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节 贫困群体的政府支持
政府各职能部门对城乡贫困家庭的主要帮扶职责及各项帮扶措施具体分析如下。
一 民政主要负责低保、低保边缘户的生活帮扶及临时救助
民政部门主要负责低保、低保边缘户的生活帮扶及临时救助,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资金。其中低保资金的主要来源,原市区(江南八区)全部实行财政补贴,市、区两级财政分担比例为6∶4,原老五县全部由区财政出,中央财政有一定的补助(一年一次性补助2000多万元);临时救助的资金来源中包括部分福彩金和社会捐赠。
一是低保户的生活帮扶。持有本市常住户口的城乡居民家庭,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户籍地低保标准,且家庭财产状况符合相关规定的,可以申请低保,每月享受低保金。2016年7月起南京城乡低保标准为750元/月。除享有生活补贴外,低保户还享有医疗、住房、教育、就业、慈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等多重保障。截至2016年底,南京市城乡低保总户数为6.3万户,低保总人数为9.5万多人,累计资金近6.4亿元。其中城市低保户数为2.9万多户,低保人数近4.5万人,累计资金近3.2亿元;农村低保户数为3.4万户,低保人数近5.1万人,累计资金3.2亿多元。
二是低保边缘户的生活帮扶。持有本市常住户口的居民家庭,其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户籍地低保标准的2倍,且家庭成员中有患大病、残疾等六类情形之一的,可以申请低保边缘家庭。低保边缘家庭可以享受医疗救助、“两节”慰问、物价补贴和临时救助四项救助待遇。2016年低保边缘户9730户(其中老五县4942户),元旦春节“两节”慰问费875.7万元。
三是临时救助。急难型困难家庭、支出型困难家庭、困境个人和市、区政府规定的遭遇其他特殊困难的对象可以申请临时救助。2016年度南京市接受临时救助的总户数约为3.8万户,其中城市家庭近2.1万户,农村家庭1.7万多户。救助标准最低200元,最高近1.4万元,户均726元。临时救助总开支2757.1万元,其中城市支出1419.8万元,农村支出1337.3万元。
二 人社侧重改制后困难企业职工和社会保险相关困难人群的生活帮扶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主要对进入托管中心的困难企业和困难职工以及企业职工养老、失业、工伤保险的相关困难人群进行生活帮扶,涉及6万多人,帮扶资金约5300万元;开展针对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2016年1.4万多人;针对低保、低保边缘户及建档特困职工等特殊困难群体实施医疗帮扶。
一是生活帮扶。针对困难企业和困难职工以及企业职工养老、失业、工伤保险的相关困难人群进行生活帮扶,主要做法是组织开展元旦和春节两节慰问。其中困难企业和困难职工涉及1.1万人,帮扶资金1167.4万元,资金来源是再就业资金;企业职工养老、失业、工伤保险的相关困难人群,涉及近5万人,帮扶资金4103.1万元,资金来源是财政资金和社会化管理服务费。
二是就业帮扶。人社进一步完善了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办法,加强就业困难人员的分类就业帮扶。针对各类就业困难群体组织开展131就业援助服务(131具体指1次就业技能培训、3次有效岗位推荐、1次职业指导),2016年全市实现再就业近10.7万人,援助困难人员就业1.4万多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约1.9%。
三是医疗帮扶。针对低保、低保边缘户及建档特困职工等特殊困难群体,在全市医保范围基础上,开展“二次报销”。目前这部分困难群体住院费用的报销比例达85%,取消年度救助封顶线。将因病致贫人员纳入医疗救助范围,2016年城乡医疗资金支出约1.8亿元。
三 卫健委侧重农村医疗救助、计生特困家庭扶助和疾病应急救助
卫生健康委员会将健康扶贫工作列为重要工作,推进全市医疗救助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2016年,全市医疗救助补偿55万多人次,救助金额7467.4万元。
一是提高农村居民重大疾病保障水平。2016年全市有7个区实施了新农合,参合人数近170.9万人。2016年新农合共筹资14.8亿元,各级财政补助10.9亿元,占筹资总额的73.2%,人均筹资868.7元,政策范围内门诊和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分别达到50%和78%。南京市全面开展了对农村儿童白血病和先天性心脏病等20种重大疾病保障工作,补偿比例达到定额或者限额费用标准的70%,对符合救助条件的患者再给予医疗救助,救助比例达到定额费用标准的20%。2016年对7248人进行了重大疾病保障,医药总费用为1.2亿元,其中新农合补偿了8753.1万元,实际补偿比达到72%。在基本医疗保障的基础上,南京市实施新农合的7个区都开展了大病保险工作,报销比例不低于50%。2016年大病保险筹资额为8952万元,全部由新农合从统筹基金支出,最高筹资标准为人均75元,共有21955人得到大病保险补偿,大病保险实际赔付金额9674.7万元。
二是做好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扶助工作。全市共有计划生育特别扶助人员10996人,其中独生子女死亡对象5122人,独生子女伤残对象5874人。市卫生计生委等七部门联合发文《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扶助工作的实施意见》,其中将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纳入家庭医生签约范围,作为建立就医“绿色通道”的措施之一。
三是开展疾病应急救助工作。早在2013年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市卫生计生委出台了《南京市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管理暂行办法》,2014年以来的三年,共为431名患者支付应急救助基金223万余元。
四 教育局侧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助学
教育部门主要侧重对城市经济困难家庭的子女进行助学,建立起覆盖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学生资助对象扩大到包括农村建档立卡家庭子女、低保家庭子女、农村低收入纯农户家庭子女、特困职工家庭子女、残疾学生、低保边缘家庭子女等十大类。2016年,全市资助学前、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38109人次,资助经费总额561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