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说唱文学作品的整理
以现代学术眼光校勘整理说唱文学作品是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的。当时《歌谣周刊》在顾颉刚等人主持下,开时代学术风气之先,设立孟姜女故事研究专号,并刊载了一批有关孟姜女的民间文艺作品,其中属于说唱文学的就有《孟姜女哭长城》(河南唱本)[50]、《孟姜仙女宝卷》(民国乙卯年岭南永裕谦刊本)[51]等,具有提倡示范之功,在当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这一时期是说唱文学发展的一个繁盛期,涌现出许多优秀的民间艺人,无论是南方的上海、南京、苏州,还是北方的北京、天津,都拥有广大的观众群和读者群,演出频繁。在此背景下,为满足读者需要,各地特别是上海地区刊印了很多说唱文学读本,这些读本紧跟市场,价格低廉,在当时相当流行。相比之下,出于学术研究目的的整理本并不多,据笔者所知见者主要有如下一些。
《世界文库》,郑振铎主编,上海生活书店1935年刊行。该书选收世界各国不同历史时期的优秀文学作品,其引人注目的一个亮点是,它收录了诸宫调、子弟书等说唱文学作品,其中第2、4、5册分别为《刘知远传》(即《刘知远诸宫调》)、《东调选》和《西调选》。在世界文学的大背景中,将中国的说唱文学与其他国家的文学名著一起收录,由此可见主编不俗的眼光和宽广的视野。郑振铎还曾编选过《变文及宝卷选》,可惜未见正式刊布。
《升平署岔曲》,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文献馆编,1935年10月刊行。该书所收为清代宫廷中演唱的岔曲,共90种,100段。在编排上,“按曲名性质,以类相从”[52]。卷首有齐如山所写序言及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文献馆所写的引言。
《鼓子曲存》第一集,张长弓编,听香室1947年刊行。该书收录各类河南鼓子曲作品130种,系编者从民间搜集而得。对所收作品,按照其内容所属进行分类编排,分西厢、三国、陈妙常、白蛇传、霸王别姬、鞭打芦花六类。对作品文字,不妄加改动。编者还准备编印第二集、第三集,并已拟定好篇目,可惜未能刊行[53]。此外张长弓还编有《鼓子曲谱》第一集(听香室1947年刊行),收录鼓子曲曲调41种,每种皆记谱,并标明传唱者。两书皆为作者自印,印数很少,如今已成为稀见之书。
《聊斋全集》,路大荒等编,世界书局1936年版。该书辑录了当时所能见到的全部蒲松龄遗作,其中有马立勋所辑的俚曲6篇,内容包括文集、诗集、词集、鼓词集、俚曲集五个部分,其中后两个部分系有关说唱文学者。
同类作品尚有杨庆五辑述的《大鼓书词汇编》(新民图书馆1920年版),董莲枝所编的《梨花大鼓书词初编》 (1931年刊行),阿英编校的《庚子国变弹词》(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赵景深选注的《弹词选》(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上海弹词大观》(同益出版社1941年版),匏安居士编选的《鼓词选刊》、《鼓词选刊续集》(1939年刊行),朱西奄所编的《大鼓片锦》(中华书局1948年版)等。
这一时期出版的相关作品集中也有收录说唱文学作品者,如梅花馆主总编的《大戏考》,该书汇集当时上海各唱片公司出品的戏曲、曲艺、歌曲唱词三百多种,其中就包括弹词、河南坠子、大鼓等说唱文学唱词多种。同类书籍还有林善清所编的《戏曲大全》(文明书局1923年版),刘豁公所编的《戏考大全》(文华美术图书印刷公司1931年刊行)、 《新大戏考》 (新大戏考出版社1946年版)等。
随着科技的发展,这一时期说唱艺人的演出方式也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比如通过广播电台播出、为唱片公司灌制唱片等。这样,作品的媒介和载体更为丰富多元,说唱文学文献的形态由此产生了新的变化。据介绍,在20世纪上半期,先后有二百多位说唱艺人灌制唱片,涉及评书、弹词、鼓等将近三十个说唱文学样式[54],这是一类新型的说唱文学文献,它忠实地记录了著名艺人的实际演唱情况。
这一时期有些唱片公司将所出唱片的唱词汇编成册,其中多有收录说唱文学作品者,如百代唱片唱机发行所所编的《百代唱词》、百代公司所编的《百代公司唱片剧本》、上海蓓开唱片公司所编的《蓓开唱词》(1933年刊行)、高亭唱片公司所编的《高亭唱片剧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