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节 沿线贸易发展现状
一 重庆与沿线国家贸易发展现状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重庆与东盟国家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双边贸易不断扩大。
从表3-12中可以看出,重庆与陆海新通道国家贸易除少部分年份存在负增长,其余年份都保持着较高的增长率。其中2011年的增长幅度最大,进出口额由2010年的111198万美元增加到373562万美元,增长率达到235.94%。其后三年仍然保持增长的趋势,只是增长速度有所放缓。2009年、2015年和2016年重庆与陆海新通道国家的进出口贸易为负增长。2017年和2018年,根据重庆海关数据,重庆对陆海新通道国家的贸易进出口额达到951022万美元和933943万美元。
出口方面,重庆对陆海新通道国家的出口大部分年份处于增长趋势,除了2009年、2016年和2017年的增长率为负数,其他年份的增长率均为正数,其中2011年的增长率达到最高,为139.48%。2015年,重庆对陆海新通道国家出口额达到615667万美元,其后两年均有所下降。2018年,根据重庆海关数据,重庆对陆海新通道国家的出口额达到359941万美元。
表3-12 重庆与陆海新通道沿线国家贸易规模
进口方面,除了2015年重庆对陆海新通道国家进口负增长,其他年份均为正增长。增长率最高的年份仍然是在2011年,为457.34%,这一年重庆向陆海新通道国家的进口呈现爆发式的增长,此后大部分年份保持稳定增长的趋势,进口额占重庆总进口的比例也在五分之一以上。
值得关注的是,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效应开始显现,重庆对陆海新通道国家的贸易额占重庆市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不断增加。根据数据显示,2010年以后,重庆与陆海新通道国家的进出口额占重庆总进出口的比例保持在10%以上,进口额占重庆总进口的比例更上升到20%以上。对陆海新通道国家进口额占重庆总进口的比例变化比较平稳,保持在9%左右,不过2018年降低到6.89%。总体来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重庆与陆海新通道国家贸易特别是进口贸易的发展。
同时可以看出,重庆对陆海新通道国家贸易大部分年份处于逆差状态。2008—2010年,重庆对陆海新通道国家贸易处于顺差状态,但是2010之后,除了2015年重庆对陆海新通道国家贸易顺差为181768万美元,其他年份一直保持较大的逆差,陆海新通道国家是重庆对外贸易中重要的进口市场。
表3-13 重庆对陆海新通道沿线各国出口金额
续表
从表3-13中可以看出,重庆对陆海新通道沿线各国的出口额不断增加,重庆在陆海新通道沿线国家具有很大的出口市场。其中主要集中于越南、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泰国五个国家,对柬埔寨和老挝的出口则比较少。2011年以前,越南是重庆在陆海新通道沿线国家中主要的出口国家,重庆的贸易商品在越南的需求极大。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之后,重庆对东盟各成员国的出口规模有所调整,马来西亚成为重庆的主要出口市场,2011年重庆对马来西亚出口额达38213万美元,其次是对新加坡的出口,贸易额为34424万美元,均超过越南。此后对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两国的出口增长迅速,远超过其他五个国家,2018年重庆对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出口额更占了对陆海新通道沿线国家出口额的一半以上。
表3-14 重庆向陆海新通道沿线各国进口金额
续表
从表3-14可知,重庆向陆海新通道沿线各国进口商品的来源国主要是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和越南,从这四个国家的进口额占对整个陆海新通道进口额的99.9%。其中,进口最多的国家是马来西亚,2018年,重庆从马来西亚进口占从陆海新通道进口比例将近40%。重庆从缅甸、柬埔寨和老挝进口的商品很少,2008—2011年,重庆从这三个国家进口额为零。2012年之后,重庆开始从这三个国家进口商品,但数额仍然很少,所占比例微乎其微。
二 广西与沿线国家贸易发展现状
近年来,广西充分抓住中央赋予广西“三大定位”的机遇,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打造连接“一带一路”的重要枢纽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表3-15 广西对陆海新通道沿线各国进出口情况
续表
根据表3-15可知,越南是广西最主要的贸易伙伴,贸易额占广西对陆海新通道沿线国家贸易的90%以上,2018年,广西与越南进出口额达到1749.37亿元。其次是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泰国,贸易额占比基本在2%—5%。广西与泰国的双边进出口贸易呈现出一个向上的良好发展态势,与马来西亚、新加坡的进出口贸易增长也较多,但与越南相比仍相距甚远。广西对柬埔寨、老挝和缅甸的贸易较少,所占比例不到1%,但是呈现较为稳定的增长态势,2018年广西与老挝的贸易量达到了6.17亿元。从总体上看,广西与陆海新通道沿线各国的贸易额基本上都在逐年增长,对陆海新通道沿线国家的总进出口额由2012年的107.39亿美元增长到2018年的1968.26亿元。
表3-16 广西对陆海新通道沿线各国出口情况
续表
越南是广西主要的出口国,到2018年,出口额已经达到1142.13亿元,占广西总出口的90%以上。其次是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对柬埔寨、老挝和缅甸出口较少。从趋势上看,2012—2018年,广西对越南、新加坡的出口额不断增长。对马来西亚的出口除了2015年有所下降,其他年份都处于上升趋势。2012—2015年,广西对泰国、老挝和缅甸出口数额不断减少,但是2016年开始又有了大幅度上升,对柬埔寨的出口波动则比较频繁。
表3-17 广西对陆海新通道沿线各国进口情况
可以看出,越南仍然是广西进口商品的主要国家,其次是新加坡和马来西亚。2012—2014年,广西对越南进口额不断减少,但是2015年大幅度上升,进口额翻了好几倍,由2014年的10.39亿美元增加到67.20亿美元。广西对泰国、老挝和缅甸的进口呈现“U”形变化,其中对泰国和老挝进口的波谷出现在2015年,进口额分别为3.68亿美元和0.01亿美元,对缅甸进口的最低点出现在2016年,进口额为0.08亿元。广西对新加坡和柬埔寨进口波动比较频繁。
综上所述,广西与越南建立了紧密的对外贸易关系,对越南市场的依存度较强,而与其他东盟成员国中的贸易大国如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的贸易规模仍不高。作为直接面向东盟的省区,广西与东盟的贸易有着广阔的空间,可以在与东盟的贸易往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广西未来应进一步调整贸易结构及贸易发展战略,以加强同东盟其他成员国的贸易联系和贸易往来,激发贸易潜力。
三 云南与沿线国家贸易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后,东盟各国成为了云南省首要的贸易合作伙伴,云南省与陆海新通道沿线国家的双边贸易总额也在持续增长。
表3-18 云南对陆海新通道沿线国家贸易规模
从表中可以看出,除了2015年和2016年云南对陆海新通道沿线国家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出现了负增长,其他大部分年份都在增长。特别是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双边贸易发展迅速,进口和出口都有了较大幅度增长。而且云南对陆海新通道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占云南全省总进出口额的比例不断上升,2016年对陆海新通道国家的进出口额占全省的进出口比例达到最大值56.74%,进口额所占比例为67.78%,对陆海新通道国家出口额所占比例从2008年的35.22%增长到2017年的53.38%,说明陆海新通道沿线国家在云南的对外贸易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表3-19 云南对陆海新通道沿线各国进出口
在陆海新通道沿线国家中,缅甸和越南是云南主要的贸易伙伴,其中缅甸进出口额平均占到50%左右。这得益于云南和缅甸、越南接壤,边境贸易发展比较快。其次是泰国、老挝和马来西亚。云南对新加坡和柬埔寨贸易额比较少,2017年云南对柬埔寨的贸易额只有0.61亿美元。从趋势上看,2008—2014年,云南对马来西亚贸易额不断上升,但是之后又逐年下降,对老挝贸易在2015年有所回落之后又开始稳步上升,对缅甸贸易的回落点发生在2014年。对新加坡和越南贸易呈现“U”形变化,且都在2012年达到最低点。云南对新加坡贸易波动比较频繁,贸易额变动不大,对泰国贸易则在波动中有所上升。
表3-20 云南对陆海新通道沿线各国出口
缅甸、越南和泰国是云南主要的出口国,而且对缅甸出口增长较快,2014年出口额达到了34.68亿美元,占云南对陆海新通道沿线国家出口额的44%。其次是马来西亚、老挝和新加坡,2008—2014年,云南对这三个国家出口额整体上处于增长状态,但是2015年之后开始减少。云南对柬埔寨出口额最少,2018年的出口额只有0.61亿美元。
表3-21 云南对陆海新通道沿线各国进口
续表
2008—2017年,云南向缅甸进口的商品占对陆海新通道沿线国家进口总额的50%左右。其次是越南、老挝、马来西亚和泰国。但是2015年云南对马来西亚进口急剧下降。同时,对越南进口大幅上升。对老挝进口平稳上升,2017年达到最大值7.66亿美元。云南对泰国进口变化不大,向新加坡和柬埔寨进口较少,其中对新加坡进口0.3亿美元左右,而对柬埔寨进口商品几乎为0。
四 新疆与沿线国家贸易发展现状
从表3-22可以看出,2008—2014年,新疆对陆海新通道沿线国家的贸易有较大幅度的增长,2012年的时候增长最快,当年进出口总额为64570万美元,增长134.65%,出口额为61007万美元,增长135.38%,进口额为3563万美元,增长122.83%。但是2012年之后,新疆对陆海新通道国家进口波动很频繁。2015—2017年的进出口额和出口额均有所下降。从比例上来看,新疆对陆海新通道国家的贸易额占新疆全省贸易额的比例比较小,最高才达到3.77%,陆海新通道沿线国家并不是新疆的主要贸易伙伴。
表3-22 新疆对陆海新通道沿线贸易规模
从表3-23可知,在陆海新通道沿线国家中,马来西亚是新疆主要的贸易伙伴,其次是新加坡、泰国和越南。对柬埔寨、缅甸和老挝的贸易量比较少,而且变动不大。2008—2013年,新疆对马来西亚贸易一直增长,2013年贸易额达到最高值44711万美元,但是2014—2017年又大幅度下降。2008—2014年,新疆对新加坡和越南贸易稳步上升,可是2015年也开始大幅下降。新疆对泰国贸易从2008年开始一直上升,下降的拐点出现在2015年。
表3-23 新疆与陆海新通道沿线各国贸易规模
续表
从表3-24和表3-25可以明显看出,新疆向陆海新通道沿线国家的进口和出口主要集中在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和泰国四个国家。对缅甸、柬埔寨和老挝的出口很少,进口更是微乎其微,几乎为0。出口方面,新疆对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和泰国的出口都呈现出了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对柬埔寨和缅甸的出口变化不大。2013年,新疆对老挝的出口大幅上升,可是第二年又大幅下降。进口方面,2008—2016年,新疆对马来西亚的进口一直上升,但是2017年突然大幅下降,与此同时,新疆对新加坡、泰国和越南的进口额都有所上升,特别是对泰国的进口额从2016年的47万美元上升到2017年的330万美元,增长了6倍。
表3-24 新疆对陆海新通道沿线国家出口规模
表3-25 新疆向陆海新通道沿线国家进口规模
五 其他西部省份与沿线国家贸易发展现状
2018年,甘肃、贵州、宁夏和青海对陆海新通道沿线国家的贸易额占本省贸易额的比重比较小,说明陆海新通道目前并不是它们的主要贸易伙伴。其中甘肃对陆海新通道各国的贸易额占本省对外贸易额比例均未超过0.12%。贵州和宁夏对泰国、越南、新加坡和马来西亚4个国家的进出口相对较多,贵州与泰国的进出口额达到249938121美元。青海与泰国和越南的贸易相对密切,对另外5个国家贸易额较少。
表3-26 2018年其他四省区对陆海新通道沿线各国贸易额
中国西部省份对陆海新通道沿线国家的进出口贸易集中在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和越南四个国家,对柬埔寨、老挝和缅甸整体上进出口比较少。除了甘肃和贵州对新加坡贸易、宁夏对柬埔寨贸易处于逆差状态,其他省份对陆海新通道国家均处于顺差,且对越南的顺差额较大,贵州对越南的顺差达到1210.12万美元。甘肃和青海两省和老挝几乎没有商品贸易,青海主要向陆海新通道沿线国家出口,进口微乎其微。
表3-27 2018年其他四省区对陆海新通道各国进出口情况
[1] 含防城港、钦州港、北海港在内,三港区之间已开通穿梭巴士,以保障各港区对应腹地集装箱快速分拨。
[2] “北部湾港2019年货物吞吐量保持高速增长”及“北部湾港2019年散改集成效明显”,北部湾港网站,2020年2月1日,https://www.bbwport.cn/index.html。
[3] 资料来源:《逆势增长 释放活力——北部湾经济区复工复产侧记》,《广西日报》2020年3月18日。
[4] 资料来源:《开辟陆海新通道 打造航运新枢纽》,《海南日报》2020年3月17日。
[5] “洋浦港货物吞吐量逆势上扬 同比增长7.79%”,洋浦经济开发区网站,2020年3月19 日,http://yangpu.hainan.gov.cn/yangpu/zwdt/202003/9f98724e1ccf43f39cfb3dfd4a853 bb2.shtml。
[6] “重庆航空口岸2019年出入境人数突破340万人次”,《重庆晨报》2020年1月9日,https://www.cqcb.com/wealth/2020-01-09/2090617_pc.html。
[7] 资料来源:《我区大口岸大通道模式已具雏形》,《广西日报》2019年10月15日。
[8] 资料来源:《我区大口岸大通道模式已具雏形》,《广西日报》2019年10月15日。
[9] 资料来源:“北部湾港海铁联运班列到发481列 同比增长49%”,中国日报网,2020年3月10日,http://gx.chinadaily.com.cn/a/202003/10/WS5e672584a3107bb6b57a 5935.html。
[10] 资料来源:“跨境公路班车助跑‘陆海新通道’”,新华网,2019年5月28日,http://m.xinhuanet.com/cq/2019-05/28/c_1124546839.htm。
[11] 资料来源:“中新互联互通项目陆海新通道运行顺畅”,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新加坡共和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处,2020年3月16日,http://sg.mofcom.gov.cn/article/sxtz/202003/20200302945256.shtml。
[12] 资料来源:“中新互联互通项目陆海新通道运行顺畅”,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新加坡共和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处,2020年3月16日,http://sg.mofcom.gov.cn/article/sxtz/202003/20200302945256.shtml。
[13] 赵光辉、朱谷生、王厅:《“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发展现状评价》,《物流技术》2019年第7期。
[14] 张磊:《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驱动因素分析与对策》,《学术论坛》2018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