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唱文学文献学述略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说唱文学作品的整理

进入20世纪80年代,说唱文学作品的整理出版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这表现在不少作品印量很大,动辄上万册乃至数十万册,甚至达到上百万册,一些作品被多次重印,仍相当畅销。这一方面与研究者的重视有关,另一方面则与读者的追捧有关。在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间,文学艺术的创作和欣赏受到意识形态过多的影响和干预,很多作品被查禁,到“文化大革命”时期,更是走到极端,几乎所有的传统文学作品都被禁止出版、阅读,形成严重的阅读荒。到80年代,当社会恢复正常,很多人如饥似渴地阅读各类书籍,包括说唱文学在内的传统文学作品尤其受到欢迎,这就为说唱文学作品的整理出版提供了一个难得的良机。

这一时期影印出版的说唱文学珍籍主要有如下几种。

《榴花梦》,福州古籍书店1982年影印出版。该书系依据抄本校勘而成的整理本,采用线装影印方式出版,全书共186册。

《古本董解元西厢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影印出版。该书系依据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影印本重印,以1957年新发现的八卷本《古本董解元西厢记》为底本。

《董解元西厢记》,齐鲁书社1984年影印出版。该书依据明末黄嘉惠刻本为底本。

在校勘整理方面,与以往相比,这一时期整理出版说唱文学作品的数量和规模有较为明显的增加,并出现了一些规模较大、质量较精的丛书,其中以《中国古典讲唱文学丛书》影响最大,质量也最精。

《中国古典讲唱文学丛书》,赵景深主编,中州古籍出版社1982年至1991年出版。这套丛书主要选校“那些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相对看来都比较好的作品”或“一些内容虽有某些明显问题而在艺术形式上却有比较突出特点的作品”,同时“兼顾体裁样式的多样性”、“题材内容的多样性”及“中、长、短篇的多样性”[15]

整套丛书收录《再生缘》、《天雨花》、《笔生花》、《珍珠塔》、《描金凤》、《十粒金丹》、《凤双飞》(前、后传)、《凤凰山》、《大唐秦王词话》、《三国志玉玺传》、《孤鸿影》共计12部说唱文学作品。其基本情况如表3-1所示。

表3-1

表3-1续表

对所收作品,正文之外,相关序跋文字也都予以收录,各书前皆写有前言,对全书基本情况、思想艺术及整理情况进行简要介绍。

稍后出版的是一套规模更大的说唱文学丛书,即《中国古代民间文学丛书》,章禹纯主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至1992年出版。

该丛书主要选收明清时期民间说唱文学的优秀作品,“由整理者进行校点、加工整理后,予以出版”。其整理原则有五:一、“选择善本作为工作底本,与其他版本参校,订正讹脱衍倒”;二、“对原书中某些不健康的情节及语言,进行必要的删改”;三、“对某些不易于为一般读者所理解的古吴语方言及苏白粤白闽白,进行适当的规范”;四、“对某些卷目混乱的本子,予以重新编目”;五、“对某些唱本的道白,为使读者阅读方便,增加了必要的标明人物身分的文字”[16]

整套丛书共收录《文武香球》《莲花梦》《麒麟豹》《双珠球》《玉连环》《义侠九丝绦》《侠盗恩仇记》《二度梅》《九美奇缘》《梅花梦》《武则天四大奇案》《定国志》《错配姻缘》《荆襄奇缘》《安邦志》《真金扇》《桃源洞》《香莲帕》《昼锦堂记》《秦淮梦》《红罗传奇》《少妇怨》《侠义情仇》《斩国太》《多情女》《如花美眷》《罗成大破孟州》《樊梨花征西》《八窍珠》《马潜龙走国》《昼锦堂记》《荆钗记》《樊梨花征西》等30多部说唱文学作品,其中大多为弹词作品,还有几种为潮州歌册。

这套丛书的出版使一些重要的说唱文学作品得到整理,得以普及,但其缺憾也是很明显的,主要有如下几点:一是妄改作品名称,比如改《双玉鱼》为《莲花梦》;二是大多不署作者及整理者的名字;三是不少书没有前言、后记之类的文字,对作品的作者、版本及整理等基本情况不作介绍。作为一般通俗读物倒也无妨,但不便于用来作为研究的依据。

这一时期整理出版的说唱文学作品集及选本数量很多,因编撰目的不同,读者定位不同,就其种类而言,还是相当丰富的。依据其编撰目的及内容、性质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如下五类。

第一类是收录多种说唱文学样式的说唱文学作品集,主要有如下一些。

《杨八姐游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该书收录《杨八姐游春》《十八里相送》《双锁山》等说唱文学作品15种,包括二人转、鼓词、山东快书、快板书等样式。对所收作品,标明口述者、改编者或整理者。

《传统曲艺集》,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该书共收录十部在东北地区流传的传统曲艺作品,其中包括鼓词四种即《李白带醉草诏书》《哭魏徵》《狸猫换太子》《将相和好》,二人转六种即《琴瑟缘》《杜十娘》《冯奎卖妻》《宗保抗令》《寒江关》《白蛇传》。

《牧羊城比武》,刘兰芳等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该书收录刘兰芳的评书《牧羊城比武》,杨润绿的山东快书《麦鸡》、吕纪元的山东琴书《三难新嫂》、袁清岑的大调曲对唱《易婚记》和刘明枝、刘世红的《张廷秀私访》共五个说唱文学作品。

《传统曲艺选》,吉林省地方戏曲研究室编,1982年刊行。该书收录《武松杀嫂》《蜈蚣岭》《小姑贤》《王二姐思夫》等单弦、乐亭大鼓、京韵大鼓、西河大鼓作品多种。

同类书籍还有刘兰芳等著的《登楼撇彩》 (河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包公巧断“螃蟹三”》(河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王元伦等整理的《私访包公》(中国曲艺出版社1986年版)等。

此外,高等学校民间文学教材编写组所编的《民间文学作品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一书在其民间说唱类下收录说唱文学作品11种,包括河南坠子、鼓词、山东快书、评书等样式。

第二类是收录某一地区一种或多种说唱文学样式的说唱文学作品集。主要有如下一些。

《山东传统曲艺选》,王之祥、张广太、杨清禄编,山东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该书分山东快书、山东琴书、山东大鼓、鼓词、河南坠子、西河大鼓、山东八角鼓、山东洛子八类,共收录山东地区流行的说唱文学作品38篇。

《长沙弹词传统节目选》,长沙市文化馆、长沙市曲艺工作者协会编,1980年刊行。该书分舒三和部分作品、挖掘整理赵申乔四案、新编历史题材作品和其他短篇作品四部分,收录长沙弹词传统节目17个。

《浙江曲艺丛刊》第一辑,中国曲艺家协会浙江分会、浙江省艺术研究所编,1981年刊行。该丛刊主要选收浙江地区“创作、改编、整理的曲艺作品(包括部分已发表、出版的优秀节目),反映的题材、内容和曲种的形式力求多样化”[17]。第一辑收录《新琵琶行》《约法三章》《茅山风云》等弹词、评话作品9种,多为传统作品。该丛刊似只刊行了第一辑。

《河南省传统曲目汇编》三弦书专辑,侯书凡等口述,闫天民记录注释,河南省戏曲工作室1983年刊行。该书分两集,共收录三弦书作品137个,系根据19位三弦书艺人的口述整理而成,其中第一集为民间生活段子,第二集为历史题材或根据《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名著改编的作品。对所收作品,皆标明口述者,对方言、土语、民俗等,有简要注释。

《青海民间曲艺选》(湟中专集),湟中县文化馆编,1983年刊行。该书分青海平弦、青海越弦及青海下弦,贤孝,说唱等三个部分,收录青海湟中地区流传的说唱文学作品数十种。这些作品系从40多位民间艺人所传的140多个传统段子中选出。1985年,湟中县文化体育局民间文艺《集成》办公室又编印《青海民间曲艺选》(湟中专集之二),收录贤孝、越弦等说唱文学作品130个。

《四川扬琴传统唱本选》,中国曲艺家协会四川分会选编,杜道生注释,四川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该书选收《木兰从军》《木兰出塞》《木兰荣归》等四川扬琴传统唱本24出,对所收作品,皆注明故事来源,并“对史实典故、生僻词句作了简要注释”,是“解放后首次出版的一个较好的选本”[18]

《民间说唱艺术选集》,黄国强主编,江西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本书收录江西省说唱文学作品39个,既有新编作品,也有传统曲目,涉及南昌道情、高安道情、上高道情、鄱阳渔鼓、宜春评话等多个说唱门类。

《南昌文词道情传统四大记汇编》,南昌市文化局、南昌市曲艺工作者协会合编,20世纪80年代刊行。该书收录老艺人胡金根演唱的4部南昌文词道情唱本,即《鸣冤记》《辜家记》《南瓜记》和《贤德记》。这4部作品皆系传统曲目,在民间广泛流传过。对所收作品,皆标明演唱者、记录者及校勘者。

此外尚有湖北省群众艺术馆编印的《湖北说唱音乐集成》(共五集,1981年起刊行)等。

第三类是按照某一专题整理的说唱文学作品集,其中有不少系围绕古代小说名著而编选,其中仅根据《红楼梦》改编的说唱文学作品集就有如下四种。

《红楼梦故事选唱》,徐维志编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该书收录据《红楼梦》改编的鼓词15篇。

《红楼梦子弟书》,胡文彬编,春风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该书收录北京大学图书馆所藏车王府抄本及其他各处收藏的《红楼梦》子弟书27篇。

《红楼梦说唱集》,胡文彬编,春风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该书分开篇、广东木鱼书、单弦、岔曲、时调、扬州调、高邮锣鼓书、兰州鼓子、四川清音、四川竹琴10类,收录根据《红楼梦》改编的说唱文学作品100篇。在编排上,“以曲艺曲种分类”,“每类曲种收文均以小说人物或故事出现先后为序编排”。“除对各类曲艺曲种略加简介外,对于各篇中所引诗词曲赋、典章文物、风俗制度等稍难解的词语,也适当地作了些注释。”[19]

《红楼梦曲艺集》,天津市曲艺团编,春风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该书收录根据《红楼梦》改编的说唱文学作品26篇,包括岔曲、河南坠子、乐亭大鼓、西河大鼓等样式,其中大多是1983年天津市曲艺团为纪念曹雪芹逝世220周年举办《红楼梦》曲艺专场所演出的作品,还有一些“具有一定水平却由于种种原因而未能在当时排练上演”[20]。对所收作品,标明作者及出处。

据说李光编有《红楼梦大鼓书》一书,但未见刊行[21]。上述这些红楼曲艺集的出版正如当时一位学人所说的:“不仅为红学界研究《红楼梦》普及问题大有用处,而且对研究曲艺史、继承曲艺文学遗产和研究民俗学有所帮助,甚至对戏剧、电影、电视如何改编名著《红楼梦》,也提供了可以借鉴的资料。”[22]

还有根据《聊斋志异》《三国演义》改编者,主要有如下两种。

《聊斋志异说唱集》,关德栋、李万鹏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该书共收录根据《聊斋志异》改编的子弟书、单弦牌子曲、鼓词及弹词作品50种。为便于诵读,“唱词部分作分段排列”,“标点除顾到语意外,还注意到曲词格调”。为便于理解,每篇作品前皆有简要的说明,同时“对曲词里的个别方言土语也作了简释”[23]

《竹琴三国志选》,胡度整理,中国曲艺出版社1986年版。该书共收录四川竹琴中有关三国的段子24个,系整理者从所搜集的64个三国段子中选出,“先汇集各种木刻本、手抄本、演唱本,再参照史书及《三国演义》,比较分析,取长补短,求同存异,择优入选,并在文字上作了些必要的删节和整理”[24]。卷首有赵景深所写序言及胡度的《四川竹琴简述》。

《长篇大书杨家将》,郝艳霞、刘琳、邱水整理编写,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1982年版。该书为著名西河大鼓艺人郝艳霞演唱的《杨家将》,包括《杨七郎打擂》《大战黄土坡》《巧摆牤牛阵》《穆桂英下山》4种[25]

此外还有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浙江分会所编的《白蛇传歌谣曲艺资料选》(1983年刊行)等。

这一时期有一批专门收录说唱文学赞赋(或称赋赞)的作品集,据笔者所知见者有如下几种。

《曲艺赋赞选》,谢学秦编,湖北省群众艺术馆1982年刊行。该书分铺景、人物·盔铠、兵器·武术、行军布阵、战马、猛虎、宴席及其他等部分,收录曲艺赋赞近110篇,每一部分又分现代和传统两类。对所收作品,皆标明口述者、记录者或整理者。

《传统曲艺赞赋选》,中国曲艺家协会安徽分会编,1983年刊行。该书本着“保持原貌,稍加订正”的原则[26],将传统曲艺中的赞赋汇编成册。全书分纲鉴、人物、景物、楼台殿阁、兵刃、阵法、拳套、虎马和其他9类,共收录各类赞赋280多篇,每篇后多载有口述者和整理者姓名。

《说书赋赞选》,山东省戏曲研究室、济南市文化局戏研室1983年编印。该书分传统赋赞和新编两类,共收录说书中的赋赞近230篇,其中传统赋赞又分人物、景物、兵器、战阵、其他等小类,新编赋赞分人物、景物和其他三类。每一小类下又分赞语类和歌赋类。

《书曲赞赋选》,郝赫记录整理,王决校订,中国曲艺家协会辽宁分会、沈阳市曲艺家协会1983年刊行。该书分人物、军营、拳脚、兵器、旁杂和附录六部分,收录书曲赞赋上百篇。

《花草集》,徐德先、苗青辑录,河南虞城县文化馆1980年编印。该书辑录说唱文学诗赞、歌赋一百多段。书后附《宝玉哭灵》《鸿雁捎书》《讨荆州》3部传统曲目。1982年又进行修订,增补诗赞、歌赋30多个。

此外还有两部专收说唱文学书帽的作品集。

《书帽集锦》,中国曲艺出版社1982年版。该书主要收录“建国以来尤其是近年来曲艺作者、演员创作和演出的作品,也有一些曲艺老艺人传留下来的传统作品”,全书共收录书帽78个,对所收书帽,皆标明作者、改编者或整理者。

《金钱板传统书帽选》,邹忠新、司空册整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该书收录《艺游》《爱专业》《送友情》《渔家乐》等金钱板传统书帽58个。这些书帽由金钱板艺人邹忠新搜集保存,“在整理过程中,大体上是积极而慎重地做了:改讹传,填新词;除谬误、添新叶;正主题,翻新意等三方面的工作”[27]

第四类是收录单一说唱文学样式的作品集。

其中敦煌说唱文学方面有周绍良主编的《敦煌文学作品选》(中华书局1987年版)、张鸿勋选注的《敦煌讲唱文学作品选注》(甘肃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诸宫调方面有朱平楚注译的《西厢记诸宫调注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朱平楚辑录校点的《全诸宫调》(甘肃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杨慎点定的《古本董解元西厢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凌景埏、谢伯阳校注的《诸宫调两种》(齐鲁书社1988年版),蓝立蓂校注的《刘知远诸宫调校注》(巴蜀书社1989年版),以及朱禧所辑的《天宝遗事诸宫调》(天津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弹词方面有苏州评弹研究会所编的《中篇弹词选》(中国曲艺出版社1981年版)、苏州评弹研究室所编的《弹词开篇选》(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薛汕整理的《再生缘》(秦纪文演出本,中国曲艺出版社1981年版)、孙菊园校点的《再生缘》(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陈家熔整理的《十粒金丹》(群益堂1988年版),以及周良评注,蒋开华、倪萍倩、薛小飞整理的《珍珠塔》(魏含英演出本,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宝卷方面有段平所编的《河西宝卷选》(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三茅宝卷》(江苏省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靖江县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1988年刊行)。子弟书方面有关德栋、周中明所编的《子弟书丛钞》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评话方面有陈士和等口述的《评书聊斋志异》(百花文艺出版社1980—1986年版),《评书聊斋志异》(中国曲艺出版社1981—1982年版),宫钦科所编的《古今评书选》(春风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扬州评话研究组所编的《扬州说书选》(传统作品,中国曲艺出版社1981年版),王少堂口述、扬州评话研究小组整理的《武松》(江苏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王少堂口述、孙龙父和陈达祚整理的《宋江》(江苏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康重华口述、李真和张棣华整理的《火烧赤壁》(江苏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余又春口述、王澄整理的《皮五辣子》(江苏文艺出版社1985 年版),王丽堂口述的《武松》(中国曲艺出版社1989年版),吴乐天等著的《福州评话选》(中国曲艺出版社1987年版)。

上述所列举者后文都有稍详细的介绍,此不赘述,此外尚有如下一些。

鼓词方面的作品集:

《乐亭大鼓资料选》,唐山地区文化局戏研室编印。该书收录乐亭大鼓作品,共两集,其中第一集为1981年刊行,葛辛垦、葛孟源、赵震等搜集整理,该书收录《鲁达除霸》《芦花荡》《凤仪亭》《长坂坡》等乐亭大鼓作品12个。第二集收录《斩华雄》《古城会》《草船借箭》等作品13个。对所收作品,均标明口述者。

《温州鼓词选》(一),温州市文化局等编,1987年刊行。该书收录《凤仪亭》《金莲戏叔》等温州鼓词作品19篇。

岔曲方面的作品集:

《单弦岔曲》,吉林省地方戏曲研究室编,1982年刊行。该书分传统岔曲、新岔曲两类,收录阚泽良演唱岔曲作品47段。

《升平署岔曲》(外二种),林虞生标点,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该书内容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升平署岔曲》,根据故宫博物院文献馆1935年排印本《升平署岔曲》标点整理,“改正个别排印中明显的误字,原序及凡例均作为附录收入本书”[28]。后两部分为《霓裳续谱所收岔曲辑录》《白雪遗音所收八角鼓曲辑录》,王廷绍序和华广生自序作为附录收入。

山东快书方面的作品集:

《武松传》,杨立德唱词,刘礼整理,山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该书收录杨派山东快书《武松传》中的《东岳庙》《狮子楼》《石家庄》《十字坡》《闹公堂》《闯南监》《快活林》《美人计》《飞云浦》《鸳鸯楼》。其整理原则为“尊重原作,保留精华,适当增删,保持风格”。附录收录“杨立德经常演唱而且是深受群众欢迎的”三个段子《鲁达除霸》《李逵夺鱼》《大闹马家店》及杨立德的《我与快书共命运》[29]

《全本武松传》,刘同武口述,张军校订,山东省戏曲研究室1984刊行。该书为《山东传统书目汇编》的一种,收录著名山东快书艺人刘同武所述《武松传》16篇,系依据刘同武1961年口述记录本整理而成,内容较之其他艺人所演更为完整。

《武松传》高元钧演出本,中国曲艺出版社1987年版。该书收录高元钧所演山东快书《武松传》共16段,所据底本为高元钧1947年口述、记录的演出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高元钧对该演出本进行过整理,1956年、1978年又进行过两次较大的润色加工。书后有高元钧所写《后记》及江山月的《高元钧和山东快书〈武松传〉》。

二人转方面的作品集:

《二人转传统剧目汇编》,吉林省地方戏曲研究室编,1980年至1990年刊行。该书先后出版四辑[30],共收录二人转传统剧目108个。所收剧目皆是根据老艺人口述整理而成,除收录文本外,还标注舞台演出情况。

《夫妻争灯》,刘新整理,春风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该书收录传统二人转作品《小拜年》《双锁山》《夫妻争灯》《杨二舍化缘》《貂蝉拜月》《请东家》《冯奎卖妻》《回杯记》《西厢》《蓝桥》共10个。对所收作品,标明口述者、改编者。

《包龙图》,春风文艺出版社编辑部编,春风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该书收录二人转中有关包公故事的传统作品7个,分别是《铡美案》《包公铡侄》《包公赔情》《砸銮驾》《铡国舅》《包公断后》《打龙袍》。对所收作品,皆标明口述者、改编者。

《二人转传统唱腔汇编》,那炳晨编辑整理,吉林省地方戏曲研究室1982年刊行。该书分上下两册,共收录二人转传统唱腔600段,其中上册主要收录曲调、辅助曲调、专腔专调及曲牌联接选段233段,下册收录小曲小帽、杂曲杂调及什不闲、莲花落367个。部分曲例写有简介,介绍曲牌的源流演变、特点等基本情况。

《二人转传统作品选》,春风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该书分单出头、二人转、拉场戏、说口、小帽五类,收录二人转传统作品54个。该书“力图将流传广、影响大的传统作品收全”[31]。卷首有耿瑛的《试论二人转传统曲目》。

《二人转说口汇编》第一辑,吉林省艺术研究所1984年编印。该书共收录二人转说口194个。

《姜子牙除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该书收录《猪八戒拱地》《花为媒》《辕门救夫》《姜子牙除妖》《连环计》《杨宗保问路》《寒江关》《鞭打芦花》《丁香传》《砸銮驾》共10个二人转传统作品。对所收作品,皆标明演唱者和改编者。

这一时期所出版的二人转作品集还有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群众艺术馆所编的《东北二人转选集》(春风文艺出版社1979年版)、春风文艺出版社编辑部所编的《红榜招贤》(春风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黑龙江省艺术研究所所编的《二人转曲牌集成》(1980年刊行)等。

此外尚有如下一些其他方面的作品集:

《武松》,邹忠新、黄世泽整理,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该书收录《打虎》《别家》《赶会》《闹庙》《除霸》《起解》《投店》《打店》共8个四川金钱板中有关武松的作品。

《三弦书传统曲目集》第一集,南阳地区群众艺术馆1981年编印。该书主要收录从南阳县、唐河、方城、社旗、桐柏等县搜集来的三弦书目,本集主要收录南阳县著名艺人侯书凡口述的三弦书作品。

《大调曲子传统曲目汇编》第一集,南阳地区群众艺术馆1985年编印。该书收录那些未收入河南省文化局所编《河南省传统曲目汇编》的大调曲子。其中第一集收入《红楼梦》《白蛇传》《陈妙常》《梁祝》相关作品52篇62段。对所收作品,多标明口述者或搜集者。对难懂的词语、方言作有注释。

《扬州清曲》,韦人、韦明铧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该书分两部分,唱本选辑部分选收扬州清曲作品100余首,曲谱选辑部分选收扬州清曲曲谱12个。卷首《扬州清曲浅谈》,对扬州清曲的源流、作家、艺人、作品、音乐及影响等情况进行介绍。

《粤讴》,招子庸撰,陈寂评注,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该书收录招子庸所撰粤讴作品97题、121首。对所收作品,皆进行注释和评释。

第五类是收录某一著名作家、艺人创作、演出的说唱文学作品集,主要有如下几种:

《聊斋俚曲选》,关德栋选编,齐鲁书社1980年版。该书选收蒲松龄创作的俚曲《穷汉词》《学究自嘲》《千古快》《墙头记》四种和剧作《闹馆》。以《蒲松龄集》为底本,并用其他版本“校订讹夺衍文”。每篇作品后皆有说明和注释,其中注释“偏重于方言土语的解释”[32]

《贾凫西木皮词校注》,关德栋、周中明校注,齐鲁书社1982年版。该书以卢氏慎始基斋精刻本《木皮鼓词》为底本,“与其他各本互校,择善而从”,并出详细的校记。标点方面,“唱词部分,按照诗行排列,标点除顾到语意外,还注意到它的音节和格调”。注释“除了注明方言土语、疑难词句和典故出处外,还特别注意到逐一查对有关的史实根据,提供参考材料”[33]。书后有三个附编,收录有关贾凫西的传记资料、相关序跋及其他作品[34]

《高元钧山东快书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该书选收高元钧演出的山东快书代表作21段,其中一部分为传统书目,一部分为其新创作的作品。书后附有高元钧的《山东快书漫谈》,介绍山东快书的情况及个人的演出体会。此外,宝文堂书店1980年出版的《鲁达除霸》一书收录高元钧的代表作品《鲁达除霸》。

《岳飞八百破十万》,郝艳霞述,刘琳整理,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该书根据西河大鼓演员郝艳霞的演出整理而成,共收录《潞安州》《日接双诏》《岳母刺字》《岳飞八百破十万》等西河大鼓作品15个。

长篇大书《杨家将》,郝艳霞、刘琳、秋水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1982年版。该书为西河大鼓长篇大书《杨家将》的整理本,全书包括《杨七郎打擂》《大战黄土坡》《巧摆牦牛阵》《穆桂英下山》共四部。

《乔清秀坠子唱腔集》,乔清秀、乔利元唱,章沛霖记谱,河南省戏曲工作室1982年刊行。该书选收著名河南坠子艺人乔清秀、乔利元的唱段20个。对所收作品均记谱,对其唱词,“大部分唱段都按解放前编印的《大戏考》作了核对”[35]。卷首有张凌怡所写的《乔清秀小传》《乔清秀年谱》、王致安的《试论乔清秀的坠子唱腔艺术》。

《骆玉笙演唱京韵大鼓选》,天津市曲艺团编,百花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该书从骆玉笙演唱过的70多个曲目中精选出《剑阁闻铃》《红梅阁》《子期听琴》等15个唱段。对所收唱段,记有简谱,标明作者及记谱者,后有唱腔简析。书后附有骆玉笙口述的《舞台生活六十年》、王济的《关于“骆派”京韵大鼓》及《骆玉笙演唱京韵大鼓唱段概目》。

《王尊三曲艺选》,王尊三著,中国曲艺出版社1988年版。该书收录王尊三创作演出的作品38个,书后附有王尊三的《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会上的发言》《在全国职工业余曲艺观摩演出大会上的讲话》等5篇文章。

《孙书筠京韵大鼓演唱集》,王中一、胡孟祥主编,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该书分现代书目、新编历史书目、传统书目三辑,收录孙书筠演唱的京韵大鼓作品42个。后附《孙书筠京韵大鼓唱词编目》。

此外尚有乔清秀、乔利元演唱,章沛霖记谱的《乔清秀坠子唱腔集》(河南省戏曲工作室1982年刊行)、张尚元等人所编的《陈琼瑞清音唱腔选》(中国曲艺家协会四川分会、重庆曲艺家协会1983年刊行)等。

作品集、选集之外,这一时期还出版了一些单部说唱文学的整理本,其中有关木鱼书者有如下两种:

《花笺记》,薛汕校订,文化艺术出版社1985年版。该书以《静净斋第八才子书花笺记》为底本,“参照其他版本,加以校订”。在内容上,删去原书的批语,《情子外集》移到书后,对其中的广州话,“略加注释”[36]。卷首附原书题词和插图。

《金锁鸳鸯珊瑚扇》,薛汕整理,群益堂1987年版。该书以钟壁苍校订本为底本,除校订文字外,还对内容“略加删节和修改”[37]。对作品中的广州方言,有简明的注释。

此外尚有郝赫整理的《金沙滩·潘杨讼》(春风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李成林、李全林口述,吴电、李全林整理的《太原府》(新编传统鼓书《响马传》选段,花山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王书祥、王泰庆口述,李书春、李国春整理的《劫囚车》(新编传统鼓书《响马传》选段,花山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郑永昌、许应群整理的《秦琼打擂》(根据赵元修口述加工整理,河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彭延坤口述,魏杰改编的《鹦哥记》(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唐水利口述,李扬、刘淡浓整理的《雕龙宝扇》(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张慧侬口述,俚下整理的扬州弦词《珍珠塔》(花山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等等,这里不再一一介绍。

值得一提的还有宝文堂书店于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出版的《传统戏曲、曲艺研究参考资料丛书》。该丛书主要选取那些与戏曲、曲艺关系较为密切的白话小说作品,相继整理出版了如下一些小说作品:《残唐五代史演义传》《英烈传》《续英烈传》《杨家将演义》《韩湘子全传》《包公案》《后西游记》《说唐三传》《万花楼杨包狄演义》《飞龙全传》《海公大红袍全传》《海公小红袍全传》《四望亭全传》《粉妆楼全传》《狄青演义前传:五虎平西》《狄青演义后传:五虎平南》《绣戈袍全传》《施公案》《三公奇案》《品花宝鉴》《铁冠图忠烈全传》《七侠五义》《小五义》《续小五义》《彭公案》《永庆升平前传》《永庆升平后传》《武则天四大奇案》《李公案奇闻》《如此官场》。此外,还有两本有关三国、水浒的民间故事集《三国人物别传》《水浒英雄外传》。

对所收各书,“皆约请专业工作者收集、选择较好的版本,在保持原貌的前提下,参阅各本,作必要的勘误和标点”。“有关这些作品的部分评论,略加摘引,附于书后,以供戏曲、曲艺工作者和有关研究工作者评价该书时的参考。”[38]这是一套颇有特色的丛书,所收虽是小说作品,但对说唱文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