,经济发展过程在区域空间上不是同时产生和均匀扩散的,而是最先发生在一些条件较好的地区,在某些契机的影响下,这些地区获得了经济增长的初期优势,相较于其他区域实现超前发展,在集聚经济与规模经济的作用下,发达地区会获得持续的、累积的经济增长,而欠发达地区发展则相对滞后,从而使区域间差距逐步扩大,加剧了区域间的不平衡。在经济循环积累过程中,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主要通过回流效应和扩散效应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回流效应指资本、劳动、技术等要素由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的现象,这会造成欠发达地区的进一步衰落,区域差距的扩大;扩散效应指资本、劳动、技术等要素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的现象,能推动欠发达地区发展,缩小区域差距。回流效应和扩散效应能够相互抵消,进而达到一种稳态均衡,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回流效应的作用要大于扩散效应,因此导致区域差距不断扩散,甚至出现“富者越富,穷者越穷”的情况。
3.不平衡增长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Hirschman,1958)对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问题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在其出版的《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指出,经济发展本质上就是非均衡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最先是某些中心区域得到发展,而后带动其他区域的经济增长。与缪尔达尔的“扩散效应”“回流效应”类似,赫希曼把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对欠发达地区产生的有利影响称为“涓滴效应”,不利影响称为“极化效应”,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极化效应会占主导地位,但长期来看,涓滴效应会缩小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差异,逐步推进区域均衡发展。
同时,赫希曼也提出,在资源稀缺的前提下,地区发展应该遵循不平衡增长战略,先集中发展某个产业,再带动其他产业发展。根据“引致投资最大化”原理,投资对象可分为基础设施建设部门和生产性活动部门,前者指基础设施建设相关部门,其建设周期长、投资回报慢、收益率较低,但受益面广,对经济可持续性发展起到较为重要的作用,后者是指工业等能够迅速获取收益和产出的生产部门,建设周期相对较短、投资回报快、收益率高,因此,他指出应该优先发展生产性活动部门,特别是那些引致投资最大的部门,即通过自身发展能带动关联产业最大化发展的投资项目。对于如何选择引致投资最大部门,赫希曼也提出了“联系效应”原理,该原理指出,在一个区域的经济系统中,各个产业部门都存在相互影响、互为依存的关系,这种关系的紧密程度决定了一个产业部门对其他相关部门的影响程度,因此,在有限资源条件下,应该先选择发展联系效应最大的产业。
4.梯度转移理论
梯度转移理论源于弗农(Vernon,1966)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随后被引入到区域经济学中,形成了区域经济梯度转移理论。该理论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其产业结构的优劣,而产业结构状况则取决于该地区经济部门,特别是主导部门在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按照科技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区域可分为高梯度区域和低梯度区域,高梯度区域主要指一些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主导部门以处于创新阶段的高潜力部门为主,技术实力较为雄厚,而低梯度区域主要是一些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较为缓慢,甚至处于停滞状态,主导部门大多是处于成熟后期或衰退阶段的落后部门,科技水平较低。在梯度转移过程中,包括新产品、新技术、新组织管理方法、新产品部门等在内的创新活动,最初产生及应用于高梯度区域,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产品生命周期阶段的变化,逐步由高梯度地区向二级梯度、三级梯度等梯度地区有序转移,进而推动各区域产业结构的更新。在这一过程中,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相互作用,生产要素向高梯度地区集中,同时也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创新活动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蛙跳式拓展,进而产生有序的梯度转移。
5.中心—外围理论
阿根廷经济学家普雷维什(Prebisch,1950)在《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及其主要问题》报告中系统阐述了“中心—外围”理论,而后由弗里德曼引入到区域经济学领域之中。普雷维什指出,在传统的国际分工下,世界经济可被分为两个部分:其一是经济结构具有同质性和多样化的“中心”,主要表现为发达国家,先进技术能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全过程,生产领域覆盖范围广,包含资本品、中间产品、消费品等;其二是经济结构具有异质性和专业化的“外围”,主要表现为发展中国家,在这一区域,技术落后、劳动生产率较低的经济部门与使用现代化科技、劳动生产率较高的部门同时存在,科学技术生产资源主要投入到初级产品的生产部门。“中心”与“外围”同属于整个世界经济体系,但二者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水平上具有明显差距,“中心”在国际贸易中占据了有利的发展地位,而“外围”则承担了初级产品生产与出口的任务,随着不平等国际分工的日益加剧,初级产品贸易条件长期恶化趋势也逐渐加强,“中心”与“外围”之间不平等程度日益加深,而“外围”会长期处于不利地位。
此后,弗里德曼(Friedmann,1966)对普雷维什的“中心—外围”理论做了进一步的拓展。他将经济系统空间结构划分为中心和外围两部分,中心区是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在经济发展中起主导和支配地位的区域,一般指城市或城市集聚区,外围区是围绕中心区分布、受其影响和支配的区域。中心区与外围区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二元空间结构,二者相互作用。一方面,中心区从外围区获取大量生产要素,提高区内科技水平,推动自身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中心区的各要素也会向外转移,进而促进整个经济系统空间发展。根据经济增长特征与经济发展阶段,弗里德曼将区域经济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前工业化阶段、工业化初期阶段、工业化成熟阶段、后工业化阶段。在第一个阶段,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资源要素之间较少流动,但存在若干缺乏等级体系的地方性中心;在第二个阶段,原有均衡状态被打破,中心区进入极化过程,吸引了外围区资本、劳动、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流入,一个单核式空间结构逐步形成;在第三个阶段,中心区要素开始回流到外围区,次级中心开始出现,单核式空间结构由多中心空间结构所代替,区域差距呈现缩小趋势;在第四个阶段,资源在整个区域范围内自由流动,大城市间的外围区逐步被各大城市所吸纳,功能上相互依赖的城市体系形成。
二 区域分工理论
区域分工是指一个大范围内的各区域基于自身优势情况下实行区域专门化生产,将本区域专门化生产的产品与其他区域所生产而本区域无法生产或者生产不利的产品相交换,由此实现利益最大化。区域分工是各区域在地理空间上产生的分异,分工有助于要素流动,促进地区专业化,实现范围经济。经济学界有众多经济学家对区域分工进行了研究,主要的区域分工理论包括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等。
(一)绝对优势理论
18世纪后期,西欧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发展得到空前繁荣,资产阶级为扩大海外市场,获取廉价原材料,迫切希望打破重商主义的束缚,为满足资本主义发展需求,以绝对优势理论为代表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潮逐步盛行。1776年,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Smith)出版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他认为,分工可以提高劳动者生产熟练程度,减少工种转化时间,从而提高劳动效率,增加国民财富,而分工主要遵循着绝对优势原理,即每个人应该专注于生产其劳动生产率最高的产品。同样地,绝对优势理论也适用于国际间或区域间分工与贸易,就某种商品而言,如果其他国家或区域生产成本比本国或本区域低,那么本国或本区域就不应该生产该种商品,而是输出本国或本区域绝对成本比其他国家或区域低的商品,交换其他国家或区域的廉价商品。由此,各国或区域均按照各自的有利条件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进行交换,能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使所有国家或区域从中受益(Smith,1776)。
绝对优势主要用劳动生产率和劳动成本来衡量,如果某国家或区域生产某种商品的效率高于其他国家或区域生产同一商品的效率,那么该国家或区域在这一产品的生产上便具有绝对优势;反之,则不具有绝对优势或处于绝对劣势。如果某国家或区域生产某种商品的成本低于其他国家或区域生产同一商品的成本,那么该国家或区域在这一产品的生产上便具有绝对优势;反之,则不具有绝对优势或处于绝对劣势。总之,每个国家或区域都应该专注于发展其劳动生产率最高、劳动成本最低的部门,输出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交换具有绝对劣势的产品。
(二)比较优势理论
根据绝对优势理论,参与贸易的各国或区域必须存在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那么对于在所有生产部门均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和区域,则无法进行区域间贸易,只能自给自足,这显然与现实情况不符。对此,英国经济学家李嘉图(Ricardo)于1817年在《政治经济学及其赋税原理》一书中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家或地域分工的基础并不限于产品生产的绝对成本,只要贸易双方存在生产成本的相对差别,就能使各国或各区域在不同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双方贸易才能成为可能。各国或各区域集中生产本国或本区域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并向其他国家或区域输出这些产品,然后输入本国或本区域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从而各个国家或区域都能从贸易中受益。
比较优势理论强调的是产品生产的比较成本,而不是绝对成本。所谓比较成本,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区域范围内,某产品的要素投入量与另一产品要素投入量的比率。一个国家或区域在生产某种产品时,即使劳动成本高于其他国家或区域,但只要两个国家或地区在劳动投入上有所不同,仍有可能进行互惠贸易,按照“两利取重,两害取轻”的比较优势原则,一个国家或区域专门生产它的绝对劣势相对较小的产品(或称比较优势产品),用以交换其绝对劣势相对较大的产品(或称比较劣势产品),从而使双方收益最大化。
(三)要素禀赋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的局限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仅有劳动这一种生产要素;二是该理论将贸易的产生归因于各区域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差异,但并未解释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由此,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Heckscher and Ohlin,1991)创立了要素禀赋理论,即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简称H-O模型。赫克歇尔和俄林认为,产品的生产需要多种要素,那么产品的相对成本不仅取决于本国或本区域的技术水平,还受到本国或本区域所拥有要素的稀缺程度以及产品生产中的要素比例的影响。一般而言,对于劳动力要素比较充裕的国家或区域,劳动力要素的价格相对较低,那么密集使用劳动力要素的产品的生产成本也相对较低,同理,对于资本要素比较充裕的国家或地区,资本要素的价格相对较低,那么密集使用资本要素的产品的生产成本也相对较低。因此,劳动力相对充裕的国家或区域拥有制造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相对优势,资本相对充裕的国家或区域拥有制造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相对优势。
要素禀赋理论主要涉及要素禀赋、要素丰裕度、要素密集度三个中心概念。要素禀赋是一个绝对量的概念,主要用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所拥有的可用于生产商品和劳务的资源状况,包括土地、劳动、资本等。要素丰裕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区域的要素禀赋中某一要素的供给比例大于另一国家或地区同一要素的供给比例,或相对价格低于另一国家或地区同一要素的相对价格。要素密集度则说明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不同投入要素之间的比例。根据要素禀赋理论,一个区域的生产优势或竞争力是由其要素充裕度决定的,对于劳动充裕型地区,其生产优势在于制造劳动密集型产品,则应该专注于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用以交换其他要素密集型产品;对于资本充裕型地区,其生产优势在于制造资本密集型产品,则应该专注于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用以交换其他要素密集型产品。
(四)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1966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弗农在其著作《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中首次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弗农指出,在国际贸易中,一些产品最初是由发达国家生产并出口到其他国家,但一段时间之后,原来的产品出口国转变为产品进口国,产品进口国转变为产品出口国。对此,弗农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加以解释。他认为,产品的生命周期可分为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三个阶段,引入期是产品设计与进入市场的最初阶段,新产品技术尚未成熟,还需要不断改进,在此阶段,产品生产中主要是知识、技术、熟练劳动力的投入,产品技术密集程度较高。成长期是产品需求量不断增加,技术逐渐成熟的阶段,在此阶段,产品技术得到扩散,规模化也得到加强,资本要素的作用逐步增强。成熟期是指产品实现标准化生产的阶段,产品技术已经定型,因此,知识和技术的作用被极大削弱,资本和劳动力成为主要的影响要素。
由于区域间技术的差异性,不同区域会在产品的不同阶段实行分工贸易。一些发达国家或是技术充裕的国家会创造新产品和新技术,并在产品的引入期和成长期逐步实现专业化生产,将其出口到其他区域,而技术水平较低、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则主要生产处于成熟期的产品。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解释了企业从创新到海外扩张的过程,同时从动态化角度分析了产品发展不同阶段的各国和各区域的比较优势,实现了要素禀赋理论的动态延伸。
三 区域合作理论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各区域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同时受益于高新技术的应用,区域间的协调沟通效率不断提高,更进一步推动了区域间的合作发展。区域合作是各经济主体为取得更大的社会经济利益,推动各生产要素在区际之间相互流动、融合的过程。本书主要对区域经济相互依赖理论、空间相互作用理论、协同论三个区域合作重要理论进行论述。
(一)区域经济相互依赖理论
相互依赖概念最早出现在19世纪中期,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48)这一著作中指出,资产阶级开拓了世界市场,国家的生产和消费成为世界性行为,以往各区域内部自给自足、封闭自守的状态被打破,各民族、各区域之间的相互往来和相互依赖行为日趋普遍。此后,列宁进一步丰富了相互依赖思想,从商品流通角度,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本质上就是超脱于国家,在更广泛的商品流通情况下产生的,因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须依托于更大的市场,随着扩大再生产不断进行,其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性逐渐增强。此外,斯大林指出,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之间虽然存在矛盾,但仍然具有相互依赖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相互依赖理论认为,资本主义打破了区域与民族的封闭状态,将所有国家的生产和消费行为纳入全球范围,建立了统一的世界市场,促进了各区域间的往来和相互依赖,且这种依赖是多方面的、相互的,任何国家要生存发展,必须将本国纳入到世界经济体系中,并与其他国家产生联系,由此,世界经济必然走向相互依赖。
众多西方经济学家同样对国际经济相互依赖理论进行了研究。1968年,美国经济学家库珀(Cooper)出版了《相互依赖经济学》,首次系统阐述了国际经济相互依赖理论。他认为,区域经济相互依赖是指不同国家或区域之间由于经济活动而产生的相互的作用与影响,世界上各个国家或区域之间都存在相互依赖、相互关联的关系,但彼此间依赖的程度具有差异性。因此,各国或各区域在经济发展中,可以采用多层次的经济合作,建立友好、信任的合作关系,促使各国或各区域在经济技术发展不平衡背景下,能够依赖于其他国家或区域的经济技术力量实现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其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将相互依赖定义为,一国的经济发展会受到别国内部事务的影响,一国能够做出与将要做出的行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别国的行动和政策。基欧汉(Keohane)和奈(Nye)在《权力与相互依赖》(1977)一书中指出,各国之间相互依赖具有程度上的差异性,相互依赖的渠道具有多样化的特征,同时,这种依赖关系并不会必然导致合作,在一定国际条件下,也可能导致冲突。区域经济相互依赖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与发展,在当前开放的世界市场经济条件下,各个国家或区域难以作为孤立个体而存在和发展,因此各国或各区域之间应积极进行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二)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城市作为当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活动的空间载体,具有辐射范围广、带动能力强等特点,但由于受到资源区域性与稀缺性的影响,城市无法孤立存在。为维持正常的生产和生活,城市内部之间、不同城市之间、城市与区域之间、不同区域之间相互作用,不断进行商品、人口、资本、技术、信息等要素的传输与联系,这种空间上的传输与联系即为空间相互作用。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最早是由美国地理学家乌尔曼(Ullman)于1956年提出,在《运输的作用和交互影响的基础》一文中,他指出,从供需关系角度来分析,空间相互作用的基本前提条件包括互补性、干扰机会和可运输性[3]。互补性是空间相互作用的基础。由于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具有差异,存在某地拥有某种要素,而另一区域恰好对该类要素存在需求,在此基础上,为满足供需关系而导致不同区域之间发生经济联系、实现相互作用的现象被称为互补性。地区之间由于具有互补性而产生商品、人口、文化、科技等的联系与流通,但在这一过程中,可能由于其他地区的干扰或介入而使要素流向产生变动,这种影响相关区域之间相互作用的机会即为干扰机会。两地之间相互作用,其基本前提是具有可运输性。可运输性主要包含三个层面:一是距离上通过运输可以达到,二是具备相应的运输工具和途径,三是作用对象可以交流、运输。总体来看,互补性是对供求关系的总结,干扰机会强调其他地区的介入对两地相互作用的影响,可运输性指出了距离是阻碍空间相互作用的重要因素,由此可见,区域之间具有强互补性、良好可运输性及较少的干扰机会,空间相互作用才会表现得更为显著。
(三)协同论
20世纪70年代后期,西德理论物理学家哈肯(Haken,1977)提出了协同论。该理论主要研究非平衡态的复杂开放系统在与外界存在能量、物质、信息交换的情况下,如何通过系统内部的相互协同作用,形成时空、功能上的有序结构的过程。协同论认为,现代区域经济系统具有非平衡性和开放性,非平衡性在于不同地区、部门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极大差异,开放性则指区域系统内部与外部之间不断进行人员、资金、信息等的交流,在此条件下,各地区、各部门为进行要素的流动,不断密切相互间的联系,有助于各子系统间的协同,也进一步缩小了区域经济差异。
协同论的核心在于自组织理论。自组织理论主要描述了在一定的外部能量流、物质流、信息流等资源输入下,系统内部如何通过内部机制发挥协同作用,形成一定有序结构及功能的过程。自组织主要是相对于他组织而言的。他组织指系统外部环境作用于系统而产生的相关指令和组织能力,而自组织更加显示了复杂系统的主动性、自发性,强调通过系统内部自生或自行演化,使复杂系统内部结构从无序变为有序。协同效应是在协同作用影响下产生的结果,指复杂开放系统内部各子系统或其组成部分相互作用,产生的系统原有子系统或单一组成部分无法形成的整体效应和集体效应。协同作用是推动系统结构有序发展的驱动力,对于任意动态、复杂的开放系统,随着外来能量、信息的不断作用,系统内部物质聚集达到某个临界值,子系统或各组成部分间会产生协同作用,在协同作用影响下,系统会在临界点质变进而产生整体效应,使系统变为有序,形成新的稳定结构。
四 其他相关理论
本书主要立足于经济新常态背景,对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的联动发展进行研究,为深入这一主题,各子课题分别从生态、港口、要素、产业等多个角度入手展开了分析,并逐步建立起完整的城市群联动机制。为给后文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除区域联动理论外,本书将对其他相关理论进行详细阐述。
(一)产业集聚理论
产业集聚是指在某一特定区域,同一产业内的不同企业、组织和机构高度密集地聚集在一起,直接表现为区域内某产业的高度集中。产业集聚理论包括外部性理论、工业区位理论、增长极理论和中心—外围理论等,由于部分理论在前文已有介绍,此处不做过多赘述。
最早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产业集聚现象的是马歇尔(Marshall,1890),通过对生产企业的地域趋同现象进行深入研究,他提出了“产业区”的概念,即由自然条件和历史条件所限定的区域内,大量性质相同并且相互间具有紧密分工联系的中小企业相互关联产生聚集的区域。此外,马歇尔也对规模经济进行了论述,规模经济形成有两种途径:一是依赖于企业对于内部资源的充分利用,由此提升组织水平和管理效率的内部规模经济,二是依赖于企业间有效的分工与合作、合理的地区布局、较高的相关产业发展水平等外在要素而形成的外部规模经济。产业集聚主要是为追求外部规模经济,具体包括三个方面:其一是劳动力池效应,同一产业大量企业的集中会吸引大量劳动力的集聚,最终产生一个巨大的劳动力池,一方面厂商能够在此搜寻足够的劳动力和人才,另一方面也能为劳动者提供工作机会,从而减少双方的市场搜寻成本,提高匹配效率。其二是中间投入品关联效应,一定区域范围内集聚了同一产业大量企业,能以低成本共享大量中间投入品,降低集聚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其三是知识溢出效应,企业空间上的集中缩短了信息传播的距离,有利于技术与知识在企业间的溢出,在更大范围内产生技术外部性,进而提高了区域科技研发水平。
马歇尔主要是对企业生产要素的配置进行研究,而德国经济学家韦伯(Weber,1909)进一步从微观角度对企业集聚的区位选择进行了分析,并认为企业集聚主要是集聚收益大于迁徙成本的结果。韦伯认为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包括:技术创新、劳动力市场专业化、市场体系健全、交易成本降低。此外,他还将产业集聚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初级阶段,企业自身规模的扩张导致产业集中;第二阶段属于高级阶段,即大型企业的存在与发展会吸引更多同一产业企业的进驻,继而产生更为显著的规模优势。
(二)合作博弈理论
博弈论是研究多个个体、团队或组织在特定条件制约下利用各自的资源和相关方的决策而实行应对决策和行为的理论。博弈论主要强调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博弈过程中,每个个体所选择的策略都是考虑到其他个体所选策略后做出的最优选择,博弈者之间紧密联系、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博弈论的分析隐含了理性人假设和共同知识假设,在假设基础上,一个博弈主要由几个基本要素构成:一是参与者,即博弈过程中的决策主体;二是信息,参与者在博弈过程中掌握的相关信息,包括其他参与者的决策等;三是策略,指参与者面对其他参与者行为时所采取的行动和反应;四是收益,参与者对于博弈产生的期望效用;五是均衡,指所有参与者的最佳策略组合(Weible,2007)。
博弈一般分为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前者强调群体理性,参与人之间通过某种合作和协商能够达成有约束力的协议,后者则强调竞争中的个体理性,参与人无法协调相互的战略选择,难以达成一致协议。合作博弈也可称为正和博弈,即博弈参与各方均能获得更大利益,或至少一方利益增长,其余各方利益不受损害,因此整个联盟组合利益都会增长。合作博弈是建立在合作主体订立联盟的基础上,通过制定合理的联盟契约、确定公正的利益分配方式等形成稳定合作的互利共赢机制,最终实现联盟的帕累托最优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