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需求评估对专业社工介入的启发
通过帮扶对象的需求评估报告,对大爱之行项目专业社会工作介入的若干启发如下。
1.探索现阶段社会工作介入解决贫困问题的有效模式
通过问卷调查,明确了该项目所涉及困难群体的致贫原因,并对每一户帮扶对象的家庭情况有了详细的了解。针对因病致贫问题,贫困群体享受了目前阶段可能享受的社会福利救济后,仍然处于贫困线下。社会工作介入解决这一贫困问题,不能单纯依靠提供可能的直接服务,需要推动和协调政府、医疗、卫生部门、社区、当地企业等多方资源的链接。在建立社会工作的服务模式和政策建议方面提供有效的示范和依据。
2.在对帮扶对象问题有效评估的基础上提供分类别服务
在72户被帮扶的家庭中,结合问卷调查和几次入户服务后,可以对帮扶对象的问题进行客观评估。在目前所获得材料的基础上,大体可以把服务内容分为医疗帮扶、学业救助、残疾帮扶、就业及技能提升帮扶和心理帮扶五大类社会工作介入的方向。以个案服务为主要介入方式,照顾到个案特殊性的同时可以协调和整合资源,构建社会工作解决贫困问题的帮扶体系。
3.重视对贫困群体的心理疏导与精神支持
调查结果显示,贫困问题对该群体的精神方面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直接结果表现为,该群体的自主“边缘化”。间接的影响表现为由于贫困群体在人际交往上表现的“封闭化”,不与周围的邻里或社区工作人员交往,不利于他们获得社会支持与帮助,同时这样的“封闭化”可能会致使贫困群体在精神层面的活力匮乏。心理疏导虽然不能直接使得帮扶对象现实的困难得以解决,但是可以帮助帮扶对象调整心态、缓解其无助或忧愁等消极情绪、引导使其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目前的困难和难题。社会工作旨在“助人自助”,在积极的心态下,案主更容易配合社会工作者以及其他外力的帮扶工作以达到帮扶效果和帮扶目标。